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西美术家协会承办的“美丽南方·美丽广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名家走进边疆壮乡美术作品邀请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幕。广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荣仕星,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咏梅,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洪波,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殷会利,广西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赵如锋,以及30多位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广西美术界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秘书长曹宝泉主持开幕式,中国美协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贺绚绚代表中国美协,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洪波代表广西文艺界分别作了讲话。
画展共展出来自全国和广西美术名家创作的反映广西题材的美术作品120幅,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广西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也创造了灿烂的民间艺术作品。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如何表现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如何让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焕发新的光彩,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阶段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美术创作,是需要广大美术家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次画展,就是结合广西题材研究和推动民族美术创作的成果展示,也是关心和支持广西民族美术创作的举措。它将更大地促进中国民族美术创作事业的发展,也将推动广西“美丽南方”美术精品创作活动的发展。
最近,广西文艺界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下,开展“美丽南方”文艺精品创作活动,以此促进广西文艺精品创作的发展,树立广西文艺创作品牌、宣传广西新形象,全面推进广西文艺事业的深入发展。这次展览,也是广西美术家协会落实“美丽南方”文艺精品创作战略的重要措施。
同日下午,“第二届民族美术论坛”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咏梅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中国美术家协会对广西美术事业发展的扶持表示诚挚感谢。刘咏梅介绍了广西民族美术事业发展的成果,并指出现阶段“美丽南方”广西文艺精品创作品牌工程的实施对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殷会利对广西文联及广西美协对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论坛举办的意义及往届论坛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将此次论坛的情况向与会人员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论坛在《美术》执行主编尚辉的主持下召开,共有6位学者进行论坛演讲。
广西美术出版社编审余亚万对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背带艺术进行了系统介绍,从背带的起源、表现主题、艺术特点等方面,指出背带艺术蕴含着各民族的原始信仰、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各民族人民的生命观、价值观和艺术观。
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杨晓辉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美术基本特征以及包括刺绣、蜡染、银饰工艺、土陶工艺、漆艺等在内的主要民族艺术种类进行了整理,指出民族性和地域性是贵州传统工艺的重要特征,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以自己精湛的手工艺和独特的艺术品位,构建着独树一帜的贵州风格和贵州气派。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詹嘉对明代景德镇瓷质酒具的器型、审美特点、功用及文人雅士饮酒习俗和风尚进行了论述。认为明代酒具器型与样式的形成与酒具功能、不同社会等级的需求及士人饮酒的风气紧密相关。明代酒具造型装饰昭示着名酒的历史、地域的风情、品赏的心理,也彰显了酒器自身的文化意蕴和技术含量。
《美术界》副主编孟远烘对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指出20世纪9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画家建立了个性的艺术语言,作品主题深邃、神秘,形成具有质朴感和犷野感的广西油画风格,这也是广西油画家对个性、当代性和精神性持续探索的结果。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牛乐对甘南藏区唐卡艺术进行了系统地介绍,指出基于历史上复杂的文化变迁和民族关系,甘南藏区唐卡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的体系化传承并不清晰,而是因时代和文化的变迁表现出复杂的多元生态特征。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付爱民对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淘金河现象”进行阐述,这种“淘金河现象”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目的,借助某种主导力稳固地向趋同的异化方向变迁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不同于因媚俗功利目的而变迁的文化现象,它将促使区域特异化的发展方向趋同,使文化资源变异,导致文化产业构成窄路竞争。
尚辉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本届论坛采取报告发言的形式,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对今后民族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论坛作品集《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文集(第2集)》已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画展共展出来自全国和广西美术名家创作的反映广西题材的美术作品120幅,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广西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也创造了灿烂的民间艺术作品。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如何表现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如何让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焕发新的光彩,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阶段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美术创作,是需要广大美术家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次画展,就是结合广西题材研究和推动民族美术创作的成果展示,也是关心和支持广西民族美术创作的举措。它将更大地促进中国民族美术创作事业的发展,也将推动广西“美丽南方”美术精品创作活动的发展。
最近,广西文艺界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领导下,开展“美丽南方”文艺精品创作活动,以此促进广西文艺精品创作的发展,树立广西文艺创作品牌、宣传广西新形象,全面推进广西文艺事业的深入发展。这次展览,也是广西美术家协会落实“美丽南方”文艺精品创作战略的重要措施。
同日下午,“第二届民族美术论坛”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咏梅对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向中国美术家协会对广西美术事业发展的扶持表示诚挚感谢。刘咏梅介绍了广西民族美术事业发展的成果,并指出现阶段“美丽南方”广西文艺精品创作品牌工程的实施对广西美术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主任殷会利对广西文联及广西美协对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论坛举办的意义及往届论坛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将此次论坛的情况向与会人员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论坛在《美术》执行主编尚辉的主持下召开,共有6位学者进行论坛演讲。
广西美术出版社编审余亚万对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的背带艺术进行了系统介绍,从背带的起源、表现主题、艺术特点等方面,指出背带艺术蕴含着各民族的原始信仰、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各民族人民的生命观、价值观和艺术观。
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杨晓辉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美术基本特征以及包括刺绣、蜡染、银饰工艺、土陶工艺、漆艺等在内的主要民族艺术种类进行了整理,指出民族性和地域性是贵州传统工艺的重要特征,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以自己精湛的手工艺和独特的艺术品位,构建着独树一帜的贵州风格和贵州气派。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詹嘉对明代景德镇瓷质酒具的器型、审美特点、功用及文人雅士饮酒习俗和风尚进行了论述。认为明代酒具器型与样式的形成与酒具功能、不同社会等级的需求及士人饮酒的风气紧密相关。明代酒具造型装饰昭示着名酒的历史、地域的风情、品赏的心理,也彰显了酒器自身的文化意蕴和技术含量。
《美术界》副主编孟远烘对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指出20世纪9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画家建立了个性的艺术语言,作品主题深邃、神秘,形成具有质朴感和犷野感的广西油画风格,这也是广西油画家对个性、当代性和精神性持续探索的结果。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牛乐对甘南藏区唐卡艺术进行了系统地介绍,指出基于历史上复杂的文化变迁和民族关系,甘南藏区唐卡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的体系化传承并不清晰,而是因时代和文化的变迁表现出复杂的多元生态特征。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付爱民对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淘金河现象”进行阐述,这种“淘金河现象”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目的,借助某种主导力稳固地向趋同的异化方向变迁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不同于因媚俗功利目的而变迁的文化现象,它将促使区域特异化的发展方向趋同,使文化资源变异,导致文化产业构成窄路竞争。
尚辉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本届论坛采取报告发言的形式,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对今后民族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论坛作品集《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文集(第2集)》已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