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明可持续学习观的定义,论述可持续学习观对大学生发展的指引作用,并以优秀大学生党员作为突破点,分析了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学习观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强调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以期改善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进而从高校教育功能的角度,为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学习观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学习观;大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90-04
引言
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可持续学习观即从人发展的角度,树立终身学习,代代相传,促进群体发展的观念。高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学习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实状况[1]。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提高各方面素质,这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面临社会的各种压力和困境,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理想状态和现实状况存在矛盾,如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焦点。可持续学习观强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积极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观念和行为,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一、可持续学习观的概念及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表层上看,可持续发展首先指自然经济的永续发展,但深层含义则以自然、经济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持续发展。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能够保持人类长足进步的发展[2]。
(二)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涉及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持续发展诉求的提出顺序来看,不同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内在关联:自然(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的持续发展;就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来看,因果关系大致为: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持续发展。追根溯源,推进了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渐次深入:从忧患自然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到反思人与人的关系——人们的生存态度、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的发展[2]。
(三)可持续学习观
可持续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的发展。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意识是动机的前奏 [3]。从人的观念上看,只有通过对人观念的改善到实践行为的积极变化,才利于自然与社会的进步,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改善人的生活环境,更进一步促进人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人要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意识,学习非常重要。学习是人类特殊的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运动,在构建主义看来,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当学习发生时,智力、情感、意志甚至体能都会调动起来。人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所需的知识,具备学习的能力。可持续学习观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念和落实,即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为。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将“终身学习”定义为“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4]。建立终身学习范式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策略。”[5] 就个体而言,可持续学习观就是社会个体为了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选择自主学习,积极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观念和行为。就群体而言,可持续学习观是为了促进群体的共同进步而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观念和行为,该观念和行为在群体中传播和沿承,推进群体的进步和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个体存在差异性,群体的优秀个体先形成可持续学习观并付诸实践,而后逐渐泛及其他个体,最终实现群体可持续发展学习观的形成。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优秀党员具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学习观的基础,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较好的模范作用,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观的形成具有示范意义。
二、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学习观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也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学无止境,终身学习,持之以恒地不断学习,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策略 [6]。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大學生从高中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化到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尚存困难,且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得当的情况多见。为了能够在大学校园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氛围,结合党员的先进性,研究优秀党员的可持续学习观,突出党员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作用,对于促进高等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优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认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应积极上进,专业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广泛,心理素质好,富有挑战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等。
为了了解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观的情况,根据《学习动机量表》、《学习方式调查问卷》,编制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内容,根据云南农业大学相关文件,最终确定将优秀大学生党员181名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同时采取随机、无记名抽样调查形式,对普通学生群众32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77和295份,有效回收率占92%。其研究结果如下:
学习目的主要考察个体学习是以个人发展为目的,还是以社会集体发展兼顾个人为目的。调查显示出,对个人自身发挥潜能促进成长成才方面,优秀大学生党员更认同;在学习更高目的的选择上,普通学生群众与优秀学生党员差距明显,优秀大学生党员表现出来的个人促进集体社会发展的学习目的明显强于普通学生群众。学习动力问题,考察学生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卷反映出大学生优秀党员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学习动力更强,持续更持久,这种学习驱动力具有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问卷同时显示出优秀大学生党员能切合实际地制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强更持久的学习动力,因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关于学习方法的问卷,优秀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大学生群众具有更多的差异性,优秀大学生党员对于自身知识面扩大,知识结构完善的要求和努力,善于将老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找并总结自身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改善,也更乐于通过交流来促进学习。在这些方面,普通学生群众的表现明显弱于优秀学生党员。关于学习效果的问题,优秀学生党员之间的差异很明显。对自己学习状态满意的大学生党员远远多于普通学生群众;总在评优中得到提名的大学生党员远多于普通学生群众,经常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为5∶1,差距十分明显。 通过研究发现,优秀大学生党员形成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观,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并能将观念落实到行动,即通過学习实践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和丰富自己。概括地说,相比其他大学生,优秀大学生党员更想学习、更会学习、也更能学习。 “想学习”是求知欲的体现,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相信学习能够带给自己积极的变化,他们选修更多的课程,开阔自己的眼界、参加各类讲座如学术讲座、人文讲座以及就业讲座等、参加校外的各种技能培训和各类考试,如英语、计算机、普通话、教师资格证、专业技能证书等,也有通过各类平台,寻找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辅修第二专业的,总之,他们总是积极地利用校内校外的各种资源,争取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会学习”即学习能力,这是掌握主动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要获得相同的成绩,优秀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比其他同学所花时间更少,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学习效率;“能学习”是学习实践,将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的掌握结合在一起,随时随地处于开放学习的状态,敏锐地接受外界知识,积极地做出学习反映,并将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实践过程,比如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并通过努力获得好的成绩[7]。
