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方面,必须确立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因为只有运用战略思维来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与部署,进而为下一时段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做好充分准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领导干部 战略思维 要求
To leading cadres strategic thought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to request
Wang Weikai
Abstract:The financial crisis eruption the economy has brought the enormous impact for our country,took all levels of the leading cadre in to be suppose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strategy aspect,must establish has the forwardlooking strategic thought,because only then comes using the strategic thought facing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can make the science th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deployment,then prepares for full for the next time interval economy anabiosis and the prosperity.
Key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leading cadre Strategy thought Request
【中图分类号】G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8-0031-0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创,我国作为经济大国,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应对这一经济灾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情况差异颇大,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在密切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必须选择和运用战略性思维,在应付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以为下一时段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做好战略性规划和部署,从而使本地区经济能够及时抓住机遇,获得发展的第一先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1.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的必备思维
思维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相应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思维活动的终端将会有某种结果产生,思维方式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属于对人类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领导干部不同于一般的行为个体,其担负着领导本部门、本地区乃至本行业发展重任,所以其思维方式中占第一位的就应该是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对于领导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从战略思维上处理好各种问题,从客观方面说是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的问题,从主观方面说则主要取决于战略思维水平。”[1]
首先,领导干部的行为职责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战略思维。领导干部作为行为个体,具有行为个体的普遍性特征,即拥有多种思维方式,但其战略思维却不同于一般的行为个体,因为其职责行为的不同决定了其战略思维选择的不同性。领导之所以称之为领导,就在于其是群体中的领头人,“是在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处于支配和决定地位的主体,根据该系统的需要和愿望以及现实情境和条件,确定本系统的目标、任务和行动指南,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及手段,发动整个系统、特别是非居支配与决定地位的群体与组织等力量,致力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的最权威的行为过程。”[2]由此可见,领导干部的职责影响着某一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转及发展,所以其具备战略思维也就成为一种刚性要求。
其次,领导干部的决策和规划要求必须以战略思维为基础。决策和规划是领导活动和领导过程的基础,没有决策和规划,领导行为很难顺利展开。虽然从理论上说,领导决策与其他决策都具有同样的性质,但由于领导本身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决策又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决策的特点,决策和规划成功能够实现全局工作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使整个领导过程陷入被动乃至失败。“决策是领导的开始,也是最实质的领导。它贯穿于整个领导过程中,一切领导活动都围绕它或随之而产生”,既然如此,那战略思维是否运用其间就显得尤为关键,如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就从战略高度,果断做出投入4万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振兴十大产业规划等战略决策,以保证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近一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一决策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内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起大落且开始“回暖”。
第三,领导干部的行为过程决定了必须运用战略思维。领导是一种过程,即相关主体实施领导、履行领导职能职责的具体行为过程,过程是具有一定时间段的持续,从酝酿、起步、进展到最终效果,尤其是最终效果与上级要求或自我预想的吻合度究竟如何,关键就取决于领导过程中战略思维的运用程度。战略思维作为理性的思维活动,突出表现了战略思维者主体性、具体性和个性化的能力,“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的水平和质量与战略思维者和战略决策者的素质密切关联着”。一般说来,能够运用高级战略思维的领导过程,其取得的效果肯定会远远好于运用低级战略思维的领导过程。战略思维贯穿于领导行为的全过程,如果战略思维的起点出现失误,那整个过程不但周折频频,最后的结果肯定也难尽人意,相反如果在领导行为过程开始之初,就能运用战略思维全方位分析客观情况,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和实施方案,那最后的结局肯定也能够接近预期乃至吻合于预期。
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战略思维和能否运用战略思维,关键在于其认识世界的能力,战略思维来源于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科学分析和把握,因为“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使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中的许多事物变得更加庞大、更加复杂,因而需要从整体上、全局上和运动的全过程中去把握才能认识其规律,获得成功。”[3]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只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养成志存高远、厚德载物的大气,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才气,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正气,敢想敢做、开拓进取的锐气,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雅气,才能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4]事实也的确如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时代发展的动态,才能客观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并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有这样,自己的战略思维内涵才能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对一些突发问题的解决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在处理问题时,也才能够游刃有余,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必须与时俱进
