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过于简单、主线模糊、框架不清、内容随意,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客观性、平衡性、可读性和创新性也有待改进。”3月31日,在社科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的新闻发布会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科院学部主席团代主席、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热“大泼冷水”。他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从2006年的32份猛增到2010年的710份,但报告品质让人担忧。为此,继2009年12月发布我国第一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后,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再度推出《指南2.0》。
据悉,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此次联合本刊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编着的《指南2.0》,以创新的“四位一体”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为理论基础,在参考国内外企业社会指标体系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分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针体系,并配以报告编写软件,旨在为企业编制一份高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供有效指导。
《指南2.0》强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体现平衡性、可比性、时效性、可读性和真实性原则。并进一步指出,报告应中肯、客观地披露企业在报告期内的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以确保利益相关方可以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正确的评价;报告披露的数据应得到内部控制和档的支持,未经证实的信息或绩效数据不应出现在报告中。
在《指南1.0》的基础上,《指南2.0》在指针完善和软件开发等方面做出了改进,更符合我国国情和行业情况。其理论创新、指标完善、易懂实用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快捷高效地编制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利于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推动报告发布的普及。
这也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形外质”作用的回归——既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工具。发布会上,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表示,该报告编写工具不仅有助于企业撰写社会责任报告,同时更可促使企业真正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并以此能更好地履行责任。
对于结合国情并针对行业情况所推出的《指南2.0》,本刊副社长殷格非评价:“比GRI的报告编写指南更具体规范,在社会责任报告领域将理论及编写规范推向了世界级。”与会的其他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国内外企业代表也普遍认为,该指南的发布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增强我国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的话语权意义重大。
解构经典理论创立“四位一体”责任模型
翻开《指南2.0》,一则呈倒三角状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图占据了第一页的半幅版面,夺人眼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石,以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图。在对西方经典社会责任理论体系进行解构后,《指南2.0》创造了这一“四位一体”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基础。
该模型突出了责任管理的重要作用,认为责任管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点与重要保障,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并将责任管理细分为责任战略、责任治理、责任融合、责任绩效、责任沟通和责任調研等方面。
“四位一体”模型对“三重底线”原则进行了重新组合,将客户责任纳入市场责任,并用“市场、社会和环境”取代原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传统的经济责任主要是指股东责任,而《指南2.0》认为,市场责任不仅是股东责任,还包括了客户责任和伙伴责任,从而保持了责任板块之间的平衡,避免了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板块指标众多而经济责任板块指标过少的问题,使指针体系的结构得以优化。
完善报告指标打开中小企业报告编写大门
目前,《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全球通用的报告写作指南,然而,其普适性也决定了国别使用上的针对性不足。在实践中,往往造成中小企业报告编写上的困难。为使社会责任报告真正成为可以普及利用的交流工具,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完善《指南1.0》的基础上,推出了更符合我国国情和行业情况的《指南2.0》。
《指南2.0》提供了涉及多个行业的详细指标及翔实的指标解读、示例和报告编写模板。在《指南1.0》所包含的37个行业的基础上,其加入了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成果——进一步优化了行业划分,最终形成46个行业补充指标体系,全面覆盖一、二、三产业下的各重要行业,并进一步突出不同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丰富优化了各行业的指标体系,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编写体系。
《指南2.0》及时吸纳了IS026000中的重要指标。在对IS026000的解构分析中,挖掘出一系列关键指针,以新增和改造的方式融入指标体系,实现了与国际最新动向的接轨。此外,该指南更新了上一版本的指标示例,大量采用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践案例,增强了自身的时效性。
“对于大企业而言,该指南可以作为衡量报告披露信息完整性的基础工具,而对于中小企业和第一次编写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而言,则是实用的编写工具。”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部主任程多生、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CSR项目高级项目经理唐达宁等众多参会嘉宾认为,《指南2.0》具有灵活性,适合多个行业的企业使用,也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使用,其发布将有助于直接推进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写实践。
首推应用软件报告编写实现“超速度”
“现在只需3个小时即可替代原来的2至3个月的工作量,编成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当天的发布会上,作为《指南2.0》编写者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在发言中打起了“广告”。
在按下来的指南介绍中,“广告台词”倒也并非言过其实。为说明企业按照《指南2.0》的框架和指标体系编制一份具有较高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2.0》专门开发了配套的报告编写软件,并提供免费下载。
该软件将报告前言、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报告后记等部分的各个指标模块化,使用者只需在编写时依次填入相关信息,并在最后点击“保存”,即能生成一份word文档的社会责任报告。在数据齐全的前提下,其操作简便快捷的功效也在当天发布会后的《指南2,O》应用培训会上得到了印证。
