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极寒冬天,谁要是让你把身上的羽绒服脱一件下来,估计你打死都不干。那为啥会有人居然想要脱得光溜溜地、到结冰的江河里去游泳呢?这真的不是神经病吗?
嗯,因为缺乏相关的资料,小编也不敢向你保证,第一个去冬泳的人一定心理健康、积极向上、聪明机智、绝对没吃错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冬泳在北方的一些国家,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项民间运动。特别是在俄罗斯,冬泳被认为和东正教的重要节日“主显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节日定在每年的1月6日,是庆祝耶稣洗礼的日子。按照传统,这一天教徒们应当用沐浴或游泳的方式来模仿耶稣受洗礼,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俄罗斯,一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小河流都已经被冰封冻住。于是,神父们就在冰上凿(záo)开十字形的冰洞,从里面舀水浇在信徒的头上,进行象征性的洗礼。而其中的一些信徒为了表示自己的虔(qián)诚,干脆跳到冰洞里去用冰水为自己“洗礼”。久而久之,人们对“下冰窟窿游泳”的场面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据统计,如今在俄罗斯大约有200多万冬泳爱好者。在乌克兰、挪威、芬兰等国家,冬泳也是一项热门活动。
20世纪初,在哈尔滨居住的俄罗斯人在每年的“主显节”都要在松花江上举行这样的凿冰洗礼仪式。咱中国人在看热闹之余,也开始效仿他们进行冬泳活动。目前,在哈尔滨已有一大批冬泳爱好者,还成立了冬泳俱乐部。冬泳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项特色体育活动。
冬泳有疗效?
很多人都相信,冬泳能够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确实,冬泳与其说是“勇敢者的游戏”,不如说是“强壮者的游戏”。每次看到那些红光满面的冬泳爱好者在冰上“亮相”,都不能不让人赞叹他们的好体格。相比之下,咱们这些裹着羽绒服、保暖裤还冻得哆哆嗦嗦的同学,实在是太惭愧啦!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人的身体受到冷水刺激后,皮肤里的血管先是会急剧收缩,大量血液被吸入内脏器官和人体组织,使内脏里的血管得到充实、膨胀。而为了抵御这种寒冷,皮肤里的血管很快又会开始扩张,致使大量血液从内脏又流回体表。这样有规律的一张一缩,就可以使血管得到锻炼,增强了血管的弹性,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所以,人们又将冬泳称作“血管体操”。
同时,人体在接触冷水后,人会不由自主地急促吸气,再转为深呼气。这种深长有力的呼吸,能使肺组织的弹性大大提高,吸进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另外,由于呼吸加深,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膈(gé)肌升降幅度加大,可以加快腹腔的血循环,加强胃肠蠕动,从而改善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所以坚持冬泳对人体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长期冬泳的人血管弹性好,不容易得上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在冬泳时,血液循环加快,供给大脑的氧分也增加了,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有效消除用脑后的疲劳。身体的抵抗力也能得到逐步提高。已经有不少人的经验表明,冬泳对风湿痛、气管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还可以让人感到精神振奋,身心放松。
科学练冬泳
虽说冬泳的好处这么多,可是……好模好样的,谁敢一下子就跳到冰窟窿里去呢?对咱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太高难了吧?嗯,这么想也没错。冬泳毕竟不是跑步、跳绳这种普通的运动项目。它需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锻炼,当身体的素质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进行冬泳。
大部分人都知道,练冬泳,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从夏天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就开始坚持游泳,从不间断,一直游到秋天天气变凉、水也开始慢慢变冷的时候。这样,人体可以逐渐适应越来越低的水温,直到能够接受冬天的“冰水”。
除此之外,在冬泳下水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先做15~20分钟的运动,让身体“热乎”起来,具备一定的热量。然后才能下水游泳。在水里待的时间不宜过长。一份比较科学的锻炼计划是:水温在20℃以上时可以游1000米,20℃~16℃时游800米,15℃~11℃时游600米~500米,10℃~8℃时游400~300米,7℃~4℃时游200米~100米。否则对体力的消耗过大,血管收缩过度,都反而会伤害身体的健康。
游完冬泳,上岸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身体,最好擦到身体发红。然后迅速穿好衣服,再做一些慢跑、跳跃等运动,让体温快速回升。这里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长年冬泳的人,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抗冻”,穿的衣服还是要注意保暖。
冬泳也创意
其实,除了俄罗斯等冬天极端寒冷的北方国家之外,在地球上的大多数地区,冬天游泳并没有这么“刺激”。在这些国家,冬天的气温一般都在-10℃左右,江河湖海里的水虽然也比较冷,但整体温度还是可以忍受的。只要你身体健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体质都可以提升到参与冬泳的程度。
在这些国家里,冬泳已经变得跟洗冷水浴“难度”相当,只不过是到野外去洗而已。在英国,圣诞节冬泳已经成为一项每年一度的狂欢活动。在意大利的罗马,每年元旦跳入台伯河的传统也已持续了上千年。更有很多人把冬泳当作了一个发挥创意、展示自我的大好机会。于是在冬泳的队伍里,各种新奇古怪的表演也就成为最大的看点啦!
