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叙事特质下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三部曲是美国作家多斯·帕索斯所创作的小说作品。这部小说的叙事风格呈现出多种维度的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三部曲当中时间与空间互相渗透感知以及交叠的叙事艺术,随后分析了这部作品中心理情感层面的叙事刻画艺术,最后分析了《美国》三部曲针对意识形态层面的记叙艺术。
  关键词:《美国》 多斯·帕索斯 叙事 意识形态 时空
  多斯·帕索斯创作的《美国》三部曲是一部具备史诗性的作品,其文学上的艺术特质促使其成为一部具备实验性的文学作品。《美国》三部曲包括了《北纬四十二度》、《一九一九年》以及《赚大钱》这三个作品。《美国》三部曲非常丰富地讲述了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时的整个社会的真实状况,叙事规模宏大,而且人物以及故事的背景不断更迭,其囊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是美国文学史上较为罕见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三部曲不仅仅给整个美国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且还给整个世界的各种社会制度带来了较多的启示以及影响,特别是《美国》三部曲当中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叙事艺术风格,在整个世界文学历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 《美国》多元叙事中的时间与空间的感知交叠艺术
  多斯·帕索斯在《美国》三部曲主要是采用了一种外聚焦的叙事方式,即多斯·帕索斯通过叙述者进行全能化改造,让叙述者在人物、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等方面都加以呈现,这也是多斯·帕索斯在《美国》三部曲当中具备全景性的叙事视点。
  1 叙事中的空间拓展语言构造艺术:全空间整合
  多斯·帕索斯在《美国》三部曲中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语言,比如:“我不会说英语我听不懂我不理解我不知道我不太懂你正在说什么”,这一句话是帕索斯在《一九一九》中写到的一句话。这句话看似啰嗦重复,实际上,是作者使用了俄罗斯语、意大利语、法语以及西班牙语和英语写出来的,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多元叙事的结构,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自于不同地区以及国家的人往往会自说自话,从而无法进行顺利沟通的混乱,叙事语言的空间感就凸显出来。
  在《美国》三部曲当中还有“新闻短片”的叙事方式。“新闻短片”是运用了歌曲以及标题、内容、广告等方式进行罗列,运用的是一种同时性囊括不同内容的聚焦叙事手法。这种聚焦叙事手法《美国》三部曲当中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多斯·帕索斯运用了断断续续的标题,或者是连续性的大段表述,有的是一个单词概括一个字,有的是整个页面的篇幅都在谈一个事情。从这样的手法当中,来自于不同的空间以及不同的时间里的题材,在同样的一个页面中不断地进行碰撞和磨合,而这样的一种叙事方式也可以让完全毫无联系的事件并列拼接到一起,呈现出时空合并放置的特点。帕索斯的这样一种叙事手法,和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是不谋而合的,这种空间上的同时性让整个叙事的图景更为宏大。
  在《美国》三部曲当中的时间以及空间的综合感知和交错的叙事艺术之中,多斯·帕索斯还采用了具备较多气势的排比句,以整齐的句式、磅礴的气势以及鲜明的语言特色等更好地呈现出语言的气魄,进而呈现出多元的语言生态,无形当中获得了一种空间同时性拓展的艺术效果。
  2 叙事中时间的全维度整合
  多斯·帕索斯不仅仅在《美国》三部曲当中描摹了很多的人物角色,包括总统、议员或者是妓女、乞丐等,而且还对这些美国社会当中形形色色人等的一生经历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这种传记式的写作方式,表现出叙事当中的时间维度的全面整合。只有把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三个不同的时间维度进行整合,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小说不同人物的思想意识特质,更好地观察社会的演变,以及社会演变下人格的异化。帕索斯在《美国》三部曲中的《北纬四十二度》中的《海神》里面就描写了美国著名电气工程学工程师施泰因梅茨从出生到逐渐走向“磨损”乃至于“报废”的一生经历,这里,采用的就是外视角的时间聚合叙事手法。
