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语法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语法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有效推进语法教学,教师可以尝试从“结合语篇板块教学,初步感知语法知识;聚焦语法板块教学,理性建构语法规则;依托综合板块教学,内化运用语法知识;借助检测板块教学,适度丰富语法内涵”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语法教学;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3-0061-04
  【作者简介】邓振红,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江苏溧阳,213300)教师,高级教师,溧阳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译林新版《英语》增设了Grammar time板块,该板块集中呈现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则。虽然Grammar time是一个独立的板块,但它所囊括的语法散布在整个单元,甚至几个单元的诸多板块中。因此语法教学不应局限于Grammar time板块,而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逐步推进。
  本文将结合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5 Signs的单元整体教学,探讨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推进语法教学。
  一、结合语篇板块教学,初步感知语法知识
  Story time是一个单元的起始板块、核心板块。教师要结合语篇教学的要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首要目的,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新的语言知识。
  本课时语法教学的目标为:(1)能听、说、读公共标志No littering/eating or drinking/smoking/; wet floor。(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初步感知和运用询问公共标志含义的特殊疑问句What does it/ this sign mean? It means ...(3)理解can和can’t的新用法,能初步使用You can /can’t...提醒他人遵守公共规则。
  【教学设计】
  本课时教师可按照故事教学的一般顺序进行教学:Before-story,While-story,After-story。緊扣主题:signs;遵循主线:Mike,Helen和Tim三兄妹在购物中心谈论公共标志。
  1.Before-story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手势让学生安静下来,做好上课准备,认真听讲。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本单元重点句型: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It means “Be quiet”“Be ready” “Listen carefully”.学习新单词:sign,mean。
  2.While-story
  学习教材中的插图1。开门见山,师生通过谈论课文第一幅图引出故事主人公、地点、主题,并学习新词汇:wet floor。
  小组合作学习插图2、3、4。新词汇litter,smoke,smell较短且符合拼读规则,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词。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两个问题进行学习,Q1:Where else do they go at the shopping centre?Q2: What signs do they see?
  引导学生完成语篇后的练习:Read and choose,并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复习语篇。
  3.After-story
  补充Helen与朋友的 QQ聊天记录,复述语篇。创设Helen通过微信与朋友聊今天在购物中心所见所闻的情境,指导学生在补充聊天记录的过程中复习所学公共标志。
  如此,在语篇的学习中,学生便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新的语法知识,了解了语法知识适用的情境并进行了尝试运用,这为语法知识的正式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聚焦语法板块教学,理性建构语法规则
  Grammar time和Fun time是一个单元集中呈现和操练新语言项目的板块。在教学这两个板块时,有两种误区普遍存在:(1)先教学Grammar time语法项目,再通过Fun time操练、运用语法;(2)创设多个情境,设计多种游戏、活动来操练句型。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确实要通过丰富、有效的语言操练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语言知识,但是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更密集地复现教材内容,笔者认为紧扣Story time板块,延续本单元的主题,运用同一主题的素材进行语法操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
  本课时语法教学的目标为:
  (1)能听、说、读以“No 动名词”构成的公共标志:No littering/eating or drinking/smoking/parking/fishing/ swimming; 以“No 名词”构成的公共标志:No pets,No cameras,No mobile phone;以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的公共标志:Danger, Wet floor, School crossing;以祈使句构成的公共标志:Keep off the grass,Be quiet。(2) 引导学生在复习和续编Story time语篇、进行Fun time游戏的过程中理性建构询问公共标志的特殊疑问句:What does it mean?It means ...;初步感知和运用疑问句的拓展形式:What do these signs mean?They mean ...(3) 理解can和can’t的新用法,表示允许和禁止的意思;初步使用You can /can’t...提醒他人遵守公共规则。
  本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时包含Grammar time和Fun time两个板块。Grammar time呈现了谈论公共标志的问答句型和常用的文字标志句型,即“No 动名词”结构。根据Tip和教材中拓展的几个标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其他构成形式,如名词和名词短语、 祈使句,并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公共标志的构成规则。Fun time板块的内容是棋盘游戏,要求学生分小组轮流掷骰子,走棋子,就棋盘上的公共标志进行问答。   【教学设计】
  1.Revision
  Talk about the signs in the classroom.
  课前,教师在教室里贴上一些学生学过的标志,如: No littering,No smoking,Be quiet...师生用第一课时学过的句型What does it/this sign mean?It means ...谈论这些标志。
  Revise Story time.
  Answer the question: Where do Mike, Helen and Tim see the signs?
  Talk about Picture 1(图见教材).
  T:There’s a sign near the clothes shop. What does it mean?
  S:It means the floor is wet./ It means “Wet floor”.
  Pair work: Talk about other three pictures.(图见教材)
  Retell Story time.
  PPT呈现课文4幅图和框架句型,引导学生自主复述课文。
  2.Fun time
  Learn more signs.
