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撰文 张江齐 康世昌 王富葆 等 图 张江齐 康世昌 王富葆 杨桦等
2005:再测珠峰
张江齐
1975年,中国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三极”测量“身高”;2005年,时隔30年,中国人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为其测高。
作为本次珠峰测量登山队队长,本文作者见证了全部登顶和测量过程。
2005年3月8日清晨,我们登上飞机前往拉萨。这是我第14次踏上青藏高原,这一次的目的是为天庭上的金字塔——珠穆朗玛峰再测身高。
飞机舷窗外,深蓝色的天空背景下喜马拉雅雪峰连绵、美不胜收。喜玛拉雅意为“冰雪连绵之地”,西起南迦巴尔巴特峰,东到南迦巴瓦峰,长达2400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在这里集中了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雪峰。若从太空站俯瞰,珠穆朗玛峰如金字塔般高高耸立,四周的雪峰、沟谷一列列、一排排,形成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艰难的爬升
珠峰脚下,从海拔3700米至7028米,登山测量队队员们沿登山路线进行着艰苦的强化训练。
2005年,由6名专业测绘人员、4名专业登山队员和4名高山雪巴(生活在珠峰脚下的夏尔巴人)组成的珠峰登山测量突击队正式成立,任务是要将2.4千克重的GPS高精度定位仪、6千克重的觇标和4.5千克重的冰雪测试雷达带上珠峰顶进行观测。
从3月28日起,登山测量队的队员们就随西藏登山队在珠峰大本营开始了适应性训练。
说起来,当看到测绘队员和登山队员两拨人站在一起面面相觑的时候,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测绘队员们个个都具有很强的野外生存经验,但是从来没有爬过雪山,对登山的各种知识一窍不通;登山队员们个个都具有十分丰富的登山经验,但是要他们掌握严密的观测技术程序并非易事。所以,两拨人在一起时彼此之间的问答都是幼儿园水平的。对测绘队员,训练的内容往往是如何穿鞋,如何扣扣子;小便别迎着风,最好在睡袋内解决;大便注意安全,要把自己锁牢在绳索上;打火机是没用的,别忘了带火柴……就像教小孩子一样。而对登山队员,则尽可能避免讲原理,只是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人手一份,针对操作步骤进行,严格训练。这种培训1从大本营到6500米ABc营地再到7028米北坳,实地演练多达10次。
武装在登山测量突击队员身上的装备体现了现代高科技发展水平:多用途的防风透气连体羽绒服和冲锋衣裤,用新型材料制成的面罩围脖,雪杖,冰镐,防雾防紫外线的风雪镜,防辐射的帐篷。保温水瓶,能用7个小时的瓦斯罐,轻便结实多功能的钛合金餐具,发热10小时以上的燃料手炉和加热贴,明亮省电的半导体头灯,零下50摄氏度低温仍可使用的高能锂电池,苏27战斗机用、耐400个大气压的氧气瓶和面罩,承重2000千克的绳子,方便实用的安全带及各种锁头,手机大小的卫星通讯机,带监控通讯功能的导航仪,等等,林林总总,每个人的装备全部加在一起大约共重25千克。
5800米以下,基础训练 从北京到拉萨后,3700米的海拔高度就使我们像喝醉了酒,头晕晕的,腿软软的,口千千的。其实,还在隆冬时节,测绘队员们就在北京怀柔登山基地进行了所谓“魔鬼训练”。训练的科目是5分钟跳绳,1万米长跑,200个仰卧起坐,10组杠铃蹲起,10组哑铃操。光是5分钟的跳绳,心跳就达180,头痛,恶心。教练说,这就是登顶时的心跳速度,你的心脏必须能够适应长时间的高速跳动不出问题。
初到大本营的头一两天,迎接我1门的是凛冽干燥的刺骨寒风,头蒙蒙的,人轻飘飘的,不思茶饭,身体无力,呼吸急促,口干舌燥,夜晚睡觉时心跳110,血氧含量75。
在珠峰大本营适应了4天后,我们就在登山家小齐米的带领下开始了爬山训练。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4200米山腰上的尼姑庵。从大本营到尼姑庵10公里距离,一次往返20公里,返回时早已全身湿透,几近虚脱。每隔3天进行一次的爬山训练,逐步打开了我们大脑、脏器、四肢的血管,高原反应逐步减弱。
在5800米以下,我们进行了6次训练,每次都在15公里500米高差范围内进行。最难忘的就是第一次前往5800米的训练。已经离营地很近了,可我的两腿却没劲了,每走几十米就要坐下休息,大脑一片空白,嘴上不住地问:“营地还有多远宁为什么还到不了?”当登山协作阿旺给吨指着眼前巨大的冰山说“翻过去就到”时,我的心理底线几乎崩溃。在阿旺给吨的鼓励下,我最终还是一步一歇地“爬”到了营地。
6500米,高山训练的起点 由于前面的近于极限的训J练,在上5800米时,我们的感觉就轻松了许多。早晨吃过饭,背起25千克重的行军包开始爬第一个冰坡。刚上到半山腰,一阵窒息的感觉袭来,浑身好像要失去控制,大小便也好像要失禁了。这是血氧含量低的现象。继续行军一段时间后这种现象消失了。这是因为行军过程中急速的心跳和深呼吸给血液带来了更多的氧气。进入到6000米以上,氧气更加稀薄,大脑反应越发迟钝,身体软软的没有力气。在坐下来休息时,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到昏睡状态,但本能一次次将你唤醒继续前进。当终于看到6500米ABC营地时,我一下子全面放松,似乎连再走一步的力气也没有了。太阳落山时终于到达6500米ABO营地。这一天足足走了8个小时。晚上因为缺氧睡得不踏实,几乎一夜不眠。第二天早上,我刚吃完早餐就扑出帐外呕吐不止,晚餐后又吐了。第三天早上开始恢复,中餐时又开始咳嗽,再次引起呕吐。营地指挥嘎亚见状说,如果明天继续呕吐就要及时下撤,不然,连续几天不吃东西将失去体能以致无法下撤。好在我吐归吐吃归吃,体能没受多大影响。
7028米,登山的及格线 训练和运输通常结合在一起进行,队员每天要背4罐氧气攀上7028米冰壁,高差近500米,往返时间近5小时。从远处看,陡直的冰壁上一串串的小黑点,就像蚂蚁搬家一样。
在第一次攀登冰壁时,我十分紧张,半天穿不好保险带。穿上后,各种主锁,扁带、上升器、下降器又放不到指定位置。在6600米处换冰爪时,气喘吁吁地折腾了半个小时,也不能将冰爪套在鞋上。初上冰壁,危险似乎总在身边,加上对装备在自己身上的登山工具性能不熟悉,每根神经都绷得很紧,只相信自己双手能抓到的东西,双臂和两腿都紧张得发抖。上升150米后,一座高30米、坡度大于90度的冰壁挡在面前。当我登到冰壁中间,打算从一条窄缝绕上顶部时,出了意外:我脚上穿的冰爪踩住了上升器与主锁的扁带,致使右手上升器推不动,只能用左手紧握登山绳,活像一只被蜘蛛网俘获的昆虫,在那里动弹不得。我知道,一旦双脚失去固定点,我就会像吊死鬼一样飘荡在空中,稍一失控就会掉下冰坡,掉人巨大的冰裂缝中。我用脚在冰壁上又踢又踏,所幸几分钟后终于从绳索中解脱出来,登 上了冰壁。
反复进行的7028米训练,最终将胖人拖瘦了,瘦人拖跨了。台湾的李美良、日本的队员均因体力耗尽放弃了冲顶。
登山运动是一个没有掌声却以生命和心血挑战自我极限的运动。登山者要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对山永远心存敬畏,学会“知难而退”;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方式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做,就一定能攀登得更高、更快乐!
