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难点一】纸币发行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
1.认识误区:纸币发行量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教材解读: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因此,纸币发行量增加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纸币发行量增加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3.典例分析:例1.(2011·安徽文综·3)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 )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分析: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可计算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应为:10 000/4=2 500(亿元),而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纸币的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货币贬值、价格上涨。本题答案应为D。
例2.(2010·四川文综·25)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 )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分析: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会引起通货紧缩。故①不符合题意。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不能简单地说会引起通货膨胀,还要具体分析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及货币流通速度等的变化,只有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它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故③表达不准确。本题答案应为B。
【重难点二】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认识误区: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质量、性能决定的。
2.教材解读:商品有两个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质量、性能、功能等。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如何,会直接影响商品能否被消费者购买、能否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能否提高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能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进而形成品牌。一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因此,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并不是由商品的质量、性能决定的。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6)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 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这说明 ( )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
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分析:黄金作为货币时,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错误。黄金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是因为开采黄金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不大,而不是因为其使用价值有限,D错误。黄金价格的不断波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而不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A错误。金价连续下跌,一部分人的投机行为导致大量资金的介入才是黄金价格从低位反弹的原因。本题答案应为C。
例2.(2010·福建文综·26)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分析:材料表达的是人们选择商品时会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及其功能,A不符合题意。商品价格的高低由商品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质量的优劣会影响人们是否购买这种商品,B表达错误。任何一个消费者选购商品时都不会仅仅关注商品的有用性,还会关注商品的价格,故C错误。本题答案应为D。
【重难点三】信用工具和外汇
1.认识误区:使用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外汇汇率跌落有利于增加出口。
2.教材解读:信用卡、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但个人使用信用卡如果不注意信息安全、面对面交易安全以及网上支付安全,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盗刷或诈骗的对象。 外汇汇率跌落表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在本币币值不变的前提下,当本国产品出口该国时,外汇汇率跌落会导致产品的外币标价上升,从而使出口产品失去价格优势,因而不利于商品出口,使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外币贬值后投资的本币数量不变,但兑换后的外币数量增加,相当于投资了更多数量的外币,因而有利于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同理,中国学生到该国留学也能节约一定的费用等。
3.典例分析:例1.(2013·安徽文综·1)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表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赴美留学费用会降低,①正确。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影响比较小,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增强节水意识,但居民生活用水量不会大幅减少,②错误。高铁和飞机互为替代品,因此,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③正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不能因此得出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的结论,④错误。本题答案应为B。
例2.(2013·大纲版全国文综·25)人们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信用工具进行结算。下列情景中,一般采用汇票结算的是 ( )
A.某人支付网络购物货款800元
B.某企业支付外地供应商货款200 000元
C.某人支付本地酒店服务费10 000元
D.某培训机构支付本地专家劳务费5 000元
分析:一般使用汇票结算需具备两种条件:一是大额资金;二是异地结算。银行汇票是目前异地结算中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不仅适用于在银行开户的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而且适用于未在银行开立帐户的个体经济户和个人。凡是各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需要在异地进行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其他经济活动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都可以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既可以用于转帐结算,也可以支取现金。实行银行汇票结算,购货单位交款,银行开票,票随人走;购货单位购货给票,销售单位验票发货,一手交票,一手交货;银行见票付款,这样可以减少结算环节,缩短结算资金在途时间,方便购销活动。本题答案应为B。
例3.(2011·浙江文综·24)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 )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分析:使用信用卡购物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并不能缓解通货膨胀,购物时信用卡体现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而不是价值尺度,故排除A、B。使用信用卡可以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便利,但个人使用信用卡如果不注意信息安全、面对面交易安全以及网上支付安全,往往会成为犯罪分子盗刷或诈骗的对象。因此,本题答案应为D。
【重难点四】供求关系与价格
1.认识误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
2.教材解读: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购买者持币观望,销售者争相降价,商品价格下跌。另外,商品的价格还会受到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价格的影响。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各种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5)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
A B C D
分析: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C、D不符合一般规律。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下降不会带来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不符合这一规律。本题答案应为A。
例2.(2011·四川文综·24)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 )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分析: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图书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它一定会反映图书的价值。但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可能低于价值也可能高于价值,从而出现偏离价值的现象;也可能在某些场合出现价格等于价值的情况。因此,本题答案应为B。
例3.(2012·广东文综A·24)《汉书·食货志》记载:“籴(dí,买进谷物)甚贵,伤民;甚贱,伤农。”近期,“十元钱两根大葱”、“卷心菜八分一斤愁坏菜农”等报道也时有所见。这说明 ( ) A.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
B.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
C.农产品“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D.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
分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A错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B错误。任何商品都可以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的结论不成立,C错误。本题答案应为D。
例4.(2012·江苏政治·6)右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读图可知,由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则该商品的价格下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使供给增多,①和③正确。②与题意相反,图表信息得不出④中信息,均排除。本题答案应为B。
