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历史长河里,诞生过无数民族,有的已日渐壮大,有的则淡出文明。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决定一个民族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不在于身体发肤强壮与否,而在于文化的骨骼有多坚硬,灵魂的重量有多深沉。
中共中央總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工作,指出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靠人传承,现在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岁已高,后继乏人,我们既要实施抢救工程,把老工匠、老艺人的技艺记录下来,也要培养青年传承人,以避免人亡技失的情况。”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于民间、死于庙堂”,一定要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才有强大生命力。
为了坚持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两措并举,自2015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统筹部署下,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一切在探索中循序前进。
一项分秒必争的工程
这是一项分秒必争的工程。据统计,我国306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当中,已经有400多位离开了人世。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抢救性记录验收工作组组长田苗对本刊记者表示。
历时近四年时间,以高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工作对象,对每一位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和传承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同时对已有的资料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为每一位传承人建立专题资源库,在历史与未来交汇的路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者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你得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起来。老祖宗没有视频,也没有录音,全凭我们领会老祖宗说的那些东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技表演艺术家牛玉亮的一席话,讲出了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专家们的心声。
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庆善发现,尽管曾面对经验不足、设备不够、技术条件有限、经费匮乏的局面,但过去十几年仍做了大量工作,遗憾的是由于缺少既了解非遗又精通文献建设的专家,很多工作没能做到位。
过去社会各界对保护非遗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加大了当下的保护及抢救非遗工作的难度。有些口号虽然提了十几年,但落实起来不容易。
“问题就出在认识不足上,希望未来的非遗保护工作能够常态化,同时做好文献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张庆善表示。
“我们保护和抢救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截至今年5月,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的34位专家先后对238个抢救性记录成果进行验收,其中合格项目202个,优秀项目25个。
7月6日下午,国家图书馆学津堂,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云集于此,参加抢救性记录工作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与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作为记录对象的几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耄耋老人沈少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撂石锁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推介会现场,他口授机宜,为两位少年爱徒指点要诀,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古代武状元必考科目撂石锁的独特魅力。65年前的冬天,24岁的他曾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表演。
“石锁,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刻制成的一个老锁。现在的哑铃与它近似,但是哑铃、壶铃是现在引进来的新器件,而我们的石锁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这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健身器材,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体现。”沈少三说。
在日常传承中,沈少三用做游戏和比赛的方法,带领孩子们去走近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同学们,你们如果用完石锁,就把它往旁边一扔,不去保护、尊重它,那石锁也不会尊重你。”“武术讲的是品德。”在沈少三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渐渐悟出这些道理的真谛。
在年过七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心中,关于创新传承方式的心路同样走得曲折。三十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他至今记忆犹新。“二界沟有位小朋友,生病了不要吃穿,写信给我,只想要古渔雁渔家传说读本,那时候小学生和青年人都争相抢阅我这些故事读本,可是后来有段时期,你主动给他他都不看。”
危机往往蕴含着转机。刘则亭想了一个办法。他将多年搜集来的与古渔雁有关的实物放在博物馆里,看着实物讲故事,讲着故事看实物,用这种创新方式重新点燃了年轻人听故事的热情。据刘则亭介绍,自2006年辽河口古渔雁文化遗产博物馆落成之后,每年有三四千人前来参观,至今年,累计参观人次已近四万。
插上时代的翅膀
事实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进行影像记录这一世界性难题,一直困扰着各国致力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在世界上不是启动最早的,但却是动员最广泛,工作成果最显著的。
