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把加强估算教学作为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估算,再把数学教学内容与估算结合起来,使学生知道怎样估算,并养成估算的习惯,从而让估算走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估算;直觉思维;习惯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且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估算从原来大纲中作为“选学内容”发展到现在重要的必学内容,其意义已得到重视。
一、为什么估算
学习估算,首先要感受估算学习的意义。估算是一种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的口算,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的一种计算能力,它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简化的思维过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估计出大约结果。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繁杂的计算由计算工具来代替,但是使用工具的人应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有个估计,以防止在使用工具中出现差错。翻开新课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估算已渗透在数学教材中的许多领域。例如在空间与图形领域,要求能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估算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估算出给定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在数与代数领域:结合计算教学,每节课都可以进行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有助于学生行为的计划性。学生在从事某种行为时,可以先对有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做出粗略的估计,以确定此事可不可行,或者做此事有无必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如开学妈妈给了10元钱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该买些什么钱才够呢?一个文具盒5.9元,一支圆珠笔2.5元,一本笔记本1.8元,一把圆规4.8元,一本练习本0.5元,一支钢笔5.2元……学生通过估算,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合理取舍。
2.有助于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对计算进行验算,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用笔算验算,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懒得去检查。其实,有些错误用估算很容易发现:在计算前先估算,再将估计的值与实际的值进行比较,便能察觉错误并能加以更正,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判断出计算有没有错误,并找出错误原因,及时纠正,是一种高效的检验方法。学生不用笔算检查就能发现错误,更易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如在计算564-472时,有不少学生等于112,如果在计算后估计:5个百减4个百应是1个百左右,但6个十减7个十不够减,需要向百位借1,因此得数应不够1个百,因此可判断等于112是错的。
3.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数学直觉和数学灵感是数学直觉思维的两种形式。数学直觉思维对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思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例如笛卡尔发现解析几何是数学灵感作用,“歌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等许多重要数学发现都是直觉思维的结果。要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经常进行估测练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估算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经常进行估算练习,有助于头脑中保持形象的信息,使学生形成对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素质。如估测一栋楼的高度和体积,一个球场的面积,某人体重有多少千克等等,这都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自身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观察力更是一种急需培养的知识。估算训练能培养学生对数字特征的敏锐观察力。如:5.15×4.8要引导学生观察出这两个数都比较接近5,则乘积约是25,如果计算的结果和25相差较大,比如2.472就可以断定计算错了。估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掌握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数量,并内化成生活的常识,长此以往,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怎样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培养估算意识。在教学估算时,要把它置于问题解决的大背景下,《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还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在以往的教材中,估算的内容比较少而且零碎,又作为选学内容,因而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比较薄弱。而新教材注重以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估算,使学生意识到估算的价值,增强估算的意识,从而自觉地应用估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提倡多种方法。估算是有法可循的,但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常规,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估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估算的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估算的结果是不唯一的、开放的,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学生能给予合理的解释,估出的答案,均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关键词:估算;直觉思维;习惯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且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估算从原来大纲中作为“选学内容”发展到现在重要的必学内容,其意义已得到重视。
一、为什么估算
学习估算,首先要感受估算学习的意义。估算是一种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的口算,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的一种计算能力,它不借助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简化的思维过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估计出大约结果。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繁杂的计算由计算工具来代替,但是使用工具的人应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有个估计,以防止在使用工具中出现差错。翻开新课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估算已渗透在数学教材中的许多领域。例如在空间与图形领域,要求能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估算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估算出给定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在数与代数领域:结合计算教学,每节课都可以进行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有助于学生行为的计划性。学生在从事某种行为时,可以先对有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做出粗略的估计,以确定此事可不可行,或者做此事有无必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如开学妈妈给了10元钱到文具店买学习用品,该买些什么钱才够呢?一个文具盒5.9元,一支圆珠笔2.5元,一本笔记本1.8元,一把圆规4.8元,一本练习本0.5元,一支钢笔5.2元……学生通过估算,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合理取舍。
2.有助于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对计算进行验算,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什么问题都要求学生用笔算验算,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懒得去检查。其实,有些错误用估算很容易发现:在计算前先估算,再将估计的值与实际的值进行比较,便能察觉错误并能加以更正,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判断出计算有没有错误,并找出错误原因,及时纠正,是一种高效的检验方法。学生不用笔算检查就能发现错误,更易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如在计算564-472时,有不少学生等于112,如果在计算后估计:5个百减4个百应是1个百左右,但6个十减7个十不够减,需要向百位借1,因此得数应不够1个百,因此可判断等于112是错的。
3.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数学直觉和数学灵感是数学直觉思维的两种形式。数学直觉思维对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思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例如笛卡尔发现解析几何是数学灵感作用,“歌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等等许多重要数学发现都是直觉思维的结果。要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经常进行估测练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估算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经常进行估算练习,有助于头脑中保持形象的信息,使学生形成对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素质。如估测一栋楼的高度和体积,一个球场的面积,某人体重有多少千克等等,这都是培养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自身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观察力更是一种急需培养的知识。估算训练能培养学生对数字特征的敏锐观察力。如:5.15×4.8要引导学生观察出这两个数都比较接近5,则乘积约是25,如果计算的结果和25相差较大,比如2.472就可以断定计算错了。估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掌握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数量,并内化成生活的常识,长此以往,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怎样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培养估算意识。在教学估算时,要把它置于问题解决的大背景下,《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还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在以往的教材中,估算的内容比较少而且零碎,又作为选学内容,因而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比较薄弱。而新教材注重以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估算,使学生意识到估算的价值,增强估算的意识,从而自觉地应用估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提倡多种方法。估算是有法可循的,但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常规,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估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估算的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估算的结果是不唯一的、开放的,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学生能给予合理的解释,估出的答案,均应予以肯定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