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多少睡眠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vf43g43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要多少睡眠因人而异,通常情况下,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需要更多的睡眠,工作繁忙的人比闲散的人需要更多的睡眠,而且这还与年龄密切相关。
  生命中的第一个7年,我们每天需要12小时—16小时的睡眠(0岁—7岁);
  第二个7年,我们每天需要8小时—12小时的睡眠(7岁—14岁);
  第三个7年,8小时(14岁—21岁);
  第四个7年,6小时—8小时(21岁—28岁);
  第五个7年,6小时—7小时(28岁—35岁);
  第六个7年,5小时—6小时(35岁—42岁);
  第七个7年以及以后,少于6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日常活动量。
  睡眠多长时间算够,属于个人问题。从上面列出的统计数据你可以看到,婴儿每天需要大约16小时的睡眠,十几岁的青少年可能需要9小时或者更多,而对成年人来说,7小时-8小时是个合情合理的数字,不过有些人却少到只睡3小时也能对付,也有些人每天要睡10小时。想知道自己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找出答案的最好方法, 是回忆一下自己在睡得很少和很多的两种情况下,身体与精神的反应。一般而言,当你睡得很少的时候,第二天一整天都会感觉困乏,而且频繁地打瞌睡;如果你睡得过多,第二天也会感觉懒洋洋的,情绪低落,头昏眼花,不想做事。 如果你已超过21岁,那么每天的睡眠就不应该多于8小时,否则转天肯定会觉得疲劳和倦怠。
  各类人群的睡眠时间
  怀孕的女性通常需要比同龄女性多2小时-3个小时的睡眠。年龄越大,需要的睡眠越少。有一半年龄超过65岁的人,经常出现失眠这样的睡眠障碍。许多老年人的深度睡眠时间很短,甚至完全没有。这种变化是衰老过程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也可能是使用药物的结果,因不同的治疗需要而服用各种药物的情况,在老年人中是相当普遍的。不过,睡眠紊乱还有可能只是一个感觉问题,换句话说,有些老年人觉得自己存在上述问题,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只是他们的身体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睡眠,而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医生和护士们(也包括其他的医护人员)仍然用8小时的睡眠需要来判断所有人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足,这已经并不总是正确的了。当超过60岁的时候,一般来说,我们就不会很活跃了,所需要的睡眠也会减少很多。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上了年纪的人应该把睡眠时间分成两段,一部分在下午,另一部分在晚上。当下午感觉疲劳时,小睡一觉,晚上再晚点睡,这对他们是最好的,会有助于他们解决很多问题。
  90分钟睡眠周期与8小时睡眠
  一 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持续90分钟,每个睡眠质量不错的周期,能给我们提供4个小时的活动精力。我们睡的周期越多,精力就越充沛。但是,这个比例关系也不是无限增长的。对青少年来说,最多睡6个周期,30岁以上的人是5个周期。所以,即使有时候睡得少一点,我们的身体也照样能够运作得很好。
  这个事实已被医生、警察、军人、消防队员和许多其他服务型行业人员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所证明。他们经常是接到一个电话就奔赴现场,不管深夜还是白天,而且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以这种方式工作者,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建立在他们这种良好的服务上的。所以,为什么你非要认为,一个晚上少睡了几小时就是没睡够呢?
  长期以来,人们每晚需要8小时睡眠的说法一直左右着我们的头脑和思想。我们上床时便想着“我今天得睡够8小时,要不然就是睡得不好”。亲爱的读者,“8小时睡眠”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谎言了,可是,它还在被许多专家和书籍到处宣传。
  为了4个小时的工作,我们只需要睡够一个周期,你上床时想着这点就行。额外的睡眠都是可以接受的“礼物”,但并不总是不可或缺的。当你醒来的时候,想像一下能量回流到你的全身,你会惊讶于这种感觉的。
  90分钟睡眠=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
  90分钟睡眠提供4小时活动的精力;
  2个90分钟睡眠提供8小时活动的精力;
  3个90分钟睡眠提供12小时活动的精力;
  4个90分钟睡眠提供16小时活动的精力。
  也就是说,睡过90分钟之后,有4小时你会是很活跃的;如果睡了两个睡眠周期,即仅仅3小时,你就能够工作8小时,这可是一整天的工作时间啊。
  了解了这组数字后,你就能理解:
  世界上有25%的人每天睡眠少于2个睡眠周期;
  世界上有50%的人每天睡眠少于3个周期;
  世界上另外25%的人每天睡眠超过3个睡眠周期。
  过去,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人们的睡眠规律是:每晚睡5小时左右,在下午睡大约一个睡眠周期。