第一次上升到7100米高的北坳营地,我们3人挤在一顶帐篷中。从帐篷外取回雪水,架在瓦斯罐上融掉。烧开的水温度不高,可以直接饮用。晚上帐篷内积满厚厚的冰霜,风雪摇晃着帐篷,雪花从帐篷顶上的透气孔吹进帐内。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才发现,我们3人的睡袋上都积了厚厚的白雪。两个晚上我们就像生活在冰箱的冷冻室内,真正地“保鲜”了。
决战在巅峰
珠峰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但人们等待冲顶的时间太久了。
经过艰苦的训练和运输物质,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何时冲顶?这可就要看老天的“脸色”了,气候条件对冲顶有直接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等待冲顶的,除了我们的登山测量队员,还有一支由多个国家的登山者组成的多国登山队。
5月,珠峰地区大风、降雪时断时续,天气的恶劣是近年来少见的。在这里进行气象观测的中科院气象专家说:“今年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大年’。”大雪过后容易发生雪崩.因此一般情况下雪后3天不行军。2005年南坡发生的一次雪崩横扫了尼泊尔一侧的大本营,30多顶帐篷一扫而光,死亡3人。
由于天气恶劣,人们期待已久的登顶测量一再推迟,从最初计划的5月5日推迟至10日、18日,终于等到20日,山上传来好消息:通往珠峰的路已经修好。
5月21日,多国登山队开始冲顶了,这是第一波。天气不好,峰顶上“旗云”(由于珠峰顶部接近大气环流的平流层底部,因此顺着南侧低洼谷底吹上来的印度暖湿空气一爬上峰顶,就被干燥的自西向东的高空激流凝成飞雪拂袖而去,形成了壮观的峰顶旗云)滚滚,晚饭时7028米传来消息,一名多国队队员登顶后正连夜下山,让我们做好准备接待。晚10点左右,我们将他迎进帐篷,端上热腾腾的奶茶。他说,返回的时候,在8700米附近,可能有人“挂”了——死了。
紧随多国登山队之后,我国登山测量队于5月21日抵达8300米营地,准备在22日凌晨冲顶。
22日凌晨1点30分,是计划冲顶的时间。一轮明月当空,寒光照亮山谷,远处的北坳反射出阴冷的寒光,静谧安宁,渐渐地,山谷中的风强了起来。ABO营地只剩下几个藏族兄弟,他们深夜爬起来,冒着寒风来到经幡前默默地诵念经文。由于天气不好,大家都为这次即将开始的冲顶捏着一把汗。
大本营的探空气球升空了,8300米风力达到7级,队员们仍然按兵不动,希望出发前风力能够像前一天清晨一样安静下来,但是风依然刮个不停。
凌晨3点30分,必须出发了,这样才能赶在下午天气变坏前撤出死亡危险地带,如果遭遇高山风雪撤不回来,危险性很大。
8个小时后,即上午11点08分,登山测量队队员陆续登上峰顶。探空气球再次升空,8800米风力9级,气温零下32摄氏度。这是一个极为恶劣的坏天气。
11时50分,觇标成功竖立在峰顶,峰顶GPS开始观测,周边6个测绘观测站全部捕捉到目标并开始观测。
11点38分,雷达开始工作。
12点18分,观测结束。
1 2点20分,队员开始下撤。
顶峰作业时间总共72分钟。峰顶观测时间40分钟,都获得了良好的观测数据。
与此同时,我作为本次登顶测量的负责人,与其他几位留守在ABC营地的人,一直守在步话机前,监听着山上发生的一切。
我们用望远镜向山上望,只见登山队员三五个一组地不断出现在距离峰顶很近的雪坡上,进入到第二台阶后就消失了。
这时,从山上下来几位斯洛文尼亚队员,其领队语气十分沉重地询问我们是否有人发现了前一天登山时失踪的登山者,并请求我们通知登顶的队员下山时帮助他们搜索。
23日凌晨2点,阿旺给吨因感觉脚部发麻快要冻伤了,没敢在高海拔作任何停留就直接下撤到ABC营。据他说,在8700米处,在新建的绳索上发现了一具尸体,满脸是血、仰面朝天地挂在那里,旁边散落着他的背包,估计是体力耗尽头部撞在石头上而死。
山上不时传来消息:张良歇在8300米了,张少宏轻度雪盲了,小齐米也雪盲了,而且还有一个手指头冻伤了,大阿旺的脚冻伤了,一名藏族队员在8300米昏迷了,风子的视觉颠倒了,陈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故,满身鸭毛……不过没有重大伤亡。
登山测量队员普布直到回到ABC营地时才发现自己的脚冻伤了,脚趾将被截去。小齐米也被送回来了,躺在帐篷中,眼睛刺痛无法睁开,两眼不停地流泪。我赶紧回帐篷拿来眼药水,日本队员也拿来了眼药膏,我们掰开小齐米的眼敛,将药膏涂在上面。小齐米伸出他冻伤的中指,只见中指肿胀、颜色发白。
最后,加布和他的队员们也回来了。他们说,8500米以上简直是死亡地带,他们一共跨过了8具尸体。有的腿伸出雪外;有的倒挂在岩壁上,金发飞舞;有的含笑静坐在岩石缝中,像活人一样;有的被冰雪包裹住,像个雪墩子,经常有人靠在上面休息。几年前死亡的一个韩国队员的尸体可能已被埋在雪里了,不知这一次韩国搜尸队能否找到并抬下山。加布说,跨过尸体时心里十分恐怖,因为死亡就在你的面前……
今年珠峰登顶一共死亡8人。一个是加拿大人,“挂”在8700米的绳索上了:一个是斯洛文尼亚队员,死在8300米的营地账篷中;其后还有3人死亡,其中一名是印度人;南坡发生雪崩死亡3人。
登顶测量成功了!我们的每个队员都平安地归来了!此前所有的痛苦和艰辛都成了幸福的回忆,将永远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珠峰测量已获得精确的外业观测数据,准确的测量结果经准确计算后有望在2005年9月公布。作者简介:张江齐,本次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部主任。
为什么要再测珠峰
为什么要再测珠峰?
作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具有不容置疑的惟一性与最高性.攀登珠峰和测量珠峰是人类追求最高最强最好精神境界的极好象征。对中国人来说,更有一层意义,那就是世界“第三极”的高度的权属问题。
1718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在一幅通过实地测量绘制的名为《皇舆全览图》的地图中,中国人使用天文测量法给出了珠穆朗玛峰准确的经纬度,并定名为“珠穆朗玛阿林”。这是人类珠峰测绘史上的第一笔!
18世纪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1847年,为了丈量地球的大小,时任印度测量局局长的埃佛勒斯(Everest)指挥一个测量大队在印度平原沿着喜马拉雅弧开展了大地测 量工作,同时对喜马拉雅山脊上的每一座雪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测量。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的地位也就是在那时确定下来的。
20世纪,一共进行了4次重要的珠峰测高:1955年。印度人古拉提测量珠峰:1966-1968年和1975年,我国独立自主测量珠峰。1992年,由乔治·普瑞迪带领的意大利科考队与我国合作测量珠峰,1997-1999年,美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实施,美国人与我国合作测量珠峰。
为什么要登顶量珠峰高度?
珠峰高度的权属之争已经持续了将近30个年头。
1975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珠峰海拔高度为8848米。但是,由于这个数值恰巧与上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古拉提的印度测量师所测得的数值“8848”巧合,中国人的这个科学而严谨的珠峰高度被西方国家所忽略。事实上,我国在1975年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在峰顶建立觇标,最近测站距离珠蜂仅8公里,用探杆测得珠峰雪面厚度为0.92米.海拔高度为8848.13米,精度为0.36米,是最精确的一次测量。而古拉提的测量结果是雪面高程8847.6米,四舍五入为“8848米”,而且他并没在珠峰最高点设觇标,只是在50公里外远距离测量山头,其误差在5米以上,远远低于我国的观测值。
1992年,中国与意大利合作开展珠峰测量考察。意大利登山家在峰顶设立觇标,用探杆测得雪面厚度为2.55米,海拔高度为8846.21米,高度降低。(自此,雪深与雪面高度变化成了珠峰高程的争议焦点。)
1997年至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实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中国学者作为合作方参与了这次观测。为了实现雪深测量。美国人研制了一台40磅重的雪深探测雷达.但终因太重无法携带,在登顶前放弃了。当时,美国人甚至想从30米下的冰雪中挖出我国1975年竖立的觇标当作文物.但因发生尼泊尔雪巴人滑坠事件而放弃。1999年,美国人再次登上珠峰,这一次他们只带了一台轻便的GPS定位仪。6个月之后,在不具备严格归算依据的条件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了一个令人质疑的测量结果:雪面高程为8850米,精度为2米。
2004年5月24日,意大利珠峰登山科考队成功登顶,将只有4千克重的雪深探测雷达背上了世界“第三极”。虽然意大利人这一次突破性地实现了雪深观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观测位置与深度测距值不匹配,定位仪器设备不够精密,没有实地测量冰雪常数因而无法修正雷达测深值,未进行精密重力观测等.这一次的测试结果并不可靠。
什么是峰顶覆雪深度?
