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舞蹈艺术之所以能从上古时代或多或少流传下来,得益于前人对于舞蹈艺术的记录。虽然记录的方式种类繁多,但对于舞蹈艺术的保存与传承始终无法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多媒体科技的产生不仅对于记录舞蹈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还具有了对舞蹈艺术视觉创新的功能,提升了舞蹈艺术更多的美学功能。如何让技术与舞蹈的有机结合拥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这无疑给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崭新的促进机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记录方式 多媒体 美学创新
多媒体技术与肢体语言的结合让中国的舞蹈艺术在“当代”的林苑中开出了娇艳的动感之花,它既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还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反复审视艺术创作中存在的许多局限和不足。在时代精神孕育下的当代舞,再通过影像多视角的记录方式来二度抒写,其本身也将传承发扬传统的素材融入到时代的风潮当中。
一、舞蹈艺术记录方式产生的源流
上个世纪前,世界上还没有发明出任何有关记录人体动态的电子产业时,人类是如何在滞后的物质文明前将舞蹈一代一代传衍的?人们曾试过用文字记载,试想每记录一个单一的舞蹈动作,其形态就由不同方向、节律、力效的多重因素组成,而这一姿态的到位、成型有得用多少文字才能叙述清楚?正因为舞蹈中的人体复杂而多变,人体在多关节、多方向同时运动时犹如一首复杂的交响乐,所以,要想详细、准确的记录一个完整的舞蹈,以文字获得的场记所负载的纸张是否会堆积成一座高耸的山?这种方法并非长远之计。
随后,人们试着口传身教的方式,以自己收获的储备来尽可能准确无误地向下一代传授。然而,每个人生来其悟性就有差异,因此学习水平也划为高低之分。一个细小的动作如果自己理解错了,可能传授予他人的风格就是失之千里,不论是谁,在没有一个确切“量”来证明动作的准确性的这种口传身教的过程中,那个最初传授知识的人和随后领悟知识的人的“见解”总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当历史的车轮载着人类进入科学文明的年代时,“拉班舞谱”记录方式的出现以及出现后随之舞蹈界发生的伟大变革,都证明了舞蹈艺术上升到科学的可能性。它基于对人体动律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对动作的八大要素和动律特征都有特定符号表示。表述准确明了,适应性也相当广泛,因此,取而代之成为一种比较科学和完善的舞蹈记录方式。
进入了科技文明的时代,电子业的发明及大规模普及,使得人们面对舞蹈而不再满足于舞谱的“符号记录法”,相对于多媒体的“直观载入”使舞谱记录也变得繁琐起来。什么原因?由于舞蹈律动性的显现便是舞蹈表演常常讲到的“韵”,它是立体的、连续的、流动的,又是感性的、鲜活的、漂移的。正如舞蹈的人体既有本身生理解剖的限制,也有舞蹈心理上想象与创造的无限自由。因此,符号代表着逻辑与公式并存、没有生命力,它无法传递出舞蹈本身应有的情感信息,相反,现代传媒利用特殊的影像语言与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将动作、节奏、情感三位一体准确无误地展现给观众,这一科技带来的优势当然更易于被人们接受。更重要的是,这种声画结合的影像通过媒介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了舞台表演的形式,不仅如此,在传播舞台舞蹈并推广现当代舞蹈的同时,其受众也随之扩大,从而使舞蹈的大众性变得更为广泛。
二、多媒体之于舞蹈的美学意义
针对多媒体与舞蹈相结合的佳例,笔者选择了2007年“春晚”上静谧、小桥流水般江南味十足的舞蹈《小城雨巷》来探析。也许,基调的沉默让观众对它的映像已渐渐模糊,然而一旦提起剧中那位从戴望舒笔下的《雨巷》里走出的婀娜娉婷、丁香般的姑娘,你的记忆是否也会随着那淡淡的清香和愁怨一同复苏、开花呢?2007年春晚的这一刻,面对着这股远离世俗商业社会、淡定自若的写意气息似乎感受到一种突如其来的震撼,人们无不感动于那些丽影……可以这样说《小城雨巷》的成功,很大程度应取决于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对美好江南的诗性表达,由此,我们才得以从《小城雨巷》缓缓展开的美轮美奂的画卷中读到了一种叫做“久违了的”诗情罢。
