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深入,寄宿制学校渐成农村义务教育主流。然而,为了达到教育的规模效应,在没有认真比较撤并节约成本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成本情况下的盲目撤并,导致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办学条件与寄宿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样在城市,越来越多的家长或因工作太忙,或担心老人带不好孩子,选择让孩子上寄宿幼儿园和寄宿小学。
“安全第一”是共识
妈姑,是彝语“骂谷”的音译,意为古时屯兵的关隘之地。而今,地处贵州省赫章县西南部的妈姑镇则是全县的工业重镇。距离妈姑镇政府16公里的天桥学校,是妈姑镇天桥村教学条件最好、师资力量最强、基础设施最为完备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但与乡镇学校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605名在校生中,有356名小学生。据该校校长介绍,学生中只有一少部分来自学校所在的天桥村,大部分来自学校对面大山脚下和学校后方的另一个村庄。全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每天上下学至少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
12岁的刘飞,就读于天桥学校四年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的生活完全靠刘飞和他读六年级的哥哥打理。每天早上6点哥哥就要起床做饭。冬天天亮得晚,有时候兄弟俩还要打着手电筒去上课。在国家实行“免费午餐”计划之前,兄弟俩几乎就没有吃过午饭,要等到下午3点多放学,再走一个小时回家之后才能自己做饭吃。每天来回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让兄弟俩很是疲惫。天桥学校是西部边远山区非常典型的农村学校。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而产生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分外棘手。学校虽然被上级评为“留守儿童之家”,却无法满足留守儿童旺盛的寄宿需求。因为没有寄宿条件,难以忍受每天长途跋涉上学的45名小学生选择了租住校外的民房。
“安全第一”是大多数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共识。为了加强寄宿生的管理,学校把学生在校时间排得非常紧凑,早自习和晚自习管理严格,学校文体设施极度匮乏,学生们基本上没有“课余活动”。所谓最主要的“课余生活”,女生不过是在空荡荡的操场上跳皮筋,男生就是围在一起打乒乓球,但有限的一两张斑驳的乒乓球桌,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城里“寄宿”也不看好
在北京当医生的张诚坚决反对把二女儿送去寄宿。张诚的大女儿两岁零六个月就被送去“全托”,一直到小学毕业,而且上的是精心挑选的寄宿学校。现在,他一谈到“寄宿”就后悔不已。“很多人因为没有对比,感觉不到寄宿的问题。老大寄宿后,一个月、半个月就生一次病。”张诚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个别情况。在老大的班里,寄宿的孩子普遍身体不好,而且个子矮。“相比而言,老大小时候的独立能力比妹妹强,但她就是只管自己那摊事,好像是个局外人。而且两个孩子的性格大不一样。我们都是同样教育,但小的非常灵动,也会疼人,家里什么事都喜欢参与;老大就显得木然多了,也缺乏和家里的互动,你关心不关心她好像都无所谓。”张诚说,自己的大女儿根本不需要亲密接触。你想抱抱她,她甚至会闪到一边,警惕地看着你。
张诚看来,过早将孩子送去“寄宿”是非常残酷的,孩子年龄越小所受的伤害会越大。他毫不客气地将寄宿制幼儿园斥之为“高级的孤儿院”,他说,“在这里,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缺乏,但情感的需求是缺乏的,幼儿园的老师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因为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感受不一样。父母两人照看一个孩子与一个老师照看多个孩子,其情感的投入也不一样。”
家长的无奈
有的父母对孩子上寄宿制幼儿园很满意,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很乖巧,学会了自立,平时上床睡觉都不用父母管。有的父母还到处夸耀自己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给妈妈端杯水,很懂事。有教育专家指出,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是幼儿园老师要求的,孩子好像是在完成任务。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这么小的孩子,不需要和父母的交流互动,不需要在睡觉前听妈妈讲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谢蕴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孩子从读幼儿园起就开始住读。即便在谢蕴每周回家的那两天,也难见到父母一面。她的妈妈林然说,他们也很无奈,夫妻俩平时工作忙,周末还要出去参加一些应酬,所以陪女儿的时间很短。现在,谢蕴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读二年级,虽乖巧懂事,但令其母亲有些难过的是,孩子和自己越来越疏远了,有时自己想摸摸孩子的头、亲近一下孩子,小蕴都会极不情愿地挣脱开。
