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一个在北京活过了大半生的北京人,不久前,我在高楼林立的北京城中迷失了方向。那时,我站在一个看不到阳光,看不到草木,也看不到土地的水泥地上,眯起了眼睛,皱起了鼻子。我嗅不出曾经熟悉的城市的味道,我的目力所及和它的所能反射给我的,是一片无声无息的陌生。
乡土的北京,是一个平面的北京。城墙环抱着的,是胡同的民居、寺庙、衙署、商铺、皇城、王府、官宅。所有这些容人栖身之所,大概皆是平房,即便是彼时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他的宫殿也不过是建在高台上的平房而已。这种栖身的习惯,想必和大地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关系。楼往往是为了生活中某种特殊的需求而建,比如城墙的城楼,是为了卫戍之需;皇城的角楼,是为了卫士的望之需;妓者的青楼,是为了狎客的私欲之需;佛家的经楼,是为了大藏的清雅之需。这些需求,与人们生活的常态有了一点小小的距离;这些楼阁,尚在人们熟悉的视线当中。
而彼时的另一种楼——过街楼,却是在传统建筑设计布局之外的一种楼。这种楼,有时是为了变通地理的局限,有时也是为了实用的需求。
观音院过街楼:镌刻着佛家的慈悲与俗家的欲求
毁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城南的观音院过街楼,就是一座因地理的变通而设的过街楼。这是一座东西长的过街楼,东侧连接尼众寺庙观音院的上院,西侧连接观音院的下院。两座寺院当中是一条通向南城的重要通道,既要满足通行,又要联通寺院,于是过街楼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据好友、昆曲艺人张卫东说,该过街楼除了下面俗人的南北行路功能、楼上僧尼东西步行功能,还有一个关涉佛事的独特功能。当年,佛家尼众在每年重要的佛家纪念日作法事时,僧尼从过街楼上由东至西而过,钟磬铙钹,梵音袅袅。佛号声声里,楼下的百姓驻足仰望,浮想翩翩。当时,每年逢着佛、菩萨的诞辰,观音院的僧尼便在法事之余,站在过街楼上向楼下的百姓施舍草药。施舍的方法颇有趣:把草药放在篮子内,用绳索拴住篮柄,由尼姑从过街楼上垂吊下来,下面的百姓各自取用。佛家的慈悲与俗家的欲求便在那一刻联系了起来。不过这样的场景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观音院的建筑连同过街楼一起被推为平地,代之而起是一片钢筋水泥的高楼。
别具一格的圈门过街楼
与神教有关的过街楼,在门头沟区还有两处。其中一处是圈门过街楼,这又是一处别具一格的过街楼。该过街楼坐西朝东,横跨了一条东西向的由横岭至大峪的泄洪沟。原来的过街楼有横跨泄洪沟的3个券洞,券洞上建有7间格局的殿宇,是一个规模形制较大的过街楼。泄洪沟北侧还建有殿宇3间,现在遗留下部分过街楼和一个券洞。泄洪沟旁曾经遗留下残碑一块,上面写着“圈门为往来要路,旧有关圣帝君,文昌大帝,药王神祠”。该条道路是从北京经河北去山西的一条通道,在空间格局上,戏楼和供奉中国本土神灵的过街楼是一个整体。一般的寺庙与戏台之间的距离不过数十米,而圈门戏台距离过街楼寺庙有数百米之遥,这又是出于地理的局限性使然。现在经过修缮的过街楼由毛石砌筑墙体,上半部建瓦房3间,券洞上面砌出一间半厦。这部分建筑是否符合历史旧物的格局,不得而知。
头戴华帽的琉璃渠过街楼
与圈门过街楼的身份相似的还有一个琉璃渠过街楼。琉璃渠又称琉璃局,是明清时代为皇宫供应建筑琉璃构件的窑户形成的村落。门头沟地区的过街楼,由于受当地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多数建筑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而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琉璃渠过街楼是门头沟地区唯一一座建筑得中规中矩、在材料使用上一丝不苟的过街楼,这当然和该窑户村的经济实力有关。该过街楼坐西朝东,虎皮石装饰的楼台座上有双排垛口,既有望功能,又具装饰美感。台上建一大二小三开间楼阁,阁里面供奉天官、地官、水官,故又称之为三官阁。半个世纪之前,每年的正月十五,楼上装饰得张灯结彩、喜庆异常,所以又称之为灯阁。不过那种古典建筑与活的民俗相结合的情景,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不见了。