战略思维作为一种宏观描述,很难对其内涵做出精确判断,所以也无法衡量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拥有程度。但领导干部作为一种特殊人才,是整个人才系统的核心组成,其能否按照领导原则,熟练、自然而又充分有效地驾驭整个集体,带领有关人员高效、顺利完成领导过程并实现预期的决策目标,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而这种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则可以在一定时段和过程中成为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的标尺。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群体,即使职级、担负的职责相同,但最后的领导结果却往往有一定差异,究其原因就在于其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直接折射出了其领导能力的差别。思维活动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们并非为了思维而去思维,往往是为了获得某种思维之外的东西而进行思维”,这种思维之外的东西就是思维结果,对领导干部而言,该结果就是指导其进行实践活动的依靠路径,而取得这一思维结果的来源就是思维方法,也就是要与时俱进思考客观世界与领导环境。
2.1 与时俱进战略思维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思维也必须是发展的,因为只有发展的思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对推动社会进步显示出积极意义。众所周知,思维过程的实质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我们改造世界、处理问题的前提,而发现问题“就是从客观事物出发,把客观事物的情况、问题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5]如果领导干部不运用发展来完善、充实自己的战略思维,那其战略思维就很难再称之为战略思维,因为“发展”毕竟是一种永恒存在,离开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思维作为来自人的头脑的产物,必须与发展结合起来,即形成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行为进程符合时代要求。
2.2 与时俱进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思维的出发点。思维是一种活动和过程,虽然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妄想、空想、假想甚至臆想,但作为领导干部而言,其思维就必须与时俱进,也就是说,其必须把当前要实施的领导行为及领导过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矛盾、事物和观念都拿过来,“或者进行细致的分析,或者进行大范围的综合,或者比较其中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或者批判其不合理之处”,然后做出一定的规划和决策。如果其不顾客观现实,不用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思考问题,那做出的规划和决策肯定与现实脱节,也肯定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2.3 与时俱进战略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干部的能力差别。不同的领导干部处理同一问题,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的领导干部,其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度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恰恰反映了领导干部的能力差别。不同的领导个体,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的不同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差异,影响了其与时俱进战略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为战略思维是有一套程序的,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展开,由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过渡,最终形成定向有序和规范化的思维过程,但这一思维过程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受思维主体的影响,所以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领导干部,其思维过程肯定完备于疏于学习和观察世界的干部,由此便形成了不同的战略思维,进而在处理问题和决策领导行为时,便形成了一定的差别,反映到公众视野中,就是领导能力的高低迥异。
此外,“以人为本”也要求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必须与时俱进,因为对领导干部而言,“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领导干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党和人民的利益展开,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进行战略思维时,领导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地思考人民的要求,使决策能够具有足够的前瞻性,从而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最高利益诉求。
3.小结
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但这一思维不是虚无缥缈的,它能够在实践中通过领导行为显现出来,并最终成为衡量自身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学习和思考来培育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这一能力同时也是个人素质和魅力的体现,因为“战略思维的运用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固定程序,而是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思维和决策艺术”。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弭,有专家甚至断言,金融危机目前还没有见底,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而言,如何带领本系统工作人员实现“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就成为当务之急,而要完成党和国家的部署,保障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特别是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能力,树立清醒的功利意识、理性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注意从知识到方法的贯通,通过战略思维来进行战略谋划和决策,“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1]从而制定出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的方案,以顺利完成整体领导行为,并最终取得高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拥军、张慧.领导干部要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J].紫光阁2009.5
[2] 邱霈恩.领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3
[3] 李锦坤.战略思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8
[4] 徐光春.光明日报[J].2009年6月16日第2版
[5] 梁作民等.当代思维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5
关键词:金融危机 领导干部 战略思维 要求
To leading cadres strategic thought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to request
Wang Weikai
Abstract:The financial crisis eruption the economy has brought the enormous impact for our country,took all levels of the leading cadre in to be suppose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strategy aspect,must establish has the forwardlooking strategic thought,because only then comes using the strategic thought facing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can make the science the decisionmaking and the deployment,then prepares for full for the next time interval economy anabiosis and the prosperity.