三、可持续学习观对大学生发展的引导
求知是人的本性[8],是人类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对学习起着持续有力的推动作用,是大学生发展成才的必要条件。可持续学习观对大学生发展的引导主要表现在:
(一)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保持开放性思维
人最高级的思维就是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9]。人的发展需要开放性思维。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学习观能够引导大学生保持开放性思维,积极主动发展完善自我。因为具有可持续学习观的大学生总是随时准备接纳新知识,并按照新的发展态势不断调整自身,而不会将个体封闭在某个固定思维模式当中。知识系统的开放为思维的开放性奠定基础,保持开放性思维就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外在环境,并通过不断地自我调节寻找发展的最佳最优路线,也为自己服务的团队寻找更适合的发展空间。
(二)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
积极心态是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心理素质 [10]。可持续学习观能够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学习、持续学习的大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寻找乐趣,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在学习中与高尚智者和成功人士对话,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因此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乐观向上,努力进取,乐观地面对人生,迎接困难,接受挑战,在顺境中更积极努力地前进,在逆境中亦知难而上,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真理,战胜困难。
(三)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发展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也称创新意识,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创新欲望,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高度的热情、足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品质。” [11]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是创新行为得以发展的两种不同开启方式。前者需要知识的积淀,而知识的积淀往往来自勤学,或从书本中获得,或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或从对权威质疑的思考中获得,这些行为都可以在可持续学习观引导下进行、发展及完善。创新行为开启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思想碰撞产生火花。可持续学习观的大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中,通过积极主动地在书本中获得知识,在与老师、学长的交流和争辩中开启智慧,通过各类学术或创新平台,了解学科领域或感兴趣领域的最新前沿,在当前研究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去探究科学的奥秘。具有可持续发展观的优秀大学生党员中不乏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专利的和自主创业的,他们都在可能的空间和平台,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主张和新见解,走一条别人未曾走过的路 [12]。
(四)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因为具有可持续学习观的大学生总是积极寻找各类学习途径,而实践恰恰是给予大学生经验和养料的源泉。可持续学习观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实践促进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这反过来进一步肯定了可持续学习观对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引导作用。
四、发挥教育职能,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学习观
可持续学习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意识,该意识的培养,“对丰富中国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族的自觉性,增强全民族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13] 高等院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对发挥其教育职能,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学习观,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利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充分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引导学生会学、爱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既具备积极学习的良好动机,又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在持续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自我。
(一)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和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结合对当今大学生特点的把握,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会学生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展示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愉快地获得知识、方法以及开启学生的智慧。
在考评方法上,也需要多种考评方式结合。单一的闭卷考试并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完成论文或者学习实践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问题,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多动脑筋,多下工夫,总之,教师需要调动智慧,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学习观。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及文化氛围 在大学里开展各种学习主题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学习技能活动、创业创新活动、思想争鸣的讨论活动等。通过定期读书主题交流会,师生之间分享读书感受,探讨人生、梦想、艺术等,通过人文关怀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读书的魅力,给予学生学习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习技能活动,学生可以分享到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通过思想争鸣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敏捷,沉着地面对问题和质疑,冷静地分析现实,寻找解决问题最佳途径。第二课堂的开辟,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及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学习观具有促进作用。
(三)强化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
可持续学习观的形成不是一触即发的,也不是同时在群体中共同形成的。可持续学习观需要在长时间的熏陶中发展,需要先在优秀学生中形成并不断强化。优秀大学生党员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并且因此而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优秀大学生党员是先进中的先进,其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质量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是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1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优秀大学生党员中,寻找突出典型,加强宣传力度,特别突出其可持续学习观及该观念给其成长的指引,促进其发展的现实,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大学生群体。在宿舍,在班级,在学院,在学校等不同层面,在他们生活学习可辐射的范围内,带动周围的学生努力刻苦、积极向上,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获得乐趣,逐步地扩大影响范围,慢慢幫助周围的同学分层次地形成可持续学习观。
结语
在终身学习、持之以恒学习的可持续学习观引导作用下,大学生用开放的思维,积极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学习好书本知识,专业技能,人际交往,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时刻准备着迎接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高等学校,有义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合理配置好学校各方面资源,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在具有可持续学习观的优秀大学生党员中发掘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影响其他学生,持续不断深入地触及大学生群体,从而改善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观念和行为,逐步引导大学生形成可持续学习观,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成才。
参考文献:
[1] 江文英.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64.
