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其中“自主”是核心,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合作的需要和探究的欲望。如果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和探究也就无从谈起。基于以上理念,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以及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对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进行了创新设计,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第一组搜集资料,目的是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即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形势;第二组编演历史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倡导》,目的是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第三组搜集资料,目的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我国建国初期和当今国际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组收集周恩来外交故事,目的是了解杰出外交家的外交风采,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从而自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2.给学生推荐重要网站:如人教社网站、新华网、人民网等。
[教学过程]
片段一:新中国的外交形势
课堂展示: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形势如何?请第一组同学用幻灯片为大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设问:请大家根据第一组同学的介绍,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形势。
情境设置:假设你是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你会采用哪些方法来开展新中国的外交?
总结:为改变我国建国初期严峻的外交形势,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总的来说就是要进行积极的外交活动。这说明大家很聪明,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就是这样做的。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外交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片段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历史剧表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么提出的?请大家欣赏第二组同学表演历史剧。
设问: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何时由谁在会见哪个国家代表团时提出的?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何时得到正式确认?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体现出在建国初期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课堂展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舞台上是怎样发挥自己作用的?请第二三组同学展示搜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编演历史剧,能够创设历史情境,化繁为简,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此历史剧本为学生自主编写,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有利于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激发其自主性;课堂展示延伸了书本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其自主探究的广度。
片段三:周恩来的外交才能
课堂展示:整个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都和周恩来息息相关,请第四组同学为我们讲一讲周恩来的外交故事。
讨论:大家听了这些故事之后有哪些感触呢?
总结:外交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交家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才能。周恩来总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才能,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外交家的风采,使世人的目光渐渐转向东方这个古老的民族,开始了解新中国,接受新中国。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周恩来总理这样德才兼备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搜集故事、讲故事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感受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并了解外交活动的实质,从而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教学成果]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学生展示内容)
国际形势:大家请看,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图》。图中的红色区域代表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只有17个国家和中国建交,而且大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中苏联是最早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中黑色区域代表的是和美国缔结共同防御条约的国家。这些国家缔约的目的主要是遏制共产主义发展,所以,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充满了敌意。美国当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甚至直接出兵中国东南沿海,在军事上威胁新中国。大家观察图片可知,敌对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对中国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国内形势:一方面,中国必须面对美国等国家造成的巨大军事压力;另一方面,经过近代一百多年战争的破坏,中国的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急需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来发展生产。
2.历史剧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倡导》。(学生合作原创)
旁白: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在外交工作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周恩来非常重视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1954年,周恩来应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邀请,对印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学生扮演中印双方人员,相互问好后坐定)
尼赫鲁:周恩来先生,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我们印度访问,我感到非常荣幸!
周恩来: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国家,都是刚从帝国主义的长期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愿望。您不必客气。
尼赫鲁:是啊,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周恩来先生,有一个问题我一直非常疑惑。虽然印度和中国有许多共同利益,但毕竟我们的社会制度是截然不同的。万一出现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周恩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嘛!去年我在会见贵国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存在某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嘛!
尼赫鲁:周恩来先生,贵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威望,真是让我们印度既敬佩又担心啊!
周恩来:总理先生,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所以您大可不必担心。 尼赫鲁:哎呀,您说得太有道理啦!我非常赞同!我提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进我们两国的联合声明里,您觉得怎样?
周恩来:好的!我们这就去准备吧。
旁白: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修改后的具体内容如下: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内容齐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国际外交中的重大作用。(学生展示作品)
第一个同学:请大家看表格,这个表格告诉我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方而发挥着重大作用,许多国家都愿意把它作为处理外交关系的准则。
第二个同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确认。如1957年联合国大会《关于国家间和平共处宣言》、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1970年《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宣言》、1985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1996年亚欧首脑会议主席声明等,都采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个同学:我给大家讲几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外交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实例(展示图片):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在上海举行APEC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及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开启中日融冰之旅。
通过归纳总结资料,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已经成为处理国际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
4.周恩来外交小故事若干。(学生搜集,不一一枚举)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本课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突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搜寻资料、梳理想法的课前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四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展示了自主学习的成果。围绕小组活动,我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讨论。此外,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总结、课堂反馈,还是效果评价,我都采用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1.教师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引导。
受生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有限的影响,初中学生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的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且能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放任不管,课堂应该是有序的、有一定主题的,学生的活动也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比如,在第一组搜集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形势资料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所搜集的资料也十分丰富,但其中有些资料是偏离主题的或者是相互重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搜集材料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筛选搜集到的材料。在这节课上,我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但由于我在课前以及课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度而又积极的引领,整节课气氛热烈又秩序井然,学生活动的目的性较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2.在课堂上进行多维的自主学习评价。
评价应渗透在整节课中,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评价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个人自评与互评、小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形式,在各小组同学汇报展示的基础上,各小组同学互相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过程,特别是以学生为主的互评与自评活动,使自主学习的效果非常突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有句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换句话说,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级。套用这个句式,我认为,自主学习,才是学习方式的最高级!