(一)美之意境
《小城雨巷》美在何处,首先,我觉得美在作品本身所追求的唯美意境,而这绝大部分得归功于多媒体技术的参与。随着计算机技术、光学、电子技术、视频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设备在舞台演出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舞台演出艺术的发展,它们以崭新的语言给舞美领域带来了一场势不可挡的革命。《小城雨巷》中,舞台背景得益于舞台后方LED电子显示屏的应用,“这种电子技术往往适用于现代舞台,因为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可以模拟实景,再现自然,也可以显示效果图像,还可以用来展现资料等等”。因此,当观众席上灯光熄灭,唯独留下瓦屋、流水等此情此景随着屏幕的来回穿梭和移动时,整个大屏幕使用动态实景和灯光的变幻烘托江南水乡的氛围,使视点变得富有立体感和纵深感,加上近距离取景,画面也获得了强烈的真实感,它所营造出的虚拟画面不仅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比起实景也来得更有气氛,一时间,场内似乎弥漫着“人在画中走”的意境,从而能够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变化,左右观众的情绪。纵观近几年春晚原本非常不受关注的舞蹈类节目,正是借助类似于《小城雨巷》此种舞美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丰富化,而变成了包装精美、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亮点。舞美具体的操作方案并不是我本行,因此在这里浅谈下自己所了解的:任何一部舞蹈成品都会因为电视后期的制作、剪辑而产生一定的变形,脱离舞蹈地原态而出现一种新的样式,而这种新的样式在能辅助舞蹈本身更加完善的同时,也可以因为后期制作的失败而毁了整部作品。所以,这就得要求电视切换的节奏与舞蹈的形体节奏相一致,甚至要吻合观众的心理节奏(由于舞蹈语言与人类的情感模式具有同构性质,而电视就强调了这种“情感外化”的功能),便能形成强烈的情感诱因,让观众从中产生审美移情,关键在于这一切都是依靠电视编导与舞蹈编导的交流合作来完成的。“电视编导在执行切换台工作时,一边选择镜头以及镜头问转换的连接方法,同时也可以指导每个机位的拍摄方法。如果舞蹈编导能够在事先把编导意图传达给电视编导,把舞蹈中需要的视点勾画出来,然后电视方以不同机位对同一舞蹈动作关注的极速转接方式便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时空转换的效果、渲染舞蹈的氛围,那么电视便能体现出舞蹈的表意功能、象征形式所呈现出来的主体心灵神韵,达到意象与视像的合一”。最终,艺术与技术的完美合作,才能极致地调动观众的激情。
(二)美之文化
《小城雨巷》的美体现在作品背后编导所表达的浓郁的文化内涵,即舞蹈的中心意旨。从悠悠小巷中走出的江南女子,娉婷端 庄,那天正是烟雨朦胧……这种美好意境如果不是《小城雨巷》给我们营造了,恐怕我们对于江南女子的独特风情还禁锢在书上古时女子足不出户的传统映像。首先,由于技术的原因,长久以来电影电视媒介对于舞蹈的作用就是作为一种纯记录手段,平铺直叙地给观众展现了始终固定不变的单一方位的镜头,也因此造成了人们被动地、想当然地认为舞蹈表演就如眼睛平视所看见的一般。殊不知,这样的原始拍摄方式潜移默化地给欣赏者的想象力造成了限制,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因没有发挥其优势而更显多余,纯记录的方式导致它成为一名彻彻底底的“局外人”。相反,舞蹈作为一门流动中的艺术,一个机位的拍摄绝不能达到舞蹈原本所要达到的效果和意境,如果要想更快而有效地传播和正确阐释舞蹈的意旨,就要依靠具有更丰富的原创性的现代电视技术与艺术手段来传播。镜头若要同舞蹈结合的相得益彰,务必要从起初的“局外人”过渡到一名真正的“入戏者”,作为作品中的一份子而用“他”/“她”者的名义成为一名好的叙述者,因此,好的拍摄方式可将观众从剧场对号入座的单一视角、固定距离中解放出来。个人认为,舞蹈《小城雨巷》的拍摄视线是以在女性视角来构思的,舞美上一切要素无不保留和深化了那些人性化的、具有诗性特征的情绪元素(淡雅、婉约、湿润、清丽)和意境写照(幽深、朦胧、烟雨、空灵),“加上音乐和表演一唱三叹式的铺陈,娓娓道来,在诗歌的意象里,镜头的准确应用放大和强化了一种韵味和氛围”……在这里,电视编导与舞蹈编导将当下的思想认知同摄像机的经验合二为一了。舞蹈中,无一男角,本来“阴性”的表达方式就容易让观众感到弱不禁风、震撼力不强,但是在这里,好几次近距离的人物特写处理,使观众忘记了原本静谧所带来的相对沉闷而注目到女演员的细微动态中,让观众除了看到婀娜娉婷的形象外,更加诧异并惊艳于演员们举手投足间淡定自如的表现,最终从镜头中体会到现代江南女子由内心漫溢出的充实的自信感。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对《小城雨巷》舞蹈的“二度创作”,没有时间的界定,无处不充满了体验和发现,让我们在身临其境的欣赏中,感到了一种生命的节奏和韵律,读出了一个人格化的,甚而是女性般柔美又不失现代感的江南,而多媒体综合技术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
