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阅读;现状;思考;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1(A)—0062—01
笔者是一位语文教师。每当走上讲台带领学生遨游在文学作品的海洋里时,我都会在心中默默感谢爷爷在田间地头讲给我的那些美丽的民间传说、那些儿时的连环画、那些在十年内乱中被视为大毒草的长篇小说。是它们让我与书结下了一生的情缘,让我在蒙昧时代就明白了许多道理。后来上了大学,我对书亦如痴如醉,书荡涤着我的心灵,拭去了我思想中的尘埃,增加了我一个为师者的自身素养,使得我现在能坦然地站在学生的面前,笃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所以在给每一届学生讲授语文课时,我都要向他们诠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内涵,明确学好语文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广泛地去阅读名著。
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全新的媒介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网络文化发展得更为迅速。而就是在这样的“知识爆炸”的时代中,笔者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地感觉到了一种失落,一种无奈,一种孤独。因为我发现今天太多的学生已远离了读书这项最能陶冶精神情操的活动,一些传承人类文明和思想的书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很少有学生能在每学期坚持去读一本名著,高强度的学习使得他们只能去接触一些纯情性的、哲理性的小品文,曾经激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样的优秀文学名著已走出了他们的阅读生活,被打入了“冷宫”。
如今占据学生视野的,据我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情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虚幻的网络作品、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男生常深陷于一片刀光剑影中,女生常沉醉于风花雪月里,对名著一无所知,对必要的科普读物更不会去光顾了。
但是,大多数学生其实是有课外阅读的欲望与需要的,但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相应的,他们的阅读也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对他们的阅读予以指导,就显得十分迫切。那种无休止、机械乏味的练习活动只会扼杀学生的思考,与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方式无异,绝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要知道一个学生无论背会多少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都难抵他认真读一遍《阿Q正传》所获得的心灵感悟。当然,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更重要的是,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种影响。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审视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尤其在今天这快节奏的、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教会学生以读书来塑造人格、透视自己的灵魂,也是授之以“渔”,增加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竞争的筹码。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而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于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退一步讲,即使勉强阅读,也只是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作品的遣词造句和故事情节的表面,难以从更深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教师可与学生共同交流阅读心得,指点迷津,评论得失,让学生汲取精华,弃其糟粕。此外,由于缺少指导,学生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存在盲目性的弊端,一味地以“有趣”为选择标准,忽略了其他方面,这样就导致所读书籍的品位较低,甚至一些坏书也成了中学生手中的“常客”。
让我们热爱读书吧,也让我们学会读书吧,正如古人所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古人读日月星辰,读沧海桑田,读人生旅程,甚至可以说,一切优秀文化的产生都与这种阅读直接相关。带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或扼腕、或激昂、或自省、或仰慕,让我们的心灵在波澜起伏中受到熏陶和净化,心无杂念地去读书,读出个“心领神会”,读出个“忘乎所以”,读出自己的人格魅力,读出个人的价值和品位,从而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还语文课一个原始的、自然的、全新的面目,也让语文课真正地成为学生汲取营养的一片沃土。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1(A)—0062—01
笔者是一位语文教师。每当走上讲台带领学生遨游在文学作品的海洋里时,我都会在心中默默感谢爷爷在田间地头讲给我的那些美丽的民间传说、那些儿时的连环画、那些在十年内乱中被视为大毒草的长篇小说。是它们让我与书结下了一生的情缘,让我在蒙昧时代就明白了许多道理。后来上了大学,我对书亦如痴如醉,书荡涤着我的心灵,拭去了我思想中的尘埃,增加了我一个为师者的自身素养,使得我现在能坦然地站在学生的面前,笃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所以在给每一届学生讲授语文课时,我都要向他们诠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内涵,明确学好语文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广泛地去阅读名著。
近几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全新的媒介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网络文化发展得更为迅速。而就是在这样的“知识爆炸”的时代中,笔者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地感觉到了一种失落,一种无奈,一种孤独。因为我发现今天太多的学生已远离了读书这项最能陶冶精神情操的活动,一些传承人类文明和思想的书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很少有学生能在每学期坚持去读一本名著,高强度的学习使得他们只能去接触一些纯情性的、哲理性的小品文,曾经激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样的优秀文学名著已走出了他们的阅读生活,被打入了“冷宫”。
如今占据学生视野的,据我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情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虚幻的网络作品、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男生常深陷于一片刀光剑影中,女生常沉醉于风花雪月里,对名著一无所知,对必要的科普读物更不会去光顾了。
但是,大多数学生其实是有课外阅读的欲望与需要的,但由于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相应的,他们的阅读也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所以对他们的阅读予以指导,就显得十分迫切。那种无休止、机械乏味的练习活动只会扼杀学生的思考,与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方式无异,绝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要知道一个学生无论背会多少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都难抵他认真读一遍《阿Q正传》所获得的心灵感悟。当然,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更重要的是,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种影响。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审视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尤其在今天这快节奏的、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教会学生以读书来塑造人格、透视自己的灵魂,也是授之以“渔”,增加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竞争的筹码。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而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于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退一步讲,即使勉强阅读,也只是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作品的遣词造句和故事情节的表面,难以从更深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教师可与学生共同交流阅读心得,指点迷津,评论得失,让学生汲取精华,弃其糟粕。此外,由于缺少指导,学生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存在盲目性的弊端,一味地以“有趣”为选择标准,忽略了其他方面,这样就导致所读书籍的品位较低,甚至一些坏书也成了中学生手中的“常客”。
让我们热爱读书吧,也让我们学会读书吧,正如古人所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古人读日月星辰,读沧海桑田,读人生旅程,甚至可以说,一切优秀文化的产生都与这种阅读直接相关。带领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或扼腕、或激昂、或自省、或仰慕,让我们的心灵在波澜起伏中受到熏陶和净化,心无杂念地去读书,读出个“心领神会”,读出个“忘乎所以”,读出自己的人格魅力,读出个人的价值和品位,从而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还语文课一个原始的、自然的、全新的面目,也让语文课真正地成为学生汲取营养的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