[课前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第一组搜集资料,目的是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即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形势;第二组编演历史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倡导》,目的是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第三组搜集资料,目的是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我国建国初期和当今国际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组收集周恩来外交故事,目的是了解杰出外交家的外交风采,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从而自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2.给学生推荐重要网站:如人教社网站、新华网、人民网等。
[教学过程]
片段一:新中国的外交形势
课堂展示: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形势如何?请第一组同学用幻灯片为大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设问:请大家根据第一组同学的介绍,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形势。
情境设置:假设你是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你会采用哪些方法来开展新中国的外交?
总结:为改变我国建国初期严峻的外交形势,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总的来说就是要进行积极的外交活动。这说明大家很聪明,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就是这样做的。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外交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片段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历史剧表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么提出的?请大家欣赏第二组同学表演历史剧。
设问: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何时由谁在会见哪个国家代表团时提出的?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何时得到正式确认?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体现出在建国初期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课堂展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舞台上是怎样发挥自己作用的?请第二三组同学展示搜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编演历史剧,能够创设历史情境,化繁为简,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此历史剧本为学生自主编写,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有利于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激发其自主性;课堂展示延伸了书本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其自主探究的广度。
片段三:周恩来的外交才能
课堂展示:整个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都和周恩来息息相关,请第四组同学为我们讲一讲周恩来的外交故事。
讨论:大家听了这些故事之后有哪些感触呢?
总结:外交活动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交家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才能。周恩来总理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才能,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外交家的风采,使世人的目光渐渐转向东方这个古老的民族,开始了解新中国,接受新中国。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周恩来总理这样德才兼备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搜集故事、讲故事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感受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并了解外交活动的实质,从而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教学成果]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形势。(学生展示内容)
国际形势:大家请看,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图》。图中的红色区域代表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只有17个国家和中国建交,而且大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中苏联是最早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中黑色区域代表的是和美国缔结共同防御条约的国家。这些国家缔约的目的主要是遏制共产主义发展,所以,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充满了敌意。美国当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甚至直接出兵中国东南沿海,在军事上威胁新中国。大家观察图片可知,敌对国家在地理位置上对中国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国内形势:一方面,中国必须面对美国等国家造成的巨大军事压力;另一方面,经过近代一百多年战争的破坏,中国的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急需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来发展生产。
2.历史剧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倡导》。(学生合作原创)
旁白: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在外交工作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周恩来非常重视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1954年,周恩来应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邀请,对印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学生扮演中印双方人员,相互问好后坐定)
尼赫鲁:周恩来先生,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我们印度访问,我感到非常荣幸!
周恩来: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国家,都是刚从帝国主义的长期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愿望。您不必客气。
尼赫鲁:是啊,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周恩来先生,有一个问题我一直非常疑惑。虽然印度和中国有许多共同利益,但毕竟我们的社会制度是截然不同的。万一出现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周恩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嘛!去年我在会见贵国代表团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存在某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嘛!
尼赫鲁:周恩来先生,贵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威望,真是让我们印度既敬佩又担心啊!
周恩来:总理先生,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所以您大可不必担心。 尼赫鲁:哎呀,您说得太有道理啦!我非常赞同!我提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进我们两国的联合声明里,您觉得怎样?
周恩来:好的!我们这就去准备吧。
旁白: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修改后的具体内容如下: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内容齐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国际外交中的重大作用。(学生展示作品)
第一个同学:请大家看表格,这个表格告诉我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方而发挥着重大作用,许多国家都愿意把它作为处理外交关系的准则。
第二个同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确认。如1957年联合国大会《关于国家间和平共处宣言》、1965年《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1970年《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宣言》、1985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1996年亚欧首脑会议主席声明等,都采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个同学:我给大家讲几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外交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实例(展示图片):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在上海举行APEC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及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开启中日融冰之旅。
通过归纳总结资料,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已经成为处理国际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
4.周恩来外交小故事若干。(学生搜集,不一一枚举)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本课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突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搜寻资料、梳理想法的课前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四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展示了自主学习的成果。围绕小组活动,我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讨论。此外,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总结、课堂反馈,还是效果评价,我都采用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1.教师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引导。
受生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有限的影响,初中学生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的引导,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且能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放任不管,课堂应该是有序的、有一定主题的,学生的活动也应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比如,在第一组搜集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形势资料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所搜集的资料也十分丰富,但其中有些资料是偏离主题的或者是相互重复的。针对这种情况,我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搜集材料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筛选搜集到的材料。在这节课上,我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但由于我在课前以及课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度而又积极的引领,整节课气氛热烈又秩序井然,学生活动的目的性较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2.在课堂上进行多维的自主学习评价。
评价应渗透在整节课中,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师单方面评价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个人自评与互评、小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形式,在各小组同学汇报展示的基础上,各小组同学互相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过程,特别是以学生为主的互评与自评活动,使自主学习的效果非常突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有句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换句话说,自我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级。套用这个句式,我认为,自主学习,才是学习方式的最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