嗯,因为缺乏相关的资料,小编也不敢向你保证,第一个去冬泳的人一定心理健康、积极向上、聪明机智、绝对没吃错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冬泳在北方的一些国家,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项民间运动。特别是在俄罗斯,冬泳被认为和东正教的重要节日“主显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节日定在每年的1月6日,是庆祝耶稣洗礼的日子。按照传统,这一天教徒们应当用沐浴或游泳的方式来模仿耶稣受洗礼,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俄罗斯,一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小河流都已经被冰封冻住。于是,神父们就在冰上凿(záo)开十字形的冰洞,从里面舀水浇在信徒的头上,进行象征性的洗礼。而其中的一些信徒为了表示自己的虔(qián)诚,干脆跳到冰洞里去用冰水为自己“洗礼”。久而久之,人们对“下冰窟窿游泳”的场面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据统计,如今在俄罗斯大约有200多万冬泳爱好者。在乌克兰、挪威、芬兰等国家,冬泳也是一项热门活动。
20世纪初,在哈尔滨居住的俄罗斯人在每年的“主显节”都要在松花江上举行这样的凿冰洗礼仪式。咱中国人在看热闹之余,也开始效仿他们进行冬泳活动。目前,在哈尔滨已有一大批冬泳爱好者,还成立了冬泳俱乐部。冬泳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项特色体育活动。
冬泳有疗效?
很多人都相信,冬泳能够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确实,冬泳与其说是“勇敢者的游戏”,不如说是“强壮者的游戏”。每次看到那些红光满面的冬泳爱好者在冰上“亮相”,都不能不让人赞叹他们的好体格。相比之下,咱们这些裹着羽绒服、保暖裤还冻得哆哆嗦嗦的同学,实在是太惭愧啦!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人的身体受到冷水刺激后,皮肤里的血管先是会急剧收缩,大量血液被吸入内脏器官和人体组织,使内脏里的血管得到充实、膨胀。而为了抵御这种寒冷,皮肤里的血管很快又会开始扩张,致使大量血液从内脏又流回体表。这样有规律的一张一缩,就可以使血管得到锻炼,增强了血管的弹性,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所以,人们又将冬泳称作“血管体操”。
同时,人体在接触冷水后,人会不由自主地急促吸气,再转为深呼气。这种深长有力的呼吸,能使肺组织的弹性大大提高,吸进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另外,由于呼吸加深,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膈(gé)肌升降幅度加大,可以加快腹腔的血循环,加强胃肠蠕动,从而改善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所以坚持冬泳对人体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长期冬泳的人血管弹性好,不容易得上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在冬泳时,血液循环加快,供给大脑的氧分也增加了,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有效消除用脑后的疲劳。身体的抵抗力也能得到逐步提高。已经有不少人的经验表明,冬泳对风湿痛、气管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还可以让人感到精神振奋,身心放松。
科学练冬泳
虽说冬泳的好处这么多,可是……好模好样的,谁敢一下子就跳到冰窟窿里去呢?对咱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太高难了吧?嗯,这么想也没错。冬泳毕竟不是跑步、跳绳这种普通的运动项目。它需要长期不懈、持之以恒地锻炼,当身体的素质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进行冬泳。
大部分人都知道,练冬泳,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从夏天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就开始坚持游泳,从不间断,一直游到秋天天气变凉、水也开始慢慢变冷的时候。这样,人体可以逐渐适应越来越低的水温,直到能够接受冬天的“冰水”。
除此之外,在冬泳下水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先做15~20分钟的运动,让身体“热乎”起来,具备一定的热量。然后才能下水游泳。在水里待的时间不宜过长。一份比较科学的锻炼计划是:水温在20℃以上时可以游1000米,20℃~16℃时游800米,15℃~11℃时游600米~500米,10℃~8℃时游400~300米,7℃~4℃时游200米~100米。否则对体力的消耗过大,血管收缩过度,都反而会伤害身体的健康。
游完冬泳,上岸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身体,最好擦到身体发红。然后迅速穿好衣服,再做一些慢跑、跳跃等运动,让体温快速回升。这里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长年冬泳的人,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抗冻”,穿的衣服还是要注意保暖。
冬泳也创意
其实,除了俄罗斯等冬天极端寒冷的北方国家之外,在地球上的大多数地区,冬天游泳并没有这么“刺激”。在这些国家,冬天的气温一般都在-10℃左右,江河湖海里的水虽然也比较冷,但整体温度还是可以忍受的。只要你身体健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体质都可以提升到参与冬泳的程度。
在这些国家里,冬泳已经变得跟洗冷水浴“难度”相当,只不过是到野外去洗而已。在英国,圣诞节冬泳已经成为一项每年一度的狂欢活动。在意大利的罗马,每年元旦跳入台伯河的传统也已持续了上千年。更有很多人把冬泳当作了一个发挥创意、展示自我的大好机会。于是在冬泳的队伍里,各种新奇古怪的表演也就成为最大的看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