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的交流越发频繁。因为大部分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想要准确完整学习领会中华优秀文化,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培养大量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进行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策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因此,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关键,就是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来开展。
一、中华文化的认识及中华文化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认识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丰富色彩。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二)两者关系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的特性。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知和归属感,彰显了中华民族厚重的道德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在工作中了解及运用中华民族文化
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有利于实现“语同音”,语言通则心相通,少数民族置身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作为翻译人员翻译大量优秀文化作品,帮助少数民族的同胞融入到现今社会。因此,从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翻译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翻译技巧,向前辈学习,多积累,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
三、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质量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的高校
在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因为政策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所以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计划进展迟缓。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大部分缺乏硕士以上的翻译学位,并且翻译学位所涉及的专业范围较为狭窄,大多侧重于英语专业的翻译,无法达到其他语种的翻译需求。此外,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少数民族翻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具备硕士学位申报条件,以至于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
(二)缺乏完善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评价体系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和省区都开始注重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培养,开始出台制定相关的翻译人才培养策略和管理标准,然而,初衷是好的,却没有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翻译人才的评价制度。评价体系的不完整导致评价过程和评价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无法真正满足市场对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
四、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可行性策略
(一)确定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开展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推动力。要想培养出高层次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应该确定所培养的人才的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以此实现培养体系的完善。首先,可以采用实地调研和意见征集的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终的发展方向,确保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师资力量,为翻译人才的培养营造适宜的氛围。并且,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联合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可行性的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确保相关策略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工作当中,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此实现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才最终应该服务于社会,因此,在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是应该注重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人才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时,应该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对重点领域的重点语言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政策吸引人才。对于市场需求较大的语言类人才,应该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特别是注重时事政治类和法律法规类人才的培养,通过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规划保证人才的持续输送。同时,还应该注重翻译人才的整合,加强专业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到因材施教。
(三)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管理制度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培养少数民族翻译人才是应该确保管理体系的完善,以此实现翻译人才的良性循环。为此,应该保证师资力量,通过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肯定翻译人才的劳动成果,留住翻译人才。其次,避免只注重学历和资质而忽视实际业务能力的现象,注重少数民族翻译人才思想道德的提升,确保所选择的人才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最后,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每一个工作的安排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
(四)注重与时俱进,提高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和市场的适配性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要求,也是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在民族文化传播和相关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价值,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行。为此,应对高层次翻译人才进行持续性地培养和教育,确保翻译人才的政治思想观念能夠跟随时代发展,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只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存下来,才能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中发挥知识的价值和力量。
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当中。其中,我国属于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带来交流上的阻碍。为此,应该注重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政策,提高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实用性,真正成为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桥梁,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清光,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探索[J],民族翻译,2015(02)。
[2]艾尔夏提,提高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v.3;No.055(07):225-225。
[3]巴桑次仁,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
关键词: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策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因此,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关键,就是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来开展。
一、中华文化的认识及中华文化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认识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丰富色彩。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二)两者关系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的特性。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知和归属感,彰显了中华民族厚重的道德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在工作中了解及运用中华民族文化
进一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有利于实现“语同音”,语言通则心相通,少数民族置身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作为翻译人员翻译大量优秀文化作品,帮助少数民族的同胞融入到现今社会。因此,从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翻译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翻译技巧,向前辈学习,多积累,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
三、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质量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的高校
在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因为政策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所以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计划进展迟缓。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大部分缺乏硕士以上的翻译学位,并且翻译学位所涉及的专业范围较为狭窄,大多侧重于英语专业的翻译,无法达到其他语种的翻译需求。此外,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少数民族翻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具备硕士学位申报条件,以至于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
(二)缺乏完善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评价体系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和省区都开始注重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培养,开始出台制定相关的翻译人才培养策略和管理标准,然而,初衷是好的,却没有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翻译人才的评价制度。评价体系的不完整导致评价过程和评价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无法真正满足市场对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
四、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可行性策略
(一)确定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开展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推动力。要想培养出高层次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应该确定所培养的人才的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以此实现培养体系的完善。首先,可以采用实地调研和意见征集的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终的发展方向,确保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师资力量,为翻译人才的培养营造适宜的氛围。并且,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联合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可行性的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确保相关策略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工作当中,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此实现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
人才最终应该服务于社会,因此,在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是应该注重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人才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时,应该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对重点领域的重点语言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政策吸引人才。对于市场需求较大的语言类人才,应该扩大招生和培养规模。特别是注重时事政治类和法律法规类人才的培养,通过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规划保证人才的持续输送。同时,还应该注重翻译人才的整合,加强专业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到因材施教。
(三)建立健全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管理制度
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培养少数民族翻译人才是应该确保管理体系的完善,以此实现翻译人才的良性循环。为此,应该保证师资力量,通过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肯定翻译人才的劳动成果,留住翻译人才。其次,避免只注重学历和资质而忽视实际业务能力的现象,注重少数民族翻译人才思想道德的提升,确保所选择的人才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最后,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每一个工作的安排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
(四)注重与时俱进,提高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和市场的适配性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要求,也是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在民族文化传播和相关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价值,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前行。为此,应对高层次翻译人才进行持续性地培养和教育,确保翻译人才的政治思想观念能夠跟随时代发展,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只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留存下来,才能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中发挥知识的价值和力量。
总结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当中。其中,我国属于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容易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带来交流上的阻碍。为此,应该注重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政策,提高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实用性,真正成为民族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桥梁,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魏清光,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探索[J],民族翻译,2015(02)。
[2]艾尔夏提,提高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的策略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v.3;No.055(07):225-225。
[3]巴桑次仁,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