(三)美之功能
多媒体技术除了对舞蹈意境的延伸给予了多样化帮助,另外,在舞蹈被作为一种具有美育功能的学科上,它对舞蹈的传播与推广也是至关重要的,似乎这正符合了十七大提出的“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然而现代的社会生活。已经无法让人回到“小桥流水人家”般那种诗情画意的生活中去了——一片静谧下却含有郁郁葱葱的无限生机和热情。而钢筋水泥铸就的现代都市中高度的物质化和种种的便捷方式,在改变了我们从前固有的对于空间和距离、现实和心理的基本判断后,也让我们远离了那些能够洗涤和抚慰人们心灵的诗性般田园生活。如果现实生活缺失了什么,我们仍然可以到文艺作品中去寻找,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中曾这样定义:“精神病就是潜意识长期被压抑的结果,战争和暴力就是宣泄的一种方式。而艺术却是升华的一种形式和途径”。而《小城雨巷黼出现,恰是对一种传统艺术精神的坚持,也是对当代舞蹈诗性回归的呼唤罢!那么,在多媒体技术与此舞蹈相结合并传播之的同时,就更加迅速的将这种传统艺术精神轻而易举地带入了寻常百姓千万家。所以,是否也进而促进了国家艺术软实力的发展呢?借用别人一句话,“用审美来拯救世界”。虽有点夸张,但是按上述所说观点来看,不仅不无道理,而且形容得恰如其分。
结语
“现代传媒改变了人们与舞蹈的距离,改变了传统欣赏心理习惯,间接地接受动觉上的亲切感,现代传媒的特性的确为舞蹈“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入口和广阔的前景”。当然了,无论如何机械只是一种工具,本身不具有创意,在设计中起决定因素的最终靠的是人的创意。最后,如何让技术与舞蹈的有机结合拥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不论是舞蹈还是技术彼此都有促进作用,可以说,多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结合形式的创新正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记录方式 多媒体 美学创新
多媒体技术与肢体语言的结合让中国的舞蹈艺术在“当代”的林苑中开出了娇艳的动感之花,它既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还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反复审视艺术创作中存在的许多局限和不足。在时代精神孕育下的当代舞,再通过影像多视角的记录方式来二度抒写,其本身也将传承发扬传统的素材融入到时代的风潮当中。
一、舞蹈艺术记录方式产生的源流
上个世纪前,世界上还没有发明出任何有关记录人体动态的电子产业时,人类是如何在滞后的物质文明前将舞蹈一代一代传衍的?人们曾试过用文字记载,试想每记录一个单一的舞蹈动作,其形态就由不同方向、节律、力效的多重因素组成,而这一姿态的到位、成型有得用多少文字才能叙述清楚?正因为舞蹈中的人体复杂而多变,人体在多关节、多方向同时运动时犹如一首复杂的交响乐,所以,要想详细、准确的记录一个完整的舞蹈,以文字获得的场记所负载的纸张是否会堆积成一座高耸的山?这种方法并非长远之计。
随后,人们试着口传身教的方式,以自己收获的储备来尽可能准确无误地向下一代传授。然而,每个人生来其悟性就有差异,因此学习水平也划为高低之分。一个细小的动作如果自己理解错了,可能传授予他人的风格就是失之千里,不论是谁,在没有一个确切“量”来证明动作的准确性的这种口传身教的过程中,那个最初传授知识的人和随后领悟知识的人的“见解”总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当历史的车轮载着人类进入科学文明的年代时,“拉班舞谱”记录方式的出现以及出现后随之舞蹈界发生的伟大变革,都证明了舞蹈艺术上升到科学的可能性。它基于对人体动律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对动作的八大要素和动律特征都有特定符号表示。表述准确明了,适应性也相当广泛,因此,取而代之成为一种比较科学和完善的舞蹈记录方式。
