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以说,几乎所有与中国品牌签约的NBA球星战绩都是惨不忍睹。缘何为中国品牌代言的球星会遭受厄运呢?
2011年1月初,网上流传出史蒂夫·弗朗西斯吸毒的照片。几天前,这位前NBA球星与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正式解约。
2010年12月15日,弗朗西斯来华。13天,出场4次,只打了1分钟的比赛。这位安踏曾经签约的球星,如今到了连CBA都混不下去的地步。在NBA,像弗朗西斯这样与中国品牌签约的球星遭受厄运,并不仅仅是特例。
可以说,几乎所有与中国品牌签约的NBA球星战绩都是惨不忍睹。缘何为中国品牌代言的球星会遭受厄运呢?
球员都是非一流
在NBA,中国运动品牌之所以签约那些球星,总体来说与实力有关。
从实力上来说,中国品牌肯定无法跟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相比,所以在签约球星上可选择的范围就小多了。
财大气粗的耐克,他们签约了名气最大的球星,比如,将NBA推广至全球每个角落的迈克尔·乔丹,现役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而阿迪达斯签约的则是实力超一流的球星,比如,当时在森林狼的凯文·加内特、两届得分王麦克格雷迪、蒂姆·邓肯、状元秀罗斯……
这些球星,在签约的时候都正值当打之年,年轻气盛,如果没有特别意外情况出现,不会有什么风险。比如,本赛季詹姆斯从骑士转会到热火组成了“三巨头“,引起争议,全球关注。耐克趁此大赚了了一把,把营销网络的覆盖面又一次扩大。
相比较而言,中国运动品牌签约的都是二三流球星,还有一些刚刚进人NBA的新秀,他们有的进入了职业暮年,有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在中国品牌签约的这些球星中,他们在签约的时候,一部分人都已经是与赞助商签下的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份合同。风险自不必说,号召力与影响力也会下降很多。
李宁花重金签下的榜眼秀埃文·特纳就让人大跌眼镜。
在选秀之前,特纳被很多球探比喻成罗伊一般的冷酷以及有一颗大心脏,他是除了沃尔以外最具潜力的新人。但赛季进行了将近一半,埃文·特纳只有赛季平均7分的表现,而约翰·沃尔却成为了华盛顿奇才队的后场核心,场均15.4分。
如果埃文·特纳照这样表现下去,跟去年的榜眼秀塔比特一样被球队下放,那李宁可就亏大了。要知道,李宁可是与埃文·特纳签下了多年的代言合同。
战略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NBA赛事的影响越来越大,出现了一大批如乔丹、马龙、约翰逊这样的超级球星。耐克、阿迪达斯、匡威等一些国外运动品牌行动迅速,与一流球星签约代言。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品牌在年轻人中掀起了疯狂消费效应。
在国内,消费者也表现出了对国际运动品牌的青睐,国内品牌在一线城市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销售压力加大。面对这种情况,李宁公司首先进行了战略调整,进军NBA。
2006年,李宁公司与前NBA球星达蒙·琼斯签约。签约后,李宁在国内的影响迅速增大,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李宁战略的成功,引来了同伴安踏、匹克、鸿星尔克等品牌的一窝蜂效仿。一时间,中国品牌纷纷与NBA球员或联盟签约。
他们盲目选择球员进行代言,想就此引起后期连锁反应,带来的却是在NBA赛场上中国品牌的“德比战”。
他们要么签约如穆托姆博、弗朗西斯这样年老体弱进入职业暮年期,但在中国还有一些影响力的球员,或者如武贾西奇、卡尔·兰德里这样有潜力的新人;再或者曾经是超级球星的戴维斯。对于这种现象,有球迷曾在央视五套直播短信互动时说:“NBA成了CBA,中国品牌怎么都喜欢扎堆跟风啊,没劲!”
