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心田,收获幸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读完《种好心田》让我备受鼓舞,魏书生与陶继新这两位当代教育家淡定、从容、与人为善,并享受教育的幸福的心态不断的鼓舞着我,澄清了我那些模糊迷蒙的思考。他的那些精辟的话语一直在我脑海中回响,也使我在自己的管理岗位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魏老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生活往事,从一些生活琐事中,充分的体现出自己的座右铭:“收缩成本,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简洁的短句,铺陈开去,无非就是敦促大家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尽到眼前能尽的责任。这些话并无新意,道理人人能懂。然而,真正数十年如一日遵从并执行的又有多少人呢?
  现在,在普遍的中小学校,孩子的成长教育被简单的技能化、知识化所代替。教育成了一场不堪其负的苦役,教育的幸福感尽失,教育的灵魂无处安身,教育的生命荡然无存。魏书生先生说,请“种好心田。”陶继新老师把握住了魏书生的思想精髓,他这样解读魏书生:“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折腾,一心一意地种好自己的心田。”
  在的生活中,你要把握一个生命准则,就是有得有失。你得的越多,负担也越重,甚至得的越多,失的越多。无论外界的生活多么光彩照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内心,向内走,才会发现外界贴的标签的幸福并不特别重要,只有心灵的力量才是生命的魂所在。魏书生说,我们当老师的要守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懈怠,不动摇。用公家时间锻炼自己,把上班当做走进乐园。他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就是“松、静、匀、乐”,他强调时时事事都要想到这四字方针。
  魏书生用他的“松、静、匀、乐”为自己种好心田,并以其幽默恢谐的言语传达着他的活在当下的生命状态;陶继新先生以其亲近大师、道法自然为自己种好心田,并以其沁人心脾的亲切温暖着每一个靠近者,并鼓励着大家去“止于至善”。作为一个读者,这本书里我感受不到说教,却使我满心地想去活出他们的境界。我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之所在吧。 “停止攀比,回归内心,种好心田,敬业乐业,超越自我,尽职尽责。”身为学校宿舍管理中的一员,其实需要的也是这种状态和智慧吧,不去对孩子要求什么,只是把自己的生命精彩活出来;不去试图改造孩子,只是去让他做他可以做的事,让他活出他的价值来。
  所有的学校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着成熟心态的成年人。但事实上,有些人的心态不够积极明朗,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溢了太多的抱怨、批评与指责。这样的情绪不但影响到自己的幸福指数,也影响到他们面对学生时候的心态,他们会容易唠叨、生气。一切从平常开始,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再把一件件平常的事做好。魏书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始终有着一颗平常心的,一直做着平常事。让我们也用心去做好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用心去体会这些。佛家讲求修行,而我们这些宿舍管理者又何尝不是在自己的工作生涯上播撒真爱、悟求真经呢?要种好心田,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幸福,就该懂得及时、定期清理心灵的杂音。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善于及时清空心灵杂音的人,享受到更多的幸福。
  种好心田,定能收获幸福。
其他文献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时常有很多困惑,现代网络技术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信息世界的爆炸,使得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情商越来越高,从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这样的形势,如果教师还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根粉笔,按照一成不变的老方法来教学的话,不但在知识能力上远远追不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且很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同时也使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产生危机。  那么,作为新时代
期刊
这是一本引发我理性思索的好书。作者以使命感的虔诚,深层次多角度的发现梳理并阐述了乡村教育的失落,以及乡村教育的人文理念和乡村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其中作者在著述中提出的乡村教育的断层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当乡下的乡村教育设计,扩而言之,我们的整体教育设计,实际上更多的就是一种‘逃离乡土’式的教育设计,乡村只是作为城市文明的参照、补充,作为被城市所‘观看’、俯视的对象,乡村作为前现代的‘他者’、被排斥
期刊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构思适当的情节,紧扣所供材料,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续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途径。  常见的续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
期刊
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藏马子弟兵团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它由普通群众临时拼凑而成,前后服役仅一百余天,但却屡立战功,并被授予了“陈毅子弟兵团”的光荣称号。  一、消失的藏马县  藏马子弟兵团得名于藏马县,以其境内的藏马山而得名,县治所在地为泊里(今属青岛市黄岛区)。抗战后期,整个山东的形势错综复杂,有我八路军新四军的胶东半岛、沂蒙山区根据地和苏北根据地,还有青岛
期刊
病句题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学生平日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虽然从高一开始,就做过很多题,讲过很多题,也系统地训练指导了,但六大类病句类型结合了具体材料,演化出千变万化的病句题,辨别起来就变得极其复杂。在平日学段测试中,病句错误率依然居高不下,由此可见学生在病句辨别方面,不仅缺乏系统的知识,而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辨别手段,更缺乏辨别病句的基本能力与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反复思考,研究学生存在问
期刊
古人作文讲究起承转合,正是体现了文本内部情绪的变化,情感的波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本词的首句,地位很重要。它奠定了全词豪放不羁的感情基调,衬托出旷达深远之景,同时照应了题目“赤壁怀古”。吟哦本句,它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这样的画面:长江滚滚,波浪翻涌,一位位风流杰出人物随着他们的丰功伟绩劈荆斩浪,颠簸漂浮在历史的波涛上,那些浪花把他们吞下又抬起,吞没又涌出……品味“千古”的同时,
期刊
作文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表现客观生活以及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学生表现出畏惧作文的态度,而教师对此也深感头疼。因此,就造成了学生难写作文、教师难教作文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有话可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兴趣,才会有作文的欲望,也才会
期刊
作为一名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不断地追问:究竟什么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就此说过一句广大语文教师耳熟能详且十分经典的话——“教是为了不教”。既然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如此简单而明了,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大可不必绞尽脑汁、花样迭出去煽情,也不必白白浪费过多时间一味地让学生去感悟、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精神,而应从“天堂”回归“田野”,返璞归真,做到简简单单教
期刊
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读的重要。现在我以第二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一、从重点词入手  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3自然段时,我从理解:“一丝”在句中的意思入手。分层次进行:一是实物引路,即出示丝织物,直观感知“一丝有多少”;二是迁移理解,即理解“没有一丝高兴”的
期刊
自古以来,人类普遍具有取清弃浊的审美倾向,往往取水之静而清以鉴照世间万物,进而创作出服饮清流、沐浴去秽等一系列相关意象,并形成以清澄之水象征高洁人格的文化传统。屈原“独好修以为常”,堪称志洁行廉、横而不流的典范,主张洁净之物与芳香之物相通,故多将水意象与香草意象组接而为复合意象。或“饮木兰之坠露”,或“浴兰汤兮沐芳”,取香草之馨香幽洁以契水之清澄洁净,甚至发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