Key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leading cadre Strategy thought Request
【中图分类号】G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8-0031-0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创,我国作为经济大国,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应对这一经济灾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情况差异颇大,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在密切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必须选择和运用战略性思维,在应付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以为下一时段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做好战略性规划和部署,从而使本地区经济能够及时抓住机遇,获得发展的第一先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1.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的必备思维
思维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相应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思维活动的终端将会有某种结果产生,思维方式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属于对人类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领导干部不同于一般的行为个体,其担负着领导本部门、本地区乃至本行业发展重任,所以其思维方式中占第一位的就应该是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对于领导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从战略思维上处理好各种问题,从客观方面说是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的问题,从主观方面说则主要取决于战略思维水平。”[1]
首先,领导干部的行为职责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战略思维。领导干部作为行为个体,具有行为个体的普遍性特征,即拥有多种思维方式,但其战略思维却不同于一般的行为个体,因为其职责行为的不同决定了其战略思维选择的不同性。领导之所以称之为领导,就在于其是群体中的领头人,“是在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处于支配和决定地位的主体,根据该系统的需要和愿望以及现实情境和条件,确定本系统的目标、任务和行动指南,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及手段,发动整个系统、特别是非居支配与决定地位的群体与组织等力量,致力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的最权威的行为过程。”[2]由此可见,领导干部的职责影响着某一社会系统的健康运转及发展,所以其具备战略思维也就成为一种刚性要求。
其次,领导干部的决策和规划要求必须以战略思维为基础。决策和规划是领导活动和领导过程的基础,没有决策和规划,领导行为很难顺利展开。虽然从理论上说,领导决策与其他决策都具有同样的性质,但由于领导本身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决策又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决策的特点,决策和规划成功能够实现全局工作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使整个领导过程陷入被动乃至失败。“决策是领导的开始,也是最实质的领导。它贯穿于整个领导过程中,一切领导活动都围绕它或随之而产生”,既然如此,那战略思维是否运用其间就显得尤为关键,如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就从战略高度,果断做出投入4万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振兴十大产业规划等战略决策,以保证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近一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这一决策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内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起大落且开始“回暖”。
第三,领导干部的行为过程决定了必须运用战略思维。领导是一种过程,即相关主体实施领导、履行领导职能职责的具体行为过程,过程是具有一定时间段的持续,从酝酿、起步、进展到最终效果,尤其是最终效果与上级要求或自我预想的吻合度究竟如何,关键就取决于领导过程中战略思维的运用程度。战略思维作为理性的思维活动,突出表现了战略思维者主体性、具体性和个性化的能力,“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的水平和质量与战略思维者和战略决策者的素质密切关联着”。一般说来,能够运用高级战略思维的领导过程,其取得的效果肯定会远远好于运用低级战略思维的领导过程。战略思维贯穿于领导行为的全过程,如果战略思维的起点出现失误,那整个过程不但周折频频,最后的结果肯定也难尽人意,相反如果在领导行为过程开始之初,就能运用战略思维全方位分析客观情况,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和实施方案,那最后的结局肯定也能够接近预期乃至吻合于预期。
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战略思维和能否运用战略思维,关键在于其认识世界的能力,战略思维来源于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科学分析和把握,因为“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使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中的许多事物变得更加庞大、更加复杂,因而需要从整体上、全局上和运动的全过程中去把握才能认识其规律,获得成功。”[3]所以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正如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只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养成志存高远、厚德载物的大气,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才气,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正气,敢想敢做、开拓进取的锐气,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雅气,才能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4]事实也的确如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时代发展的动态,才能客观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并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有这样,自己的战略思维内涵才能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对一些突发问题的解决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在处理问题时,也才能够游刃有余,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必须与时俱进
