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学生由于课内作业过多,加上好多学校占用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来补课,学生无暇去阅读课外读物,使得他们的课外阅读面相当狭窄,致使他们在写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引,而看了别人的优秀作品后,又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常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引用那些材料——那些材料是自己相当熟悉的。凡此种种,都反映出学生对自己手中教材的漠视和对课内素材的冷淡。下面笔者就如何积累课本知识和挖掘课内素材,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善于积累课内知识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说:“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两种习惯:(一)有所积累,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量在技术上用出来。”这里,叶老强调的第一个习惯正是知识积累。行文中,名言警句、华章妙文、古典诗词、歌赋俚曲的运用无不闪现出为文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写法在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是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先教会学生如何积累课内知识,以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那么,如何积累课内知识呢?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文史哲不分家是我们大家所认可的,但文史哲中出现的众多人物和涉及的包罗万象的纷繁事例我们又不能做到过目不忘,要想很好地理解它们,掌握它们也非易事。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学地积累,以求事半而功倍。笔者认为,能将初、高中教材中的事例点滴积累而达到风雨不蚀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它们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些,思想过滤一下,就不难发现,我们教学生作文,其实就是有计划地训导其做人,换言之,学生做人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作文的思想高度。所以,如果把中学教材中的众多事例都围绕“做人”这个中心内容筛选分析,分成“成功自信”、“诚信敬业”、“勤奋专注”、“坚强毅力”、“爱心宽容”、“责任勇气”、“谦逊豁达”、“感恩惜物”、“想象创造”、“正直自律”、“思维智慧”等类别,然后把课本上的材料装入相应的类别里,日积月累,就能为以后的借鉴做好充分地准备。例如,在“成功自信”篇中装入“郑人买履”的有关内容作为自信的反例来引用;在“诚信敬业”篇中装入墨子的“言必行,行必果”的名言作印证;在“勤奋专注”篇中装入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辟论断等等。诸如此类鞭辟入里的议论和丰富的事实都可成为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
二、充分挖掘课内素材
积累了素材不等于就能鲜活地运用于作文中。同一素材如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思考,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比如,同是周瑜,杜牧认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苏轼却赞赏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同是韩非子,有人想到了他因喜爱刑名法术之学而终成法家代表人物的事例,提炼出“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的论断;有人想到了他从师于荀子,便得出了“名师出高徒”这一结论;有人想到了他虽从师于儒家学派的荀子,但却成了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便顿悟了“继承和发展”的精髓;有人更想到了他的悲惨结局,便认同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等等。因此,多角度的看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他们便会深悟教材中人、事的不同理趣,写作中的电光火石也就不时会闪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在这里,大家都清楚,我们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对其中的作者、人物的生平事例都不会遗忘的,但我们在有些情况下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仅就文学常识照本宣科。教师本身就没有把这些知识与写作联系起来,没有引导学生去挖掘其中可供写作中运用的素材,显而易见,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记诵也将是刻板的,只停留于浅表而已。但如果我们教师重视这个教学环节,将人物生平的介绍与写作联系起来,既可使学生易于记忆,又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看问题,挖掘其中的旨趣,从而充实作文素材,这不失为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司马迁时就作了如下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35—公元前91年后),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先辈都是周代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曾做过太史令。司马谈曾立志写一部史书,但未及动笔就病逝了,临终前,要求司马迁继承遗志。后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开始搜集材料。在他的青年、中年曾有过三次较大的漫游。在大约十九年的时间里他到祖国各地访问考察,收集了大量的文物史料和历史故事,特别是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中,体察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42岁,正当他专心著述《史记》之时,不料遭李陵之祸,被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蒙受极大耻辱。四年后出狱任中书令一职,他以刚毅的意志顶住了来自朝廷上下的讥讽,全力以赴地从事著述。经过十年的努力,完成了空前巨著《史记》。
读了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挖掘出如下素材: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为理想而奋斗。3.实践出真知。4.要想发展,必须生存。5.坚持就是胜利。6.毅力的重要性。7.逆境出人才。8.成功需要广泛的积累。当然,这些素材的挖掘在初始阶段还需要我们教师的积极启发诱导,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了。
