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婴儿湿疹(Infantile Eczema,IE)的发生与喂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指导新生儿湿疹的预防。
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共有新生婴儿394名,其中85名婴儿采用纯母乳喂养,164名婴儿采用母乳与人工混合喂养,143名婴儿采用人工喂养,分别按照其喂养方式设置为母乳组、混合组和人工组,回顾统计各组婴儿IE的发病情况,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IE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母乳组婴儿发生湿疹31例,湿疹发生率为36.5%,混合组发生湿疹69例,湿疹发生率为42.1%,人工组婴儿发生湿疹57例,湿疹发生率为39.8%。
结论:人工喂养成分与IE的发病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母乳成分与IE的发病相关性不大,但混合喂养对IE致病性更强,临床上对易过敏体质的婴儿应建议母乳喂养为宜。
关键词:婴儿湿疹喂养方式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49-01
新生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功能较为脆弱,遇到过敏原时易发生较强烈的过敏反应,IE通常发生在1岁之前,一般1-3个月时起病,约半岁时开始消褪,至1岁时基本痊愈[1],发病部位多在脸颊、前额甚至四肢,新生儿由于接触环境较为单纯,能接触的过敏原较少,其主要致过敏方式为食物摄入。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为宜,人工喂养的是否更容易导致IE的发生,目前尚未有理论基础支持,本文回顾我院所有新生婴儿的详细资料,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组统计IE的发生情况,探寻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共有新生婴儿394名,85名婴儿采用纯母乳喂养,其中男孩46名,女孩39名,体重区间6.45~9.32kg,平均8.34±0.35kg,164名婴儿采用母乳与人工混合喂养,其中男孩91名,女孩73名,体重区间6.21~8.94kg,平均8.12±0.29kg,143名婴儿采用人工喂养,其中男孩78名,女孩65名,体重区间7.03~9.03kg,平均8.56±0.45kg,所有婴儿均按计划实施预防接种,胎龄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母乳组喂养。母乳组共85名新生婴儿,4个月以前所有婴儿给予纯母乳喂养,无其他任何流质或固体辅食;4个月之后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开始增加流质辅食;6个月之后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逐渐添加固体辅食,适当增加鱼虾等蛋白;1岁之前基本停止母乳喂养,均不添加蛋类、牛奶、大豆等食物。
1.2.2混合组喂养。混合组共164名新生婴儿,6个月之前给予所有婴儿母乳及奶粉、牛奶等混合喂养;6个月之后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并逐渐增加鸡蛋白、鱼虾等固体辅食;1岁之前基本停止母乳喂养。
1.2.3人工组喂养。人工组共143名新生婴儿,6个月以前较少给予母乳喂养,以奶粉、牛奶等人工喂养方式为主,适当添加其他流质辅食;6个月之后开始添加鸡蛋白、鱼虾等固体辅食。
1.3评价方法。三组婴儿每两周随访检查,详细记录婴儿年龄、体重等基础信息,列表统计各组IE发病总人数,不同随访时间段之间发生湿疹的人数,湿疹发生年龄,湿疹治愈后复发的人数并分别计算各组IE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百分比。对比各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IE之间的相关性。
1.4统计学处理。本次数据软件处理采用SPSS15.0,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t检验比较数据结果,当P<0.05时,代表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IE发病情况。回顾三组婴儿资料,统计分析可得,母乳组湿疹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为三组最低,平均发病年龄均晚于其余两组,而混合组湿疹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均高于其余两组,人工组平均发病年龄最早,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三组婴儿各阶段发病人数。详细统计三组婴儿发病年龄,分别统计三组婴儿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发病人数,分析可知:母乳组婴儿3至6个月之间发病人数最多,混合组和人工组大部分为前9个月内发病,均以前三个月内发病的人数最多,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IE是新生婴儿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岁之前是其发病的高峰期[2],发病机制如下:新生婴儿免疫功能等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当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过敏原时,极易使婴儿发生迅速而强烈的过敏反应,在脸颊、前额等多处产生密布的红斑,后逐渐增多,波及其余皮肤或四肢等器官,形成密集分布的红斑,红斑处衣服摩擦及成人皮肤接触导致溃破,可见有细小的水疱、鳞屑及结痂等,并有组织糜烂、渗出,需注意防止激发细菌感染。
回顾分析三组相关数据,母乳组湿疹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均低于其余两组,表明母乳中含致湿疹发病的成分少于人工喂养的牛奶、鸡蛋等,适宜喂养新生婴儿,该组平均发病年龄晚于其余两组,混合组IE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均高于其余两组,提示牛奶、蛋类等人工喂养成分与母乳成分的混合喂养对IE的致病性更高。人工组湿疹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高于母乳组,表明人工喂养成分更易导致IE的发病,其平均发病年龄为三组中最低,提示人工喂养成分可能是IE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结合混合组及母乳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人工喂养成分如牛奶、蛋类等与IE的发病相关性更高。
人工喂养成分与IE的发病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母乳成分与IE的发病相关性不大,但混合喂养对IE致病性更强,临床上对易过敏体质的婴儿应建议母乳喂养为宜。
参考文献
[1]陈继红,张小兰,王世媛.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湿疹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3(8):1660-1661