“在抢救性记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对传承人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把散落的出版物及其他文献收集起来,进行数字化和有序化的处理,形成和这位传承人相关文献的目录和数字版本集成;同时,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保存非遗传承人记忆和技艺,也就是对传承人本人和他的徒弟、家人等相关人员进行口述史访问,并拍摄传承人非遗实践的全过程和他的作品;另外,由于非遗的独特魅力在于传承人长期积累的对分寸和火候的把握,而这些需要通过带徒弟和教学的过程外化出来,因此还需要对传承教学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影像记录。”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协调部署下,抢救性记录工作创新性地引入了历史学、影像人类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非遗的影像记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基础。 但这种从记录到纪录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数据信息部负责人吴安宇就在工作中遭遇了“信任危机”。
伴随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出于工作需要,一些商业化广告拍摄团队及自媒體也出现在了贵州的深山中。起初当地的老人们都很乐于配合远道而来的拍摄者,但“客人”们往往只是借助非遗人这个文化符号来宣传推广自己,这种过度的非公益性宣传对非遗文化的推广保护收效并不大,既伤害老人们的感情,也耽误了当地百姓的主业。久而久之,当地人对拍摄工作产生了抵触与抗拒心理。
“当传承人了解到是国家派我们来做保护记录抢救工作,了解到这次抢救工作的紧迫感与重要性之后,信任建立了,问题解决了。”
一帧一帧地记录、创作近千部符合公众审美习惯的综述片,来自抢救一线的记录者为子孙后代留下了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它们既是教科书,也是资料库。
“我们把四年来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固化在书籍和音像里,希望在未来能够代代传承,通过非遗书籍和音像带给人们的震撼活化在人们的生活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表示,希望这些投入了大量心血所取得的成果能够充分发挥文献价值、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
尽管文化在每个时代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是公理性的、不言自明的。用时代的方式去表现永恒的价值,保护文化和人的关系,保护文化心理素质和文化行为发生的空间和时间,是抢救非遗工作者的心声。
“非遗的永恒魅力一旦插上时代的翅膀,将越飞越高”。记者获悉,围绕非遗主题,7月20号,国家图书馆即将举办第二届“老北京非遗趴”——燕京有八绝,为读者和网络观众介绍北京人身边的非遗。通过“不讲课,只对话,不展示,只体验”这种互动方式和呈现方法,让人们零距离感受玉雕、景泰蓝等非遗项目的魅力。
让非遗工作活起来,首先要让人民群众能够零门槛、无障碍地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唯有通过触觉的表达,让百姓亲手感受材质的魅力,才能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君子守身如玉’,什么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活动还设置了年轻人与前沿艺术家对话的单元,在探索可以让下一代更好地认可、接受非遗传承的方法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线下活动的成功开展会带动线上直播点击率,线上直播的点赞与好评反过来也会升级线下活动的质量与规模,良性循环日渐形成。
一份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反馈给本刊记者的数据显示,2018年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直播平台观看非遗演出与展览的总人数达2亿人次。光明网、快手等10余家直播平台和新浪、腾讯等网络媒体,对全国非遗曲艺周的30余场社区演出、5场驻场演出、1场展览(全国非遗曲艺保护成果图文展)进行了直播。
一组组数据背后,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正在被唤醒。
其中,快手平台对全国非遗曲艺周共直播4天7场,累计观看人次达1896万,累计获得点赞3607万次。
“良辰美景——古琴昆曲非遗展演”昆曲两日演出的网络观看人次超过58万,不少粉丝在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留言:“能看到画面如此清晰的直播,没去现场也很值!”
通过直播,拉近了传统曲艺特别是部分偏小众、鲜有人了解的曲艺项目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感受到非遗独特的曲艺魅力。
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对非遗曲艺传承人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保护传承十分赞赏,希望多一些此类直播活动,不少年轻网友还表示出对曲艺求知学艺的兴趣。
助力乡村脱贫
各省市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不仅收获多方点“赞”,在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看来,非遗中的传统工艺项目,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
自2016年起,在非遗司的支持下,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机构,先后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山西忻州等地区设立了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恢复和弘扬优秀工艺和元素,发展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培养传统工艺队伍、增强发展后劲,带动就业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累计培训绣娘5508人次,已有1200位绣娘参与到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振兴计划中,工作站为绣娘提供订单总数5.8万份,目前绣娘通过订单收入最高能达3500—4000元。
湖南省以传统工艺工作站为依托,启动“让妈妈回家”计划,先后在湘西设立了20多个苗绣培训基地,举办了50余期技能培训,培训绣娘6000余人次,创造就业岗位近3000个,直接带动相关人员年增收5000元以上。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8岁的苗族姑娘杨昌芹,是贵州省非遗项目“赤水竹编”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传承赤水竹编非遗项目的同时,带动村里300多个贫困家庭的妇女通过竹编技艺,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脱贫致富。青海省同仁县近年来通过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了热贡艺术,进一步扩大了传承队伍,唐卡、堆绣、泥塑产品销售也已成为当地群众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
同仁县吾屯村从事热贡艺术的家庭占全村总户数的98%,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5000余元增长到3万余元。四川省凉山州组织开展彝绣培训,培训了6000多名绣娘,通过公司 农户模式,实现贫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带动454个村脱贫,2017年全州彝绣产品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