琉璃渠过街楼始建年代不可考,过街楼上的3间建筑与一般古建筑无异,不过是硬山调大脊的建筑,它的冠冕有异于一般古建筑——大脊之上正中央建有琉璃宝顶,整个大脊上的琉璃构件由黄绿二色组成。大脊中间像黄教寺庙那样装饰了翘檐门楼,门楼上安放的宝象背驮宝瓶。大脊两端是灵动的鸱吻,鸱吻上面是昂首的飞龙,护卫着中央的宝象。整个建筑给人的感觉是朴实大方的过街楼戴了一顶华丽的帽子。
以实用为目的的过街楼
除了上述这些与神教有关的过街楼建筑之外,门头沟地区遗存的另外几座过街楼,大抵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历史遗迹。
军庄过街楼是一座形制与琉璃渠过街楼相似的建筑,结构上要简陋了许多。该过街楼位于整个军庄村的南侧,军庄村的背面是山,村庄左右没有通道,闸住了南面过街楼的大门,整个军庄村便在保护之中。
我到军庄考察过街楼,是个深秋的午后,午后的村庄散淡寂静,外面有两三个男女静静地说话。过街楼里面,小街西侧是一些百货摊位,由于无人买货,摊贩悄无声息地坐着。这种情形,让人感觉时光凝滞了。
地处门头沟斋堂镇的前桑峪过街楼,坐北朝南,该楼尺度阔大,造型简陋,宽约11米,高约8米,楼台前额书“紫芝”,背额书“凝瑞”,台上砌三间有山墙无前后墙的廊屋。前桑峪村是个信奉天主教的村庄,我到这里考察时,天已经黑了。村里没有可供食宿的地方,我到附近的小铺里买了面包,喝了随行携带的白水,然后将车开进过街楼左侧一个停车场,把身体歪在车座上,沉沉睡去。
清晨醒来,钻出汽车,穿过券门向村里走去,行人很少,村路渐行渐高。接近山坡的时候,一座天主教堂呈现在眼前,门锁着,一个老妪站在门前看我。我问她教堂能不能进去,她说不能,要等周日才行。我继续向山坡上走,看见了花和圣母像,那是村里的圣地。
整个前桑峪村,整洁、素朴、平和。村中一个老人告诉我,全村人都信天主教,教堂是前两年自己盖的,区里还资助了一些钱。
地处深山之中的梁庄分为台上与台下,有过街楼的村是台上村。一个简陋的坐西朝东的过街楼就立在村口,该过街楼原本是一个尺寸不大的楼台,楼台上建有女墙,台上建一个两出水顶的望亭。
我是在一个上午离开前桑峪村来到台上村的。来到这里时,过街楼的前面空地上铺满了豆荚,两个男人正用连枷拍打地上的豆荚。我在汉代的画像砖上见到过这种古老的脱粒方式,两千年的光阴流逝,台上村的农民并未前进一步。此情此景,让人感慨莫名。
编辑/麻 雯mawen214@163.com
乡土的北京,是一个平面的北京。城墙环抱着的,是胡同的民居、寺庙、衙署、商铺、皇城、王府、官宅。所有这些容人栖身之所,大概皆是平房,即便是彼时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他的宫殿也不过是建在高台上的平房而已。这种栖身的习惯,想必和大地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关系。楼往往是为了生活中某种特殊的需求而建,比如城墙的城楼,是为了卫戍之需;皇城的角楼,是为了卫士的望之需;妓者的青楼,是为了狎客的私欲之需;佛家的经楼,是为了大藏的清雅之需。这些需求,与人们生活的常态有了一点小小的距离;这些楼阁,尚在人们熟悉的视线当中。
而彼时的另一种楼——过街楼,却是在传统建筑设计布局之外的一种楼。这种楼,有时是为了变通地理的局限,有时也是为了实用的需求。
观音院过街楼:镌刻着佛家的慈悲与俗家的欲求
毁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城南的观音院过街楼,就是一座因地理的变通而设的过街楼。这是一座东西长的过街楼,东侧连接尼众寺庙观音院的上院,西侧连接观音院的下院。两座寺院当中是一条通向南城的重要通道,既要满足通行,又要联通寺院,于是过街楼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据好友、昆曲艺人张卫东说,该过街楼除了下面俗人的南北行路功能、楼上僧尼东西步行功能,还有一个关涉佛事的独特功能。当年,佛家尼众在每年重要的佛家纪念日作法事时,僧尼从过街楼上由东至西而过,钟磬铙钹,梵音袅袅。佛号声声里,楼下的百姓驻足仰望,浮想翩翩。当时,每年逢着佛、菩萨的诞辰,观音院的僧尼便在法事之余,站在过街楼上向楼下的百姓施舍草药。施舍的方法颇有趣:把草药放在篮子内,用绳索拴住篮柄,由尼姑从过街楼上垂吊下来,下面的百姓各自取用。佛家的慈悲与俗家的欲求便在那一刻联系了起来。不过这样的场景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观音院的建筑连同过街楼一起被推为平地,代之而起是一片钢筋水泥的高楼。