[2]刘冰.婴儿湿疹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2(7):542
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共有新生婴儿394名,其中85名婴儿采用纯母乳喂养,164名婴儿采用母乳与人工混合喂养,143名婴儿采用人工喂养,分别按照其喂养方式设置为母乳组、混合组和人工组,回顾统计各组婴儿IE的发病情况,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IE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母乳组婴儿发生湿疹31例,湿疹发生率为36.5%,混合组发生湿疹69例,湿疹发生率为42.1%,人工组婴儿发生湿疹57例,湿疹发生率为39.8%。
结论:人工喂养成分与IE的发病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母乳成分与IE的发病相关性不大,但混合喂养对IE致病性更强,临床上对易过敏体质的婴儿应建议母乳喂养为宜。
关键词:婴儿湿疹喂养方式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49-01
新生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功能较为脆弱,遇到过敏原时易发生较强烈的过敏反应,IE通常发生在1岁之前,一般1-3个月时起病,约半岁时开始消褪,至1岁时基本痊愈[1],发病部位多在脸颊、前额甚至四肢,新生儿由于接触环境较为单纯,能接触的过敏原较少,其主要致过敏方式为食物摄入。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为宜,人工喂养的是否更容易导致IE的发生,目前尚未有理论基础支持,本文回顾我院所有新生婴儿的详细资料,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组统计IE的发生情况,探寻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共有新生婴儿394名,85名婴儿采用纯母乳喂养,其中男孩46名,女孩39名,体重区间6.45~9.32kg,平均8.34±0.35kg,164名婴儿采用母乳与人工混合喂养,其中男孩91名,女孩73名,体重区间6.21~8.94kg,平均8.12±0.29kg,143名婴儿采用人工喂养,其中男孩78名,女孩65名,体重区间7.03~9.03kg,平均8.56±0.45kg,所有婴儿均按计划实施预防接种,胎龄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1.2.1母乳组喂养。母乳组共85名新生婴儿,4个月以前所有婴儿给予纯母乳喂养,无其他任何流质或固体辅食;4个月之后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开始增加流质辅食;6个月之后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逐渐添加固体辅食,适当增加鱼虾等蛋白;1岁之前基本停止母乳喂养,均不添加蛋类、牛奶、大豆等食物。
1.2.2混合组喂养。混合组共164名新生婴儿,6个月之前给予所有婴儿母乳及奶粉、牛奶等混合喂养;6个月之后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并逐渐增加鸡蛋白、鱼虾等固体辅食;1岁之前基本停止母乳喂养。
1.2.3人工组喂养。人工组共143名新生婴儿,6个月以前较少给予母乳喂养,以奶粉、牛奶等人工喂养方式为主,适当添加其他流质辅食;6个月之后开始添加鸡蛋白、鱼虾等固体辅食。
1.3评价方法。三组婴儿每两周随访检查,详细记录婴儿年龄、体重等基础信息,列表统计各组IE发病总人数,不同随访时间段之间发生湿疹的人数,湿疹发生年龄,湿疹治愈后复发的人数并分别计算各组IE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百分比。对比各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IE之间的相关性。
1.4统计学处理。本次数据软件处理采用SPSS15.0,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t检验比较数据结果,当P<0.05时,代表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IE发病情况。回顾三组婴儿资料,统计分析可得,母乳组湿疹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为三组最低,平均发病年龄均晚于其余两组,而混合组湿疹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均高于其余两组,人工组平均发病年龄最早,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三组婴儿各阶段发病人数。详细统计三组婴儿发病年龄,分别统计三组婴儿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发病人数,分析可知:母乳组婴儿3至6个月之间发病人数最多,混合组和人工组大部分为前9个月内发病,均以前三个月内发病的人数最多,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IE是新生婴儿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岁之前是其发病的高峰期[2],发病机制如下:新生婴儿免疫功能等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当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过敏原时,极易使婴儿发生迅速而强烈的过敏反应,在脸颊、前额等多处产生密布的红斑,后逐渐增多,波及其余皮肤或四肢等器官,形成密集分布的红斑,红斑处衣服摩擦及成人皮肤接触导致溃破,可见有细小的水疱、鳞屑及结痂等,并有组织糜烂、渗出,需注意防止激发细菌感染。
回顾分析三组相关数据,母乳组湿疹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均低于其余两组,表明母乳中含致湿疹发病的成分少于人工喂养的牛奶、鸡蛋等,适宜喂养新生婴儿,该组平均发病年龄晚于其余两组,混合组IE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均高于其余两组,提示牛奶、蛋类等人工喂养成分与母乳成分的混合喂养对IE的致病性更高。人工组湿疹发病率和治愈后复发率高于母乳组,表明人工喂养成分更易导致IE的发病,其平均发病年龄为三组中最低,提示人工喂养成分可能是IE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结合混合组及母乳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人工喂养成分如牛奶、蛋类等与IE的发病相关性更高。
人工喂养成分与IE的发病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母乳成分与IE的发病相关性不大,但混合喂养对IE致病性更强,临床上对易过敏体质的婴儿应建议母乳喂养为宜。
参考文献
[1]陈继红,张小兰,王世媛.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湿疹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3(8):1660-1661
[2]刘冰.婴儿湿疹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2(7):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