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思维能力指的是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求异、求变,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今,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这对于学生的高效学习以及未来步入社会后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如今,初中数学教学正面临转型,理应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将从初中数学教学出发,提出几点创新教学并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13-01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本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外,创新思维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必备素质,以便能够让学生在应对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出台后,教学改革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当中,教师应利用新理念和新方法,使知识与能力并重,在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能够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线索”,从而有可能打开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可以说,观察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具备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需将问题剖析的太过透彻,要将更多观察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发现新问题并解决。在要求学生观察时,教师首先应规定明确任务,使观察有计划、有条理的展开,最后要求他們进行结果的汇总。必要时,可利用一些教具,在课堂上展开一些实验活动。我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在课堂上展开了这样一次实践活动。首先将两个小球拴在一根线的两端,将一端固定,抓住另一端旋转一周,画出了一个圆。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他们纷纷表示:“固定不动的小球到这个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圆的中心始终是保持不动的”“线长的2倍就是这个圆的直径”等,可见,学生们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思考,我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它们渗透了圆的定义,随后引入本课内容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这种以学生自主观察、总结代替教师单方面讲解的数学教学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通过观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对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想象
创新需要依靠想象,丰富的想象力将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联想到的元素更多,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加的大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只要教师合理引导,把握原则,就能够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首先,想象需要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不可天马行空的胡乱猜想。其次,想象需要摆脱束缚,不被表象所蒙蔽。最后,想象要体现个人鲜明的个性和思维特点[1]。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复习中,引导学生想象将梯形的上底延长,变为的新图形面积与原梯形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果将上底缩短直至为0,此时又成为了什么图形,与原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想到了梯形上底延长变为平行四边形,上底为0成为三角形[2]。这样的想象促进了他们将知识的融合,也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已掌握知识,促进了他们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激活创新灵感
创新并不是无目的的创新,更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想象,需要获得一种直觉和灵感,是在知识的不断累积下获得的一种思维能力上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启发、捕捉学生的灵感,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他们,抓住他们思维之中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想法。同时,还要运用一些数学思维和方法,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如题:将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无非是通过先通分后比较的方法,但由于以上分数的公分母太大,这样的解题方法无疑是十分繁琐的。此时教师不妨启发学生,将这些分数颠倒过来,变为7/3、13/6、9/4、25/12,使学生联想到将分数变为同分子分数,这样再进行对比就简便多了[3]。
四、鼓励学生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形式,指的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打破常规,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新大陆”。学生如拥有了求异思维,证明他们的思维品质已经大大提高,获得了假设、质疑、求知、探索的意识。这也是为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妨为学生们提供大胆求异的舞台,让他们在经历成功、失败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如这样一道分数应用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该题有多种解答方法和角度,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求异思维,找到多样化的解题方法。一些学生会将该题目与所学的工程问题相联系,将工程总量看作单位“1”,按照1÷(1/6÷4)-4或(1-1/6)÷(1/6÷4)的方法来解,在这一想法的促进下,又有学生想出了4÷1/6-4以及4×(1÷1/6)-4的解法[4]。各种方法的复杂程度不一,但都展现出了学生独有的思维特点。教师应在尊重、肯定的同时,进一步加以引导。
五、结语
总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教师应在课程改革的指引下以新型教学手段创建出个性化课堂,让学生获得宽松的发展空间,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36-37.
[2]谷丽群.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22):56-57.
[3]吴铁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J].好家长,2017(73):53-54.
[4]李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以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甘肃教育,2015(9):10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13-01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本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外,创新思维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必备素质,以便能够让学生在应对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出台后,教学改革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当中,教师应利用新理念和新方法,使知识与能力并重,在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能够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线索”,从而有可能打开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可以说,观察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具备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需将问题剖析的太过透彻,要将更多观察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发现新问题并解决。在要求学生观察时,教师首先应规定明确任务,使观察有计划、有条理的展开,最后要求他們进行结果的汇总。必要时,可利用一些教具,在课堂上展开一些实验活动。我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在课堂上展开了这样一次实践活动。首先将两个小球拴在一根线的两端,将一端固定,抓住另一端旋转一周,画出了一个圆。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他们纷纷表示:“固定不动的小球到这个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圆的中心始终是保持不动的”“线长的2倍就是这个圆的直径”等,可见,学生们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思考,我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它们渗透了圆的定义,随后引入本课内容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这种以学生自主观察、总结代替教师单方面讲解的数学教学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通过观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对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想象
创新需要依靠想象,丰富的想象力将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联想到的元素更多,在思考问题时也更加的大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只要教师合理引导,把握原则,就能够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首先,想象需要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不可天马行空的胡乱猜想。其次,想象需要摆脱束缚,不被表象所蒙蔽。最后,想象要体现个人鲜明的个性和思维特点[1]。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复习中,引导学生想象将梯形的上底延长,变为的新图形面积与原梯形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果将上底缩短直至为0,此时又成为了什么图形,与原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想到了梯形上底延长变为平行四边形,上底为0成为三角形[2]。这样的想象促进了他们将知识的融合,也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已掌握知识,促进了他们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激活创新灵感
创新并不是无目的的创新,更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想象,需要获得一种直觉和灵感,是在知识的不断累积下获得的一种思维能力上的飞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启发、捕捉学生的灵感,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他们,抓住他们思维之中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想法。同时,还要运用一些数学思维和方法,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如题:将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无非是通过先通分后比较的方法,但由于以上分数的公分母太大,这样的解题方法无疑是十分繁琐的。此时教师不妨启发学生,将这些分数颠倒过来,变为7/3、13/6、9/4、25/12,使学生联想到将分数变为同分子分数,这样再进行对比就简便多了[3]。
四、鼓励学生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形式,指的是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打破常规,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新大陆”。学生如拥有了求异思维,证明他们的思维品质已经大大提高,获得了假设、质疑、求知、探索的意识。这也是为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妨为学生们提供大胆求异的舞台,让他们在经历成功、失败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如这样一道分数应用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该题有多种解答方法和角度,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求异思维,找到多样化的解题方法。一些学生会将该题目与所学的工程问题相联系,将工程总量看作单位“1”,按照1÷(1/6÷4)-4或(1-1/6)÷(1/6÷4)的方法来解,在这一想法的促进下,又有学生想出了4÷1/6-4以及4×(1÷1/6)-4的解法[4]。各种方法的复杂程度不一,但都展现出了学生独有的思维特点。教师应在尊重、肯定的同时,进一步加以引导。
五、结语
总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教师应在课程改革的指引下以新型教学手段创建出个性化课堂,让学生获得宽松的发展空间,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秀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4):36-37.
[2]谷丽群.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22):56-57.
[3]吴铁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案例[J].好家长,2017(73):53-54.
[4]李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初探——以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甘肃教育,2015(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