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略)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踏进教室):同学们,现在给你们出两道谜语,看哪个同学能猜得出来是什么动物。
1.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张;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蜘蛛。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学生的回答更响亮了。)
【设置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嗯,看来这些小谜语难不倒我们同学,那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也和动物有关系,那就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写的《绿色蝈蝈》。
(师板书标题《绿色蝈蝈》)
二、学生活动,感知内容
师:大家来读一下这个标题,弄清文章介绍的对象?(蝈蝈)
师:大家见过蝈蝈吗?(见过)
师:那我们方言叫做什么?同学们能告诉我它长什么样吗?
(学生有的以为是蝗虫、有的认为是螳螂。有的说“绿色”、有的说“黑色”、有的说“褐色”……)
师:好,那大家一起来看这几幅彩色图,看看蝗虫、螳螂和蝈蝈的区别。(师播放相关昆虫的幻灯片)
【通过对比,学生发觉蝈蝈和蝗虫、螳螂有些相似之处,但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师:如果让你给同学们介绍蝈蝈,你会介绍什么内容?
生1:我会介绍颜色、介绍它住的地方。
生2:我会介绍它的形状、它的声音。
师:那你能给我们模仿一下蝈蝈的声音吗?
(学生模仿,全班鼓掌)
生3:我会介绍它喜欢吃的东西。
师:那你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东西吗?
生3:蝉,我在树下见过它吃蝉,也见过它吃青草。
师:哦,看来这个同学平时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那哪个同学能用100字左右来介绍一下蝈蝈的习性?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生讨论、动笔)
学生代表发言:蝈蝈有黑蝈蝈、绿蝈蝈、褐色蝈蝈等等,而我们平时见到的蝈蝈是庄稼地里的绿蝈蝈,它有一对眼,三对足和一对灵活的触角,一双黄色的翅膀,身穿绿衣衬衫,爱吃蝉肉,也吃点青草,叫声像蝉,但比蝉的悦耳动听。(学生鼓掌)
师:嗯,看来我们同学对蝈蝈并不陌生。说实在,老师觉得好惭愧,我没见过蝈蝈(其实见过),更不用说听到它的声音了,但见过蝗虫,刚开始我以为蝗虫就是蝈蝈呢,现在知道了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这里你们让我知道了蝈蝈的多种颜色、蝈蝈的声音、蝈蝈喜欢的东西,现在你们就是我的老师。(生开心地笑了)
【创设这样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这样的科普文章费劲了。创设情境问题,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舞,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师:刚才关于蝈蝈的知识都是同学们讲的,那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呢?
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绿色蝈蝈》这篇文章,自己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在各文段里所出现的生字、生词并根据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划出你认为重要或者写得好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标注理由。
(学生打开课本,开始带着问题默读)
【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工具书,还有同桌间的讨论,解决了生字、生词。往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文中获取信息——文中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
生1: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介绍的内容和我们刚才讲的差不多一样,有叫声、有形状,也有它爱吃的东西——蝉肉。
生2:但是我觉得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蝈蝈还喜欢吃很甜的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他比我们知道的多。
生3:其实文中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叫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外形——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食性——从课文第四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它们的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学生认识出发回到新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从文本中获取自己所想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科普类文章乏味和难以理解了。】
三、发现问题,探究缘由,学习作者的精神
师:刚才的发言中我注意到有个同学说作者比我们知道的多,那你们觉得原因是什么?大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进行分析吗?
