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与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23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澄清这样说:“创新就是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创新,就是独立创造,推陈出新;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另走新路;创新,就是破旧立新,创造特色。”深入推广新目标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最佳温床。
  一、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
  于漪老师曾呼吁:为了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语文教师要向轻车熟路告别,踏上新的征途。这种告别,其实就是扬弃,是创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学会创新的思维方法,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能发现并发展自身的创造力,敢于标新立异,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式大胆地怀疑批判。因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
  二、创新素质的培养,需要重视研究不同学科的个性
  目标教学的宗旨,从“为掌握而教”走向“为发展而学”,其实质,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人的终身发展。
  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和写作六个方面,其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操,丰富学生的各种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与智力。
  对教师而言,不是看你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基本功的过程,而是看你的生命之爱,人文情怀;对学生而言,就是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不断地纠正不良的学习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学生的心灵
  目标教学思想由传统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转向以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等新“三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创新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
  华东师大教育系冯起德教授指出:“目标教学要防止形式上的僵化。……要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一堂课要上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富有‘灵气’,让学生长智慧,陶冶人格,人性。”他还对目标教学模式提出了“不要死套,应该活用”、“不要恪守,应该变通”、“一种为主,多种结合”、“积极创造,孕育个性”等四条建议,以消除目标教学模式在运用中所产生的某些形式主义的幼稚病。
  具体做法如下:
  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在教学中,我们立足课堂教学,立足学生实际,重点对课型进行了研究,逐渐形成了三种基本课型:知识课、实践课、交流课,三种课型均包括阅读与写作两方面。下面仅以写作课进行例说:
  1.写作知识课。写作知识课即传统作文教学中的理论指导课,从写作基础知识方面进行专题指导,一般采用单课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其环节是:实例导向——方法指导——写作实践——检查小结。
  2.写作时间课。按照写作时间的不同,我们把写作时间课又分做单课时和双课时两种课型。单课时作文以强化思维训练和速写训练为主,点评为辅。环节为:命题——写作——评改——小结。双课时作文的环节为:命题——审题——写作——评改——总结。每节课都要推选优秀作文送交《孟春草》文学社,改进文要进行二次写作。
  3.写作交流课。写作交流课主要是交流优秀作文(本班,本校,其他同题优秀篇章),交流写作经验,为学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设置的一种课型。一般来讲,3——4周开办一次较为适当。
  二、做到六个结合,全方位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核心目标
  1.阅读与写作相结合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3、读书与做人相结合4、模仿与创新相结合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6、精讲与精练相结合
  三、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树立大语文观
  1.营造学习语文的家庭氛围。语文的功夫在课外,语文的外延是生活,为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我们从家长,学生两方面做工作,首先使他们明确初中语文学习的总要求,总目标;其次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语文教学的新动向,介绍语文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及成效,希望家长鼓励孩子多读书。
  同时,希望家长鼓励孩子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允许学生收听收看诸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科技博览、今日说法等节目。平时就阅读、时事等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学校利用班会及课前三分钟进行时事播报、述评,假期布置读一本好书,记一本笔记、古典诗词背诵等作业。
  2.营造学校学习语文的氛围。在教室布置上,板报内容上,每天黑板一角的成语、名言、警句的介绍上营造语文学习气氛。同时成立语文学习兴趣班,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文学社团的活动,让学生置身于语文学习的氛围中,关注语文,感悟语文。
  3.适时开展作文竞赛与语文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创作投稿,尝试发表作品的激动、愉悦,尝试在大社会上成功的滋味。平时即要求学生注意修改、整理自己的作文、随笔,一有机会积极投稿。
  目标教学,既有它科学、严谨的一面,在新时代,它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方法,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相信它定会为新时期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因为只要大家去做,相信成功的语文教学,成功的创新教育就会永驻我们身边。
  (河北省涿州市东城坊中学)
其他文献
职业中学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输送初级技术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班主任工作是其中的纽带,它在学校和学生之 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然而,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学校的老师普遍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管,要想管理好很难,压力很大,有的老师甚至不愿意当班主任,觉得有很大的挑战性。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现在的班级管理状况究竟如何?这就为我们当代职中人,特别是职高班主任老师提出了新的要
期刊
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    个中原因
期刊
当前,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将“ 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积极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质疑    赵凯华教授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讲得学
期刊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它学科十分必要,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充分展现个人魅力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真正把语文学好,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也就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达到叶圣陶老人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的有力保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下面
期刊
在小语自辅教学中究竟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为好?卢仲衡先生提出的“启、读、练、知、结”的课堂模 式在数学自辅教学中体现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小语自辅教学的实验中,证实了将五要素灵活运用同样也 是行之有效的。   “启、读、练、知、结”这五要素在小语自辅教学中是主要的五个教学环节。它的作用是:“启”,即提 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包含激起学生自学的心理动力,引起思维的渴望。“读”,把在启这个环节上提出的
期刊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许多教师为此虽孜孜以求,但“高投低效、无所适从”的事实,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究其原因,语文教学的流弊现象严重干扰了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以致效率始终不尽人意。   下面就针对语文教学流弊,谈谈三点对策窍门:     一、把兴趣引进堂——让他自己活动起来     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
期刊
一、开放选材,让学生“言之有物”    作文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学生面对作文唉叹:“没什么可以写呀!”是生活单调,还是确实没什么可写?当然不是。其实小学生缺乏的不是生活,而是发现。  鲁迅先生说:“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看来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材时必须打破清规戒律,实施开放的作文教学,让作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重合,要善于引导学生到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中吸取,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易放过,培养
期刊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逐渐深入到教育教学中,这种新理念来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新感悟和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新反思。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将新理念融会贯通,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为学生搭建快乐的学习平台,就成了教学实践中的重中之重。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
期刊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都要分别穿插编排几首古诗词。学生的朗读、背诵这些优秀作品,不仅可以让他们记住精美的诗句和传世的箴言,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知识,感受诗词的音乐美,更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可见,加强古诗词教学多么重要。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与积累。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他们记
期刊
这几天的暑期培训,我们学习了《有效教学》这本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我在这本书中认真学习了 “追问”这个词。前段时间,我听常州西新桥小学的封齐明老师在品课时运用过这个词。现前后联系,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就“追问”写点体会。   “追问”这个词出自南朝周弘正的《和庾肩吾入道馆》:“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追问”字典的解释是: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的问。可见追问的目的把问题彻底弄清楚、理明白,因此,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