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推进,学徒制、高职教育制度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物流管理专业院校一企业合作平台的构建,以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提高学生职业岗位实践技能,还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三证书通过率。因此,本文面向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分析了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物流管理专业 三三三模式 人才培养
  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院校与企业共同育人,推动产教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学徒制比较来讲,现代学徒制摒弃了其中缺陷,沿袭了其中优势。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主体并非单纯只为校方,也包括相关社会组织。院校与企业合作不断深化,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要求、考核方式等方面院校都会与企业协同商议,且专业课程是院校内教师与企业经验丰富的师傅共同合作讲解。在此培养模式下,授课环境并非只包含课堂与实训基地,还涉猎企业真实岗位环境;而且授课主体与对象身份由于环境变化相应改变,在院校内,授课主体为教师,授课对象为学生,在企业中,授课主体是师傅,授课对象是徒弟,所以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授课主体与对象都具备双重身份[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市场导向不明确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流企业现状调查分析,充分了解物流岗位知识、职业技能要求,提炼并分析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以获取物流人才需求岗位类型、职业素养、技能要求、资格证书等所有相关动态信息,基于岗位要求、工作任务、知识能力要求、课程丌发思路设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方案。由此可知,面向市场为导向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目标。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然而部分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并不健全,主要依据教师经验开设课程,存在严重的闭门造车现象,使得院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相互脱离,引发了企业人才匮乏,学生就业难的不良现象。
  2.校企合作过于表面化
  经验表明,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主要方式。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物流企业需要、师资力量与岗位职业师傅、专业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可推动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构成良性交互,协同培养人才。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现状表现为高校热、企业冷,工学结合时学生进入企业被当作廉价劳动力,教学成效不显著,校企合作不深人,工学结合依旧停留在表层。
  3.实训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讲究高素质、高技能,对于从业人员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特别是智能物流相关软件、硬件、信息技术水平、实践操作技能等相关要求相对更高。当前高职院校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体现校内实训课程的合理设置,然而因为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对于智能化物流的软件、硬件、信息技术水平、实践操作能力等标准要求缺乏关注,甚至缺乏重视,即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学生物流管理技能训练课时安排不足。目前大多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要求的硬件设施设备不完善,学生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此现象可基于高职院校物流技能竞赛观察发现[2]。
  4.考核评估方式方法局限性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多数课程考核评估,都是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平时成绩依据是旷课现象、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期末成绩是以试卷考试方式最终确定,几乎不会选用实践操作方式。此考核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理论,忽视实践。物流师资格证书考试要求通过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两方面,理论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技能操作采用现场操作与仿真模拟方式,然而在具体实施时依旧是笔试为主,在考核中理论占据较大比例。对此,政府面向全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做了规范化管控,取消了物流师资格证书考试。
  5.职业素养培养环节严重缺失
  职业素养是日常物流管理工作中展现的综合品质,是人在口常生产生活中需要严格遵循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工作行为、作风意识等。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院校所培养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然而,大多数院校将主要精力放置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层面,并不注重职业素养培养。尤其是在实习时,学生无法做到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在毕业之后,不能踏实虚心工作,积累经验,这都是职业素养培养严重缺失所造就的不良后果[3]。
  面向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为进一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引进了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即针对基础岗、提升岗、定岗就业三岗位教学,重视培养基础能力、发展能力、职业能力三能力培养,提高资格证书、企业证书、毕业证书三证书通过率。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4]具体如图1所示。
  1.三岗位教学
  所谓三岗位教学即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向院校合作物流企业岗位需要进行教学。在岗位明确层面,由物流企业就人才需求制定计划,校企双方协同商议。目标岗位应具备一定稳定性,还要依据物流企业发展需求适度调整。三岗位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三步走方式。
  首先,基础岗就是物流企业一线基层工作岗位,即在现代学徒制度班级学生毕业之后,从学徒转变为员工首先从事的工作,其中包含运输管理人员与仓储管理人员两项岗位。基于基础岗位合理没置,可满足合作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直接性需要。基础岗教学主要安排在前两年,其中第一第二学期在校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熟练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第三第四学期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到企业参加实训。在物流企业参加实训时,主要选择院校与企业轮换交替的方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之后,进入企业岗位投入实践应用,一般情况下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大约3次实践训练,以此强化基础岗位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基础岗工作要求。其次,提升岗即通过物流企业员工职业规划,在学徒转变角色,变成物流企业员工之后,通过大约2年时间的实践训练可能会从事的职业岗位。其中包含項目管理人与项目经理两项岗位,所设置课程包含企业物流管理、物流质量、安全管理、物流运输、仓储管理、运营管理岗位、仓库管理岗位实习。提升岗设置不仅要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还要为合作企业培养大量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再次,定岗就业即学生在接受过基础岗与提升岗训练之后,熟练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便可胜任企业工作需求,以顺利顶岗就业。   2.三能力培养
