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用品: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吹风器(喷嘴大小与乒乓球直径大致相同),或一根易弯曲的吸管。
首先,一只手拿着吹风器,使喷嘴垂直向上并开始吹风,然后,另一只手将乒乓球放在喷嘴上方0.1米处。这时松开手,奇迹出现了。虽然乒乓球摇摆不定,但是却掉不下来,即使将吹风器倾斜着吹,乒乓球也没有下落的意思。其实也不一定要用吹风器,仅用一根易弯曲的吸管就可以了,不过前提条件是你的肺活量要足够大哦!
其实这并没什么奇迹,只不过是柯恩达效应的一种体现罢了。柯恩达效应是指气流沿物体表面高速流过,遇到拐角时能附于其表面的现象。所以,如果乒乓球偏左,流过其表面的气流就会将其推回原位,看起来就像“一张看不见的吊床”。这一原理是由罗马尼亚物理学家亨瑞·柯恩达发现的,现在已经用于飞机设计。
“晕头转向”的原理
实验用品:旋转椅。
坐在旋转椅上。弯下头直到一只耳朵被肩膀遮住,伸出腿,让一个朋友帮你旋转大约30秒,然后试着站起来走路,你将会前后方向摇摇晃晃。但是如果保持头垂直做这个实验,你将会左右方向摇摇晃晃。
为什么会这样头晕眼花呢?原来内耳中包含着一些负责监控平衡的半圆形“导管”,当你坐在椅子上旋转时,“导管”中的液体会嗖嗖作响,当你停止旋转后,内耳中的平衡监控器还会认为你在旋转,并向大脑传递信息一一你还在旋转,即使大脑认为你停止了运动。这样,大脑认识与内耳平衡监控器的感觉发生冲突,晕头转向也就在所难免了。
思考问题的11个“定见”
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曾预言信息社会将取代工业社会,这本书销售了900万册,预言也变成了现实。如今,他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定见》,在奈斯比特看来,所谓“定见”,是一种可以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心态,他试图告诉人们如何将这些“定见”运用于信息收集、分析判断与预测未来的趋势上。
1,变化中大部分事物都有章可循。
2,未来隐藏于现实之中。
3,要关注统计数据。
4,尽情想象,错又何妨。
5,未来不过是一幅拼图。
6,愿景不要太超前于时代。
7,要变革,先让人们看到好处。
8,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9,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10,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11,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
首先,一只手拿着吹风器,使喷嘴垂直向上并开始吹风,然后,另一只手将乒乓球放在喷嘴上方0.1米处。这时松开手,奇迹出现了。虽然乒乓球摇摆不定,但是却掉不下来,即使将吹风器倾斜着吹,乒乓球也没有下落的意思。其实也不一定要用吹风器,仅用一根易弯曲的吸管就可以了,不过前提条件是你的肺活量要足够大哦!
其实这并没什么奇迹,只不过是柯恩达效应的一种体现罢了。柯恩达效应是指气流沿物体表面高速流过,遇到拐角时能附于其表面的现象。所以,如果乒乓球偏左,流过其表面的气流就会将其推回原位,看起来就像“一张看不见的吊床”。这一原理是由罗马尼亚物理学家亨瑞·柯恩达发现的,现在已经用于飞机设计。
“晕头转向”的原理
实验用品:旋转椅。
坐在旋转椅上。弯下头直到一只耳朵被肩膀遮住,伸出腿,让一个朋友帮你旋转大约30秒,然后试着站起来走路,你将会前后方向摇摇晃晃。但是如果保持头垂直做这个实验,你将会左右方向摇摇晃晃。
为什么会这样头晕眼花呢?原来内耳中包含着一些负责监控平衡的半圆形“导管”,当你坐在椅子上旋转时,“导管”中的液体会嗖嗖作响,当你停止旋转后,内耳中的平衡监控器还会认为你在旋转,并向大脑传递信息一一你还在旋转,即使大脑认为你停止了运动。这样,大脑认识与内耳平衡监控器的感觉发生冲突,晕头转向也就在所难免了。
思考问题的11个“定见”
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曾预言信息社会将取代工业社会,这本书销售了900万册,预言也变成了现实。如今,他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定见》,在奈斯比特看来,所谓“定见”,是一种可以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心态,他试图告诉人们如何将这些“定见”运用于信息收集、分析判断与预测未来的趋势上。
1,变化中大部分事物都有章可循。
2,未来隐藏于现实之中。
3,要关注统计数据。
4,尽情想象,错又何妨。
5,未来不过是一幅拼图。
6,愿景不要太超前于时代。
7,要变革,先让人们看到好处。
8,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9,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10,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11,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