为品牌忽略了风险
李宁、安踏、匹克这样的国内品牌营销目的很清晰,他们进军NBA,只是想借NBA的影响,树立品牌,使人们认识到国内的品牌也达到了一定的国际品牌水准,以此激活营销链条,增加品牌传播的线下活动。比如说广告、终端活动、与观众的互动,以及其他营销平台的搭建。最终,带动国内的销售。
中国品牌为了树立品牌的形象,在选择球员的时候存在很多偶然。
以休斯顿火箭队为例,李宁签约了海耶斯、安踏签约了斯科拉、匹克签约了巴蒂尔,休斯顿火箭队成了“中国制造”。他们都是姚明的队友,受关注度自然高,但姚明经常受伤,这种情况下就不那么乐观了。
据《潇湘晨报》报道“姚明的伤情在影响着NBA的收视率。本赛季初,姚明的复出一度刺激了收视率。比如央视直播有姚明参与的赛事,每场比赛的短信投票达到几千页的惊人规模。而姚明再次受伤后,参与投票的球迷锐减了90%以上。”
“姚明受伤后,NBA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实有些影响。但由于湖南经视与NBA联盟签订的直播场次球队都是球迷喜欢的,因此现在一般白天都是收视率1,收视份额10,这在白天时段已经是很不错的数据了。”
NBA自身的残酷性
品牌之间存在竞争,在NBA的赛场上也同样充满了残酷的竞争。
2009-2010赛季,麦迪在休斯顿火箭队的年薪是2300万美元,受伤后被交易到纽约尼克斯队,如今被交易到底特律活塞队,拿着老将底薪230万美元。
麦迪少年成名,高中直入NBA,天赋过人,曾是两届得分王,凭借35秒13分载入NBA历史史No国际品牌阿迪达斯与他签约,打造了麦迪战靴。NBA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市场,品牌商在那时尽可能地挖掘出了麦迪身上的商业价值。尽管姚明当时的广告收入是麦迪的三倍,但麦迪的商业价值在全球影响力依然很大。随之而来的是伤病,麦迪的膝盖不断受伤,状态下滑。
在NBA像麦迪这样经历职业重大转变的球员比比皆是。面对NBA的残酷性球星们用坚持做了选择。NBA经纪人夏松说“NBA”的400多人中,有60%的人都可以被称為边缘人,有短期合同的,有没有保障合同的,甚至还有十天合同的。这400多人当中,真正能够实现一个完整的、完美的、很好的职业生涯的,400多人中,能有50人,这是很正常的。能有100人,这已经是不错的,超过100人,这就是很困难的事情。
NBA残酷性冲击着边缘球员,中国品牌在实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跟着他们一起冒险。(据《翻阅日历》)
2011年1月初,网上流传出史蒂夫·弗朗西斯吸毒的照片。几天前,这位前NBA球星与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正式解约。
2010年12月15日,弗朗西斯来华。13天,出场4次,只打了1分钟的比赛。这位安踏曾经签约的球星,如今到了连CBA都混不下去的地步。在NBA,像弗朗西斯这样与中国品牌签约的球星遭受厄运,并不仅仅是特例。
可以说,几乎所有与中国品牌签约的NBA球星战绩都是惨不忍睹。缘何为中国品牌代言的球星会遭受厄运呢?
球员都是非一流
在NBA,中国运动品牌之所以签约那些球星,总体来说与实力有关。
从实力上来说,中国品牌肯定无法跟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相比,所以在签约球星上可选择的范围就小多了。
财大气粗的耐克,他们签约了名气最大的球星,比如,将NBA推广至全球每个角落的迈克尔·乔丹,现役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而阿迪达斯签约的则是实力超一流的球星,比如,当时在森林狼的凯文·加内特、两届得分王麦克格雷迪、蒂姆·邓肯、状元秀罗斯……
这些球星,在签约的时候都正值当打之年,年轻气盛,如果没有特别意外情况出现,不会有什么风险。比如,本赛季詹姆斯从骑士转会到热火组成了“三巨头“,引起争议,全球关注。耐克趁此大赚了了一把,把营销网络的覆盖面又一次扩大。
相比较而言,中国运动品牌签约的都是二三流球星,还有一些刚刚进人NBA的新秀,他们有的进入了职业暮年,有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在中国品牌签约的这些球星中,他们在签约的时候,一部分人都已经是与赞助商签下的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份合同。风险自不必说,号召力与影响力也会下降很多。
李宁花重金签下的榜眼秀埃文·特纳就让人大跌眼镜。