综上所述,作文素材其实就在我们眼前,积累并挖掘素材是作文者需重视并坚持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教师所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刘宇帆)
一、善于积累课内知识
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说:“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两种习惯:(一)有所积累,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量在技术上用出来。”这里,叶老强调的第一个习惯正是知识积累。行文中,名言警句、华章妙文、古典诗词、歌赋俚曲的运用无不闪现出为文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写法在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中是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先教会学生如何积累课内知识,以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那么,如何积累课内知识呢?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文史哲不分家是我们大家所认可的,但文史哲中出现的众多人物和涉及的包罗万象的纷繁事例我们又不能做到过目不忘,要想很好地理解它们,掌握它们也非易事。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学地积累,以求事半而功倍。笔者认为,能将初、高中教材中的事例点滴积累而达到风雨不蚀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它们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些,思想过滤一下,就不难发现,我们教学生作文,其实就是有计划地训导其做人,换言之,学生做人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作文的思想高度。所以,如果把中学教材中的众多事例都围绕“做人”这个中心内容筛选分析,分成“成功自信”、“诚信敬业”、“勤奋专注”、“坚强毅力”、“爱心宽容”、“责任勇气”、“谦逊豁达”、“感恩惜物”、“想象创造”、“正直自律”、“思维智慧”等类别,然后把课本上的材料装入相应的类别里,日积月累,就能为以后的借鉴做好充分地准备。例如,在“成功自信”篇中装入“郑人买履”的有关内容作为自信的反例来引用;在“诚信敬业”篇中装入墨子的“言必行,行必果”的名言作印证;在“勤奋专注”篇中装入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辟论断等等。诸如此类鞭辟入里的议论和丰富的事实都可成为学生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
二、充分挖掘课内素材
积累了素材不等于就能鲜活地运用于作文中。同一素材如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思考,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比如,同是周瑜,杜牧认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苏轼却赞赏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同是韩非子,有人想到了他因喜爱刑名法术之学而终成法家代表人物的事例,提炼出“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的论断;有人想到了他从师于荀子,便得出了“名师出高徒”这一结论;有人想到了他虽从师于儒家学派的荀子,但却成了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便顿悟了“继承和发展”的精髓;有人更想到了他的悲惨结局,便认同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等等。因此,多角度的看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他们便会深悟教材中人、事的不同理趣,写作中的电光火石也就不时会闪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在这里,大家都清楚,我们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对其中的作者、人物的生平事例都不会遗忘的,但我们在有些情况下只是走走过场而已,仅就文学常识照本宣科。教师本身就没有把这些知识与写作联系起来,没有引导学生去挖掘其中可供写作中运用的素材,显而易见,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记诵也将是刻板的,只停留于浅表而已。但如果我们教师重视这个教学环节,将人物生平的介绍与写作联系起来,既可使学生易于记忆,又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角度看问题,挖掘其中的旨趣,从而充实作文素材,这不失为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司马迁时就作了如下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35—公元前91年后),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先辈都是周代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曾做过太史令。司马谈曾立志写一部史书,但未及动笔就病逝了,临终前,要求司马迁继承遗志。后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开始搜集材料。在他的青年、中年曾有过三次较大的漫游。在大约十九年的时间里他到祖国各地访问考察,收集了大量的文物史料和历史故事,特别是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中,体察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42岁,正当他专心著述《史记》之时,不料遭李陵之祸,被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蒙受极大耻辱。四年后出狱任中书令一职,他以刚毅的意志顶住了来自朝廷上下的讥讽,全力以赴地从事著述。经过十年的努力,完成了空前巨著《史记》。
读了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挖掘出如下素材: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为理想而奋斗。3.实践出真知。4.要想发展,必须生存。5.坚持就是胜利。6.毅力的重要性。7.逆境出人才。8.成功需要广泛的积累。当然,这些素材的挖掘在初始阶段还需要我们教师的积极启发诱导,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了。
综上所述,作文素材其实就在我们眼前,积累并挖掘素材是作文者需重视并坚持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教师所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