进入了科技文明的时代,电子业的发明及大规模普及,使得人们面对舞蹈而不再满足于舞谱的“符号记录法”,相对于多媒体的“直观载入”使舞谱记录也变得繁琐起来。什么原因?由于舞蹈律动性的显现便是舞蹈表演常常讲到的“韵”,它是立体的、连续的、流动的,又是感性的、鲜活的、漂移的。正如舞蹈的人体既有本身生理解剖的限制,也有舞蹈心理上想象与创造的无限自由。因此,符号代表着逻辑与公式并存、没有生命力,它无法传递出舞蹈本身应有的情感信息,相反,现代传媒利用特殊的影像语言与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将动作、节奏、情感三位一体准确无误地展现给观众,这一科技带来的优势当然更易于被人们接受。更重要的是,这种声画结合的影像通过媒介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了舞台表演的形式,不仅如此,在传播舞台舞蹈并推广现当代舞蹈的同时,其受众也随之扩大,从而使舞蹈的大众性变得更为广泛。
二、多媒体之于舞蹈的美学意义
针对多媒体与舞蹈相结合的佳例,笔者选择了2007年“春晚”上静谧、小桥流水般江南味十足的舞蹈《小城雨巷》来探析。也许,基调的沉默让观众对它的映像已渐渐模糊,然而一旦提起剧中那位从戴望舒笔下的《雨巷》里走出的婀娜娉婷、丁香般的姑娘,你的记忆是否也会随着那淡淡的清香和愁怨一同复苏、开花呢?2007年春晚的这一刻,面对着这股远离世俗商业社会、淡定自若的写意气息似乎感受到一种突如其来的震撼,人们无不感动于那些丽影……可以这样说《小城雨巷》的成功,很大程度应取决于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对美好江南的诗性表达,由此,我们才得以从《小城雨巷》缓缓展开的美轮美奂的画卷中读到了一种叫做“久违了的”诗情罢。
(一)美之意境
《小城雨巷》美在何处,首先,我觉得美在作品本身所追求的唯美意境,而这绝大部分得归功于多媒体技术的参与。随着计算机技术、光学、电子技术、视频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设备在舞台演出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从而促进了舞台演出艺术的发展,它们以崭新的语言给舞美领域带来了一场势不可挡的革命。《小城雨巷》中,舞台背景得益于舞台后方LED电子显示屏的应用,“这种电子技术往往适用于现代舞台,因为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可以模拟实景,再现自然,也可以显示效果图像,还可以用来展现资料等等”。因此,当观众席上灯光熄灭,唯独留下瓦屋、流水等此情此景随着屏幕的来回穿梭和移动时,整个大屏幕使用动态实景和灯光的变幻烘托江南水乡的氛围,使视点变得富有立体感和纵深感,加上近距离取景,画面也获得了强烈的真实感,它所营造出的虚拟画面不仅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比起实景也来得更有气氛,一时间,场内似乎弥漫着“人在画中走”的意境,从而能够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变化,左右观众的情绪。纵观近几年春晚原本非常不受关注的舞蹈类节目,正是借助类似于《小城雨巷》此种舞美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丰富化,而变成了包装精美、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亮点。舞美具体的操作方案并不是我本行,因此在这里浅谈下自己所了解的:任何一部舞蹈成品都会因为电视后期的制作、剪辑而产生一定的变形,脱离舞蹈地原态而出现一种新的样式,而这种新的样式在能辅助舞蹈本身更加完善的同时,也可以因为后期制作的失败而毁了整部作品。所以,这就得要求电视切换的节奏与舞蹈的形体节奏相一致,甚至要吻合观众的心理节奏(由于舞蹈语言与人类的情感模式具有同构性质,而电视就强调了这种“情感外化”的功能),便能形成强烈的情感诱因,让观众从中产生审美移情,关键在于这一切都是依靠电视编导与舞蹈编导的交流合作来完成的。“电视编导在执行切换台工作时,一边选择镜头以及镜头问转换的连接方法,同时也可以指导每个机位的拍摄方法。如果舞蹈编导能够在事先把编导意图传达给电视编导,把舞蹈中需要的视点勾画出来,然后电视方以不同机位对同一舞蹈动作关注的极速转接方式便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时空转换的效果、渲染舞蹈的氛围,那么电视便能体现出舞蹈的表意功能、象征形式所呈现出来的主体心灵神韵,达到意象与视像的合一”。最终,艺术与技术的完美合作,才能极致地调动观众的激情。
