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阶段是人的创造力的形成期,幼儿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培育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灵感;精心选材,拓宽幼儿创造空间;适当介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亲近自然,打开幼儿创造源泉;积极评价,培养幼儿创造勇气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创造力不仅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儿阶段是人的创造力的形成期,幼儿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育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灵感
罗恩菲德倡导美术教育以创作为内容,“教”的成分要降低,“导”的成分要升高。他主张美术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有效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状态。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放开孩子,使幼儿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让孩子尽情地大胆创造。只要孩子认为是合理的、可能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表扬,不管他画的是什么,任凭幼儿的思维自由发展,无拘无束。这样幼儿的思维才不会局限在某个范围之内。如在进行水粉画教学“太阳”一课时,我问幼儿:“太阳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圆圆的,红红的。”我说:“孩子们,大胆想象吧!太阳还可以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孩子说:“可不可以是三角形的、心形的……”我说:“当然可以。”当我问到太阳的颜色时,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夏天的太阳可以是绿色的,秋天的太阳可以是金黄色的……我接着问:“为什么太阳是五颜六色的?”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夏天的太阳如果是绿色的就不热了。秋天的果子成熟了,到处一片金黄这不是太阳的功劳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动手画,孩子们眼中的太阳真是千奇百怪、五彩缤纷。
二、精心选材,拓宽幼儿创造空间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极其重要。通常老师的做法是按照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直线式的教学。这样极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看是否有利于幼儿良好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美术活动的内容要给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避免每个幼儿画出一样的画,呈现同样的风格;要引导幼儿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幼儿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能力。蝴蝶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一种昆虫,它色彩艳丽,舞姿优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画“美丽的蝴蝶”时,活动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先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再画出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兴趣高涨,思维活跃,画出的蝴蝶千姿百态、活灵活现。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适当介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及时分析,给予适时适度的帮助。教师要适时介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一次剪纸课上,幼儿围着红纸有进有出地剪出形态各异的“雏形”。但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幼儿只会从一个角度进行观察,创造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我觉得有必要适时介入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一个孩子说:“老师,我剪了一个小乌龟。”“确实像乌龟耶!多怪的一张纸呀,转过来看看像什么?侧过来看看又像什么?”我说。旁边的小朋友急切地说:“老师,反过来看还像小兔呢!”幼儿在惊讶的同时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他们积极地投入了对“雏形”纸的“改造”,变出了不同的动物。后来,幼儿又由此及彼地对废报纸及边角料进行“改造”,形成了一次小小的创造热潮。
四、亲近自然,打开幼儿创造源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探究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观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去感受自然的美。春天带孩子去看看桃花、柳树、小草,放放风筝……夏天带孩子去摸摸大树,看看日出;秋天带孩子去捡落叶,观察小动物;冬天,让孩子看雪景,堆雪人,打雪仗……使幼儿在和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中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
五、积极评价,培养幼儿的创造勇气
当幼儿在胡乱涂抹一阵,完成作业后,即使这张画再难看,但他心中的满意程度不亞于完成一幅完美无缺的作品,这时,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种喜悦,更希望得到成人的承认和赞赏。如果教师责怪他乱涂乱画,不知是什么东西,那么我相信,今后再给你看作业时一定会惴惴不安,而他的那些自我“创作”会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继而代替的是小心翼翼模仿,力求达到成人所要求的标准。所以,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多加肯定,鼓励他们这种可贵的创作勇气。所以,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教师应能欣赏、理解幼儿的每幅画,并从中发现其优点。教师的每一次发现,都将成为幼儿绘画下一次进步的起点。以鼓励为主是评价绘画成绩,帮助幼儿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进一步巩固兴趣的有效措施。教师要有爱心和细心,应该经常用鼓励的话语“你画得真不错”“真好”来肯定幼儿的成果。曾经有一次,我教幼儿画太阳时,有个孩子画了一个绿太阳。我一见就想说:“世上哪有绿色的太阳?”可又一想,还是听听孩子的话吧!他说:“我的妈妈天天在外面干活,让火辣辣的太阳都晒黑了,而且满头大汗。我就想让太阳变成绿色的,给妈妈一片绿荫,妈妈就不会热了。”多美好的愿望呀!多大胆的想象呀!如果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去说“哪能有绿色的太阳”,那么结果就是幼儿失去了想象的翅膀。失去了创造的空间。所以适当的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增强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创造力不仅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发展、鼓励人民的潜在创造性,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儿阶段是人的创造力的形成期,幼儿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育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灵感