  三能力包含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应围绕三能力开展。此三项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所需具备的基础技能,逐层深化,在学生快速适应物流管理工作岗位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基础能力是学生适应物流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基础能力,即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其次是职业能力,即学生完成物流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是基于真实岗位环境下解决职业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再次是发展能力,即学生物流管理职业发展能力,基于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并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包含减信品质、敬业精神、沟通合作意识等。
  3.三证书通过率
  三证书是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监控指标与直接成果,是学生在学习之后所获三类证书,即资格证书、企业证书、毕业证书。不同于职业教育双证书,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在于企业证书。
  首先,资格证书是学生在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所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即物流师资格证书、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高级物流师资格证书等。其次,企业证书即学徒参加物流企业培训之后,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学习与岗位实践,通过岗位能力测试的重要指标。学徒毕业就业的关键就是获取企业证书,资格证书与企业证书都是学生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取毕业证书的前提条件。再次,毕业证书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完全部课程,修满学分,通过毕业论文与答辩之后,所获证书,属于学历凭证[5]。
  4.完善保障措施
  为保障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高职院校还需要采取有效的保障制度。组织保障层面,应构建基于院长、物流管理专业主任、物流企业总经理的教学优化改革小组,以此整合、协调、监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进程。制度保障层面,构建健全的现代学徒制实施管理方案、资金设备管理模式,并严格落实具体相关规定,从而保障现代学徒制度顺利落实。资金保障层面,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实训基地与设备,安排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同时收取实训设备费用,以此为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资金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选择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此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职业教育培养效率与质量,还能够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作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实现路径,现代学徒制可当作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突破口,邀请合作企业岗位师傅为学生传授实践技能,而校内教师进入合作企业职业岗位锻炼,以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密切融合,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丹,詹超.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3):38-41.
  [2]赵连明.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3):121-122.
  [3]郑红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47-49,66.
  [4]朱海鹏.基于“双精准育人”的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4):164-167.
  [5]徐龙闪.基于现代學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以四川省某高职院校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2):144-146.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培养现状、国际发展趋势、国内发展方向等,提出了人才培养创新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 人才培养 路径创新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事关幼儿教育事业的成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开创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新局
[摘要]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当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外宣翻译人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在分析外宣翻译人才培养价值的基础上,对我国外宣翻译人才的现状做了简要地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对策,为更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所需的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一些经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丝绸之路 经济带 外宣翻
[摘 要]文章立足于时代发展,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归纳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剖析了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科学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给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
[摘 要]智慧教室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产物,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在对智慧教室进行简明概述的基础之上,再结合学习模式的定义与内涵对高职学生学习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高职学生要想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模式,必须深刻了解智慧教室环境的构成与特点,熟练掌握学习模式的概念与内涵,立足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努力做到个人特点、教师授课特点与学习内容相匹配。这对高职学生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模式,
[摘 要]小号是铜管乐器中声音最高的一种乐器,既可以演奏激情昂扬的旋律,同时也能够表现轻盈柔情的乐段,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然而,当前高校小号教学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弱化了学生的小号表现能力。因此,文章在系统总结小号教学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由此指导高校小号教学工作的进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小号教学 现实问题 解决方法  近年来,
艺术类院校主要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优秀人才。与综合类院校不同的是,艺术类院校教学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在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在教室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