[2] 陈新夏.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杨德才.当代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规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1):38-39.
[4] 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2):9-13.
[5] 鲁定元.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范式的建立[J].孝感学院学报,2005,(1):23-25.
[6] 苗春霞.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培养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09,(2):32-33.
[7] 李顺琴,罗晓云,李兴奎,王一,杨锦涛.党员优秀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与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2,(3):37-39.
[8] 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
[9] 刘福秋.邓小平开放性思维方式与世界视野的形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42-44.
[10] 邱镛妃.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机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1] 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2):7-9.
[12] 雷继红.试论大学生创新精神[J].教育探索,2010,(9):133-134.
[13] 张学成.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的意义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8,(9):28-29.
[14] 卢莉丽.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探析[J].吉林教育,2011,(11):16-17.
关键词:可持续学习观;大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90-04
引言
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可持续学习观即从人发展的角度,树立终身学习,代代相传,促进群体发展的观念。高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学习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实状况[1]。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提高各方面素质,这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面临社会的各种压力和困境,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理想状态和现实状况存在矛盾,如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焦点。可持续学习观强调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积极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观念和行为,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一、可持续学习观的概念及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表层上看,可持续发展首先指自然经济的永续发展,但深层含义则以自然、经济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持续发展。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能够保持人类长足进步的发展[2]。
(二)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涉及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持续发展诉求的提出顺序来看,不同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内在关联:自然(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的持续发展;就对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来看,因果关系大致为: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持续发展。追根溯源,推进了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渐次深入:从忧患自然到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到反思人与人的关系——人们的生存态度、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说,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的发展[2]。
(三)可持续学习观
可持续发展,最终要实现人的发展。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意识是动机的前奏 [3]。从人的观念上看,只有通过对人观念的改善到实践行为的积极变化,才利于自然与社会的进步,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改善人的生活环境,更进一步促进人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人要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意识,学习非常重要。学习是人类特殊的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运动,在构建主义看来,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当学习发生时,智力、情感、意志甚至体能都会调动起来。人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所需的知识,具备学习的能力。可持续学习观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念和落实,即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为。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将“终身学习”定义为“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4]。建立终身学习范式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策略。”[5] 就个体而言,可持续学习观就是社会个体为了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选择自主学习,积极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观念和行为。就群体而言,可持续学习观是为了促进群体的共同进步而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观念和行为,该观念和行为在群体中传播和沿承,推进群体的进步和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过程。个体存在差异性,群体的优秀个体先形成可持续学习观并付诸实践,而后逐渐泛及其他个体,最终实现群体可持续发展学习观的形成。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优秀党员具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学习观的基础,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较好的模范作用,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观的形成具有示范意义。
二、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学习观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也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学无止境,终身学习,持之以恒地不断学习,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策略 [6]。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大學生从高中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化到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尚存困难,且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得当的情况多见。为了能够在大学校园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氛围,结合党员的先进性,研究优秀党员的可持续学习观,突出党员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作用,对于促进高等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优秀”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认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应积极上进,专业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广泛,心理素质好,富有挑战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等。