王晨阳对本刊记者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同有关部门着力加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能力建设,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会同国务院扶贫办,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大力振兴深度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加强深度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能力建设,支持传统工艺项目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师到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讲习活动。 守护中华魂
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总体来讲有三种,即文献、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知识和文化进行代际传承的三种传承方法区别在于载体。有物理载体的文化叫文物,以文字作为载体的是文献,以人的记忆、身体、智慧为载体的则叫作非遗。
侗族大歌里有一首叙事歌,叫《祖公落寨》,讲述侗族祖先如何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为侗族人民选择繁衍生息之地的故事,与汉族的《尚书》相似,讲述的都是祖先的故事;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讲述的是奠定民族基础的战斗故事,与汉族的炎黄大战蚩尤有异曲同工之妙;普米族的《指路经》讲祖先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普米族祖先历史上的“长征”故事。
人们所有的爱恨、期望、美德在非遗里都有体现。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无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公约数和情感公约数。
在杭州,有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块卷着油条的小饼,人们把它叫作“油炸桧”。由于人们憎恨秦桧,为了给岳飞报仇,便希望把他放在油锅里炸,这块小饼便成了人心的寄托。
十几年前,在贵州安顺调研时的所见所闻,令田苗至今难忘。安顺有一个叫屯堡人的特殊人群,那里的屯堡人自称老汉人,穿着打扮、说话口音都打着明朝初年安徽人的烙印。
通过查阅史料发现,屯堡人一千多年前原是朱元璋手下大将付友德、蓝玉去南方考察的部队,攻下云南统一全国后,世代在此戍边,久而久之成为文化孤岛,也因此得以保留了很多明朝汉族人的生活方式。
在拍攝屯堡人跳安顺地戏的过程中,项目组发现一个很奇特的事。当地有一个习俗叫赢汪公,各村都争相去抬一尊红脸塑像。据史料记载,汪公历史上叫汪兴,是隋炀帝时期的地方官。当时遇到天灾,百姓无米下锅,爱护人民的汪兴违抗炀帝旨意开仓放粮,救了百姓牺牲了自己。
“你对百姓做了善事,百姓会把你的人格神化。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六世纪,却被人民世代感激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汪兴是安徽人,却在遥远的贵州被纪念。现在这个习俗在安徽已经找不到了,但是在贵州还有。人民世代感谢恩人的方式,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恩人。”保护非遗,就是保护自己的来时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已成基本国策,十九大后对它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的认知更加统一、明确、坚定。
保护非遗不仅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同时它也会赋予我们文化自信。在文明未来的发展中,传统文化能让中华民族建立一个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这正是我们未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心理特征和要求。
中共中央總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工作,指出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靠人传承,现在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岁已高,后继乏人,我们既要实施抢救工程,把老工匠、老艺人的技艺记录下来,也要培养青年传承人,以避免人亡技失的情况。”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于民间、死于庙堂”,一定要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才有强大生命力。
为了坚持抢救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两措并举,自2015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统筹部署下,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一切在探索中循序前进。
一项分秒必争的工程
这是一项分秒必争的工程。据统计,我国306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当中,已经有400多位离开了人世。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抢救性记录验收工作组组长田苗对本刊记者表示。
历时近四年时间,以高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工作对象,对每一位非遗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和传承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同时对已有的资料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为每一位传承人建立专题资源库,在历史与未来交汇的路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者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你得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起来。老祖宗没有视频,也没有录音,全凭我们领会老祖宗说的那些东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技表演艺术家牛玉亮的一席话,讲出了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专家们的心声。
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庆善发现,尽管曾面对经验不足、设备不够、技术条件有限、经费匮乏的局面,但过去十几年仍做了大量工作,遗憾的是由于缺少既了解非遗又精通文献建设的专家,很多工作没能做到位。
过去社会各界对保护非遗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认识不足,加大了当下的保护及抢救非遗工作的难度。有些口号虽然提了十几年,但落实起来不容易。
“问题就出在认识不足上,希望未来的非遗保护工作能够常态化,同时做好文献建设和人才培训工作。”张庆善表示。
“我们保护和抢救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截至今年5月,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的34位专家先后对238个抢救性记录成果进行验收,其中合格项目202个,优秀项目25个。
