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即IPCC。以往的诺贝尔和平奖绝大多数都落到了那些在解决地区争端中不懈努力出手不凡的斡旋者与政治活动家囊中,如今诺贝尔和平奖对环境、特别是全球变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戈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气候、环保的教育与普及甚至在美国的政界被人冠以“环保疯子”的外号。戈尔先是完成了《难以忽视的真相》书,2007年6月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的中文版。紧接着戈尔投资并主演了同名纪录片。2007年此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在获奖的十条理由中,所有的主语都是“全球变暖”。
戈尔成为首位在同一年获得诺贝尔奖和奥斯卡奖的名人,全球变暖成为真正的可以登堂又能入室的国际话题。当我们谈起全球变暖的时候才会发现“世界是平的”。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基本共识为:一百多年来,全球气温经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尤其是最近50年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因此全球平均气温逐年增加。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降水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而最近二十多年来变暖趋势极限增加……
所以“全球变暖”这一词语,从逻辑上来讲,这个话题应该简洁地表达为“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也就是“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变暖不止是个感觉问题,这是个数字哀歌。
对地球气候有影响的大气层厚度不过20公里,可以想像如同蛋壳,比尔·麦克奇本(Bill Mckibben)在《自然的终结》(The End of Nature)一书中研究表明,从海平面到对流层顶端,这段几乎维持所有地球生命的大气层,仅有6英里。这6英里狭窄范围内的空气,是我们仅有的其间挤满了所有陆地生物……空气中主要气体是氮气(占78%)和氧气(21%),其次为氩气。而恶名昭著的二氧化碳仅为微量,红外光和热能轻易地穿过氧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同,它如同一张裹着地球的毛毯,把热能捕集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含碳原子的甲烷,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们如大棚蔬菜温室的玻璃或塑料一样,捕捉太阳的热能以保持室内植物温暖,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主要角色之一便是控制地表的温度。如果二氧化碳太少,地表将成冰原,若过多,则地表将过暖,从1950—1985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5%。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达五十多亿吨。(由于矿物燃料燃烧而加速碳释放至大气中,自1890年以来,地表正持续加温中。)
在过去的65万年中,一直到前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前,二氧化碳浓度从未超过O.3‰,今天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而且,在45年之内,如果我们不迅速做出大的改变,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但其中最简单的一点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就会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使得大气温度升高。
自记录伊始,过去13年中的12年是最热的。在海平面以下,至少有三公里海域的海洋温度升高。根据伦敦气象台的记录,截至1980年代初,自该台1850年有记录以来,1990年是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高3.9℃。而在过去的100年中,最热的9个年份依次是:1990、1991、1988、1983、1987、1944、1989、1981、1980。可以看出,除了1944年以外其余都在80年代以后,而且,越往后气温越高。
这个世界越来越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我们却永远变不成孙悟空。
戈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气候、环保的教育与普及甚至在美国的政界被人冠以“环保疯子”的外号。戈尔先是完成了《难以忽视的真相》书,2007年6月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此书的中文版。紧接着戈尔投资并主演了同名纪录片。2007年此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在获奖的十条理由中,所有的主语都是“全球变暖”。
戈尔成为首位在同一年获得诺贝尔奖和奥斯卡奖的名人,全球变暖成为真正的可以登堂又能入室的国际话题。当我们谈起全球变暖的时候才会发现“世界是平的”。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基本共识为:一百多年来,全球气温经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尤其是最近50年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因此全球平均气温逐年增加。全球变暖导致全球降水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而最近二十多年来变暖趋势极限增加……
所以“全球变暖”这一词语,从逻辑上来讲,这个话题应该简洁地表达为“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也就是“气候变化”问题。
全球变暖不止是个感觉问题,这是个数字哀歌。
对地球气候有影响的大气层厚度不过20公里,可以想像如同蛋壳,比尔·麦克奇本(Bill Mckibben)在《自然的终结》(The End of Nature)一书中研究表明,从海平面到对流层顶端,这段几乎维持所有地球生命的大气层,仅有6英里。这6英里狭窄范围内的空气,是我们仅有的其间挤满了所有陆地生物……空气中主要气体是氮气(占78%)和氧气(21%),其次为氩气。而恶名昭著的二氧化碳仅为微量,红外光和热能轻易地穿过氧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同,它如同一张裹着地球的毛毯,把热能捕集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含碳原子的甲烷,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们如大棚蔬菜温室的玻璃或塑料一样,捕捉太阳的热能以保持室内植物温暖,二氧化碳在大气中主要角色之一便是控制地表的温度。如果二氧化碳太少,地表将成冰原,若过多,则地表将过暖,从1950—1985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5%。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达五十多亿吨。(由于矿物燃料燃烧而加速碳释放至大气中,自1890年以来,地表正持续加温中。)
在过去的65万年中,一直到前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前,二氧化碳浓度从未超过O.3‰,今天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而且,在45年之内,如果我们不迅速做出大的改变,二氧化碳浓度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但其中最简单的一点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就会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使得大气温度升高。
自记录伊始,过去13年中的12年是最热的。在海平面以下,至少有三公里海域的海洋温度升高。根据伦敦气象台的记录,截至1980年代初,自该台1850年有记录以来,1990年是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高3.9℃。而在过去的100年中,最热的9个年份依次是:1990、1991、1988、1983、1987、1944、1989、1981、1980。可以看出,除了1944年以外其余都在80年代以后,而且,越往后气温越高。
这个世界越来越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我们却永远变不成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