  续编Story time板块故事:Tim从购物中心回家后还想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公共标志。请大家一起帮助Tim认识这些标志。借助这个活动,教师呈现Story time, Grammar time, Fun time三个板块中的新标志。呈现时,教师将不同构成形式的标志分类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并理性建构不同标志的构成规则。
  Play the game of Fun time.
  Play the game with Tim.创设情境:Tim认识了很多标志,很想和同学们PK一下。通过掷骰子的方式PK,先通關者获胜。
  Play the game in groups.
  3.Grammar time
  创设情境:Tim已经会询问标志的含义,也认识了许多生活中的常见标志,但是Tim还没有掌握其中的规律,帮助Tim归纳一下。PPT呈现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Q1:如何询问近处或远处的标志?What does
  it mean?What does the/this/that sign mean?What do they mean?What do these/ those signs mean?
  Q2: 回答标志含义的两种方式? It means you/we can’t smoke here.It means “No smoking”.
  Q3: 标志的构成形式?
  在学生自主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该语法规则。
  4. Consolidation
  PPT呈现学校里不遵守公共规则的现象,引导学生给予指正,同时巩固本单元语法知识。
  学习与遵守公共标志相关的谚语:Follow the signs, to be a good citizen.
  布置家庭作业:复习并运用所学的所有公共标志;预习Sound time, Culture time和Cartoon time,观察Sound time插图,尝试给图中的场景设计适合的公共标志。
  Grammar time,Fun time通常在Story time之后呈现。本课教学紧扣单元话题signs,始终围绕Mike,Helen和Tim了解和运用公共标志的主线,延续Story time的情境,和Tim一起认识新的标志并玩Fun time中关于标志的掷骰子游戏。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逐步操练语法。之后,聚焦Grammar time板块,针对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加深对本课语法的认识。
  三、依托综合板块教学,内化运用语法知识
  这个板块由不同类型的活动组成,旨在帮助学生运用相关语言知识。
  本课时的语法教学目标为:(1)熟练说出本单元中出现的公共标志。(2)正确运用句型:What does...mean?It means...(3)正确理解和朗读Cartoon time的故事,读出其中的趣味,并意识到公共标志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知识,能影响我们的生活。(4)熟练朗读Culture time,理解同一含义的标志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本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时包含Sound time,Culture time和Cartoon time。Sound time呈现了字母组合ir在单词中的发音/ ?廾 : /。教师可结合上一个单元中字母组合er的两种发音/ ?廾 : // ?藜 /进行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和掌握这两个音素。Culture time介绍了英美国家表达“地铁”的不同方式,同时也呈现了英美国家“地铁”的样式。Cartoon time通过有趣的故事,再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和公共标志。
  【教学设计】
  1.教师给Sound time板块中的女孩起名:Shirley(名字中包含本课时教学内容ir字母组合),并以Happy Shirley为主线,巧妙串联本课时的各板块教学。
  2.上一课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给Sound time中的图片配上合适的标志。因此本课时教师先检查作业,学生会给出如:Keep off the grass. No walking/ feeding等标志设计。接着教师提问:Why are you so happy today, Shirley?让学生听录音找出答案,继而展开该板块的学习。   3.创设情境:Shirley打算看一部有关Bobby和Sam的卡通片,过渡到Cartoon time的学习。在该板块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禁止吃香蕉”的英语表达,如:Do not eat bananas. No bananas.
  4.继Cartoon time学习“禁止吃香蕉”的不同表达方式后,接着学习Culture time,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同一个含义的标志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以上教学,基于教材创设新情境,紧扣主题signs,围绕主线Happy Shirley,将教材综合板块的内容串联了起来。
  四、借助检测板块教学,适度丰富语法内涵
  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应是前面三个课时的延续,而非简单的复现。教师应带领学生对本单元的语言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整理,并进行适度的拓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提升。
  本课时语法教学目标为:(1)综合运用句型 What does ...mean?It means ...询问标志。(2)理解生活中常见公共标志的类别,并能熟练说出所学公共标志。(3)为班级、學校、街道、社区等场所设计和制作公共标志,提高公民意识。
  【教学设计】
  1.课前播放语音板块的儿歌,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上课伊始,教师呈现Ticking time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课时也就是本单元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并在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及时检测。
  2.创设情境,与Shirley一起朗诵Sound time中的儿歌,复习语音;各小组分角色表演Cartoon time中的故事给Shirley欣赏;和Shirley一起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标志。
  3.复习公共标志的构成形式,分类归纳所学标志,如: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提示标志。
  4.完成练习:Listen and choose。学习新标志:Parking,Restaurant。同时让学生说出这些标志所属的类型。
  5.呈现Shirley为学校卫生间设计的标志“随手关闭水龙头”,运用Draw and say中的句型了解标志的名称,并运用句型Where can we put it?了解其适用场所。
  6.小组分享自己设计的标志,并选出优秀作品,全班分享。
  7.布置作业:选出小组精心设计的有创意的公共标志,并将其贴于学校、社区等有需要的场所,提醒大家遵守规则。