珠峰高度之争,实际上是观测精度与峰顶覆雪深度之争.而峰顶覆雪深度历来是珠峰高度变化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1975年,我国登顶测量珠峰,女队员潘多采用插钢钎的方法,测得峰顶的雪面厚度为0.92米;1992年,意大利科学家乔治·普瑞迪也采用插钢钎的方法,测得峰顶的雪面厚度为2.55米。但有研究人员认为,插钢钎的方法不可能测得冰雪的真正厚度,珠峰顶部冰雪厚度应该远远大于2.5米,甚至可能在10米以上。因此,珠峰顶部的水雪厚度成为影响珠峰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5:珠峰环境与全球变化——记我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 康世昌
珠峰,世界之巅,巍峨而神秘,不但吸引中外无数的登山爱好者,也是科学家研究环境变化和地球物理的理想场所,珠峰地区的科学研究永无止境。
由于人类活动少,珠峰环境被认为是相对接近地球的“本底状态”。而珠峰北坡地区多样而独特的自然条件、脆弱而敏感的环境,更成为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大气、冰川变化的理想场所。但是近年来,珠峰环境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
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以“珠峰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主题,开展了近几十年来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特征、规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
这是我国对珠峰地区进行的第四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也是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来自中科院10个单位的50多名科研人员从3月至6月,分别对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冰川及水文、生态与环境、珠峰高度变化历史等开展了科学研究。
科考队队员首次上到了海拔7200米的高度,对垂直高度从海拔800米至7200米、面积达4万多平方千米的区域进行了研究,采集了大气、河水、湖水、雪冰、岩石、气溶胶、植物、人类毛发等样品近2000个,其中包括非常珍贵的珠峰峰顶的岩石和雪样以及3支20多米长的冰芯,同时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东绒布冰川垭口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
本次科考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许多新发现,比如,发现珠峰的高度在1 300万年以前曾经超过12000米;珠峰地区是沙尘暴频发地段;首次发现了香柏、西藏沙棘等多种过去在这一地区从未被记录过的高山植物群落;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里草地退化十分严重;发现绒布冰川的末端比40年前科考时找到的位置向上退缩了大约2000米;绒布冰川的强烈退缩形成了大量的冰碛湖,将对珠峰地区水资源的利用造成重大影响。
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东绒布冰川垭口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三套大气气溶胶采样系统。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可以每隔10秒钟自动记录气温、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辐射、CO2通量等。由于珠峰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冰川区的气象资料几乎是空白,这些资料对科学家认识珠峰地区的气候特征意义重大。气溶胶仪器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分析后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珠峰地区的大气环境状况。
冰芯是重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最可靠、最宝贵和分辨率最高的天然档案馆。通过冰芯的记录,可以了解过去历史时期气温、降水量、大气中温室气体和化学成分等的变化。另外,通过对冰芯的研究,还能发现大气气溶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火山活动、宇宙射线强度、太阳活动和地磁场强度等的变化历史。作为中纬度最大的冰川分布区的青藏高原,自然成了进行冰芯研究最理想的场所。也是联系南北极气候研究的桥梁。近年的冰层累积量的厚度在逐渐减薄。意味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珠峰地区的降水量在急剧减少。也就是说,珠峰地区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向暖化、干化发展。
本次考察发现绒布冰川的末端比300年前小冰期的位置向上退缩了大约2000米。而在1966年-1968年珠峰地区科考中,发现绒布冰川的末端自300年前的小冰期以来没有变化,只是冰层厚度减薄,成为了死冰,冰塔林后退。而最近30年来,绒布冰川的冰塔林下限(即末端海拔)以每年5-7米的速度向上游退缩,绒布冰川退缩后形成了大量的冰碛湖。本次考察还发现东绒布冰川的消融区面积在扩大。40年前,绒布冰川末端有1亿立方米 的水流入绒布河,但此次科考的初步观测结果表明,至少有1/3,即3000万立方米的融水不能向下游输送。由于该地区水资源的60%-70%由冰雪融水形成,这就意味着下游春季急需水时,由冰川融化形成的水无法有效补给。同时,这些冰湖中积蓄的巨大水体,可能会在夏季突然下泄,造成洪灾。
本次考察在珠峰绒布河谷发现了香柏、西藏沙棘等多种过去在这一地区从未被记录过的高山植物群落。过去进行的几次珠峰综合科考取得了大量的环境基础研究数据,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生物与环境调查所涉及的内容有限,样品主要取自日喀则、定日及樟木等人类活动较多、农业经营时间较长的河谷漫滩地区,而高海拔地区很少涉及。科考队今年以珠峰绒布河谷为中心,对海拔4500米到6500米的区域进行逐级调查,重点摸清珠峰北坡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珠峰北坡植被上限、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等。探讨植被上限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最终绘制出我国第一份珠峰北坡生态与环境要素分布图。
1960: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 王富葆
45年前,我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4,X北坡登上珠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伟大壮举。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线有28条之多,其中以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为主要的登山道。东北山脊是沿我国境内的东绒布冰川经北坳从北坡登顶的路线,南山脊是沿尼泊尔境内的孔布冰川经南坳从南坡登顶的路线。
1921至1938年间,英国登山探险队曾7次从北坡攀登珠峰,但均未获得成功。1953年他们再次组队并改由南山脊登顶,于5月29日由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两人首次登顶成功。
1960年5月25日,我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于北坡登上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伟大壮举。
45年前,刚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留校任助教的我,以科考队员和登山队员双重身分有幸参加了这次珠峰登顶行动。
1960年5月,我们这支由46人组成的科考队,在完成了初期的适应性登高训练和突击主峰所需装备的准备工作之后,由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和刘连满组成的登顶小分队,于20日离开大本营,23日到达突击营地,24日开始冲击顶峰。
24日这天,天气很好,小分队一早出发并顺利地到达8600米高的第二台阶的下方。所谓第二台阶就是东北山脊上一处高达10余米的岩石陡坡,只有通过这一陡崖才能继续攀登。当我们艰难地登到陡崖的上方时,发现又有一段一人多高几乎直立的岩壁挡住去路,无法向上攀登。这时,曾是消防战士的刘连满建议用搭人梯的办法越过这一障碍,并提出由自己担当人梯。这样,另外3人踏在刘连满的肩上登上了第二台阶,随后架起了钢丝软梯,刘连满随后依着梯子也登上了台阶顶上,但此时他已体力耗尽,无法继续前进。经4人商量决定让刘留下,其余3人继续向上突击主峰,时间大约已是下午5点多钟了。
刘连满被留下后,面对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高山严重缺氧环境,他深知在这样的高度上自己所面临的危险,但他还是将仅剩的一瓶氧气留下,并写了一张纸条——“这瓶氧气留给你们下山时用。”——压在氧气瓶下,然后昏昏沉沉地睡了……
