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后进生始终是困扰教育的难题之一,对后进生的研究虽由来已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初中生的基础和各方面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化,推进科学教学质量,是每位老师必须面对的难题。下面是本人在这方面的几点探索,期与同行们一起讨论。
  一、加强思想教育,使后进生“认定目标”
  后进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抱有混学的态度。对此,教师的作用在于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手段,从小事做起,寓思想教育于化学教学中,引導后进生认定学习目标。
  1.让后进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是振兴国家的需要
  化学知识有许多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例如,在讲第一单元火药时,介绍
  火药是我国闻名于世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很早就发明了火药用于采矿、开山、修路,宋初火药用于军事,北宋已能制造大炮。1225年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十三世纪传入欧洲,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用身边的化学知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中用到的化学知识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化学是生活的需要。例如,禁止使用工业酒精脱制白酒,因为工业酒精混有甲醇,有毒,再结合报道“山西假酒中毒事件”,在该事件中很多人眼瞎甚至死亡,说明当事人缺乏相关化学知识。
  二、以培养非智力因素为突破口,培养后进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后进生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要培养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促其主动参与学习。
  1.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而学习动机指的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会对学习化学产生持久的兴趣。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在每节课的导入部分,可以联系实际,举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是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为例或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化学问题作为悬念,主动让学生去寻找思考、分析“为什么”。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先给学生讲“狗死洞”的故事:在某山脚下,有一个山洞。一天,有几个游人带着他们的爱犬到山洞里玩,走向深处的过程中,狗一条一条相继躺下死掉了。游人赶紧往外跑,他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狗会死而人却平安无事呢?你们谁能解释这个问题?学生听后兴趣盎然,都想尽快找到问题的答案,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2.培养后进生的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第一步。有较强的信心,就能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化学的学习也没有太大的信心。为了培养他们的信心,我展开如下教学工作。
  (1)跟踪式教学
  化学要记的知识点很多,我要求后进生每天记几个化学式或者默写几个化学方程式。经常进行有的放矢的检查,如课前提前到教室,当场考问;或路上偶遇时,抽查要求识记的内容。
  (2)分层式教学
  实施分层教学,课堂上降低授课的起点,在习题、作业等学习活动中,对后进生实行“倾斜”,使后进生对复习内容能做出正确反应,感受到“我能学得好”的感觉和成功的喜悦,这将支撑着后进生继续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这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用什么方法一次性就可以区别稀HCl、NaOH溶液、NaCl溶液。让后进生到化学实验室,摆出实验仪器、药品,亲自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桌上摆有pH试纸、Zn、酚酞、石蕊试、CaCO3,学生通过逐一实验,大部分学生认定pH试纸、石蕊试液行,其他则不行。这道中等题让中等生做也未必行,但对于后进生,改变教学方法,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跳一跳”也能完成。
  (3)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无论在测验或提问时发现问题,都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给学生第二次学习的机会,正如布卢姆所说的“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我们要求学生发展,而不是压抑,所以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加以纠正,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惩罚性的教学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3.重视演示实验,活跃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有演示实验的那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听课的注意力很集中,学习的效果也很好。在教学中,重视实验的演示,以实验为“诱饵”,结合紧密幽默的引导讲解,把后进生的好奇心及时地转移到教学任务和控制目标上来,诱发和强化后进生学习的内动力,让后进生在动力的驱使下趣味盎然地进行学习。
  初中教学中的许多实验对后进生来说是相当有趣的。如:镁带的燃烧,铁丝、硫黄、木炭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氢气的爆炸实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喷泉实验等。也可以对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以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如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可先停止通氢气,接着又在红热的情况下继续通氢气,让后进生观察到试管里面氧化铜颜色的变化:黑色→红色→黑色→红色;在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时,为了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可增加这样的演示实验:事先用一个塑料瓶收集好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盖,摇一摇,瓶子立即瘪了。让后进生在惊讶之余有了更强烈的探讨问题答案的动力,从而提高了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教会后进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1.帮助学生寻找记忆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化学课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面对这些零碎、易混淆的知识,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可给出记忆小贴士:嫁给那美女,总共一百斤。
  再例如,学习固体溶解度定义时,帮助学生理解四个一定:一定温度,一定是100g溶剂,一定饱和,则溶解度一定。记忆小贴士:记着温饱。
  2.教会他们总结和归纳
  如可把性质相似的归纳为一个整体。黑色固体有饭堂的木炭,实验室的CuO、MnO2、铁粉、Fe3O4等;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物质有C、CO、H2等。
  实践证明,后进生的化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其他科成绩也会有明显进步。后进生不一定差,只要教师心中有后进生,肯多花些心血,多数后进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有的甚至可以转化为优等生。
  参考文献
  [1]孙云晓著.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真爱[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吕松光.谈化学科后进生的转化.2004-02-02.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朝鲜半岛因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因素,早已被纳入到东北亚国际政治的'合力'之中.要重新启动处在胶着状态的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不仅需要南北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且也需要用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加入WTO,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到国际市场,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是不能冒然推进,而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
城市老住宅小区长效管理非常困难其原因主要是维修改造资金无稳定来源,物业管理收不抵支,居民缺乏物业管理消费观念,物管企业的主动性不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未形成合力,物业管理
英国物理化学家、思想家波兰尼(Polanyi M.)指出,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活动中,不可言说的知识就像是可以言说的知识一样大量存在,甚至前者从数量上说比后者更多。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对于这种认识,波兰尼用一句精炼的话进行了概括:“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知的。”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  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这种缄默知识呢?这需要教师课堂中的适当引导。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能否有效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关系到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但是,首要的问题是要准确理解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本旨所在,才能真正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有机转化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任务为载体的良性互动过程,以教促学,以学助教,教学相长。这里就涉及三个问题:  1.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于物理课,相当部分同学流露出畏惧感。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有其道理。高中物理内容,有的地方奥妙无比,有的地方深不可测。若能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规律情趣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合理运用比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比拟,借助简单易懂的想象
后进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较多,任务繁重.后进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理清发展思路,善于发挥区域优势,立足自身求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力度,借助外力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