【重难点五】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1.认识误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2.教材解读: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但同一商品有许多生产者,他们劳动有勤有懒,生产工具有好有差,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因而所用的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同一种商品就会有多种多样的价值量,而且那些劳动越懒惰、生产工具越差、劳动技能越低的生产者的商品,价值量反而越大。显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包括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3.典例分析:例1.(2013·大纲版全国文综·24)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 )
A.5元 9 000万元 B.10元 9 000万元
C.5元 18 000万元 D.10元 18 000万元
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由于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因此,2012年M产品的价格应为5元。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此,2012年商品总数量应为1 800万件。M商品的社会总价值是产品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因此,2012年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应为9 000万元。本题答案应为A。
例2.(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
A.1 452万元 B.1 320万元 C.1 210万元 D.1 100万元
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根据题意,可计算出2011年该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32÷(1 20%)=110(元)。商品的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根据题意可计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数量为:10×(1 10%)=11(万件)。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110×11=1 210(万元)。故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认识误区:我国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材解读: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我国主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们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便城乡人民生活、促进商品流通与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典例分析:例.(2011·江苏政治·8)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 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 )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从材料提供的数字看,并不能说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及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A、B与题意不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错误。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七】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国有经济的地位
1.认识误区: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2.教材解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而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3.典例分析:例.(2012·上海政治·16)下表是近10年来中国内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相关数据。
数据表明,我国 ( )
A.股份制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B.非公有制企业实力普遍增强
C.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D.国有经济成为经济制度基础
分析: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A错误。图表并没有反映出非公有制企业实力普遍增强,B与题意不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D错误。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八】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认识误区: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2.教材解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的主体,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并不是说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3.典例分析:例1.(2013·浙江文综·25)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 ( )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政策表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①和③正确。在我国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②错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不断得到了清除但不能说扫清了,④错误。本题答案应为A。
例2.民间资本蓬勃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象征,是有活力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表现。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扩大准入,凡是政府政策没有规定不可以进入的,都应该让民间资本进入。这表明 ( )
①我国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方针 ②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③我国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 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①错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因此并不是说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②错误。本题正确答案应为D。
【重难点九】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基础与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依据
1.认识误区: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2.教材解读: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3.典例分析:例.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分析: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A错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B错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C与题意不符。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D正确。
【重难点十】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及选择
1.认识误区:储蓄存款是一种最安全、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商业保险是可以避免风险的投资方式。
2.教材解读:我国居民目前主要有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等几种投资方式。这些投资方式在风险性上从小到大依次为储蓄、债券、股票。在收益率上从小到大依次为储蓄、债券、股票(投资商业保险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获得赔偿,有保值、增值的可能)。在流动性上,储蓄特别是活期储蓄流动性强;债券有的可以上市交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股票则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因此,储蓄存款虽然在安全性上最高,但并不是没有风险。其风险主要表现在若定期存款未到期提前支取,就要遭受利息损失;银行存款是商业银行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同样存在经营风险;在通货膨胀下,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储蓄存款就会蚀本。
商业保险是人们为应付无法预测的风险事故,采取由投保人向保险公司交纳保费,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蒙受损失时给予赔偿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商业保险是一种转移风险的投资方式,其特征是投保人交纳少量的保险费作为资金投入,一旦发生投保范围内的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时,投保人便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较大数量的经济赔偿。商业保险是有众多投保人共同参加的经济互助合作行为,能够分散被保险人的风险,它是一种经济互助形式。
因此,购买商业保险并不是为了避免风险,而是为了转嫁风险、规避风险,是直接针对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8)A公司以巨资购入S公司发行的股份,双方将在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这一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S公司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次日,此消息引发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收盘涨幅达9.4%。A公司与S公司的合作推动了股价上升,说明 ( )
A.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B.企业重组对股价会产生有利影响
C.股价上升主要是由相关消息推动的
D.股价受公司经营状况预期的影响
分析: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是A公司与S公司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S公司带来巨额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所产生的结果。本题答案应为D。
例2.在物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更多投资”取代“更多储蓄”正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很多居民把房产、股票、基金作为投资首选,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 )
①储蓄存款的收益风险加大 ②房产、股票、基金收益较高 ③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 ④购买商业保险可以避免风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随着物价快速上涨,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储蓄存款就会蚀本,储蓄存款的收益风险加大,①和③正确。购买商业保险并不能避免风险,而是为了转嫁风险、规避风险,是直接针对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④错误。本题答案应为A。