为推广《指南2.0》及配套软件的使用,钟宏武在发会上透露,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将推行“131计划”,即每1个月举办一次报告编写公益培训,对社会免费开放;每3个月更新一次应用软件;每年开展1次社会责任报告总结会,进行经验总结、交流和分享。对于这一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具针对性、在质量提升和报告普及上均有优势的指南,钟宏武表达出在不断改进中使其惠及更多企业的希望:“让《指南2.0》成为有生命力的指南。”
据悉,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此次联合本刊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编着的《指南2.0》,以创新的“四位一体”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为理论基础,在参考国内外企业社会指标体系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分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针体系,并配以报告编写软件,旨在为企业编制一份高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供有效指导。
《指南2.0》强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体现平衡性、可比性、时效性、可读性和真实性原则。并进一步指出,报告应中肯、客观地披露企业在报告期内的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以确保利益相关方可以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正确的评价;报告披露的数据应得到内部控制和档的支持,未经证实的信息或绩效数据不应出现在报告中。
在《指南1.0》的基础上,《指南2.0》在指针完善和软件开发等方面做出了改进,更符合我国国情和行业情况。其理论创新、指标完善、易懂实用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快捷高效地编制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利于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推动报告发布的普及。
这也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形外质”作用的回归——既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工具。发布会上,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表示,该报告编写工具不仅有助于企业撰写社会责任报告,同时更可促使企业真正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并以此能更好地履行责任。
对于结合国情并针对行业情况所推出的《指南2.0》,本刊副社长殷格非评价:“比GRI的报告编写指南更具体规范,在社会责任报告领域将理论及编写规范推向了世界级。”与会的其他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国内外企业代表也普遍认为,该指南的发布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增强我国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的话语权意义重大。
解构经典理论创立“四位一体”责任模型
翻开《指南2.0》,一则呈倒三角状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图占据了第一页的半幅版面,夺人眼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市场责任为基石,以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为两翼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图。在对西方经典社会责任理论体系进行解构后,《指南2.0》创造了这一“四位一体”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基础。
该模型突出了责任管理的重要作用,认为责任管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点与重要保障,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并将责任管理细分为责任战略、责任治理、责任融合、责任绩效、责任沟通和责任調研等方面。
“四位一体”模型对“三重底线”原则进行了重新组合,将客户责任纳入市场责任,并用“市场、社会和环境”取代原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传统的经济责任主要是指股东责任,而《指南2.0》认为,市场责任不仅是股东责任,还包括了客户责任和伙伴责任,从而保持了责任板块之间的平衡,避免了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板块指标众多而经济责任板块指标过少的问题,使指针体系的结构得以优化。
完善报告指标打开中小企业报告编写大门
目前,《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全球通用的报告写作指南,然而,其普适性也决定了国别使用上的针对性不足。在实践中,往往造成中小企业报告编写上的困难。为使社会责任报告真正成为可以普及利用的交流工具,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完善《指南1.0》的基础上,推出了更符合我国国情和行业情况的《指南2.0》。
《指南2.0》提供了涉及多个行业的详细指标及翔实的指标解读、示例和报告编写模板。在《指南1.0》所包含的37个行业的基础上,其加入了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成果——进一步优化了行业划分,最终形成46个行业补充指标体系,全面覆盖一、二、三产业下的各重要行业,并进一步突出不同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丰富优化了各行业的指标体系,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编写体系。
《指南2.0》及时吸纳了IS026000中的重要指标。在对IS026000的解构分析中,挖掘出一系列关键指针,以新增和改造的方式融入指标体系,实现了与国际最新动向的接轨。此外,该指南更新了上一版本的指标示例,大量采用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践案例,增强了自身的时效性。
“对于大企业而言,该指南可以作为衡量报告披露信息完整性的基础工具,而对于中小企业和第一次编写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而言,则是实用的编写工具。”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部主任程多生、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CSR项目高级项目经理唐达宁等众多参会嘉宾认为,《指南2.0》具有灵活性,适合多个行业的企业使用,也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使用,其发布将有助于直接推进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写实践。
首推应用软件报告编写实现“超速度”
“现在只需3个小时即可替代原来的2至3个月的工作量,编成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当天的发布会上,作为《指南2.0》编写者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在发言中打起了“广告”。
在按下来的指南介绍中,“广告台词”倒也并非言过其实。为说明企业按照《指南2.0》的框架和指标体系编制一份具有较高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2.0》专门开发了配套的报告编写软件,并提供免费下载。
该软件将报告前言、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报告后记等部分的各个指标模块化,使用者只需在编写时依次填入相关信息,并在最后点击“保存”,即能生成一份word文档的社会责任报告。在数据齐全的前提下,其操作简便快捷的功效也在当天发布会后的《指南2,O》应用培训会上得到了印证。
为推广《指南2.0》及配套软件的使用,钟宏武在发会上透露,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将推行“131计划”,即每1个月举办一次报告编写公益培训,对社会免费开放;每3个月更新一次应用软件;每年开展1次社会责任报告总结会,进行经验总结、交流和分享。对于这一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具针对性、在质量提升和报告普及上均有优势的指南,钟宏武表达出在不断改进中使其惠及更多企业的希望:“让《指南2.0》成为有生命力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