当时,作为观察突击主峰队员的行动并负责与第二大本营联系的我,一直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登顶队的动向。由于第二台阶及上方全为岩石坡,色调较深,队员们的行动看得不甚清楚,但隐约可见几个人在向主峰移动。
傍晚7点多钟,我看见在珠峰峰顶东侧雪白的三角形雪坡下方,有3个黑影正慢慢地向顶峰挺进。到晚上10点钟左右(珠峰因所处经度和高度关系,天黑的时间比北京要晚两个多小时),可以看见3人已到达雪坡的上方。后来天慢慢黑了下来,估计他们离顶峰已不远了,根据攀登的速度推测,深夜可以到达顶峰。这一夜我没有合眼,祈祷3人能顺利登顶。
据突击队长王富洲后来回忆:25日凌晨4时20分,王富洲与队友屈银华、贡布忽然发现前面没有坡了,他们知道:脚下就是盼望已久的珠峰峰顶!他们庄严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放在一个罐头盒里,埋在珠峰峰顶。此时,距离他们从突击营地出发已近24小时。其间,他们3个人以及躺在第二台阶顶端的刘连满都没吸过一口氧也未吃过任何食物。
25日,天气特别好,早上5点左右,珠峰顶上已经亮了,峰顶没有“旗云”,东侧的三角形雪坡也显得洁白无瑕。这时,我看见3个黑影出现在三角形雪坡的上方并在向下移动,他们的位置比前一晚我最后所见时略低了一些。我立即意识到他们已经登顶成功,头一天由于天已黑无法看到他们登顶的最后一刻,而此时他们已在下撤。我迅速拿起报话机话筒,准备把3人登顶成功的清息报告第二大本营。
就在我拿起报话机话筒准备把这一震奋世人的消息报告给第二大本营时,却听到话筒中只有“吱吱”的声音,其他什么都听不到,过了一会儿连“吱吱”声也没有了。我只好按预先确定的第二方案——用信号弹与第二大本营进行联系。红色弹代表登顶成功,蓝色弹代表失败,发弹的颗数代表人数。我拿起信号枪向着东方即第二大本营上空接连发射了3颗红色信号弹。这时,我看到第二大本营的同志看到信号弹后都跑到了帐篷外面,在雪白的冰面上来回走动。可以想像他们和我一样的激动。
其实,何止我们。1960年5月24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在收音机旁焦急地等待着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消息,据说周恩来总理也不时地询问有关情况。
信号弹只能说明有3人登上了顶峰,并不能说明登顶的具体情况,因此当时西藏工委和国家体委的负责人以及国家领导人等都是又喜又焦急。为了尽快了解情况,第二大本营很快派人从6400米将一个新的话筒送到我所在的联络站。我迅速将原话筒换下,但新话筒仍然没有声音,我想可能是报话机坏了。后来证实并非如此,因为当我后来下撤到5180米的大本营时,报话机又可通话了。经检查,原来是报话机长时间放在帐篷内,我呼出的水气在机壳内结了冰,引起断路所致。
失去联络之后,我继续观察3人下山的动向。显然,他们下山的速度加快了,很快就到达了第二台阶。这时我发现视野中多出了一人,我意识到那多出的一人一定是上山时留在第二台阶附近的,现在当3人下山后,他们又汇合到了一起。后来听王富洲说,当他下到第二台阶上部,看到已经24小时没有进食的刘连满不仅活着而且还把氧气留给了他们的时候,他感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他们4人拥在一起流泪……
当4人下到北坡时,与由第二大本营上来接应的队员会合,在后者的护送下,他们安全迅速地下到6400米。我也跟随他们告别了呆了9天的7028米北坡营地,撤回了大本营。
登顶成功,令世人为之振奋。然而,在成功的背后还有人为之献出了生命。
邵之庆,北京大学物理气象专业大四的学生,在这 次登山行动中负责高山气象资料的收集,随身携带温度计、气压表等简易测试议器,登山过程中定时测量气温、湿度和气压等数据。当时我与他编在同一结组,我们共两组8人,主要由科研人员组成,称“支援小组”,负责将部分登山装备运送到7400米营地。
当我们由6400米到达北坡北坳营地时正是中午,天气很好,每个人都把个人装备留在营地以便轻装上阵,因为我们估计很快就可以到达7400米,并可以于当天返回北坳。但是,我们对高度和距离的判断错误,并且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体力,加上傍晚天气突变刮起了风,气温迅速下降,我们的攀登速度大大减缓。到天黑前,我们距离7400米还有很长一段斜坡。风越刮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我们这一结组由邵之庆同志在前,我在最后。当时,我见他行走的速度越来越慢,就问也“体力行不行?”他说:“眼睛看不清了。”我又问:“眼镜戴好了没有?”我们当时都不懂,以为他可能是患了雪盲。
天黑以后,气温还在下降,我们的手脚都冻麻木了。我们跟着邵之庆一步步艰难地顺着雪坡向上攀登。离目的地不远了,已能听到7400米营地队员们的说话声了。这时队长传达命令,让我们原地休息,等天亮后继续前进。我们遵命准备原地休息,但因为所处位置坡度较陡无法搭起帐篷,只好往下撤,找了一块稍平的地方休息。
我们两个组只带了一顶帐篷,搭好帐篷后,8个人紧紧地挤在一起,我靠在账篷门边,连脚也无法装进帐篷,只好把门打开,也好通气。邵之庆就靠在我胸前。待大家安定下来后,随队医生开始给我们检查脉搏,发现邵之庆等3人的脉搏跳动得十分微弱,几乎摸不到。当时还剩最后一瓶氧,医生迅速给3人吸了氧。大约过了20分钟,我问邵之庆:“好一点没有?”他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回答:“好一点了。”
这时帐篷内很安静,大家都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也闭上了眼睛……但没隔多久,躺在我身上的邵之庆突然两腿一伸……有经验的医生说,“不好!”随即打开电筒,翻开他的眼皮,发现他的瞳孔已经放大。
就这样,邵之庆同志一声不吭地离开了人世,我抱着他一直到天明……
天明后医生对邵之庆的遗体做了简单的检查,说他是因脑溢血去世。前一天傍晚所说眼睛看不见,实际上是眼底血管破裂、眼睛充血的结果。检查完后,医生、我及其他两名队员用帐篷将邵之庆的遗体裹好,并慢慢地向下移到北坳。由于北坳东坡是一面高500米的冰崖,到处都是冰裂缝,我们实在无法将遗体继续向下移动,只好决定将遗体留在北坳。我们将邵之庆胸前的结组绳解掉,将口袋中的温度计禾笔记本等取出,然后挖了一个雪坑将遗体安放在雪坑中,用雪堆了一个小小的雪包。
邵之庆同志就这样为我国的登山和高山气象科学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长眠在珠穆朗玛峰……
这些往事已经过去整整4 5年了,可每每想起我仍然心绪难平。
曾经沧海100万年 崔之久
面对大海和高山,大自然的探索者都会有一种感觉。那片蓝天下的雄浑壮美。而珠峰正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幻,兼备高山大海的地区。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从珠峰顶上捡回的8块石头就是来自奥陶纪的石灰岩,几亿年前它们出自大海,而今又被高高地抬上了“世界之巅”。
在珠峰北侧地带还能找到来自南半球的巨羊齿植物化石,在雅鲁藏布江沿岸还能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层中的岩块挤压到一起的板块缝合带,这一切均显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连带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都是从遥远的南半球经印度板块推挤,从2400千米外漂洋过海而来。而在漂的同时,它又受到欧亚板块反作用力的阻挡,慢慢地抬高升起,最后成为世界之巅。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86.9度,北纬27.9度。地处中国一尼泊尔边界东段,北坡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珠穆朗玛”藏语中意为“第三神女”,尼泊尔语中意为“天空之神”,西方称之为“埃佛勒斯”。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千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冰用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千米的范围内,山峦叠障,群峰林立。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千米处的洛子峰(海拨8516米,世界第四高峰)和卓穷峰(海拔7589米),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千米处有章子峰(海拔7545米),西面有努子峰(海拔7855米)和普莫里峰(海拔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蜂),西面有海拔/998米的格重康峰,820I米的卓奥友峰和8046米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珠峰有多高?有人主张应该穿过顶部的冰雪层去测量岩石的顶部.这样才算珠峰真正的高度。对此,我的看法是,冰雪也是一种岩石,只不过存在的时间短暂而已。在南极,人们把冰崖当作一种海岸类型对待在北极,有大块地下冰的土地也是陆地的一部分。海水侵蚀冰雪融化,陆地就少了一块,因此冰作为陆地的一部分是排除不了的。因此,我认为,冰雪的顶部就是珠峰的真实顶部。
人们也许会说 “冰雪层不稳定,会导致珠峰高度的多变”。其实,岩石顶部高度也并非永远稳定。任何专业人员都知道,岩石和冰雪一样,都不是永远稳定的,只不过有量的差别而已。再者,如果测量得到了珠峰岩石顶部高度,那别的山峰的高度又如何处理呢?如果测量得到的珠峰岩石顶部高度比乔戈里峰(世界第二高峰)的冰雪顶部高度低,那又该如何确定谁是世界第一高峰呢?