战略思维作为一种宏观描述,很难对其内涵做出精确判断,所以也无法衡量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拥有程度。但领导干部作为一种特殊人才,是整个人才系统的核心组成,其能否按照领导原则,熟练、自然而又充分有效地驾驭整个集体,带领有关人员高效、顺利完成领导过程并实现预期的决策目标,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而这种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则可以在一定时段和过程中成为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的标尺。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群体,即使职级、担负的职责相同,但最后的领导结果却往往有一定差异,究其原因就在于其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直接折射出了其领导能力的差别。思维活动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们并非为了思维而去思维,往往是为了获得某种思维之外的东西而进行思维”,这种思维之外的东西就是思维结果,对领导干部而言,该结果就是指导其进行实践活动的依靠路径,而取得这一思维结果的来源就是思维方法,也就是要与时俱进思考客观世界与领导环境。
2.1 与时俱进战略思维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思维也必须是发展的,因为只有发展的思维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对推动社会进步显示出积极意义。众所周知,思维过程的实质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是我们改造世界、处理问题的前提,而发现问题“就是从客观事物出发,把客观事物的情况、问题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5]如果领导干部不运用发展来完善、充实自己的战略思维,那其战略思维就很难再称之为战略思维,因为“发展”毕竟是一种永恒存在,离开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思维作为来自人的头脑的产物,必须与发展结合起来,即形成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行为进程符合时代要求。
2.2 与时俱进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思维的出发点。思维是一种活动和过程,虽然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妄想、空想、假想甚至臆想,但作为领导干部而言,其思维就必须与时俱进,也就是说,其必须把当前要实施的领导行为及领导过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矛盾、事物和观念都拿过来,“或者进行细致的分析,或者进行大范围的综合,或者比较其中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或者批判其不合理之处”,然后做出一定的规划和决策。如果其不顾客观现实,不用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思考问题,那做出的规划和决策肯定与现实脱节,也肯定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2.3 与时俱进战略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干部的能力差别。不同的领导干部处理同一问题,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的领导干部,其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度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恰恰反映了领导干部的能力差别。不同的领导个体,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的不同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差异,影响了其与时俱进战略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为战略思维是有一套程序的,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展开,由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过渡,最终形成定向有序和规范化的思维过程,但这一思维过程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受思维主体的影响,所以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领导干部,其思维过程肯定完备于疏于学习和观察世界的干部,由此便形成了不同的战略思维,进而在处理问题和决策领导行为时,便形成了一定的差别,反映到公众视野中,就是领导能力的高低迥异。
此外,“以人为本”也要求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必须与时俱进,因为对领导干部而言,“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领导干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党和人民的利益展开,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进行战略思维时,领导干部必须与时俱进地思考人民的要求,使决策能够具有足够的前瞻性,从而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最高利益诉求。
3.小结
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但这一思维不是虚无缥缈的,它能够在实践中通过领导行为显现出来,并最终成为衡量自身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学习和思考来培育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这一能力同时也是个人素质和魅力的体现,因为“战略思维的运用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固定程序,而是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思维和决策艺术”。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弭,有专家甚至断言,金融危机目前还没有见底,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而言,如何带领本系统工作人员实现“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就成为当务之急,而要完成党和国家的部署,保障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特别是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能力,树立清醒的功利意识、理性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注意从知识到方法的贯通,通过战略思维来进行战略谋划和决策,“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1]从而制定出符合客观事实和规律的方案,以顺利完成整体领导行为,并最终取得高效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拥军、张慧.领导干部要提高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J].紫光阁2009.5
[2] 邱霈恩.领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3
[3] 李锦坤.战略思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8
[4] 徐光春.光明日报[J].2009年6月16日第2版
[5] 梁作民等.当代思维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