生1: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思考总结的原因。如“绿色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无法讲话,作者喂蝈蝈很甜的水果,蝈蝈都很爱吃,而蝈蝈在吃蝉的时候,先吃肚子,那里堆积着糖浆甜汁的嗉囊。这些都是作者细致观察、思考总结的结果。
生2:那是因为他对科学负责、热爱和执著的态度。别人在欢度国庆的日子里,作者却没忘记去观察昆虫,如“我独自一人……”
师:同学们能把问题看得如此的透彻,我觉得你们也很认真地阅读了这篇文章,你们真不简单。所以,只要我们也能做到对自己喜欢的昆虫善于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那么同学们也就成了“小法布尔”了。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先进行自我思考,然后以邻座的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交流,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标注理由。
最后每个组拿出一个句子或段落作代表性发言。
(学生研究讨论、派代表发言)
组1:我们喜欢这一句:“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生动形象,充满感情,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漂亮的蝈蝈。
组2:我们喜欢这一句:“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蝈蝈,把蝈蝈比成歌手,流露出了作者对蝈蝈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组3:我们喜欢这一句:“蝈蝈是彼此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句话让我们感触很深,这些小小的昆虫都懂得和睦相处,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而我们有时还不如它们,不是吗?在学校,有些同学为了点小事而打架;在家里,有些人为了点钱而六亲不认……这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
师:同学们的体会多么深刻啊。是的,我们人类其实有时候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所以,我们班的同学也应该向这小小的昆虫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友爱和睦的班集体环境。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不惜笔墨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其实,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还体现在作者对蝈蝈称呼的变换上,大家都可以从书中找出有关称呼变换的词语。(学生找)
众学生:狂热的狩猎者、艺术家、歌手、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
【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从科普小品中获得一种宝贵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法布尔老人对昆虫世界的深厚感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通过比较,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
师:通过刚才对语言的学习,大家可以拿前面我们同学介绍蝈蝈的语言和本文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异同?(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思考)
生1:我觉得本文语言较生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生2:本文对蝈蝈声音的描摹上,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生3: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介绍用语也很生动,他用了“灵活”、“穿绿衣裳”、“悦耳动听”等。
生4: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语言也有平实的,如他在介绍蝈蝈的种类时语言就比较平实。
师:看来同学们在学这篇课文时,不仅做到了眼到、耳到、手到,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心到。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大家也了解了语言的生动性。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时,我们就可以模仿文中的写法,把文章变得生动有趣。
【学习语文本质上就是学习语言,要把语文教出“语文味”,就必须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所以,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拿自己的作品和文本进行比较,交给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思考、去表述,通过比较和在对语言品读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以前上这篇课文时都是按着上说明文抓特征、讲方法、理顺序、抓语言的规律来上。学生就这样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觉得枯燥没意思,收效也甚微,而自己也觉得上这样的文章索然无味。可在新课程理念(对于科普文章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懂得如何从文中获取信息)的指导下,我设计并实施了这一课的教学,感触很深。
在这一节课中,从感知文本内容,到品读文本语言,再到合作探究,再到反思,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主动地学习,热情度高涨,与以前的教学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原因在于,一是我在课堂上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以自己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学习;在这节课中,我创造了一个和谐平等的平台给学生,所以才有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二是因为转换了角色:自己放下了“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把自己融入了学生当中,也成了一个学习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自探索,无不体现了一种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除此之外,我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通过这篇科普文章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原来这样的文章也能教出“语文味”来。
(责任编辑 刘宇帆)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踏进教室):同学们,现在给你们出两道谜语,看哪个同学能猜得出来是什么动物。
1.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张;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蜘蛛。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2.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大象!学生的回答更响亮了。)
【设置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嗯,看来这些小谜语难不倒我们同学,那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也和动物有关系,那就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写的《绿色蝈蝈》。
(师板书标题《绿色蝈蝈》)
二、学生活动,感知内容
师:大家来读一下这个标题,弄清文章介绍的对象?(蝈蝈)
师:大家见过蝈蝈吗?(见过)
师:那我们方言叫做什么?同学们能告诉我它长什么样吗?
(学生有的以为是蝗虫、有的认为是螳螂。有的说“绿色”、有的说“黑色”、有的说“褐色”……)
师:好,那大家一起来看这几幅彩色图,看看蝗虫、螳螂和蝈蝈的区别。(师播放相关昆虫的幻灯片)
【通过对比,学生发觉蝈蝈和蝗虫、螳螂有些相似之处,但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师:如果让你给同学们介绍蝈蝈,你会介绍什么内容?
生1:我会介绍颜色、介绍它住的地方。
生2:我会介绍它的形状、它的声音。
师:那你能给我们模仿一下蝈蝈的声音吗?
(学生模仿,全班鼓掌)
生3:我会介绍它喜欢吃的东西。
师:那你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东西吗?
生3:蝉,我在树下见过它吃蝉,也见过它吃青草。
师:哦,看来这个同学平时很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那哪个同学能用100字左右来介绍一下蝈蝈的习性?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生讨论、动笔)
学生代表发言:蝈蝈有黑蝈蝈、绿蝈蝈、褐色蝈蝈等等,而我们平时见到的蝈蝈是庄稼地里的绿蝈蝈,它有一对眼,三对足和一对灵活的触角,一双黄色的翅膀,身穿绿衣衬衫,爱吃蝉肉,也吃点青草,叫声像蝉,但比蝉的悦耳动听。(学生鼓掌)
师:嗯,看来我们同学对蝈蝈并不陌生。说实在,老师觉得好惭愧,我没见过蝈蝈(其实见过),更不用说听到它的声音了,但见过蝗虫,刚开始我以为蝗虫就是蝈蝈呢,现在知道了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这里你们让我知道了蝈蝈的多种颜色、蝈蝈的声音、蝈蝈喜欢的东西,现在你们就是我的老师。(生开心地笑了)
【创设这样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这样的科普文章费劲了。创设情境问题,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舞,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师:刚才关于蝈蝈的知识都是同学们讲的,那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呢?
