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进行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生活化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应用
在最新推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作业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以往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大多脱落现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较远,本文中我从新课标精神出发,对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一、观察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类智力思维发展的基础,如著名的教育学界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观察对于儿童而言不可或缺,就像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一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生活化作业时,就可以从观察人手,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之中去观察发现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如在学习完《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生活观察作业,即发现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角”,并用手机、照相机等载体工具拍摄出来,并尝试对自己拍摄到的生活中的“角”进行分类,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新颖创新的,学生在其中并未感受到任何压力,但是在生活观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同时这样的生活化作业设计,又为学生接下来需要学习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做了学习铺垫,具有一举多得的教学功效,而像这样的观察型生活化作业设计例子还有很多,今后还需教师加大探索。
二、调查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调查是人们对事物进行感性认识的有效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调查型生活化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如在学习完《条形统计图》这节课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生活化调查作业任务,即“调查家庭近6个月的用水情况”,并结合调查结果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结合绘制图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一份关于合理用水的建议书。这样的调查型生活化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知识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中的理论,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三、探究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所知所学进行知识探究,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因此教师能够为学生布置探究型生活化作业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布置的探究型生活化作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学习完《周长与面积》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一根16cm的铁丝,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类型的长方形,怎样围该长方形的面积最大?”这就是结合生活所布置的一个探究型生活作业任务。在或者在学习《克与千克》这节课程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克”和“千克”重量单位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探究型生活化任务,即到超市中去搜集记录物品的重量,探究哪些物品大约是1kg,那些物品可以组合成1kg。在探究型生活化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归纳、推理数学知识规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因此也是一种可行的生活化作业布置方法。
四、实验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地提出“数学学习应是现实的,有挑战意义的,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观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实验型的生活化作业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可以实现巩固知识认识、拓宽知识范围的目的,并可以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得到发展。如在学习完《统计》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要一个“测量豆芽长度”的生活实验作业,即让学生把几十粒黄豆种子泡在水中,一天后在将盆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盖上一块湿布,等到黄豆发芽后,随机选择出一颗黄豆种子,对豆芽的长度进行测量记录,并将相关测量数据填人实验统计表中。
在这样的实验型生活化作业中,为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仅对数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因此是一种可行的生活化实验布置设计方式。
五、操作性生活化作业设计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本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它源白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才能得到内化和提升,而操作型的生活化的作业布置,显然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生活中数学的。如在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节课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操作任务,即让学生测量学校水房水池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依照测量数据,计算水池的表面积和体积。这样的操作型作业任务设计,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提供了保障。
六、趣味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尚不健全,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白控意识比较差,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的问题,而兴趣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兴趣激发人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静下来学习,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发展,因此在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学生设计趣味型的生活化作业任务。如在学习完《乘法口诀》相关课程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学生和家长之间对口令的亲子游戏任务,这样的作业是生活化的,同时也是充满趣味性的。再或者学习完《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借助玩具纸币,完成超市购物的作业游戏任务,这样的作业形式无疑也是极具趣味的,很多学生都曾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辨别人民币,并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因此这是一种可行的生活化作业设计形式。
七、阅读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阅读作业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种作业布置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如我在执教的过程中,就曾让班级中的学生在课下生活中,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资料书籍,包括学者罗浩源撰写的《生活的数学》、谭柏祥编著的《故事中的数学》、艾迪·克莱姆森编著的《我们身边的数学丛书》等,这些阅读书籍资料介绍了数学的发展历史,还有与数学有关的名人故事,当学生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生活化作业任务后,学生会对数学的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他们会因此发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从而真正发白内心地喜爱上数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设计阅读型生活化作业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八、结语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数学知識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能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可更好地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发展。而作业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后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应该尝试将更多的生活化元素融人其中,通过生活化作业设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
[1]厉明霞,夏德省.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
(责任编辑 李芳)