别具一格的圈门过街楼
与神教有关的过街楼,在门头沟区还有两处。其中一处是圈门过街楼,这又是一处别具一格的过街楼。该过街楼坐西朝东,横跨了一条东西向的由横岭至大峪的泄洪沟。原来的过街楼有横跨泄洪沟的3个券洞,券洞上建有7间格局的殿宇,是一个规模形制较大的过街楼。泄洪沟北侧还建有殿宇3间,现在遗留下部分过街楼和一个券洞。泄洪沟旁曾经遗留下残碑一块,上面写着“圈门为往来要路,旧有关圣帝君,文昌大帝,药王神祠”。该条道路是从北京经河北去山西的一条通道,在空间格局上,戏楼和供奉中国本土神灵的过街楼是一个整体。一般的寺庙与戏台之间的距离不过数十米,而圈门戏台距离过街楼寺庙有数百米之遥,这又是出于地理的局限性使然。现在经过修缮的过街楼由毛石砌筑墙体,上半部建瓦房3间,券洞上面砌出一间半厦。这部分建筑是否符合历史旧物的格局,不得而知。
头戴华帽的琉璃渠过街楼
与圈门过街楼的身份相似的还有一个琉璃渠过街楼。琉璃渠又称琉璃局,是明清时代为皇宫供应建筑琉璃构件的窑户形成的村落。门头沟地区的过街楼,由于受当地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多数建筑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而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琉璃渠过街楼是门头沟地区唯一一座建筑得中规中矩、在材料使用上一丝不苟的过街楼,这当然和该窑户村的经济实力有关。该过街楼坐西朝东,虎皮石装饰的楼台座上有双排垛口,既有望功能,又具装饰美感。台上建一大二小三开间楼阁,阁里面供奉天官、地官、水官,故又称之为三官阁。半个世纪之前,每年的正月十五,楼上装饰得张灯结彩、喜庆异常,所以又称之为灯阁。不过那种古典建筑与活的民俗相结合的情景,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不见了。
琉璃渠过街楼始建年代不可考,过街楼上的3间建筑与一般古建筑无异,不过是硬山调大脊的建筑,它的冠冕有异于一般古建筑——大脊之上正中央建有琉璃宝顶,整个大脊上的琉璃构件由黄绿二色组成。大脊中间像黄教寺庙那样装饰了翘檐门楼,门楼上安放的宝象背驮宝瓶。大脊两端是灵动的鸱吻,鸱吻上面是昂首的飞龙,护卫着中央的宝象。整个建筑给人的感觉是朴实大方的过街楼戴了一顶华丽的帽子。
以实用为目的的过街楼
除了上述这些与神教有关的过街楼建筑之外,门头沟地区遗存的另外几座过街楼,大抵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历史遗迹。
军庄过街楼是一座形制与琉璃渠过街楼相似的建筑,结构上要简陋了许多。该过街楼位于整个军庄村的南侧,军庄村的背面是山,村庄左右没有通道,闸住了南面过街楼的大门,整个军庄村便在保护之中。
我到军庄考察过街楼,是个深秋的午后,午后的村庄散淡寂静,外面有两三个男女静静地说话。过街楼里面,小街西侧是一些百货摊位,由于无人买货,摊贩悄无声息地坐着。这种情形,让人感觉时光凝滞了。
地处门头沟斋堂镇的前桑峪过街楼,坐北朝南,该楼尺度阔大,造型简陋,宽约11米,高约8米,楼台前额书“紫芝”,背额书“凝瑞”,台上砌三间有山墙无前后墙的廊屋。前桑峪村是个信奉天主教的村庄,我到这里考察时,天已经黑了。村里没有可供食宿的地方,我到附近的小铺里买了面包,喝了随行携带的白水,然后将车开进过街楼左侧一个停车场,把身体歪在车座上,沉沉睡去。
清晨醒来,钻出汽车,穿过券门向村里走去,行人很少,村路渐行渐高。接近山坡的时候,一座天主教堂呈现在眼前,门锁着,一个老妪站在门前看我。我问她教堂能不能进去,她说不能,要等周日才行。我继续向山坡上走,看见了花和圣母像,那是村里的圣地。
整个前桑峪村,整洁、素朴、平和。村中一个老人告诉我,全村人都信天主教,教堂是前两年自己盖的,区里还资助了一些钱。
地处深山之中的梁庄分为台上与台下,有过街楼的村是台上村。一个简陋的坐西朝东的过街楼就立在村口,该过街楼原本是一个尺寸不大的楼台,楼台上建有女墙,台上建一个两出水顶的望亭。
我是在一个上午离开前桑峪村来到台上村的。来到这里时,过街楼的前面空地上铺满了豆荚,两个男人正用连枷拍打地上的豆荚。我在汉代的画像砖上见到过这种古老的脱粒方式,两千年的光阴流逝,台上村的农民并未前进一步。此情此景,让人感慨莫名。
编辑/麻 雯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