(二)美之文化
《小城雨巷》的美体现在作品背后编导所表达的浓郁的文化内涵,即舞蹈的中心意旨。从悠悠小巷中走出的江南女子,娉婷端 庄,那天正是烟雨朦胧……这种美好意境如果不是《小城雨巷》给我们营造了,恐怕我们对于江南女子的独特风情还禁锢在书上古时女子足不出户的传统映像。首先,由于技术的原因,长久以来电影电视媒介对于舞蹈的作用就是作为一种纯记录手段,平铺直叙地给观众展现了始终固定不变的单一方位的镜头,也因此造成了人们被动地、想当然地认为舞蹈表演就如眼睛平视所看见的一般。殊不知,这样的原始拍摄方式潜移默化地给欣赏者的想象力造成了限制,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因没有发挥其优势而更显多余,纯记录的方式导致它成为一名彻彻底底的“局外人”。相反,舞蹈作为一门流动中的艺术,一个机位的拍摄绝不能达到舞蹈原本所要达到的效果和意境,如果要想更快而有效地传播和正确阐释舞蹈的意旨,就要依靠具有更丰富的原创性的现代电视技术与艺术手段来传播。镜头若要同舞蹈结合的相得益彰,务必要从起初的“局外人”过渡到一名真正的“入戏者”,作为作品中的一份子而用“他”/“她”者的名义成为一名好的叙述者,因此,好的拍摄方式可将观众从剧场对号入座的单一视角、固定距离中解放出来。个人认为,舞蹈《小城雨巷》的拍摄视线是以在女性视角来构思的,舞美上一切要素无不保留和深化了那些人性化的、具有诗性特征的情绪元素(淡雅、婉约、湿润、清丽)和意境写照(幽深、朦胧、烟雨、空灵),“加上音乐和表演一唱三叹式的铺陈,娓娓道来,在诗歌的意象里,镜头的准确应用放大和强化了一种韵味和氛围”……在这里,电视编导与舞蹈编导将当下的思想认知同摄像机的经验合二为一了。舞蹈中,无一男角,本来“阴性”的表达方式就容易让观众感到弱不禁风、震撼力不强,但是在这里,好几次近距离的人物特写处理,使观众忘记了原本静谧所带来的相对沉闷而注目到女演员的细微动态中,让观众除了看到婀娜娉婷的形象外,更加诧异并惊艳于演员们举手投足间淡定自如的表现,最终从镜头中体会到现代江南女子由内心漫溢出的充实的自信感。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对《小城雨巷》舞蹈的“二度创作”,没有时间的界定,无处不充满了体验和发现,让我们在身临其境的欣赏中,感到了一种生命的节奏和韵律,读出了一个人格化的,甚而是女性般柔美又不失现代感的江南,而多媒体综合技术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
(三)美之功能
多媒体技术除了对舞蹈意境的延伸给予了多样化帮助,另外,在舞蹈被作为一种具有美育功能的学科上,它对舞蹈的传播与推广也是至关重要的,似乎这正符合了十七大提出的“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然而现代的社会生活。已经无法让人回到“小桥流水人家”般那种诗情画意的生活中去了——一片静谧下却含有郁郁葱葱的无限生机和热情。而钢筋水泥铸就的现代都市中高度的物质化和种种的便捷方式,在改变了我们从前固有的对于空间和距离、现实和心理的基本判断后,也让我们远离了那些能够洗涤和抚慰人们心灵的诗性般田园生活。如果现实生活缺失了什么,我们仍然可以到文艺作品中去寻找,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中曾这样定义:“精神病就是潜意识长期被压抑的结果,战争和暴力就是宣泄的一种方式。而艺术却是升华的一种形式和途径”。而《小城雨巷黼出现,恰是对一种传统艺术精神的坚持,也是对当代舞蹈诗性回归的呼唤罢!那么,在多媒体技术与此舞蹈相结合并传播之的同时,就更加迅速的将这种传统艺术精神轻而易举地带入了寻常百姓千万家。所以,是否也进而促进了国家艺术软实力的发展呢?借用别人一句话,“用审美来拯救世界”。虽有点夸张,但是按上述所说观点来看,不仅不无道理,而且形容得恰如其分。
结语
“现代传媒改变了人们与舞蹈的距离,改变了传统欣赏心理习惯,间接地接受动觉上的亲切感,现代传媒的特性的确为舞蹈“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入口和广阔的前景”。当然了,无论如何机械只是一种工具,本身不具有创意,在设计中起决定因素的最终靠的是人的创意。最后,如何让技术与舞蹈的有机结合拥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不论是舞蹈还是技术彼此都有促进作用,可以说,多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结合形式的创新正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