【关键词】生活化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应用
在最新推行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作业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以往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大多脱落现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较远,本文中我从新课标精神出发,对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一、观察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类智力思维发展的基础,如著名的教育学界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观察对于儿童而言不可或缺,就像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一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生活化作业时,就可以从观察人手,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之中去观察发现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如在学习完《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生活观察作业,即发现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角”,并用手机、照相机等载体工具拍摄出来,并尝试对自己拍摄到的生活中的“角”进行分类,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新颖创新的,学生在其中并未感受到任何压力,但是在生活观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就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同时这样的生活化作业设计,又为学生接下来需要学习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做了学习铺垫,具有一举多得的教学功效,而像这样的观察型生活化作业设计例子还有很多,今后还需教师加大探索。
二、调查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调查是人们对事物进行感性认识的有效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调查型生活化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如在学习完《条形统计图》这节课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生活化调查作业任务,即“调查家庭近6个月的用水情况”,并结合调查结果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结合绘制图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一份关于合理用水的建议书。这样的调查型生活化作业,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知识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中的理论,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三、探究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所知所学进行知识探究,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因此教师能够为学生布置探究型生活化作业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布置的探究型生活化作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学习完《周长与面积》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一根16cm的铁丝,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类型的长方形,怎样围该长方形的面积最大?”这就是结合生活所布置的一个探究型生活作业任务。在或者在学习《克与千克》这节课程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克”和“千克”重量单位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探究型生活化任务,即到超市中去搜集记录物品的重量,探究哪些物品大约是1kg,那些物品可以组合成1kg。在探究型生活化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归纳、推理数学知识规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因此也是一种可行的生活化作业布置方法。
四、实验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地提出“数学学习应是现实的,有挑战意义的,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观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实验型的生活化作业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可以实现巩固知识认识、拓宽知识范围的目的,并可以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得到发展。如在学习完《统计》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要一个“测量豆芽长度”的生活实验作业,即让学生把几十粒黄豆种子泡在水中,一天后在将盆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盖上一块湿布,等到黄豆发芽后,随机选择出一颗黄豆种子,对豆芽的长度进行测量记录,并将相关测量数据填人实验统计表中。
在这样的实验型生活化作业中,为学生提供了“做中学”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仅对数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因此是一种可行的生活化实验布置设计方式。
五、操作性生活化作业设计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本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它源白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才能得到内化和提升,而操作型的生活化的作业布置,显然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生活中数学的。如在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节课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操作任务,即让学生测量学校水房水池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依照测量数据,计算水池的表面积和体积。这样的操作型作业任务设计,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提供了保障。
六、趣味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尚不健全,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白控意识比较差,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的问题,而兴趣是学生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兴趣激发人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静下来学习,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发展,因此在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学生设计趣味型的生活化作业任务。如在学习完《乘法口诀》相关课程知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学生和家长之间对口令的亲子游戏任务,这样的作业是生活化的,同时也是充满趣味性的。再或者学习完《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借助玩具纸币,完成超市购物的作业游戏任务,这样的作业形式无疑也是极具趣味的,很多学生都曾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辨别人民币,并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因此这是一种可行的生活化作业设计形式。
七、阅读型生活化作业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阅读作业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这种作业布置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如我在执教的过程中,就曾让班级中的学生在课下生活中,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资料书籍,包括学者罗浩源撰写的《生活的数学》、谭柏祥编著的《故事中的数学》、艾迪·克莱姆森编著的《我们身边的数学丛书》等,这些阅读书籍资料介绍了数学的发展历史,还有与数学有关的名人故事,当学生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生活化作业任务后,学生会对数学的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他们会因此发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从而真正发白内心地喜爱上数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设计阅读型生活化作业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八、结语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数学知識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能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可更好地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发展。而作业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后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应该尝试将更多的生活化元素融人其中,通过生活化作业设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
参考文献:
[1]厉明霞,夏德省.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
(责任编辑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