林然说,小学生还处于依恋父母的时期。如果家长一声不吭地将孩子送去住读,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错觉;所以,送孩子住读前,要详细向孩子解释清楚。如果非要选择寄宿,那么,一定要看孩子有没有单独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幼儿园或者小学是否创造了一些类似家庭的氛围,孩子是否允许携带自己的玩具和私人用品等。
“安全第一”是共识
妈姑,是彝语“骂谷”的音译,意为古时屯兵的关隘之地。而今,地处贵州省赫章县西南部的妈姑镇则是全县的工业重镇。距离妈姑镇政府16公里的天桥学校,是妈姑镇天桥村教学条件最好、师资力量最强、基础设施最为完备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但与乡镇学校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605名在校生中,有356名小学生。据该校校长介绍,学生中只有一少部分来自学校所在的天桥村,大部分来自学校对面大山脚下和学校后方的另一个村庄。全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每天上下学至少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
12岁的刘飞,就读于天桥学校四年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的生活完全靠刘飞和他读六年级的哥哥打理。每天早上6点哥哥就要起床做饭。冬天天亮得晚,有时候兄弟俩还要打着手电筒去上课。在国家实行“免费午餐”计划之前,兄弟俩几乎就没有吃过午饭,要等到下午3点多放学,再走一个小时回家之后才能自己做饭吃。每天来回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让兄弟俩很是疲惫。天桥学校是西部边远山区非常典型的农村学校。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而产生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分外棘手。学校虽然被上级评为“留守儿童之家”,却无法满足留守儿童旺盛的寄宿需求。因为没有寄宿条件,难以忍受每天长途跋涉上学的45名小学生选择了租住校外的民房。
“安全第一”是大多数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共识。为了加强寄宿生的管理,学校把学生在校时间排得非常紧凑,早自习和晚自习管理严格,学校文体设施极度匮乏,学生们基本上没有“课余活动”。所谓最主要的“课余生活”,女生不过是在空荡荡的操场上跳皮筋,男生就是围在一起打乒乓球,但有限的一两张斑驳的乒乓球桌,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城里“寄宿”也不看好
在北京当医生的张诚坚决反对把二女儿送去寄宿。张诚的大女儿两岁零六个月就被送去“全托”,一直到小学毕业,而且上的是精心挑选的寄宿学校。现在,他一谈到“寄宿”就后悔不已。“很多人因为没有对比,感觉不到寄宿的问题。老大寄宿后,一个月、半个月就生一次病。”张诚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个别情况。在老大的班里,寄宿的孩子普遍身体不好,而且个子矮。“相比而言,老大小时候的独立能力比妹妹强,但她就是只管自己那摊事,好像是个局外人。而且两个孩子的性格大不一样。我们都是同样教育,但小的非常灵动,也会疼人,家里什么事都喜欢参与;老大就显得木然多了,也缺乏和家里的互动,你关心不关心她好像都无所谓。”张诚说,自己的大女儿根本不需要亲密接触。你想抱抱她,她甚至会闪到一边,警惕地看着你。
张诚看来,过早将孩子送去“寄宿”是非常残酷的,孩子年龄越小所受的伤害会越大。他毫不客气地将寄宿制幼儿园斥之为“高级的孤儿院”,他说,“在这里,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缺乏,但情感的需求是缺乏的,幼儿园的老师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因为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感受不一样。父母两人照看一个孩子与一个老师照看多个孩子,其情感的投入也不一样。”
家长的无奈
有的父母对孩子上寄宿制幼儿园很满意,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很乖巧,学会了自立,平时上床睡觉都不用父母管。有的父母还到处夸耀自己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给妈妈端杯水,很懂事。有教育专家指出,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是幼儿园老师要求的,孩子好像是在完成任务。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这么小的孩子,不需要和父母的交流互动,不需要在睡觉前听妈妈讲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谢蕴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孩子从读幼儿园起就开始住读。即便在谢蕴每周回家的那两天,也难见到父母一面。她的妈妈林然说,他们也很无奈,夫妻俩平时工作忙,周末还要出去参加一些应酬,所以陪女儿的时间很短。现在,谢蕴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读二年级,虽乖巧懂事,但令其母亲有些难过的是,孩子和自己越来越疏远了,有时自己想摸摸孩子的头、亲近一下孩子,小蕴都会极不情愿地挣脱开。
林然说,小学生还处于依恋父母的时期。如果家长一声不吭地将孩子送去住读,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错觉;所以,送孩子住读前,要详细向孩子解释清楚。如果非要选择寄宿,那么,一定要看孩子有没有单独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幼儿园或者小学是否创造了一些类似家庭的氛围,孩子是否允许携带自己的玩具和私人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