撰文 张江齐 康世昌 王富葆 等 图 张江齐 康世昌 王富葆 杨桦等
2005:再测珠峰
张江齐
1975年,中国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三极”测量“身高”;2005年,时隔30年,中国人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为其测高。
作为本次珠峰测量登山队队长,本文作者见证了全部登顶和测量过程。
2005年3月8日清晨,我们登上飞机前往拉萨。这是我第14次踏上青藏高原,这一次的目的是为天庭上的金字塔——珠穆朗玛峰再测身高。
飞机舷窗外,深蓝色的天空背景下喜马拉雅雪峰连绵、美不胜收。喜玛拉雅意为“冰雪连绵之地”,西起南迦巴尔巴特峰,东到南迦巴瓦峰,长达2400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在这里集中了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雪峰。若从太空站俯瞰,珠穆朗玛峰如金字塔般高高耸立,四周的雪峰、沟谷一列列、一排排,形成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艰难的爬升
珠峰脚下,从海拔3700米至7028米,登山测量队队员们沿登山路线进行着艰苦的强化训练。
2005年,由6名专业测绘人员、4名专业登山队员和4名高山雪巴(生活在珠峰脚下的夏尔巴人)组成的珠峰登山测量突击队正式成立,任务是要将2.4千克重的GPS高精度定位仪、6千克重的觇标和4.5千克重的冰雪测试雷达带上珠峰顶进行观测。
从3月28日起,登山测量队的队员们就随西藏登山队在珠峰大本营开始了适应性训练。
说起来,当看到测绘队员和登山队员两拨人站在一起面面相觑的时候,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测绘队员们个个都具有很强的野外生存经验,但是从来没有爬过雪山,对登山的各种知识一窍不通;登山队员们个个都具有十分丰富的登山经验,但是要他们掌握严密的观测技术程序并非易事。所以,两拨人在一起时彼此之间的问答都是幼儿园水平的。对测绘队员,训练的内容往往是如何穿鞋,如何扣扣子;小便别迎着风,最好在睡袋内解决;大便注意安全,要把自己锁牢在绳索上;打火机是没用的,别忘了带火柴……就像教小孩子一样。而对登山队员,则尽可能避免讲原理,只是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人手一份,针对操作步骤进行,严格训练。这种培训1从大本营到6500米ABc营地再到7028米北坳,实地演练多达10次。
武装在登山测量突击队员身上的装备体现了现代高科技发展水平:多用途的防风透气连体羽绒服和冲锋衣裤,用新型材料制成的面罩围脖,雪杖,冰镐,防雾防紫外线的风雪镜,防辐射的帐篷。保温水瓶,能用7个小时的瓦斯罐,轻便结实多功能的钛合金餐具,发热10小时以上的燃料手炉和加热贴,明亮省电的半导体头灯,零下50摄氏度低温仍可使用的高能锂电池,苏27战斗机用、耐400个大气压的氧气瓶和面罩,承重2000千克的绳子,方便实用的安全带及各种锁头,手机大小的卫星通讯机,带监控通讯功能的导航仪,等等,林林总总,每个人的装备全部加在一起大约共重25千克。
5800米以下,基础训练 从北京到拉萨后,3700米的海拔高度就使我们像喝醉了酒,头晕晕的,腿软软的,口千千的。其实,还在隆冬时节,测绘队员们就在北京怀柔登山基地进行了所谓“魔鬼训练”。训练的科目是5分钟跳绳,1万米长跑,200个仰卧起坐,10组杠铃蹲起,10组哑铃操。光是5分钟的跳绳,心跳就达180,头痛,恶心。教练说,这就是登顶时的心跳速度,你的心脏必须能够适应长时间的高速跳动不出问题。
初到大本营的头一两天,迎接我1门的是凛冽干燥的刺骨寒风,头蒙蒙的,人轻飘飘的,不思茶饭,身体无力,呼吸急促,口干舌燥,夜晚睡觉时心跳110,血氧含量75。
在珠峰大本营适应了4天后,我们就在登山家小齐米的带领下开始了爬山训练。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4200米山腰上的尼姑庵。从大本营到尼姑庵10公里距离,一次往返20公里,返回时早已全身湿透,几近虚脱。每隔3天进行一次的爬山训练,逐步打开了我们大脑、脏器、四肢的血管,高原反应逐步减弱。
在5800米以下,我们进行了6次训练,每次都在15公里500米高差范围内进行。最难忘的就是第一次前往5800米的训练。已经离营地很近了,可我的两腿却没劲了,每走几十米就要坐下休息,大脑一片空白,嘴上不住地问:“营地还有多远宁为什么还到不了?”当登山协作阿旺给吨指着眼前巨大的冰山说“翻过去就到”时,我的心理底线几乎崩溃。在阿旺给吨的鼓励下,我最终还是一步一歇地“爬”到了营地。
6500米,高山训练的起点 由于前面的近于极限的训J练,在上5800米时,我们的感觉就轻松了许多。早晨吃过饭,背起25千克重的行军包开始爬第一个冰坡。刚上到半山腰,一阵窒息的感觉袭来,浑身好像要失去控制,大小便也好像要失禁了。这是血氧含量低的现象。继续行军一段时间后这种现象消失了。这是因为行军过程中急速的心跳和深呼吸给血液带来了更多的氧气。进入到6000米以上,氧气更加稀薄,大脑反应越发迟钝,身体软软的没有力气。在坐下来休息时,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到昏睡状态,但本能一次次将你唤醒继续前进。当终于看到6500米ABC营地时,我一下子全面放松,似乎连再走一步的力气也没有了。太阳落山时终于到达6500米ABO营地。这一天足足走了8个小时。晚上因为缺氧睡得不踏实,几乎一夜不眠。第二天早上,我刚吃完早餐就扑出帐外呕吐不止,晚餐后又吐了。第三天早上开始恢复,中餐时又开始咳嗽,再次引起呕吐。营地指挥嘎亚见状说,如果明天继续呕吐就要及时下撤,不然,连续几天不吃东西将失去体能以致无法下撤。好在我吐归吐吃归吃,体能没受多大影响。
7028米,登山的及格线 训练和运输通常结合在一起进行,队员每天要背4罐氧气攀上7028米冰壁,高差近500米,往返时间近5小时。从远处看,陡直的冰壁上一串串的小黑点,就像蚂蚁搬家一样。
在第一次攀登冰壁时,我十分紧张,半天穿不好保险带。穿上后,各种主锁,扁带、上升器、下降器又放不到指定位置。在6600米处换冰爪时,气喘吁吁地折腾了半个小时,也不能将冰爪套在鞋上。初上冰壁,危险似乎总在身边,加上对装备在自己身上的登山工具性能不熟悉,每根神经都绷得很紧,只相信自己双手能抓到的东西,双臂和两腿都紧张得发抖。上升150米后,一座高30米、坡度大于90度的冰壁挡在面前。当我登到冰壁中间,打算从一条窄缝绕上顶部时,出了意外:我脚上穿的冰爪踩住了上升器与主锁的扁带,致使右手上升器推不动,只能用左手紧握登山绳,活像一只被蜘蛛网俘获的昆虫,在那里动弹不得。我知道,一旦双脚失去固定点,我就会像吊死鬼一样飘荡在空中,稍一失控就会掉下冰坡,掉人巨大的冰裂缝中。我用脚在冰壁上又踢又踏,所幸几分钟后终于从绳索中解脱出来,登 上了冰壁。
反复进行的7028米训练,最终将胖人拖瘦了,瘦人拖跨了。台湾的李美良、日本的队员均因体力耗尽放弃了冲顶。
登山运动是一个没有掌声却以生命和心血挑战自我极限的运动。登山者要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对山永远心存敬畏,学会“知难而退”;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方式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做,就一定能攀登得更高、更快乐!