罗恩菲德倡导美术教育以创作为内容,“教”的成分要降低,“导”的成分要升高。他主张美术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有效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状态。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放开孩子,使幼儿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让孩子尽情地大胆创造。只要孩子认为是合理的、可能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表扬,不管他画的是什么,任凭幼儿的思维自由发展,无拘无束。这样幼儿的思维才不会局限在某个范围之内。如在进行水粉画教学“太阳”一课时,我问幼儿:“太阳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圆圆的,红红的。”我说:“孩子们,大胆想象吧!太阳还可以是什么形状的?”有的孩子说:“可不可以是三角形的、心形的……”我说:“当然可以。”当我问到太阳的颜色时,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夏天的太阳可以是绿色的,秋天的太阳可以是金黄色的……我接着问:“为什么太阳是五颜六色的?”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夏天的太阳如果是绿色的就不热了。秋天的果子成熟了,到处一片金黄这不是太阳的功劳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动手画,孩子们眼中的太阳真是千奇百怪、五彩缤纷。
二、精心选材,拓宽幼儿创造空间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活动内容的选择极其重要。通常老师的做法是按照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直线式的教学。这样极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看是否有利于幼儿良好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美术活动的内容要给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避免每个幼儿画出一样的画,呈现同样的风格;要引导幼儿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幼儿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能力。蝴蝶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一种昆虫,它色彩艳丽,舞姿优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画“美丽的蝴蝶”时,活动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先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再画出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兴趣高涨,思维活跃,画出的蝴蝶千姿百态、活灵活现。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适当介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及时分析,给予适时适度的帮助。教师要适时介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一次剪纸课上,幼儿围着红纸有进有出地剪出形态各异的“雏形”。但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幼儿只会从一个角度进行观察,创造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我觉得有必要适时介入以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一个孩子说:“老师,我剪了一个小乌龟。”“确实像乌龟耶!多怪的一张纸呀,转过来看看像什么?侧过来看看又像什么?”我说。旁边的小朋友急切地说:“老师,反过来看还像小兔呢!”幼儿在惊讶的同时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他们积极地投入了对“雏形”纸的“改造”,变出了不同的动物。后来,幼儿又由此及彼地对废报纸及边角料进行“改造”,形成了一次小小的创造热潮。
四、亲近自然,打开幼儿创造源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探究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观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去感受自然的美。春天带孩子去看看桃花、柳树、小草,放放风筝……夏天带孩子去摸摸大树,看看日出;秋天带孩子去捡落叶,观察小动物;冬天,让孩子看雪景,堆雪人,打雪仗……使幼儿在和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中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
五、积极评价,培养幼儿的创造勇气
当幼儿在胡乱涂抹一阵,完成作业后,即使这张画再难看,但他心中的满意程度不亞于完成一幅完美无缺的作品,这时,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种喜悦,更希望得到成人的承认和赞赏。如果教师责怪他乱涂乱画,不知是什么东西,那么我相信,今后再给你看作业时一定会惴惴不安,而他的那些自我“创作”会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继而代替的是小心翼翼模仿,力求达到成人所要求的标准。所以,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多加肯定,鼓励他们这种可贵的创作勇气。所以,教师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教师应能欣赏、理解幼儿的每幅画,并从中发现其优点。教师的每一次发现,都将成为幼儿绘画下一次进步的起点。以鼓励为主是评价绘画成绩,帮助幼儿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进一步巩固兴趣的有效措施。教师要有爱心和细心,应该经常用鼓励的话语“你画得真不错”“真好”来肯定幼儿的成果。曾经有一次,我教幼儿画太阳时,有个孩子画了一个绿太阳。我一见就想说:“世上哪有绿色的太阳?”可又一想,还是听听孩子的话吧!他说:“我的妈妈天天在外面干活,让火辣辣的太阳都晒黑了,而且满头大汗。我就想让太阳变成绿色的,给妈妈一片绿荫,妈妈就不会热了。”多美好的愿望呀!多大胆的想象呀!如果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去说“哪能有绿色的太阳”,那么结果就是幼儿失去了想象的翅膀。失去了创造的空间。所以适当的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增强想象力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