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独特功能,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素质教育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要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改革和发展,迫切要求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来取代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善于发现问题。那么,在素质教育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呢?
1、转变教育观念。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现在的青少年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获取知识的途径较多,信息来源较广。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教师教学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要“授人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用无穷,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用,新世纪的教师不再是一般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是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发展的促进者。当学生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他们就能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通过主动的努力,就能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落实“双主”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从思想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每名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每名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生理、心理品质、智能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让每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不但在目前,而且更会在日后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础教育要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既要以教师为主导,更要以学生为主体,两者不能偏颇。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起向导作用、导演作用要求教师运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创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以教师为主导是为了更好的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切忌满堂灌、反复操作、重复训练等不科学的教学模式;短平快、超前判断的课堂模式必须终止,而应提倡充分地展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同时,也应注意,我们的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尊心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和娱乐,他们需要教育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民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树立“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完全平等的”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
3、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习兴趣的高低与学习效率的高低密不可分。兴趣提高了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改善,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老问题,主要是感觉物理太抽象、难以理解、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离生活越贴近的教学越能调动学生生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要少一些斜面、小球,多一些来自于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真实模型;多寻找物理理论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密切的事例,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无处没有物理,物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这样无疑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物理教学应当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物理教学不能因此而呆板、枯燥、乏味,物理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另外,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奇异的物理现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讲的、从各种媒体上得到的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的经验,间接经验只有转化为直接经验才更具有生命力。
4、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可是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学生的自主作用发挥不够,即使是学生实验,学生也是按课本进行操作,对实验的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功能利用不够。为此,教师要多用实验进行教学,并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去掉条条框框,把主動权交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实验。例如,对于“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学生实验,我先在小黑板上列出教学目标和注意事项,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拟实验报告和数据处理。通过这些自由度大、自主力强的实验,学生能学到许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以其趣味性和探索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反复修正,这些过程本身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实验能力,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5、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爱好。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如开展小制作、小实验、观察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阅读科普读物、调查、参观、举办科普讲座等活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活动初中生会更活泼,个性能得到充分体现,能施展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爱好。
建立科技兴趣小组,教师应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特长。
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精神和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将物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两者的作用互补,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另外,针对教材的特点,教师可自主的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观察实验法、学生讲演法、教材分析法、辩论法和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素质教育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要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改革和发展,迫切要求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来取代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善于发现问题。那么,在素质教育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呢?
1、转变教育观念。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现在的青少年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获取知识的途径较多,信息来源较广。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教师教学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要“授人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用无穷,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用,新世纪的教师不再是一般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是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发展的促进者。当学生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他们就能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通过主动的努力,就能获取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落实“双主”地位。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从思想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每名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每名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生理、心理品质、智能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让每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不但在目前,而且更会在日后对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础教育要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既要以教师为主导,更要以学生为主体,两者不能偏颇。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起向导作用、导演作用要求教师运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创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景;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以教师为主导是为了更好的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切忌满堂灌、反复操作、重复训练等不科学的教学模式;短平快、超前判断的课堂模式必须终止,而应提倡充分地展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同时,也应注意,我们的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自尊心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和娱乐,他们需要教育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民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树立“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完全平等的”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
3、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习兴趣的高低与学习效率的高低密不可分。兴趣提高了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改善,也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感到物理难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老问题,主要是感觉物理太抽象、难以理解、很难提起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离生活越贴近的教学越能调动学生生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要少一些斜面、小球,多一些来自于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真实模型;多寻找物理理论与学生生活体验联系密切的事例,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无处没有物理,物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这样无疑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物理教学应当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物理教学不能因此而呆板、枯燥、乏味,物理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另外,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大量的物理实验能显现奇异的物理现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讲的、从各种媒体上得到的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的经验,间接经验只有转化为直接经验才更具有生命力。
4、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可是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学生的自主作用发挥不够,即使是学生实验,学生也是按课本进行操作,对实验的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功能利用不够。为此,教师要多用实验进行教学,并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去掉条条框框,把主動权交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实验。例如,对于“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学生实验,我先在小黑板上列出教学目标和注意事项,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拟实验报告和数据处理。通过这些自由度大、自主力强的实验,学生能学到许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以其趣味性和探索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反复修正,这些过程本身能很好的锻炼他们的实验能力,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5、开展课外活动,发展特长爱好。
开展物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如开展小制作、小实验、观察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阅读科普读物、调查、参观、举办科普讲座等活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活动初中生会更活泼,个性能得到充分体现,能施展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爱好。
建立科技兴趣小组,教师应作一些必要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特长。
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精神和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将物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两者的作用互补,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另外,针对教材的特点,教师可自主的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观察实验法、学生讲演法、教材分析法、辩论法和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猜想,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