  外视角是一种第三人称叙事手法,这种他者的叙事手法,人称的形式让叙事者并没有纳入到叙事过程当中,一方面指明了情节的发展,而另一个方面又超脱于整个叙事的过程之外。叙事者和被叙述的对象互相接近,但是却互相之间不直接接入,让叙述者可以处在于一个更为客观的位置,促进整个叙事过程当中的时间全维度的整合。
  二 《美国》三部曲心理情感层面的叙事刻画
  多斯·帕索斯在《美国》三部曲当中的心理情感层面的叙事刻画,也是其多元叙事特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层面的刻画是叙事写作过程当中易学难精的一项重要的艺术呈现模式,而多斯·帕索斯则是从多种叙事风格来引发心理情感刻画过程当中的悬念,最终达到出乎意料之外的艺术美感。
  1 内部心理叙事聚合的记叙艺术
  内部心理叙事聚合是《美国》三部曲中常见的一种叙事手法。在这个艺术层面上,内部心理叙事聚合,进一步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投入其中。正如作者帕索斯在小说中写到:
  “伊芙琳总是看不厌窗外面的种种景色,她通过阳台上面的铁栏杆遥远地望着塞纳河,一艘艘穿梭其间的汽船在河面上迎着波浪不断向前,拖着油漆颜色十分闪亮的驳船,而被油漆抹成红色以及绿色的船舱挂着网织的窗帘,摆放着天竺葵,面对着小岛上,一些曲线形的拱架从一个小公园的树丛后面,眼花缭乱地托出了巴黎圣母院东端的半圆室。”
  因为伊芙琳在小说当中当时并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所以伊芙琳十分悠闲地遥远看着窗外边的景色。而同样身在巴黎的陶特尔的眼睛当中的巴黎却是另外的一种颜色。陶特尔当时正怀着孕,但是她的男友迪克却不愿意和她完成婚姻,所以,陶特尔认为,“巴黎逐渐变得纤小以及灿烂,十分遥远,正如从望远镜的另一端反看着一幅画。”对于陶特尔而言,整个巴黎乃至于整个世界距离她都是十分遥远的,在她的视角之中,整幅世界的场景,无论如何都是印刻着自己内心世界的痛苦、麻木以及疏离感。
  这种心理世界的刻画采用景物的方式,对心理活动的所有者的心理世界进行图像化聚焦,从而让心理叙事聚合更为紧密,并且作者帕索斯也把这种叙事的内涵包含在其中。这样,整个内心世界的描绘就变得更为多变,被描摹者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悲伤也好,平静也好,都是通过眼睛当中世界的图景变化更为丰富地呈现出来,从而让其心理世界的活动更为形象以及生动。   2 内部心理叙事与外部叙事相结合的记叙艺术
  在《美国》三部曲中,内部的心理叙事和外部的叙事相结合的记叙艺术手法也是常见的。在小说中,多斯·帕索斯对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心理因素的结合也是十分关注的。小说中,有一个片段是迪克前往意大利的罗马时,在火车之上,有一个“操着德克萨斯州口音,并且有着粉红色的脸蛋,穿着深灰色制服的姑娘”,和一个“身子如同豇豆一样瘦,然后喉结突出,长着双水泡眼”的男子向他请求帮助,希望迪克能够载着他们去搭车。迪克当时明显的内心世界的意识是“我想你们也是知道这是完全违反我的命令所规定的”,而他却出口说,“好吧,也许日出的时候,我和威尔士中士就会被枪毙的了,来吧”。这一点主要是多斯·帕索斯采用了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相互背离的一种结合叙事方式,不仅仅只是从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描绘,而且还和整个外部世界的更迭变化进行结合。但是,迪克这样的一种违背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却不是完全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伪装。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上看,人往往不假思索、冲口而出的语言最容易突破人内心世界的伪装,口误也并不是完全仅仅为表达上的错误或者是思维上的错乱,往往是一种内心自我最为真实的独白,这也是代表着说话者内心最为深处的一种私密的想法。因此,这样的一种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最终变成了一种力量,让迪克不由自主地冒着可能会被枪毙的危险而答应了这两个看似很奇怪的人的请求。
  此外,在《美国》三部曲中,内心世界的呈现也通过梦境来呈现,梦境实际上也是人和外部世界的互动,其实也是内部和外部的互相交接。正如《美国》三部曲作品当中,“迪克梦见一个姑娘把乳房贴在他的身上反复地蹭着,如同小猫一样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又梦见一个水泡眼的男子正在演讲,也梦见威廉·威尔逊正在巴德摩尔的大火之前,穿着条纹游泳裤子,去马恩河旁边的浴室正在奢谈产业的民主”。这些支离破碎的梦境世界,显得更为错乱、模糊以及不清晰,实际上也是迪克内心真实世界的反映。迪克对于那个红扑扑脸庞女子的幻想,实际上关于性的欲望,对于巴罗先生那突出的眼睛的深刻印象等,都是表现了迪克精神世界的混乱和冲突。
