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内涵及途径研究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boyw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是当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探索性研究方法从创新视角出发,厘清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内涵,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四个维度,论证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89-02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领导干部是高校发展的引领者和带头人,是培养人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便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当前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校领导干部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执行者。高校领导干部是衔接创新型国家战略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纽带,是高等学校治校、治学、治人的领军者,因此,加强高校领导干部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更显得至关重要。而高校领导干部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因此,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条件下对高校领导干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提高创新能力不仅是时代发展对高校领导干部提出的外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内涵
  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涵。
  1.创新意识是前提
  创新意识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观动机,直接影响着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实现。当今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是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首要前提。高校领导干部如果一味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则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在缺乏创新意识的情况下办学治校,高校治理只能是一潭死水。正如古人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只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源源不断地为高校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创新思维是核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领导干部明确提出:“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要求。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领导干部更有必要把这一要求内化成高校管理的必备素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高等教育领域更是不断出现新情况、产生新问题,许多问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的成效。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就是高校领导干部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高校管理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活动。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核心,对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维决定行动,高校领导干部思维具有创新性,就会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表现出创造性的活动。高校领导干部形成创新思维就是要解放思想,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培养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离不开高校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实践和良好的环境氛围。
  3.创新精神是动力
  面对当前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而高校如果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谋求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和获取更好的生源势必要更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精神谋发展。这就要求在高校工作中起关键作用和核心领导地位的高校领导干部在“治校、治人、治学”三方面不仅要秉承传统优良的工作作风,而且也要具备应对时势的革新精神。创新意味着打破旧的格局,势必会受到阻力,但创新也意味着活力。高校领导干部在创新高校管理工作和领导人才队伍方面能有勇于革新的锐气和魄力,才能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之地,也能聚集和招揽人才。
  4.创新技能是方法
  高校领导干部是高校各项事业的排头兵、是师生价值追求的标杆,因此为了带领广大教职工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需要领导干部“领”之有方,“导”之有术,高校领导干部创新工作技能势在必行。从高校的运行和管理中所涉及的因素来看,高校领导干部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三方面:治校、治学、治人[2]。
  “治校”就是要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要高校领导干部根据学校历史传统和现有条件进行分析和考量,规划高校发展方向和前途。“治学”就是高校领导干部要拥有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坚持“教授”在治学中的地位,鼓励加强国际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借鉴他国高校的治学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治人”就是高校领导干部要善于做好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科研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由“治人”到“自治”的升华。
  三、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的途径
  坚持与时俱进,破除墨守成规观念。目前,在一部分高校领导干部中间仍然存在着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观念,在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工作思路等方面恪守成规,与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改革创新是现代大学迎接时代挑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治理理念,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高校治理的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输送高水平的人才。要学习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改革开放步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试、大胆地闯”。对于旧有利益格局被打破,高校领导干部要敢于面对,不低头不气馁,勇于承担创新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理性处理问题和风险。   坚持培训学习,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是可以得到训练的,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得到锻炼。高校领导干部虽然大多具有较高的学识,但是长期从事管理工作不给自身“充电”,其管理就会收效甚微,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处理起来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的培训学习,就是高校领导干部给自身“充电”的过程。制定创新思维培养课程,通过体验式、互动式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对高校领导干部原有的思维模式重组再造,从而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
  坚持兼容并包,营造民主、开放的高校管理环境和氛围。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素质,高校管理的体制、氛围是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发挥保障。民主、开放、包容的高校管理环境对于激发高校领导干部创新思维具有促进作用。高校内部管理更应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在选人用人、工作决策中具有前瞻性、超越性。形成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制定完善的创新奖励体系和创新失误宽容机制,为高校领导干部发挥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坚持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高校领导干部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时刻反思自身的不足和亟须改进的地方。更要把自身放置于高校发展及国内甚至是国际发展最前沿,思考高校未来出路和发展前景。要有国际战略眼光,时刻了解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这样才能看到“山外有山”,进而反思自身在办学和领导方面的不足,从而激起改变现状的动力。高校领导干部要抓住各种学习机会,加强与国内外同行或者专家的交流,积极借鉴其他高校或者国外高校治学经验,提高改革创新的实际能力。