1.认识误区:纸币发行量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2.教材解读: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因此,纸币发行量增加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纸币发行量增加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3.典例分析:例1.(2011·安徽文综·3)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 )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分析: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可计算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应为:10 000/4=2 500(亿元),而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纸币的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货币贬值、价格上涨。本题答案应为D。
例2.(2010·四川文综·25)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 )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分析: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会引起通货紧缩。故①不符合题意。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不能简单地说会引起通货膨胀,还要具体分析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及货币流通速度等的变化,只有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它才可能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故③表达不准确。本题答案应为B。
【重难点二】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认识误区: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质量、性能决定的。
2.教材解读:商品有两个基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质量、性能、功能等。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如何,会直接影响商品能否被消费者购买、能否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能否提高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能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进而形成品牌。一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因此,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并不是由商品的质量、性能决定的。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6)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06%和9.27%,与2011年每盎司1 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这说明 ( )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
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分析:黄金作为货币时,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错误。黄金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是因为开采黄金的劳动生产率变化不大,而不是因为其使用价值有限,D错误。黄金价格的不断波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而不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A错误。金价连续下跌,一部分人的投机行为导致大量资金的介入才是黄金价格从低位反弹的原因。本题答案应为C。
例2.(2010·福建文综·26)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分析:材料表达的是人们选择商品时会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及其功能,A不符合题意。商品价格的高低由商品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质量的优劣会影响人们是否购买这种商品,B表达错误。任何一个消费者选购商品时都不会仅仅关注商品的有用性,还会关注商品的价格,故C错误。本题答案应为D。
【重难点三】信用工具和外汇
1.认识误区:使用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外汇汇率跌落有利于增加出口。
2.教材解读:信用卡、支票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但个人使用信用卡如果不注意信息安全、面对面交易安全以及网上支付安全,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盗刷或诈骗的对象。 外汇汇率跌落表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在本币币值不变的前提下,当本国产品出口该国时,外汇汇率跌落会导致产品的外币标价上升,从而使出口产品失去价格优势,因而不利于商品出口,使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外币贬值后投资的本币数量不变,但兑换后的外币数量增加,相当于投资了更多数量的外币,因而有利于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同理,中国学生到该国留学也能节约一定的费用等。
3.典例分析:例1.(2013·安徽文综·1)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表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赴美留学费用会降低,①正确。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影响比较小,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增强节水意识,但居民生活用水量不会大幅减少,②错误。高铁和飞机互为替代品,因此,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③正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不能因此得出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的结论,④错误。本题答案应为B。
例2.(2013·大纲版全国文综·25)人们在经济往来中经常使用信用工具进行结算。下列情景中,一般采用汇票结算的是 ( )
A.某人支付网络购物货款800元
B.某企业支付外地供应商货款200 000元
C.某人支付本地酒店服务费10 000元
D.某培训机构支付本地专家劳务费5 000元
分析:一般使用汇票结算需具备两种条件:一是大额资金;二是异地结算。银行汇票是目前异地结算中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不仅适用于在银行开户的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而且适用于未在银行开立帐户的个体经济户和个人。凡是各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需要在异地进行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其他经济活动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都可以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汇票既可以用于转帐结算,也可以支取现金。实行银行汇票结算,购货单位交款,银行开票,票随人走;购货单位购货给票,销售单位验票发货,一手交票,一手交货;银行见票付款,这样可以减少结算环节,缩短结算资金在途时间,方便购销活动。本题答案应为B。
例3.(2011·浙江文综·24)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 )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分析:使用信用卡购物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并不能缓解通货膨胀,购物时信用卡体现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而不是价值尺度,故排除A、B。使用信用卡可以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便利,但个人使用信用卡如果不注意信息安全、面对面交易安全以及网上支付安全,往往会成为犯罪分子盗刷或诈骗的对象。因此,本题答案应为D。
【重难点四】供求关系与价格
1.认识误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
2.教材解读: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购买者持币观望,销售者争相降价,商品价格下跌。另外,商品的价格还会受到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价格的影响。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各种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5)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 )
A B C D
分析: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C、D不符合一般规律。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下降不会带来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不符合这一规律。本题答案应为A。
例2.(2011·四川文综·24)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 )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分析: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图书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它一定会反映图书的价值。但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可能低于价值也可能高于价值,从而出现偏离价值的现象;也可能在某些场合出现价格等于价值的情况。因此,本题答案应为B。
例3.(2012·广东文综A·24)《汉书·食货志》记载:“籴(dí,买进谷物)甚贵,伤民;甚贱,伤农。”近期,“十元钱两根大葱”、“卷心菜八分一斤愁坏菜农”等报道也时有所见。这说明 ( ) A.农产品的价格变化由流通环节决定
B.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由价值变动引起
C.农产品“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D.农产品的价格应调控在合理范围内
分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反映供求关系,A错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B错误。任何商品都可以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的结论不成立,C错误。本题答案应为D。
例4.(2012·江苏政治·6)右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读图可知,由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则该商品的价格下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从而使供给增多,①和③正确。②与题意相反,图表信息得不出④中信息,均排除。本题答案应为B。