为了了解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观的情况,根据《学习动机量表》、《学习方式调查问卷》,编制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内容,根据云南农业大学相关文件,最终确定将优秀大学生党员181名作为重要研究对象。同时采取随机、无记名抽样调查形式,对普通学生群众32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77和295份,有效回收率占92%。其研究结果如下:
学习目的主要考察个体学习是以个人发展为目的,还是以社会集体发展兼顾个人为目的。调查显示出,对个人自身发挥潜能促进成长成才方面,优秀大学生党员更认同;在学习更高目的的选择上,普通学生群众与优秀学生党员差距明显,优秀大学生党员表现出来的个人促进集体社会发展的学习目的明显强于普通学生群众。学习动力问题,考察学生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卷反映出大学生优秀党员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学习动力更强,持续更持久,这种学习驱动力具有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问卷同时显示出优秀大学生党员能切合实际地制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强更持久的学习动力,因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关于学习方法的问卷,优秀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大学生群众具有更多的差异性,优秀大学生党员对于自身知识面扩大,知识结构完善的要求和努力,善于将老师讲授与自主学习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找并总结自身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改善,也更乐于通过交流来促进学习。在这些方面,普通学生群众的表现明显弱于优秀学生党员。关于学习效果的问题,优秀学生党员之间的差异很明显。对自己学习状态满意的大学生党员远远多于普通学生群众;总在评优中得到提名的大学生党员远多于普通学生群众,经常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为5∶1,差距十分明显。 通过研究发现,优秀大学生党员形成相对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观,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并能将观念落实到行动,即通過学习实践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和丰富自己。概括地说,相比其他大学生,优秀大学生党员更想学习、更会学习、也更能学习。 “想学习”是求知欲的体现,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相信学习能够带给自己积极的变化,他们选修更多的课程,开阔自己的眼界、参加各类讲座如学术讲座、人文讲座以及就业讲座等、参加校外的各种技能培训和各类考试,如英语、计算机、普通话、教师资格证、专业技能证书等,也有通过各类平台,寻找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辅修第二专业的,总之,他们总是积极地利用校内校外的各种资源,争取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会学习”即学习能力,这是掌握主动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要获得相同的成绩,优秀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比其他同学所花时间更少,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学习效率;“能学习”是学习实践,将强烈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的掌握结合在一起,随时随地处于开放学习的状态,敏锐地接受外界知识,积极地做出学习反映,并将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实践过程,比如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并通过努力获得好的成绩[7]。
三、可持续学习观对大学生发展的引导
求知是人的本性[8],是人类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对学习起着持续有力的推动作用,是大学生发展成才的必要条件。可持续学习观对大学生发展的引导主要表现在:
(一)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保持开放性思维
人最高级的思维就是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9]。人的发展需要开放性思维。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学习观能够引导大学生保持开放性思维,积极主动发展完善自我。因为具有可持续学习观的大学生总是随时准备接纳新知识,并按照新的发展态势不断调整自身,而不会将个体封闭在某个固定思维模式当中。知识系统的开放为思维的开放性奠定基础,保持开放性思维就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外在环境,并通过不断地自我调节寻找发展的最佳最优路线,也为自己服务的团队寻找更适合的发展空间。
(二)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
积极心态是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心理素质 [10]。可持续学习观能够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学习、持续学习的大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寻找乐趣,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在学习中与高尚智者和成功人士对话,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因此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乐观向上,努力进取,乐观地面对人生,迎接困难,接受挑战,在顺境中更积极努力地前进,在逆境中亦知难而上,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真理,战胜困难。
(三)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发展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也称创新意识,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的创新欲望,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高度的热情、足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品质。” [11]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是创新行为得以发展的两种不同开启方式。前者需要知识的积淀,而知识的积淀往往来自勤学,或从书本中获得,或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或从对权威质疑的思考中获得,这些行为都可以在可持续学习观引导下进行、发展及完善。创新行为开启的另一条途径是通过思想碰撞产生火花。可持续学习观的大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中,通过积极主动地在书本中获得知识,在与老师、学长的交流和争辩中开启智慧,通过各类学术或创新平台,了解学科领域或感兴趣领域的最新前沿,在当前研究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去探究科学的奥秘。具有可持续发展观的优秀大学生党员中不乏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专利的和自主创业的,他们都在可能的空间和平台,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主张和新见解,走一条别人未曾走过的路 [12]。
(四)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学习观引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因为具有可持续学习观的大学生总是积极寻找各类学习途径,而实践恰恰是给予大学生经验和养料的源泉。可持续学习观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实践促进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这反过来进一步肯定了可持续学习观对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引导作用。
