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利用“追问”与“反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目前普遍认可的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逻辑起点”。
1.1“追问”是思维的激发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或回答了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从而再度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一种策略。追问是思维的激发。如果说设问是老师有备而来的问题,那么追问既可以有备而来,又需要临场发挥。因为课堂中学生思维具有多变性与未知性,老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提问,这就是追问。追问具有层次性,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追问具有引导性,可以把知识层层剥开,让学生体驗知识的形成过程。适时、有效地追问,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他们深入探求。
1.2反问是互动的灵魂
这里讲的“反问”既指老师的反问,又指学生的“反问”。老师反问应在学生思维发生偏差或者思维障碍时。来自学生的“反问”比教师的反问更加有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了让老师提问,忽视了学生的提问。其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解决老师设计好的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反问的老师是最优秀的老师,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能力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2.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如引导研究性学习、引导合作性学习等。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定义、定理或规律,如果仅依靠教师口头传授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不断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共享一种观念:大家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介绍法拉第经过十年实践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白炽灯一节教学中,可介绍科学家经过上千次实验才找到灯丝钨的事例,说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方法。
3.加强对培养“差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反思
优生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主要原因大多是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差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和方法优劣。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差生”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转化“差生”工作的成效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差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尤其在高中物理起始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尤为重要,因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动力量,所以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用有趣的物理内容吸引学生、设计高效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法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类比法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类比法是通过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点和相似点,并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移到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上,从而推论出它们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
不同的物理知识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它们遵守相同或相似的物理规律。通过类比可以寻求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理清相似概念,区分本质区别,加深对规律理解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电场的性质和规律时通常是和重力场进行类比,电场中的电势差、电势、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类比重力场中的高度差、高度、重力做功、重力势能;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些概念有相同的,也有区别和不同。如物体高度降低物体的重力势能会减小,而电势减小电荷的电势能却不一定减小,学生对此就有疑惑。对比讲解重力势能、电势能的变化都是由重力和电场力做功唯一决定,但是由于电荷有正、负两种,因此电荷电性不同,经历相同的过程,电场力做功也不同,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同。
5.教学中要进行有效设问
在物理教学中,优质的设问不论是承接还是开合,其条理都非常清楚,逻辑关系也非常明晰,且与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程度相吻合,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和思维所带来的乐趣。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对教学问题设计不够关注或是不知如何设置相关问题,易导致课堂教学不流畅,教学效果不佳。有效设问能帮助教师有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5.1学情维度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已学相应物理知识的发展水平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全班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及班级中不同智力与物理学习水平学生的差异性,尽量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所设问题中得到相关信息,引起积极思考并组织回答。
5.2教学目标维度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必须细分到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才有价值和可操作,否则问题就会失去基本的内容和核心,变得空洞或不着边际,而教学目标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教师针对具体细分目标的设问。
5.3时间维度
设问必须依据时间顺序展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程度的加深也是随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问题提出的先后次序必须与之相适应。否则即使是设计得非常好的问题,如果提出的时机不合适,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就不能称之为有效设问。
具体到物理课堂上,为了适应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需要,老师在创设问题时必须按照时间和物理知识的层层深入顺序依次呈阶梯展开,有序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思考能力。
所谓问题意识,目前普遍认可的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其研究过程,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逻辑起点”。
1.1“追问”是思维的激发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或回答了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从而再度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一种策略。追问是思维的激发。如果说设问是老师有备而来的问题,那么追问既可以有备而来,又需要临场发挥。因为课堂中学生思维具有多变性与未知性,老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提问,这就是追问。追问具有层次性,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追问具有引导性,可以把知识层层剥开,让学生体驗知识的形成过程。适时、有效地追问,能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他们深入探求。
1.2反问是互动的灵魂
这里讲的“反问”既指老师的反问,又指学生的“反问”。老师反问应在学生思维发生偏差或者思维障碍时。来自学生的“反问”比教师的反问更加有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习惯了让老师提问,忽视了学生的提问。其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解决老师设计好的问题,更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反问的老师是最优秀的老师,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能力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2.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如引导研究性学习、引导合作性学习等。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定义、定理或规律,如果仅依靠教师口头传授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不断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共享一种观念:大家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要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介绍法拉第经过十年实践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白炽灯一节教学中,可介绍科学家经过上千次实验才找到灯丝钨的事例,说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方法。
3.加强对培养“差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反思
优生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主要原因大多是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差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和方法优劣。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差生”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转化“差生”工作的成效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差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尤其在高中物理起始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尤为重要,因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动力量,所以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用有趣的物理内容吸引学生、设计高效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法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类比法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类比法是通过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同点和相似点,并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移到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上,从而推论出它们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
不同的物理知识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它们遵守相同或相似的物理规律。通过类比可以寻求相同点和不同点,达到理清相似概念,区分本质区别,加深对规律理解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电场的性质和规律时通常是和重力场进行类比,电场中的电势差、电势、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类比重力场中的高度差、高度、重力做功、重力势能;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些概念有相同的,也有区别和不同。如物体高度降低物体的重力势能会减小,而电势减小电荷的电势能却不一定减小,学生对此就有疑惑。对比讲解重力势能、电势能的变化都是由重力和电场力做功唯一决定,但是由于电荷有正、负两种,因此电荷电性不同,经历相同的过程,电场力做功也不同,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同。
5.教学中要进行有效设问
在物理教学中,优质的设问不论是承接还是开合,其条理都非常清楚,逻辑关系也非常明晰,且与学生已掌握知识的程度相吻合,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和思维所带来的乐趣。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对教学问题设计不够关注或是不知如何设置相关问题,易导致课堂教学不流畅,教学效果不佳。有效设问能帮助教师有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5.1学情维度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已学相应物理知识的发展水平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全班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及班级中不同智力与物理学习水平学生的差异性,尽量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所设问题中得到相关信息,引起积极思考并组织回答。
5.2教学目标维度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必须细分到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才有价值和可操作,否则问题就会失去基本的内容和核心,变得空洞或不着边际,而教学目标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教师针对具体细分目标的设问。
5.3时间维度
设问必须依据时间顺序展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程度的加深也是随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入的,问题提出的先后次序必须与之相适应。否则即使是设计得非常好的问题,如果提出的时机不合适,也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就不能称之为有效设问。
具体到物理课堂上,为了适应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需要,老师在创设问题时必须按照时间和物理知识的层层深入顺序依次呈阶梯展开,有序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