  经过前三课时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标志及其英文表达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运用特殊疑问句进行日常交际。因而第四课时不应仅仅是所学知识的复现,还应基于教材适度拓展。如前三课时主要学习的是禁令标志和警告标志,本课时可以拓展一些提示标志和交通标志,从而帮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运用英语的积极性。
  教材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的重要媒介。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开始。研读教材,把握文本,找出各课时文本中的语法项目、语法知识,弄清各课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开展语法教学的基础。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紧扣教材资源进行语法教学既可以节省语法教学的时间,也可以充分运用教材文本,不断复现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入、扎实地掌握教材内容,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张謇教育文论选注》是教育史,它通过对张謇教育情怀、实践与思想的梳理、解释,呈现了南通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并且折射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境和脉络;是教育学,它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彰显出张謇“村落主义”理念的伟大抱负和鲜明特色,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的启迪;是教育家评传,它采用多种方式对张謇这位伟大教育家进行多视角的解读,让张謇可贵而独特的教育人格在对其文论的选注中站立起来。 
小编的话:  做这组策划时,小编将自己高中时的毕业留言本翻出来回味。当翻到某页 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和一行娟秀的字迹令我不胜唏嘘。那句话是这样写的:“没想到还没和你熟识就要说再见了,望今后有缘再聚。”今天,和这个名字对应的脸我已完全记不清了,我们至今也无缘再相聚。可这位同学曾经和我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共享成长的快乐与烦恼,共同拥有那段人生中最美丽的记忆。  想到这些,小编禁不住伤感,真想狠狠地提醒
·背景提示·  1989年9月,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制定颁发了《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由此拉开狠抓全省中小学常规管理的序幕。为了有效指导中小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常抓不懈,抓出实效”,从1989年起,时任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和普教局局长王世华、副局长袁金华连续5年每年都在《江苏教育》上发表一篇关于抓学校常规管理的文章。经过几年的努力,江苏中小學校基本上消除了“脏乱差”的现象,许多中小
起风的日子  骑着破旧的单车  独自赶路  世界在我的脊货上  慢慢苏醒  沿途  童年撑开了一柄柄小伞  长成参天的绿树  叶子在割裂阳光的时候  它们疼吗  灯是夜的眼睛  在这个城市的血管里  流动着的一直都是我们  人和人为什么相遇  又为什么离散  那些不曾开口的河流  隐去了表情  一个转身的距离  我已来到了梦幻的国度  谁说沙漠里不出鲜花  我听到了大雨滂沱
【摘 要】在热议主题意义探究的当下,小学英语教学也开始关注主题意义的探究,但却出现了一些典型问题。针对问题,教师须把握主题意义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探索主题意义探究教学的有效途径,即找准主题意义探究的起点、建构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和评价主题意义探究的结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主题意义探究;特征及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
【设计理念】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写人散文,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游览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扬了一位扫路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文本以生动的人物言谈举止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揭示人物个性,同时注意运用对比映衬,突出扫路人的老当益壮。这样的文章教什么?  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核应聚焦于“语言文字素
英国《泰晤士报》的首席体育编辑Simon Barnes这样阐述马术运动:“两个极度不相似的躯体、心脏和大脑,为了一些意想不到、玄奥和宏伟壮丽的原因,准备着结合在一起狂野无止境地去追求获胜的愉悦。”是的,马术是奥运比赛中唯一由人与动物共同合作完成的项目,是一个标准的团队运动——人与马合二为一的终极团队。很少有其他体育项目能像马术比赛那样,让男、女骑手在同等条件下同场竞技。  现代奥运会马术比赛设有三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应该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要“开阔视野”,就要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正如杨九俊先生说的:“不少教师上课受到许多有形、无形的束缚,课堂相对封闭;应当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让课堂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为什么课堂要向四面八方打开呢?很简单,课堂的学习主体——学生,就处在一个
【内容摘要】言语交际教学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建设成绩。与语言枢纽是大脑的“暗箱”一样,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处于“暗箱”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不清晰、教学方法不适当等诸多问题。正是从这种现状出发,笔者提出走向言语生命的“敞亮”,从口语交际活动设计引发学生的言语冲动、话题张力激发儿童的言语创造、德性教学塑造儿童的言语人格等方面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言语生
新加坡人爱称自己的国家是“世界的小红点”。这“小红点”上绿树掩映,到处鸟语花香。每条主干道的不同车道之间均以树木相隔,路口的环岛姹紫嫣红,候车亭顶棚覆盖着紫色三角梅或黄色迎春花,就连行人天桥和路灯柱也爬满藤蔓,缀满花朵。虽然上世纪60年代城市化启动之初,新加坡也像许多刚起步的工业国家一样是个名副其实的“小污点”,但是经过几十年痛苦的挣扎和不懈的努力,“小红点”终于成就了今日“花园城市”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