四、发挥教育职能,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学习观
可持续学习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意识,该意识的培养,“对丰富中国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对大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族的自觉性,增强全民族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13] 高等院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对发挥其教育职能,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学习观,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利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充分创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引导学生会学、爱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既具备积极学习的良好动机,又具备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在持续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自我。
(一)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和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结合对当今大学生特点的把握,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会学生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展示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愉快地获得知识、方法以及开启学生的智慧。
在考评方法上,也需要多种考评方式结合。单一的闭卷考试并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完成论文或者学习实践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问题,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多动脑筋,多下工夫,总之,教师需要调动智慧,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学习观。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及文化氛围 在大学里开展各种学习主题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学习技能活动、创业创新活动、思想争鸣的讨论活动等。通过定期读书主题交流会,师生之间分享读书感受,探讨人生、梦想、艺术等,通过人文关怀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读书的魅力,给予学生学习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习技能活动,学生可以分享到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通过思想争鸣的讨论或辩论,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敏捷,沉着地面对问题和质疑,冷静地分析现实,寻找解决问题最佳途径。第二课堂的开辟,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及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学习观具有促进作用。
(三)强化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
可持续学习观的形成不是一触即发的,也不是同时在群体中共同形成的。可持续学习观需要在长时间的熏陶中发展,需要先在优秀学生中形成并不断强化。优秀大学生党员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并且因此而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优秀大学生党员是先进中的先进,其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质量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是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1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优秀大学生党员中,寻找突出典型,加强宣传力度,特别突出其可持续学习观及该观念给其成长的指引,促进其发展的现实,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大学生群体。在宿舍,在班级,在学院,在学校等不同层面,在他们生活学习可辐射的范围内,带动周围的学生努力刻苦、积极向上,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掌握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获得乐趣,逐步地扩大影响范围,慢慢幫助周围的同学分层次地形成可持续学习观。
结语
在终身学习、持之以恒学习的可持续学习观引导作用下,大学生用开放的思维,积极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学习好书本知识,专业技能,人际交往,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时刻准备着迎接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高等学校,有义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合理配置好学校各方面资源,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在具有可持续学习观的优秀大学生党员中发掘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影响其他学生,持续不断深入地触及大学生群体,从而改善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观念和行为,逐步引导大学生形成可持续学习观,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和成才。
参考文献:
[1] 江文英.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64.
[2] 陈新夏.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杨德才.当代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规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1):38-39.
[4] 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J].教育研究,1995,(12):9-13.
[5] 鲁定元.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学习范式的建立[J].孝感学院学报,2005,(1):23-25.
[6] 苗春霞.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培养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09,(2):32-33.
[7] 李顺琴,罗晓云,李兴奎,王一,杨锦涛.党员优秀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研究与分析——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2,(3):37-39.
[8] 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
[9] 刘福秋.邓小平开放性思维方式与世界视野的形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42-44.
[10] 邱镛妃.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机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1] 秦虹,张武升.创新精神的本质特点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2):7-9.
[12] 雷继红.试论大学生创新精神[J].教育探索,2010,(9):133-134.
[13] 张学成.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的意义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8,(9):28-29.
[14] 卢莉丽.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探析[J].吉林教育,2011,(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