7月6日下午,国家图书馆学津堂,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云集于此,参加抢救性记录工作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与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作为记录对象的几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耄耋老人沈少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撂石锁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推介会现场,他口授机宜,为两位少年爱徒指点要诀,让人们再一次领略古代武状元必考科目撂石锁的独特魅力。65年前的冬天,24岁的他曾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表演。
“石锁,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刻制成的一个老锁。现在的哑铃与它近似,但是哑铃、壶铃是现在引进来的新器件,而我们的石锁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这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健身器材,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体现。”沈少三说。
在日常传承中,沈少三用做游戏和比赛的方法,带领孩子们去走近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同学们,你们如果用完石锁,就把它往旁边一扔,不去保护、尊重它,那石锁也不会尊重你。”“武术讲的是品德。”在沈少三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渐渐悟出这些道理的真谛。
在年过七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心中,关于创新传承方式的心路同样走得曲折。三十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他至今记忆犹新。“二界沟有位小朋友,生病了不要吃穿,写信给我,只想要古渔雁渔家传说读本,那时候小学生和青年人都争相抢阅我这些故事读本,可是后来有段时期,你主动给他他都不看。”
危机往往蕴含着转机。刘则亭想了一个办法。他将多年搜集来的与古渔雁有关的实物放在博物馆里,看着实物讲故事,讲着故事看实物,用这种创新方式重新点燃了年轻人听故事的热情。据刘则亭介绍,自2006年辽河口古渔雁文化遗产博物馆落成之后,每年有三四千人前来参观,至今年,累计参观人次已近四万。
插上时代的翅膀
事实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进行影像记录这一世界性难题,一直困扰着各国致力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在世界上不是启动最早的,但却是动员最广泛,工作成果最显著的。
“在抢救性记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对传承人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把散落的出版物及其他文献收集起来,进行数字化和有序化的处理,形成和这位传承人相关文献的目录和数字版本集成;同时,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保存非遗传承人记忆和技艺,也就是对传承人本人和他的徒弟、家人等相关人员进行口述史访问,并拍摄传承人非遗实践的全过程和他的作品;另外,由于非遗的独特魅力在于传承人长期积累的对分寸和火候的把握,而这些需要通过带徒弟和教学的过程外化出来,因此还需要对传承教学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影像记录。”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协调部署下,抢救性记录工作创新性地引入了历史学、影像人类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非遗的影像记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基础。 但这种从记录到纪录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数据信息部负责人吴安宇就在工作中遭遇了“信任危机”。
伴随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出于工作需要,一些商业化广告拍摄团队及自媒體也出现在了贵州的深山中。起初当地的老人们都很乐于配合远道而来的拍摄者,但“客人”们往往只是借助非遗人这个文化符号来宣传推广自己,这种过度的非公益性宣传对非遗文化的推广保护收效并不大,既伤害老人们的感情,也耽误了当地百姓的主业。久而久之,当地人对拍摄工作产生了抵触与抗拒心理。
“当传承人了解到是国家派我们来做保护记录抢救工作,了解到这次抢救工作的紧迫感与重要性之后,信任建立了,问题解决了。”
一帧一帧地记录、创作近千部符合公众审美习惯的综述片,来自抢救一线的记录者为子孙后代留下了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它们既是教科书,也是资料库。
“我们把四年来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固化在书籍和音像里,希望在未来能够代代传承,通过非遗书籍和音像带给人们的震撼活化在人们的生活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表示,希望这些投入了大量心血所取得的成果能够充分发挥文献价值、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
尽管文化在每个时代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是公理性的、不言自明的。用时代的方式去表现永恒的价值,保护文化和人的关系,保护文化心理素质和文化行为发生的空间和时间,是抢救非遗工作者的心声。
“非遗的永恒魅力一旦插上时代的翅膀,将越飞越高”。记者获悉,围绕非遗主题,7月20号,国家图书馆即将举办第二届“老北京非遗趴”——燕京有八绝,为读者和网络观众介绍北京人身边的非遗。通过“不讲课,只对话,不展示,只体验”这种互动方式和呈现方法,让人们零距离感受玉雕、景泰蓝等非遗项目的魅力。
让非遗工作活起来,首先要让人民群众能够零门槛、无障碍地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唯有通过触觉的表达,让百姓亲手感受材质的魅力,才能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君子守身如玉’,什么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活动还设置了年轻人与前沿艺术家对话的单元,在探索可以让下一代更好地认可、接受非遗传承的方法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线下活动的成功开展会带动线上直播点击率,线上直播的点赞与好评反过来也会升级线下活动的质量与规模,良性循环日渐形成。
一份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反馈给本刊记者的数据显示,2018年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直播平台观看非遗演出与展览的总人数达2亿人次。光明网、快手等10余家直播平台和新浪、腾讯等网络媒体,对全国非遗曲艺周的30余场社区演出、5场驻场演出、1场展览(全国非遗曲艺保护成果图文展)进行了直播。
一组组数据背后,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正在被唤醒。
其中,快手平台对全国非遗曲艺周共直播4天7场,累计观看人次达1896万,累计获得点赞3607万次。
“良辰美景——古琴昆曲非遗展演”昆曲两日演出的网络观看人次超过58万,不少粉丝在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留言:“能看到画面如此清晰的直播,没去现场也很值!”