第一次上升到7100米高的北坳营地,我们3人挤在一顶帐篷中。从帐篷外取回雪水,架在瓦斯罐上融掉。烧开的水温度不高,可以直接饮用。晚上帐篷内积满厚厚的冰霜,风雪摇晃着帐篷,雪花从帐篷顶上的透气孔吹进帐内。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才发现,我们3人的睡袋上都积了厚厚的白雪。两个晚上我们就像生活在冰箱的冷冻室内,真正地“保鲜”了。
决战在巅峰
珠峰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但人们等待冲顶的时间太久了。
经过艰苦的训练和运输物质,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何时冲顶?这可就要看老天的“脸色”了,气候条件对冲顶有直接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等待冲顶的,除了我们的登山测量队员,还有一支由多个国家的登山者组成的多国登山队。
5月,珠峰地区大风、降雪时断时续,天气的恶劣是近年来少见的。在这里进行气象观测的中科院气象专家说:“今年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大年’。”大雪过后容易发生雪崩.因此一般情况下雪后3天不行军。2005年南坡发生的一次雪崩横扫了尼泊尔一侧的大本营,30多顶帐篷一扫而光,死亡3人。
由于天气恶劣,人们期待已久的登顶测量一再推迟,从最初计划的5月5日推迟至10日、18日,终于等到20日,山上传来好消息:通往珠峰的路已经修好。
5月21日,多国登山队开始冲顶了,这是第一波。天气不好,峰顶上“旗云”(由于珠峰顶部接近大气环流的平流层底部,因此顺着南侧低洼谷底吹上来的印度暖湿空气一爬上峰顶,就被干燥的自西向东的高空激流凝成飞雪拂袖而去,形成了壮观的峰顶旗云)滚滚,晚饭时7028米传来消息,一名多国队队员登顶后正连夜下山,让我们做好准备接待。晚10点左右,我们将他迎进帐篷,端上热腾腾的奶茶。他说,返回的时候,在8700米附近,可能有人“挂”了——死了。
紧随多国登山队之后,我国登山测量队于5月21日抵达8300米营地,准备在22日凌晨冲顶。
22日凌晨1点30分,是计划冲顶的时间。一轮明月当空,寒光照亮山谷,远处的北坳反射出阴冷的寒光,静谧安宁,渐渐地,山谷中的风强了起来。ABO营地只剩下几个藏族兄弟,他们深夜爬起来,冒着寒风来到经幡前默默地诵念经文。由于天气不好,大家都为这次即将开始的冲顶捏着一把汗。
大本营的探空气球升空了,8300米风力达到7级,队员们仍然按兵不动,希望出发前风力能够像前一天清晨一样安静下来,但是风依然刮个不停。
凌晨3点30分,必须出发了,这样才能赶在下午天气变坏前撤出死亡危险地带,如果遭遇高山风雪撤不回来,危险性很大。
8个小时后,即上午11点08分,登山测量队队员陆续登上峰顶。探空气球再次升空,8800米风力9级,气温零下32摄氏度。这是一个极为恶劣的坏天气。
11时50分,觇标成功竖立在峰顶,峰顶GPS开始观测,周边6个测绘观测站全部捕捉到目标并开始观测。
11点38分,雷达开始工作。
12点18分,观测结束。
1 2点20分,队员开始下撤。
顶峰作业时间总共72分钟。峰顶观测时间40分钟,都获得了良好的观测数据。
与此同时,我作为本次登顶测量的负责人,与其他几位留守在ABC营地的人,一直守在步话机前,监听着山上发生的一切。
我们用望远镜向山上望,只见登山队员三五个一组地不断出现在距离峰顶很近的雪坡上,进入到第二台阶后就消失了。
这时,从山上下来几位斯洛文尼亚队员,其领队语气十分沉重地询问我们是否有人发现了前一天登山时失踪的登山者,并请求我们通知登顶的队员下山时帮助他们搜索。
23日凌晨2点,阿旺给吨因感觉脚部发麻快要冻伤了,没敢在高海拔作任何停留就直接下撤到ABC营。据他说,在8700米处,在新建的绳索上发现了一具尸体,满脸是血、仰面朝天地挂在那里,旁边散落着他的背包,估计是体力耗尽头部撞在石头上而死。
山上不时传来消息:张良歇在8300米了,张少宏轻度雪盲了,小齐米也雪盲了,而且还有一个手指头冻伤了,大阿旺的脚冻伤了,一名藏族队员在8300米昏迷了,风子的视觉颠倒了,陈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故,满身鸭毛……不过没有重大伤亡。
登山测量队员普布直到回到ABC营地时才发现自己的脚冻伤了,脚趾将被截去。小齐米也被送回来了,躺在帐篷中,眼睛刺痛无法睁开,两眼不停地流泪。我赶紧回帐篷拿来眼药水,日本队员也拿来了眼药膏,我们掰开小齐米的眼敛,将药膏涂在上面。小齐米伸出他冻伤的中指,只见中指肿胀、颜色发白。
最后,加布和他的队员们也回来了。他们说,8500米以上简直是死亡地带,他们一共跨过了8具尸体。有的腿伸出雪外;有的倒挂在岩壁上,金发飞舞;有的含笑静坐在岩石缝中,像活人一样;有的被冰雪包裹住,像个雪墩子,经常有人靠在上面休息。几年前死亡的一个韩国队员的尸体可能已被埋在雪里了,不知这一次韩国搜尸队能否找到并抬下山。加布说,跨过尸体时心里十分恐怖,因为死亡就在你的面前……
今年珠峰登顶一共死亡8人。一个是加拿大人,“挂”在8700米的绳索上了:一个是斯洛文尼亚队员,死在8300米的营地账篷中;其后还有3人死亡,其中一名是印度人;南坡发生雪崩死亡3人。
登顶测量成功了!我们的每个队员都平安地归来了!此前所有的痛苦和艰辛都成了幸福的回忆,将永远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珠峰测量已获得精确的外业观测数据,准确的测量结果经准确计算后有望在2005年9月公布。作者简介:张江齐,本次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部主任。
为什么要再测珠峰
为什么要再测珠峰?
作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具有不容置疑的惟一性与最高性.攀登珠峰和测量珠峰是人类追求最高最强最好精神境界的极好象征。对中国人来说,更有一层意义,那就是世界“第三极”的高度的权属问题。
1718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在一幅通过实地测量绘制的名为《皇舆全览图》的地图中,中国人使用天文测量法给出了珠穆朗玛峰准确的经纬度,并定名为“珠穆朗玛阿林”。这是人类珠峰测绘史上的第一笔!
18世纪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1847年,为了丈量地球的大小,时任印度测量局局长的埃佛勒斯(Everest)指挥一个测量大队在印度平原沿着喜马拉雅弧开展了大地测 量工作,同时对喜马拉雅山脊上的每一座雪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测量。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的地位也就是在那时确定下来的。
20世纪,一共进行了4次重要的珠峰测高:1955年。印度人古拉提测量珠峰:1966-1968年和1975年,我国独立自主测量珠峰。1992年,由乔治·普瑞迪带领的意大利科考队与我国合作测量珠峰,1997-1999年,美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实施,美国人与我国合作测量珠峰。
为什么要登顶量珠峰高度?
珠峰高度的权属之争已经持续了将近30个年头。
1975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珠峰海拔高度为8848米。但是,由于这个数值恰巧与上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古拉提的印度测量师所测得的数值“8848”巧合,中国人的这个科学而严谨的珠峰高度被西方国家所忽略。事实上,我国在1975年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在峰顶建立觇标,最近测站距离珠蜂仅8公里,用探杆测得珠峰雪面厚度为0.92米.海拔高度为8848.13米,精度为0.36米,是最精确的一次测量。而古拉提的测量结果是雪面高程8847.6米,四舍五入为“8848米”,而且他并没在珠峰最高点设觇标,只是在50公里外远距离测量山头,其误差在5米以上,远远低于我国的观测值。
1992年,中国与意大利合作开展珠峰测量考察。意大利登山家在峰顶设立觇标,用探杆测得雪面厚度为2.55米,海拔高度为8846.21米,高度降低。(自此,雪深与雪面高度变化成了珠峰高程的争议焦点。)
1997年至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实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中国学者作为合作方参与了这次观测。为了实现雪深测量。美国人研制了一台40磅重的雪深探测雷达.但终因太重无法携带,在登顶前放弃了。当时,美国人甚至想从30米下的冰雪中挖出我国1975年竖立的觇标当作文物.但因发生尼泊尔雪巴人滑坠事件而放弃。1999年,美国人再次登上珠峰,这一次他们只带了一台轻便的GPS定位仪。6个月之后,在不具备严格归算依据的条件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了一个令人质疑的测量结果:雪面高程为8850米,精度为2米。
2004年5月24日,意大利珠峰登山科考队成功登顶,将只有4千克重的雪深探测雷达背上了世界“第三极”。虽然意大利人这一次突破性地实现了雪深观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观测位置与深度测距值不匹配,定位仪器设备不够精密,没有实地测量冰雪常数因而无法修正雷达测深值,未进行精密重力观测等.这一次的测试结果并不可靠。
什么是峰顶覆雪深度?