  午睡是一种很自然的行为,当我们衰老了的时候,就需要回到这个习惯上来。强烈建议,超过50岁的人每天睡午觉,因为其中的好处已经被人类2000多年的历史证明了。
其他文献
越多事情你越想得到它,反而往往会远离你,正所谓凡事不要太过强求。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借口。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
期刊
如果是在十几年前,有冤无处诉的人要找媒体曝光时,第一个想到的大概都是央视的“焦点访谈”。如今,他们可能会得到这样的建议:去发条微博吧!  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到舆论监督利器,微博就这样悄悄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而作为其中的第一波“被试水者”,中石化、故宫、中国红十字会等央企和有关机构不幸撞上了“枪口”,成为被网民集体调侃挖苦嘲笑并层层剥光衣服的“弄潮儿”。  舆论监督新阵地  6月27日凌晨,戴着鸭舌帽
期刊
帆向落日的去处  明净与古老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明月照在当头  青色的蛇  弄着银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语  风吹过来  水手问起雨和星辰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涘的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期刊
根据《环球》杂志联合某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3月6日晚6时,在参与投票的24743名网民中,有62.33%的人表示明显感受到压力的存在,并正在为此而焦虑不安;同时,作为公司职员和企业员工的社会群体,被 36.02%的网友认为是最容易焦虑的群体。  学生担心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白领担心买房子、结婚、孩子上学、老人生病等一系列问题;农民工担心拖欠工钱;工人担心下岗;离退休人员担心待遇不能
期刊
我常常想像,母亲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她36岁的时候,我已经上中学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年轻的样子,因为,从我出生,她就是一个母亲了。印象中她总是弓着身子在一台老式脚踩的缝纫机跟前,绣帐沿,绣枕头,绣牡丹和鸳鸯。我犯了错误,就站在她的缝纫机跟前给她训,她看也不看我,不停地换线,牡丹花的叶子,就渐渐从鹅黄到浅绿到墨色了。  她都训我些什么呢?温文的她实在不会说恶毒的话,也没有上过几年学,说不
期刊
1996年11月5日,牛津大学各学院的学监们以259票对214票的表决结果,否决了沙特阿拉伯亿万富翁瓦菲支·赛义德的提议。赛义德建议捐款340万美元,让牛津建立一所“世界级的工商管理学院”。  这似乎是天方夜谭。哪有拒绝送上门来的捐款的道理,牛津究竟是富得流油还是疯了?牛津认为,教育是让学生为公众服务,而不是对赚钱有所准备。他们担心,工商教育会变成讲授如何在6个月内赚取50万美元,“有着古老传统的
期刊
“这是一个母女三人的故事——关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关于钢琴和小提琴,以及我们如何成功地登上卡内基音乐大厅的舞台。”48岁的耶鲁法学院教授、美籍华裔移民蔡美儿在她的新书《虎妈战歌》介绍中写道。  这位华裔母亲和她的女儿们不仅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大厅,也登上了美国媒体的首页。《华尔街日报》对她的故事进行了连续报道,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则将她选为了封面人物。  如果只是这样一个优雅的故事,她或许不会成为目前
期刊
我自认为这是一种“运气”,与一个民族一起亲历了一场千年不遇的大灾难。当大地震袭击日本的时候,我就在东京,震后在那里又待了4天半,才按原定日程回国。这4天半在东京的经历与印象,事后令我不时地想起3个词儿,这便是“惊心动魄”、“淡定”和“有序”。  惊心动魄,是就这场大地震的可怕感受而言。  日本9级大地震,即使在距震源地300多公里外的东京,震动也非常强烈,完全可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那天,我午休起床后
期刊
1938年,苏州姑娘严曦逃至川南小城五通桥,在盐务总局开设的保育院谋得一份会计工作。保育院设在五龙山多宝寺,收养了700多名难民的孩子,都是女孩。寺庙不大,孩子们只能睡在垫着一层稻草的地上,横七竖八,重峦叠嶂。严曦一有时间,就给孩子们洗头、剪指甲,去山下挑水。  1939年,宋美龄到此视察。第一夫人的绝代风华照亮了简陋庙宇,镁光灯照亮了第一夫人的绝代风华。在照相机下,夫人为几个孩子示范性地剪起指甲
期刊
中国夫妻自古讲究“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传统的婚姻中,人们喜欢把对配偶的爱融入点滴生活,这一点固然重要,却少了些调剂与乐趣。婚姻专家指出,与国外夫妻相比,中国人的婚姻容易缺少以下7样东西。若能多注意、多投入,婚姻生活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1.亲昵  中国夫妻大多羞涩,觉得“亲昵”是黏糊的表现。但研究显示,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是婚姻的必需品。日本爱妻家协会就发起过一个“拥抱妻子计划”,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