在选秀之前,特纳被很多球探比喻成罗伊一般的冷酷以及有一颗大心脏,他是除了沃尔以外最具潜力的新人。但赛季进行了将近一半,埃文·特纳只有赛季平均7分的表现,而约翰·沃尔却成为了华盛顿奇才队的后场核心,场均15.4分。
如果埃文·特纳照这样表现下去,跟去年的榜眼秀塔比特一样被球队下放,那李宁可就亏大了。要知道,李宁可是与埃文·特纳签下了多年的代言合同。
战略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NBA赛事的影响越来越大,出现了一大批如乔丹、马龙、约翰逊这样的超级球星。耐克、阿迪达斯、匡威等一些国外运动品牌行动迅速,与一流球星签约代言。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品牌在年轻人中掀起了疯狂消费效应。
在国内,消费者也表现出了对国际运动品牌的青睐,国内品牌在一线城市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销售压力加大。面对这种情况,李宁公司首先进行了战略调整,进军NBA。
2006年,李宁公司与前NBA球星达蒙·琼斯签约。签约后,李宁在国内的影响迅速增大,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李宁战略的成功,引来了同伴安踏、匹克、鸿星尔克等品牌的一窝蜂效仿。一时间,中国品牌纷纷与NBA球员或联盟签约。
他们盲目选择球员进行代言,想就此引起后期连锁反应,带来的却是在NBA赛场上中国品牌的“德比战”。
他们要么签约如穆托姆博、弗朗西斯这样年老体弱进入职业暮年期,但在中国还有一些影响力的球员,或者如武贾西奇、卡尔·兰德里这样有潜力的新人;再或者曾经是超级球星的戴维斯。对于这种现象,有球迷曾在央视五套直播短信互动时说:“NBA成了CBA,中国品牌怎么都喜欢扎堆跟风啊,没劲!”
为品牌忽略了风险
李宁、安踏、匹克这样的国内品牌营销目的很清晰,他们进军NBA,只是想借NBA的影响,树立品牌,使人们认识到国内的品牌也达到了一定的国际品牌水准,以此激活营销链条,增加品牌传播的线下活动。比如说广告、终端活动、与观众的互动,以及其他营销平台的搭建。最终,带动国内的销售。
中国品牌为了树立品牌的形象,在选择球员的时候存在很多偶然。
以休斯顿火箭队为例,李宁签约了海耶斯、安踏签约了斯科拉、匹克签约了巴蒂尔,休斯顿火箭队成了“中国制造”。他们都是姚明的队友,受关注度自然高,但姚明经常受伤,这种情况下就不那么乐观了。
据《潇湘晨报》报道“姚明的伤情在影响着NBA的收视率。本赛季初,姚明的复出一度刺激了收视率。比如央视直播有姚明参与的赛事,每场比赛的短信投票达到几千页的惊人规模。而姚明再次受伤后,参与投票的球迷锐减了90%以上。”
“姚明受伤后,NBA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实有些影响。但由于湖南经视与NBA联盟签订的直播场次球队都是球迷喜欢的,因此现在一般白天都是收视率1,收视份额10,这在白天时段已经是很不错的数据了。”
NBA自身的残酷性
品牌之间存在竞争,在NBA的赛场上也同样充满了残酷的竞争。
2009-2010赛季,麦迪在休斯顿火箭队的年薪是2300万美元,受伤后被交易到纽约尼克斯队,如今被交易到底特律活塞队,拿着老将底薪230万美元。
麦迪少年成名,高中直入NBA,天赋过人,曾是两届得分王,凭借35秒13分载入NBA历史史No国际品牌阿迪达斯与他签约,打造了麦迪战靴。NBA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市场,品牌商在那时尽可能地挖掘出了麦迪身上的商业价值。尽管姚明当时的广告收入是麦迪的三倍,但麦迪的商业价值在全球影响力依然很大。随之而来的是伤病,麦迪的膝盖不断受伤,状态下滑。
在NBA像麦迪这样经历职业重大转变的球员比比皆是。面对NBA的残酷性球星们用坚持做了选择。NBA经纪人夏松说“NBA”的400多人中,有60%的人都可以被称為边缘人,有短期合同的,有没有保障合同的,甚至还有十天合同的。这400多人当中,真正能够实现一个完整的、完美的、很好的职业生涯的,400多人中,能有50人,这是很正常的。能有100人,这已经是不错的,超过100人,这就是很困难的事情。
NBA残酷性冲击着边缘球员,中国品牌在实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跟着他们一起冒险。(据《翻阅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