珠峰高度之争,实际上是观测精度与峰顶覆雪深度之争.而峰顶覆雪深度历来是珠峰高度变化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1975年,我国登顶测量珠峰,女队员潘多采用插钢钎的方法,测得峰顶的雪面厚度为0.92米;1992年,意大利科学家乔治·普瑞迪也采用插钢钎的方法,测得峰顶的雪面厚度为2.55米。但有研究人员认为,插钢钎的方法不可能测得冰雪的真正厚度,珠峰顶部冰雪厚度应该远远大于2.5米,甚至可能在10米以上。因此,珠峰顶部的水雪厚度成为影响珠峰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5:珠峰环境与全球变化——记我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 康世昌
珠峰,世界之巅,巍峨而神秘,不但吸引中外无数的登山爱好者,也是科学家研究环境变化和地球物理的理想场所,珠峰地区的科学研究永无止境。
由于人类活动少,珠峰环境被认为是相对接近地球的“本底状态”。而珠峰北坡地区多样而独特的自然条件、脆弱而敏感的环境,更成为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生态、大气、冰川变化的理想场所。但是近年来,珠峰环境越来越多地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
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以“珠峰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主题,开展了近几十年来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特征、规律及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
这是我国对珠峰地区进行的第四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活动,也是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来自中科院10个单位的50多名科研人员从3月至6月,分别对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冰川及水文、生态与环境、珠峰高度变化历史等开展了科学研究。
科考队队员首次上到了海拔7200米的高度,对垂直高度从海拔800米至7200米、面积达4万多平方千米的区域进行了研究,采集了大气、河水、湖水、雪冰、岩石、气溶胶、植物、人类毛发等样品近2000个,其中包括非常珍贵的珠峰峰顶的岩石和雪样以及3支20多米长的冰芯,同时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东绒布冰川垭口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
本次科考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许多新发现,比如,发现珠峰的高度在1 300万年以前曾经超过12000米;珠峰地区是沙尘暴频发地段;首次发现了香柏、西藏沙棘等多种过去在这一地区从未被记录过的高山植物群落;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里草地退化十分严重;发现绒布冰川的末端比40年前科考时找到的位置向上退缩了大约2000米;绒布冰川的强烈退缩形成了大量的冰碛湖,将对珠峰地区水资源的利用造成重大影响。
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东绒布冰川垭口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三套大气气溶胶采样系统。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可以每隔10秒钟自动记录气温、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辐射、CO2通量等。由于珠峰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冰川区的气象资料几乎是空白,这些资料对科学家认识珠峰地区的气候特征意义重大。气溶胶仪器采集的样品在实验室分析后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珠峰地区的大气环境状况。
冰芯是重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最可靠、最宝贵和分辨率最高的天然档案馆。通过冰芯的记录,可以了解过去历史时期气温、降水量、大气中温室气体和化学成分等的变化。另外,通过对冰芯的研究,还能发现大气气溶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火山活动、宇宙射线强度、太阳活动和地磁场强度等的变化历史。作为中纬度最大的冰川分布区的青藏高原,自然成了进行冰芯研究最理想的场所。也是联系南北极气候研究的桥梁。近年的冰层累积量的厚度在逐渐减薄。意味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珠峰地区的降水量在急剧减少。也就是说,珠峰地区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向暖化、干化发展。
本次考察发现绒布冰川的末端比300年前小冰期的位置向上退缩了大约2000米。而在1966年-1968年珠峰地区科考中,发现绒布冰川的末端自300年前的小冰期以来没有变化,只是冰层厚度减薄,成为了死冰,冰塔林后退。而最近30年来,绒布冰川的冰塔林下限(即末端海拔)以每年5-7米的速度向上游退缩,绒布冰川退缩后形成了大量的冰碛湖。本次考察还发现东绒布冰川的消融区面积在扩大。40年前,绒布冰川末端有1亿立方米 的水流入绒布河,但此次科考的初步观测结果表明,至少有1/3,即3000万立方米的融水不能向下游输送。由于该地区水资源的60%-70%由冰雪融水形成,这就意味着下游春季急需水时,由冰川融化形成的水无法有效补给。同时,这些冰湖中积蓄的巨大水体,可能会在夏季突然下泄,造成洪灾。
本次考察在珠峰绒布河谷发现了香柏、西藏沙棘等多种过去在这一地区从未被记录过的高山植物群落。过去进行的几次珠峰综合科考取得了大量的环境基础研究数据,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生物与环境调查所涉及的内容有限,样品主要取自日喀则、定日及樟木等人类活动较多、农业经营时间较长的河谷漫滩地区,而高海拔地区很少涉及。科考队今年以珠峰绒布河谷为中心,对海拔4500米到6500米的区域进行逐级调查,重点摸清珠峰北坡生物多样性的状况、珠峰北坡植被上限、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等。探讨植被上限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最终绘制出我国第一份珠峰北坡生态与环境要素分布图。
1960: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 王富葆
45年前,我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4,X北坡登上珠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伟大壮举。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线有28条之多,其中以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为主要的登山道。东北山脊是沿我国境内的东绒布冰川经北坳从北坡登顶的路线,南山脊是沿尼泊尔境内的孔布冰川经南坳从南坡登顶的路线。
1921至1938年间,英国登山探险队曾7次从北坡攀登珠峰,但均未获得成功。1953年他们再次组队并改由南山脊登顶,于5月29日由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两人首次登顶成功。
1960年5月25日,我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于北坡登上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伟大壮举。
45年前,刚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留校任助教的我,以科考队员和登山队员双重身分有幸参加了这次珠峰登顶行动。
1960年5月,我们这支由46人组成的科考队,在完成了初期的适应性登高训练和突击主峰所需装备的准备工作之后,由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和刘连满组成的登顶小分队,于20日离开大本营,23日到达突击营地,24日开始冲击顶峰。
24日这天,天气很好,小分队一早出发并顺利地到达8600米高的第二台阶的下方。所谓第二台阶就是东北山脊上一处高达10余米的岩石陡坡,只有通过这一陡崖才能继续攀登。当我们艰难地登到陡崖的上方时,发现又有一段一人多高几乎直立的岩壁挡住去路,无法向上攀登。这时,曾是消防战士的刘连满建议用搭人梯的办法越过这一障碍,并提出由自己担当人梯。这样,另外3人踏在刘连满的肩上登上了第二台阶,随后架起了钢丝软梯,刘连满随后依着梯子也登上了台阶顶上,但此时他已体力耗尽,无法继续前进。经4人商量决定让刘留下,其余3人继续向上突击主峰,时间大约已是下午5点多钟了。
刘连满被留下后,面对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高山严重缺氧环境,他深知在这样的高度上自己所面临的危险,但他还是将仅剩的一瓶氧气留下,并写了一张纸条——“这瓶氧气留给你们下山时用。”——压在氧气瓶下,然后昏昏沉沉地睡了……