【重难点五】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1.认识误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2.教材解读:商品是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但同一商品有许多生产者,他们劳动有勤有懒,生产工具有好有差,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因而所用的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同一种商品就会有多种多样的价值量,而且那些劳动越懒惰、生产工具越差、劳动技能越低的生产者的商品,价值量反而越大。显然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包括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3.典例分析:例1.(2013·大纲版全国文综·24)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 )
A.5元 9 000万元 B.10元 9 000万元
C.5元 18 000万元 D.10元 18 000万元
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由于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因此,2012年M产品的价格应为5元。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此,2012年商品总数量应为1 800万件。M商品的社会总价值是产品价格与商品数量的乘积,因此,2012年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应为9 000万元。本题答案应为A。
例2.(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
A.1 452万元 B.1 320万元 C.1 210万元 D.1 100万元
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根据题意,可计算出2011年该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32÷(1 20%)=110(元)。商品的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根据题意可计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数量为:10×(1 10%)=11(万件)。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110×11=1 210(万元)。故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认识误区:我国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材解读: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是我国主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们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便城乡人民生活、促进商品流通与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典例分析:例.(2011·江苏政治·8)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 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 )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从材料提供的数字看,并不能说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及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A、B与题意不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错误。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七】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国有经济的地位
1.认识误区: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2.教材解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而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3.典例分析:例.(2012·上海政治·16)下表是近10年来中国内地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相关数据。
数据表明,我国 ( )
A.股份制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B.非公有制企业实力普遍增强
C.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D.国有经济成为经济制度基础
分析: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A错误。图表并没有反映出非公有制企业实力普遍增强,B与题意不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D错误。本题答案应为C。
【重难点八】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与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认识误区: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2.教材解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的主体,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它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并不是说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3.典例分析:例1.(2013·浙江文综·25)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 ( )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政策表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①和③正确。在我国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②错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不断得到了清除但不能说扫清了,④错误。本题答案应为A。
例2.民间资本蓬勃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象征,是有活力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表现。目前最为重要的就是扩大准入,凡是政府政策没有规定不可以进入的,都应该让民间资本进入。这表明 ( )
①我国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方针 ②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 ③我国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 ④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①错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因此并不是说民间资本可以进入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行业,②错误。本题正确答案应为D。
【重难点九】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基础与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依据
1.认识误区: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2.教材解读: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3.典例分析:例.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分析: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A错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B错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C与题意不符。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D正确。
【重难点十】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及选择
1.认识误区:储蓄存款是一种最安全、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商业保险是可以避免风险的投资方式。
2.教材解读:我国居民目前主要有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等几种投资方式。这些投资方式在风险性上从小到大依次为储蓄、债券、股票。在收益率上从小到大依次为储蓄、债券、股票(投资商业保险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获得赔偿,有保值、增值的可能)。在流动性上,储蓄特别是活期储蓄流动性强;债券有的可以上市交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股票则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因此,储蓄存款虽然在安全性上最高,但并不是没有风险。其风险主要表现在若定期存款未到期提前支取,就要遭受利息损失;银行存款是商业银行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同样存在经营风险;在通货膨胀下,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储蓄存款就会蚀本。
商业保险是人们为应付无法预测的风险事故,采取由投保人向保险公司交纳保费,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蒙受损失时给予赔偿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商业保险是一种转移风险的投资方式,其特征是投保人交纳少量的保险费作为资金投入,一旦发生投保范围内的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时,投保人便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较大数量的经济赔偿。商业保险是有众多投保人共同参加的经济互助合作行为,能够分散被保险人的风险,它是一种经济互助形式。
因此,购买商业保险并不是为了避免风险,而是为了转嫁风险、规避风险,是直接针对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3.典例分析:例1.(2013·江苏政治·8)A公司以巨资购入S公司发行的股份,双方将在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这一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S公司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次日,此消息引发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收盘涨幅达9.4%。A公司与S公司的合作推动了股价上升,说明 ( )
A.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B.企业重组对股价会产生有利影响
C.股价上升主要是由相关消息推动的
D.股价受公司经营状况预期的影响
分析: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是A公司与S公司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S公司带来巨额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所产生的结果。本题答案应为D。
例2.在物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更多投资”取代“更多储蓄”正成为居民理财的首选。很多居民把房产、股票、基金作为投资首选,其影响因素可能是 ( )
①储蓄存款的收益风险加大 ②房产、股票、基金收益较高 ③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 ④购买商业保险可以避免风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随着物价快速上涨,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储蓄存款就会蚀本,储蓄存款的收益风险加大,①和③正确。购买商业保险并不能避免风险,而是为了转嫁风险、规避风险,是直接针对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④错误。本题答案应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