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绿色蝈蝈》这篇文章,自己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出在各文段里所出现的生字、生词并根据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划出你认为重要或者写得好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标注理由。
(学生打开课本,开始带着问题默读)
【学生借助自己手中的工具书,还有同桌间的讨论,解决了生字、生词。往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文中获取信息——文中介绍了蝈蝈的哪些习性?】
生1: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介绍的内容和我们刚才讲的差不多一样,有叫声、有形状,也有它爱吃的东西——蝉肉。
生2:但是我觉得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蝈蝈还喜欢吃很甜的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他比我们知道的多。
生3:其实文中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蝈蝈的叫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外形——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食性——从课文第四自然段到第九自然段,它们的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从学生认识出发回到新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从文本中获取自己所想要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科普类文章乏味和难以理解了。】
三、发现问题,探究缘由,学习作者的精神
师:刚才的发言中我注意到有个同学说作者比我们知道的多,那你们觉得原因是什么?大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进行分析吗?
生1: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思考总结的原因。如“绿色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无法讲话,作者喂蝈蝈很甜的水果,蝈蝈都很爱吃,而蝈蝈在吃蝉的时候,先吃肚子,那里堆积着糖浆甜汁的嗉囊。这些都是作者细致观察、思考总结的结果。
生2:那是因为他对科学负责、热爱和执著的态度。别人在欢度国庆的日子里,作者却没忘记去观察昆虫,如“我独自一人……”
师:同学们能把问题看得如此的透彻,我觉得你们也很认真地阅读了这篇文章,你们真不简单。所以,只要我们也能做到对自己喜欢的昆虫善于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那么同学们也就成了“小法布尔”了。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先进行自我思考,然后以邻座的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交流,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标注理由。
最后每个组拿出一个句子或段落作代表性发言。
(学生研究讨论、派代表发言)
组1:我们喜欢这一句:“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腻地描写了蝈蝈的外形,生动形象,充满感情,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漂亮的蝈蝈。
组2:我们喜欢这一句:“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蝈蝈,把蝈蝈比成歌手,流露出了作者对蝈蝈浓厚、炽热的喜爱之情。
组3:我们喜欢这一句:“蝈蝈是彼此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句话让我们感触很深,这些小小的昆虫都懂得和睦相处,更何况我们人类呢!而我们有时还不如它们,不是吗?在学校,有些同学为了点小事而打架;在家里,有些人为了点钱而六亲不认……这不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
师:同学们的体会多么深刻啊。是的,我们人类其实有时候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所以,我们班的同学也应该向这小小的昆虫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友爱和睦的班集体环境。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不惜笔墨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其实,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还体现在作者对蝈蝈称呼的变换上,大家都可以从书中找出有关称呼变换的词语。(学生找)
众学生:狂热的狩猎者、艺术家、歌手、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
【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从科普小品中获得一种宝贵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法布尔老人对昆虫世界的深厚感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五、通过比较,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
师:通过刚才对语言的学习,大家可以拿前面我们同学介绍蝈蝈的语言和本文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异同?(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思考)
生1:我觉得本文语言较生动。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生2:本文对蝈蝈声音的描摹上,生动形象,惟妙惟肖。
生3: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介绍用语也很生动,他用了“灵活”、“穿绿衣裳”、“悦耳动听”等。
生4:我觉得刚才那位同学的语言也有平实的,如他在介绍蝈蝈的种类时语言就比较平实。
师:看来同学们在学这篇课文时,不仅做到了眼到、耳到、手到,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心到。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大家也了解了语言的生动性。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时,我们就可以模仿文中的写法,把文章变得生动有趣。
【学习语文本质上就是学习语言,要把语文教出“语文味”,就必须引领学生品读语言。所以,在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拿自己的作品和文本进行比较,交给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思考、去表述,通过比较和在对语言品读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绿色蝈蝈》教学反思】
以前上这篇课文时都是按着上说明文抓特征、讲方法、理顺序、抓语言的规律来上。学生就这样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觉得枯燥没意思,收效也甚微,而自己也觉得上这样的文章索然无味。可在新课程理念(对于科普文章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懂得如何从文中获取信息)的指导下,我设计并实施了这一课的教学,感触很深。
在这一节课中,从感知文本内容,到品读文本语言,再到合作探究,再到反思,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主动地学习,热情度高涨,与以前的教学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原因在于,一是我在课堂上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以自己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去学习;在这节课中,我创造了一个和谐平等的平台给学生,所以才有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畅所欲言,展示自己。二是因为转换了角色:自己放下了“教师是绝对权威”、“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把自己融入了学生当中,也成了一个学习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自探索,无不体现了一种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除此之外,我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离文本的教学原则。通过这篇科普文章的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原来这样的文章也能教出“语文味”来。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