当时,作为观察突击主峰队员的行动并负责与第二大本营联系的我,一直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登顶队的动向。由于第二台阶及上方全为岩石坡,色调较深,队员们的行动看得不甚清楚,但隐约可见几个人在向主峰移动。
傍晚7点多钟,我看见在珠峰峰顶东侧雪白的三角形雪坡下方,有3个黑影正慢慢地向顶峰挺进。到晚上10点钟左右(珠峰因所处经度和高度关系,天黑的时间比北京要晚两个多小时),可以看见3人已到达雪坡的上方。后来天慢慢黑了下来,估计他们离顶峰已不远了,根据攀登的速度推测,深夜可以到达顶峰。这一夜我没有合眼,祈祷3人能顺利登顶。
据突击队长王富洲后来回忆:25日凌晨4时20分,王富洲与队友屈银华、贡布忽然发现前面没有坡了,他们知道:脚下就是盼望已久的珠峰峰顶!他们庄严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放在一个罐头盒里,埋在珠峰峰顶。此时,距离他们从突击营地出发已近24小时。其间,他们3个人以及躺在第二台阶顶端的刘连满都没吸过一口氧也未吃过任何食物。
25日,天气特别好,早上5点左右,珠峰顶上已经亮了,峰顶没有“旗云”,东侧的三角形雪坡也显得洁白无瑕。这时,我看见3个黑影出现在三角形雪坡的上方并在向下移动,他们的位置比前一晚我最后所见时略低了一些。我立即意识到他们已经登顶成功,头一天由于天已黑无法看到他们登顶的最后一刻,而此时他们已在下撤。我迅速拿起报话机话筒,准备把3人登顶成功的清息报告第二大本营。
就在我拿起报话机话筒准备把这一震奋世人的消息报告给第二大本营时,却听到话筒中只有“吱吱”的声音,其他什么都听不到,过了一会儿连“吱吱”声也没有了。我只好按预先确定的第二方案——用信号弹与第二大本营进行联系。红色弹代表登顶成功,蓝色弹代表失败,发弹的颗数代表人数。我拿起信号枪向着东方即第二大本营上空接连发射了3颗红色信号弹。这时,我看到第二大本营的同志看到信号弹后都跑到了帐篷外面,在雪白的冰面上来回走动。可以想像他们和我一样的激动。
其实,何止我们。1960年5月24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在收音机旁焦急地等待着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消息,据说周恩来总理也不时地询问有关情况。
信号弹只能说明有3人登上了顶峰,并不能说明登顶的具体情况,因此当时西藏工委和国家体委的负责人以及国家领导人等都是又喜又焦急。为了尽快了解情况,第二大本营很快派人从6400米将一个新的话筒送到我所在的联络站。我迅速将原话筒换下,但新话筒仍然没有声音,我想可能是报话机坏了。后来证实并非如此,因为当我后来下撤到5180米的大本营时,报话机又可通话了。经检查,原来是报话机长时间放在帐篷内,我呼出的水气在机壳内结了冰,引起断路所致。
失去联络之后,我继续观察3人下山的动向。显然,他们下山的速度加快了,很快就到达了第二台阶。这时我发现视野中多出了一人,我意识到那多出的一人一定是上山时留在第二台阶附近的,现在当3人下山后,他们又汇合到了一起。后来听王富洲说,当他下到第二台阶上部,看到已经24小时没有进食的刘连满不仅活着而且还把氧气留给了他们的时候,他感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他们4人拥在一起流泪……
当4人下到北坡时,与由第二大本营上来接应的队员会合,在后者的护送下,他们安全迅速地下到6400米。我也跟随他们告别了呆了9天的7028米北坡营地,撤回了大本营。
登顶成功,令世人为之振奋。然而,在成功的背后还有人为之献出了生命。
邵之庆,北京大学物理气象专业大四的学生,在这 次登山行动中负责高山气象资料的收集,随身携带温度计、气压表等简易测试议器,登山过程中定时测量气温、湿度和气压等数据。当时我与他编在同一结组,我们共两组8人,主要由科研人员组成,称“支援小组”,负责将部分登山装备运送到7400米营地。
当我们由6400米到达北坡北坳营地时正是中午,天气很好,每个人都把个人装备留在营地以便轻装上阵,因为我们估计很快就可以到达7400米,并可以于当天返回北坳。但是,我们对高度和距离的判断错误,并且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体力,加上傍晚天气突变刮起了风,气温迅速下降,我们的攀登速度大大减缓。到天黑前,我们距离7400米还有很长一段斜坡。风越刮越大,气温也越来越低。我们这一结组由邵之庆同志在前,我在最后。当时,我见他行走的速度越来越慢,就问也“体力行不行?”他说:“眼睛看不清了。”我又问:“眼镜戴好了没有?”我们当时都不懂,以为他可能是患了雪盲。
天黑以后,气温还在下降,我们的手脚都冻麻木了。我们跟着邵之庆一步步艰难地顺着雪坡向上攀登。离目的地不远了,已能听到7400米营地队员们的说话声了。这时队长传达命令,让我们原地休息,等天亮后继续前进。我们遵命准备原地休息,但因为所处位置坡度较陡无法搭起帐篷,只好往下撤,找了一块稍平的地方休息。
我们两个组只带了一顶帐篷,搭好帐篷后,8个人紧紧地挤在一起,我靠在账篷门边,连脚也无法装进帐篷,只好把门打开,也好通气。邵之庆就靠在我胸前。待大家安定下来后,随队医生开始给我们检查脉搏,发现邵之庆等3人的脉搏跳动得十分微弱,几乎摸不到。当时还剩最后一瓶氧,医生迅速给3人吸了氧。大约过了20分钟,我问邵之庆:“好一点没有?”他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回答:“好一点了。”
这时帐篷内很安静,大家都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也闭上了眼睛……但没隔多久,躺在我身上的邵之庆突然两腿一伸……有经验的医生说,“不好!”随即打开电筒,翻开他的眼皮,发现他的瞳孔已经放大。
就这样,邵之庆同志一声不吭地离开了人世,我抱着他一直到天明……
天明后医生对邵之庆的遗体做了简单的检查,说他是因脑溢血去世。前一天傍晚所说眼睛看不见,实际上是眼底血管破裂、眼睛充血的结果。检查完后,医生、我及其他两名队员用帐篷将邵之庆的遗体裹好,并慢慢地向下移到北坳。由于北坳东坡是一面高500米的冰崖,到处都是冰裂缝,我们实在无法将遗体继续向下移动,只好决定将遗体留在北坳。我们将邵之庆胸前的结组绳解掉,将口袋中的温度计禾笔记本等取出,然后挖了一个雪坑将遗体安放在雪坑中,用雪堆了一个小小的雪包。
邵之庆同志就这样为我国的登山和高山气象科学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长眠在珠穆朗玛峰……
这些往事已经过去整整4 5年了,可每每想起我仍然心绪难平。
曾经沧海100万年 崔之久
面对大海和高山,大自然的探索者都会有一种感觉。那片蓝天下的雄浑壮美。而珠峰正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幻,兼备高山大海的地区。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从珠峰顶上捡回的8块石头就是来自奥陶纪的石灰岩,几亿年前它们出自大海,而今又被高高地抬上了“世界之巅”。
在珠峰北侧地带还能找到来自南半球的巨羊齿植物化石,在雅鲁藏布江沿岸还能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层中的岩块挤压到一起的板块缝合带,这一切均显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连带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都是从遥远的南半球经印度板块推挤,从2400千米外漂洋过海而来。而在漂的同时,它又受到欧亚板块反作用力的阻挡,慢慢地抬高升起,最后成为世界之巅。
珠穆朗玛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86.9度,北纬27.9度。地处中国一尼泊尔边界东段,北坡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珠穆朗玛”藏语中意为“第三神女”,尼泊尔语中意为“天空之神”,西方称之为“埃佛勒斯”。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千米。冰川的补给主要靠印度洋季风带两大降水带积雪变质形成。冰用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千米的范围内,山峦叠障,群峰林立。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千米处的洛子峰(海拨8516米,世界第四高峰)和卓穷峰(海拔7589米),东南面是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面3千米处有章子峰(海拔7545米),西面有努子峰(海拔7855米)和普莫里峰(海拔7145米)。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尔和锡金的界蜂),西面有海拔/998米的格重康峰,820I米的卓奥友峰和8046米的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珠峰有多高?有人主张应该穿过顶部的冰雪层去测量岩石的顶部.这样才算珠峰真正的高度。对此,我的看法是,冰雪也是一种岩石,只不过存在的时间短暂而已。在南极,人们把冰崖当作一种海岸类型对待在北极,有大块地下冰的土地也是陆地的一部分。海水侵蚀冰雪融化,陆地就少了一块,因此冰作为陆地的一部分是排除不了的。因此,我认为,冰雪的顶部就是珠峰的真实顶部。
人们也许会说 “冰雪层不稳定,会导致珠峰高度的多变”。其实,岩石顶部高度也并非永远稳定。任何专业人员都知道,岩石和冰雪一样,都不是永远稳定的,只不过有量的差别而已。再者,如果测量得到了珠峰岩石顶部高度,那别的山峰的高度又如何处理呢?如果测量得到的珠峰岩石顶部高度比乔戈里峰(世界第二高峰)的冰雪顶部高度低,那又该如何确定谁是世界第一高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