  三 《美国》三部曲针对意识形态层面的记叙
  意识形态层面的记叙塑造实际上指的是文章当中的思维轨迹,重点是作品当中人物对于具体的人物或者事件表达出自己的态度,用自己的概念去诠释这个世界。这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巴赫金提出来的一种复调的文学方式,这种方式如同大型的音乐艺术作品当中具备多声部的状况。而在《美国》三部曲中,作者多斯·帕索斯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互相交错,小说中的每个具体的人物并不是单纯作为作者的传声筒而存在的,而是具备了自我的意识,更多地表达着一种独立的主体意见。
  多斯·帕索斯在《美国》三部曲中创造了一种多声部的叙事方式,让所有的声音如同不同的格言一样交错,从而让这些人物形象都因为各自的意识形态领域而得到了主体性的存在。比如在《美国》三部曲中,普兰尼特参议院议员就曾经充满希望地断言:“我们这一代人正生活在一个历史上没有前例的突飞猛进的时代当中”,这样的一种表达表明了当时的美国意识形态当中存在的一种盲目的自信以及乐观。而等待范塞迪以及萨克被处决的时候,这种死刑的执行则又被作为正义者的失败、作为美国的失败而存在,议员们纷纷说“我们被美国打败了啊”,这样的感慨也表明了当时的人们一种悲观的意识形态。
  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蒙太奇的手法,能够更好地从多个层面揭示这些来自美国不同阶层的人物内心对于美国社会的看法,也是能够更好地形成一种不同话语权力在整个社会的投影。这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互相碰撞,也可以视为一种社会阶级和阶级之间的互相冲突以及斗争。意识形态的蒙太奇手法,实际上就是在这样的一部文学作品当中的思想复调的手法,这样的一种手法能够将文学作品当中的思想多元性给凸显出来,从而展现出作者意识形态中的多种维度。
  四 结语
  多斯·帕索斯创作的《美国》三部曲,将美国处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时期的整个美国社会当中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多元并且多层次对立的社会形态勾勒出来。实际上,对于多斯·帕索斯的叙事风格的分析,不仅仅要建立在对于《美国》三部曲的故事了解之上,更需要对于多斯·帕索斯的个人思想、以及整个美国文化的源流以及演变有所了解,才能够综合地分析《美国》三部曲当中包含的多元的叙事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 邹颖萍、何群立:《宏伟画卷·民族史诗——评〈美国〉三部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 庄美芝:《宏大叙事中的多重代码——重访多斯·帕索斯〈美国〉三部曲的全景式描写》,《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3] 朱世达:《文学实验主义者多斯·帕索斯》,《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吴蕾,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序  请别介意我有言在先,你们不会欣赏我,同行会妒忌,读者会反感,这一刻你不会喜欢我,继续往下看,你更加不会喜欢我。  各位作家,请注意:我在自己的作品中曾这样说过,阅读他人杜撰出来的东西无异于浪费生命。不是自夸或骄傲,而是不争的事实,我的作品改编于现实世界,却比浮夸的小说更具戏剧性。若你看到我的作品全无快意,并为此鄙夷唾骂,大可不必,若我的高调冒犯了你的职业,最好把视线移开,再以平静客观的态度给
期刊
1 前四天  “借我一个不在场证明行吧?”电话那头的声音虽没有多严肃,但可以听出不是在开玩笑。  “用来干什么?”老实说我也很吃惊自己的回答,泰然处之的就像在问对方“你要胶水干什么”、“你要胡椒粉用来干什么”一样。  “只是想省掉点麻烦罢了,你别担心啦,是那种‘不必要’的麻烦哦。”  “具体时间?”  “下礼拜四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知道了,让我先想想。”  “谢啦。”说完这句后,对方就挂上了
期刊
一    左手昆仑,右手天山。黄土官道上,一抹黑影疾速掠过,速度之快仿若一撇亮光。  吹花吹花,只因入东厂当日漫天梨花。此刻,吹花驻足停在一匹白马前,拱手道:“大人,前方就是天山、昆仑,岳如影的月影宫应当匿于其中。”  已入高原,白马喘起粗气,不安地扬蹄长嘶。座上人一拉缰绳,立刻让它平静下来。  “直接入山。”低沉男音穿透风沙而来。银色铁甲、英姿飒爽,带着拒人千里的寒冷。  “是。”吹花迅速上马,