  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实际搞创新。创新的前提是了解实际,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创新是幻想和鲁莽,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增加领导干部与基层对话的渠道,以便基层能及时反映问题、领导能及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也要主动下基层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教职工、学生的实际,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了解学校的工作运转机制,更多关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发扬鲜明的办学特色,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以及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的关键,也是领导干部立足实际搞创新的前提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才管用能力。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如何用人、如何管理人。高校领导干部在领导和管理高校工作中更多的是对人的管理,涉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为了激发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领导干部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奖惩分明。在选拔教师人才时可以以不拘一格的标准聘请具有真才实学的教师,还要营造轻松民主自由的环境,重视教师的自主性。同时在秉持以人为本、民主自由的理念下,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权利,因为他们作为教育的直接接受者,最有发言权,而且他们代表着新生的力量,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应该提供自由的空间,最大程度挖掘潜能。
  总之,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是多方面的,在变化发展着的实践面前,领导干部要主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掌握高校治理工作的主动权。
  四、结语
  在创新型国家战略下,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高校领导干部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军者和带头人,他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因此,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领导干部创新能力建设从领导干部自身建设角度出发,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四个层面来思考。通过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最终落实创新技能来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进而创造性地做好治校、治学、治人工作,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2]刘宇文,周凯兴.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系统地回答了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目标、要求、途径、原则与方法等,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人文关怀,常抓不懈;高校应把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突出位置;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要把培养有道德、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作为
期刊
摘 要:19世纪末,田园城市的理论诞生。20世纪初,该理论传入中国。循此理论,国人进行了建设田园城市的一系列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成都、琼海等地建设田园城市的举措颇有成效,凸显了田园城市对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田园城市;新型城镇;理论内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05-02 
期刊
摘 要:生态理论历经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嬗变。聚焦生态理论发展嬗变问题,针对当前生态危机的现状,考虑生态理论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指导性功能,重点从理论基点、现实认知和实践落点三维向度分析生态理论的异同,进而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研究有利于促进生态理论与生态环境治理具体措施之间相互融合,为制定适应新时期生态治理难题的政策与措施奠定新的理论
期刊
摘 要:海德格尔思想的最核心词汇首推存在,其哲学之所以难以理解就是因为存在概念含义之隐晦。而对存在概念理解的关键就是对其回隐特性(即存在作为无)的把握,通过对海德格尔无的含义的揭示来增进对其存在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存在;无;形而上学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073-02  海德格尔思想的主导问题是存在论差异;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海德格
期刊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并且肯定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关系,同时主张离婚自由,但是反对轻率任性的离婚,如果婚姻已经死亡不得不离婚则务必做到最低伤害原则。我国80后的实用主义婚姻观、离婚率偏高、闪婚闪离婚姻稳定性低、极端婚姻悲剧增多呈现出反传统、反理性的后现代特征。离婚是婚姻的安全阀,但需审慎用之。  关键词:后现代;离婚;80后;任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精细化指导是职业指导的发展方向,也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必然选择。从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出发,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观特征、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策略,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细化;职业指导;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205-02 
期刊
摘 要: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民航飞行人才为主的专业型高校。经过近六十余载风雨发展历程,形成了博学笃行、远举高飞的精神理念。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在飞行学生管理工作上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具有准军事化特征和一站式服务为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从2006年开始,国家在西部12个省区开始实施一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特岗计划”。“特岗计划”实施十年来到底成效怎样,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特岗教师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在“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如下:应完善相关制度,保证特岗教师再就业;提高特岗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特岗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关键词:教育;“特岗计划”;特岗教师;调查研究  中图
期刊
摘 要: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笔者和课题组通过对国家中部省份12县区的调研后发现,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比较快,但是其在发展中浮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破解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转变理念,把治理理念引入公共文化建设之中。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权利;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66-02  自公
期刊
摘 要:在知觉哲学的意向内容论与知觉关系论之争中,意向内容论者以“外表-内容纽带”为核心洞见,建立了对于自身立场的支持性论证。但是意向内容论同时遭到了布鲁尔的经验现象个别性挑战。这一挑战是前者难以回应的。为回应这个挑战带来的疑难,一个可能的理论方向以意向内容论为框架,将对象置入知觉内容之中,以此建立一个整合性理论。  关键词:知觉;意向内容论;知觉关系论;个别性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