通过直播,拉近了传统曲艺特别是部分偏小众、鲜有人了解的曲艺项目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感受到非遗独特的曲艺魅力。
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对非遗曲艺传承人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保护传承十分赞赏,希望多一些此类直播活动,不少年轻网友还表示出对曲艺求知学艺的兴趣。
助力乡村脱贫
各省市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不仅收获多方点“赞”,在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看来,非遗中的传统工艺项目,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
自2016年起,在非遗司的支持下,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机构,先后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山西忻州等地区设立了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恢复和弘扬优秀工艺和元素,发展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培养传统工艺队伍、增强发展后劲,带动就业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累计培训绣娘5508人次,已有1200位绣娘参与到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振兴计划中,工作站为绣娘提供订单总数5.8万份,目前绣娘通过订单收入最高能达3500—4000元。
湖南省以传统工艺工作站为依托,启动“让妈妈回家”计划,先后在湘西设立了20多个苗绣培训基地,举办了50余期技能培训,培训绣娘6000余人次,创造就业岗位近3000个,直接带动相关人员年增收5000元以上。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8岁的苗族姑娘杨昌芹,是贵州省非遗项目“赤水竹编”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在传承赤水竹编非遗项目的同时,带动村里300多个贫困家庭的妇女通过竹编技艺,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了脱贫致富。青海省同仁县近年来通过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了热贡艺术,进一步扩大了传承队伍,唐卡、堆绣、泥塑产品销售也已成为当地群众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
同仁县吾屯村从事热贡艺术的家庭占全村总户数的98%,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5000余元增长到3万余元。四川省凉山州组织开展彝绣培训,培训了6000多名绣娘,通过公司 农户模式,实现贫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带动454个村脱贫,2017年全州彝绣产品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
王晨阳对本刊记者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同有关部门着力加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能力建设,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会同国务院扶贫办,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大力振兴深度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加强深度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能力建设,支持传统工艺项目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师到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讲习活动。 守护中华魂
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总体来讲有三种,即文献、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知识和文化进行代际传承的三种传承方法区别在于载体。有物理载体的文化叫文物,以文字作为载体的是文献,以人的记忆、身体、智慧为载体的则叫作非遗。
侗族大歌里有一首叙事歌,叫《祖公落寨》,讲述侗族祖先如何披荆斩棘、栉风沐雨,为侗族人民选择繁衍生息之地的故事,与汉族的《尚书》相似,讲述的都是祖先的故事;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讲述的是奠定民族基础的战斗故事,与汉族的炎黄大战蚩尤有异曲同工之妙;普米族的《指路经》讲祖先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普米族祖先历史上的“长征”故事。
人们所有的爱恨、期望、美德在非遗里都有体现。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无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公约数和情感公约数。
在杭州,有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块卷着油条的小饼,人们把它叫作“油炸桧”。由于人们憎恨秦桧,为了给岳飞报仇,便希望把他放在油锅里炸,这块小饼便成了人心的寄托。
十几年前,在贵州安顺调研时的所见所闻,令田苗至今难忘。安顺有一个叫屯堡人的特殊人群,那里的屯堡人自称老汉人,穿着打扮、说话口音都打着明朝初年安徽人的烙印。
通过查阅史料发现,屯堡人一千多年前原是朱元璋手下大将付友德、蓝玉去南方考察的部队,攻下云南统一全国后,世代在此戍边,久而久之成为文化孤岛,也因此得以保留了很多明朝汉族人的生活方式。
在拍攝屯堡人跳安顺地戏的过程中,项目组发现一个很奇特的事。当地有一个习俗叫赢汪公,各村都争相去抬一尊红脸塑像。据史料记载,汪公历史上叫汪兴,是隋炀帝时期的地方官。当时遇到天灾,百姓无米下锅,爱护人民的汪兴违抗炀帝旨意开仓放粮,救了百姓牺牲了自己。
“你对百姓做了善事,百姓会把你的人格神化。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六世纪,却被人民世代感激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汪兴是安徽人,却在遥远的贵州被纪念。现在这个习俗在安徽已经找不到了,但是在贵州还有。人民世代感谢恩人的方式,是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恩人。”保护非遗,就是保护自己的来时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已成基本国策,十九大后对它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的认知更加统一、明确、坚定。
保护非遗不仅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同时它也会赋予我们文化自信。在文明未来的发展中,传统文化能让中华民族建立一个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这正是我们未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心理特征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