期刊
摘要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在其代表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对名字和命名行为倾注了特别的用心。那些嵌入小说情节中却未受重视的命名行为,不仅有助于作者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并实现其写作目的,也使作品饱含多重寓意和丰富的象征意味。其中,派的自我命名最为显著和典型,本文通过对其双重自我命名的探究,重新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关键词:命名行为 名字 自我命名 缺失 扬·马特尔  引言  加拿大作家扬·马
期刊
摘要 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在其小说《洼地》中,深刻地揭示了生活在洼地上的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洼地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并为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们提出警示。  关键词:《洼地》 危机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引言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纵观斯威夫特的创作生涯,他对探究历史投注了极大的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为支点,解析了《最蓝的眼睛》中与命运抗争的黑人小女孩克劳迪娅的成长经历,体现了在强势的白人文化的压力下,黑人女性热爱自我,坚持黑人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性。  关键词:镜像阶段 他者 黑人文化 自我  托尼·莫里森,20世纪后期著名的美国非裔女性作家,深受有关黑人的民间传说、希腊神话和基督圣经故事以及西方古典文学的影响,其写作风格简洁而富有神秘色彩。莫里森是第一个赢得诺贝
期刊
摘要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喧哗与骚动》是其所有作品中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使用各种现代化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取得了意识流小说创作过程中非常高的成就,促进了世界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发展。本文重点对意识流创作手法在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意识流创作手法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运用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一
期刊
前情提要:萧之杰的母亲在精神病院被杀害,由目击证人的口述画出的模拟拼图显示,凶手是个的中年女人,却一时无法辨认其身份。谢依雪由保姆陪同回了果山老家,却在临走时丢给周渊易一个难题。周渊易在徐婷婷的帮助下成功捕捉了勒索谢依雪三万元的龙海,但龙海只是想趁机捞一笔钱财,与本案实无关联。    (01)  沈建国在放下电话后,心神一直不宁。他感觉自己的左眼皮跳得很厉害。右跳财、左跳灾,他预感自己就要大祸来临
期刊
摘要 伊迪丝·华顿作为美国文学界的重要作家,她的许多作品都受到读者的好评和评论家的认可,但《夏天》这部她本人最钟爱的小说,却相对遭受了冷遇,对小说女主角切丽蒂的认识似乎也有失偏颇。本文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切丽蒂实际上成为反叛、倔强、不断摆脱“他者”化境遇走向“自我”实现的自由女性的形象,试图丰富对切丽蒂以及小说本身的认识。  关键词:他者 自我 伊迪丝·华顿 《夏天》  作为20世纪初美国文学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的解读,回顾了故事的创作背景,揭示了那个时代传统女性的生存现状和她们自我觉醒和自我解放的心理历程。  关键词:凯特·肖邦 自我觉醒 自我解放 生存现状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美国女性个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抗。小说结构紧凑,语言精练,含义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