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感悟能力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教师的讲解分析是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感悟的,教师应创造自主感悟的空间,营造感悟的氛围,提供感悟契机,让学生进入感悟境界。创设情境,激发感悟;反复朗读,促进感悟;争论交流,强化感悟;写写画画,深化感悟。
关键词感悟 情境 朗读 争论交流 写写画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更是一种审美的体验。为了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和真情地感悟。
1 创设情境,激发感悟
阅读感悟既然是一种丰富的心理活动,就有着广阔的心理空间,其中既有可意会又可言传的东西,又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的自主感悟。有时候,学生想象和感悟的激发,就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就要重视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通过想象或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联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特定场景或生活画面,从而感受到文字中的意境。一次我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有学生提问:“‘贪婪’”是指人很贪心,‘吮吸’是形容宝宝吃奶,为什么可以用来写树呢?”我先让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学生读懂了一些,但又在思考着不懂的。此时我就抓住时机在黑板上用红笔圈出了句子中的“贪婪、吮吸、伸展、欢笑”等词,“对呀,这些词都是用来描写人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树呢?”接着我又深情地说,“因为这些故乡的杨梅树呀,伴随着作者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太熟悉这些树了,在他眼里,每一棵小树,就是一个可爱的树娃娃,而每一个树娃娃,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树娃娃,会说话、会动、会笑……,来,老师再读读这段,大家边听边闭着眼睛感受,看看你能看见树娃娃吗?”说完,我播放一段柔缓的音乐,配上感情朗读,学生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当音乐消失,学生慢慢睁开眼睛时,他们的眼里满是欣喜的亮光,接着兴奋地描述起自己的想象:“树娃正仰着头,张大嘴‘咕嘟咕嘟’地喝着雨水呢。”“树娃娃悄悄告诉我这雨水真甜啊,喝了能长力气。”啊,美得简直像一首首小诗,我知道学生真的读懂了!更让人高兴的是,后来许多学生在习作中常用到这些句子,以表现花草树木充满生机的样子。看来感悟得越透彻,积累就越容易,运用也就越自如。
要激发学生的感悟,教师要循着学生理解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切入学生的思想领域,通过语文活动的设计,唤起学生的情境感和想象力,形成人文通感,有所感更有所悟。
2 反复朗读,促进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此可见,读始终是学习语文的一扇最重要的窗口,以读为本来进行阅读教学,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非常重要的手段。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朗读中悟意,朗读中悟法。如《小珊迪》一课,因为这是一篇感情较为丰富的文章,我认为学习该文,没有必要进行繁琐的讲解,完全可以让学生从读中去领会文章的内容,从读中去领悟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等。首先,我配了低缓的音乐范读了课文,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激起了同情心。其次,我出示小珊迪外貌描写的片断“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的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发红。”让学生去掉括号里的词语对比朗读,去体会用了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反映小珊迪非常穷困)。再次,小珊迪要“我”买他的火柴,语气在变化,他先是请:“先生,请买盒火柴吧!”,当听到‘我’的同事说不需要时,小男孩转为请求:“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当我答应买而没带零钱表示明天再买时,小男孩进而乞求:“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并马上说:“我给您去换零钱。”我让学生想象街头乞丐的样子,进而模仿,采用同桌练读,学生表演读,师生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和各个层次反复指导感情朗读,从它特有的声与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从中领悟小珊迪受冻挨饿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从而把把握了文章的内涵。
朗读吟诵是体验情感的有效途径,“从声音上去吟味”就是从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味”。可以通过引读、吟读、分不同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方法,既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章感情的体会,又能使学生揣摩意会到语言的表达方法,增强了整体感悟能力。
3 争论交流,强化感悟
学生能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是他们能自主学习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课堂上不应轻易地把现成的知识结论告诉学生,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突破条条框框,展开理解上的辩论,多角度的思考,在自主、合作的争论中,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思路的拓展,灵感的激发,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情、景、人物,使交流“增值”,感悟得到强化。如一老师在教《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时,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雷奈克医生(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0页)为什么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点?”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后,充分发表了意见:有的认为是“肺结核”,有的认为是“难过”,有的找出是“跷跷板”,还有的认为是“整日思索”等,学生讲的理由也都很充分,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最赞同哪一个观点,并说说理由,然后整体交流。讨论后生(1)说:“我赞同‘研究’一词。雷奈克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才做成了第一个听诊器”。生(2)说:“我有不同意见。我赞同‘日夜思索’,雷奈克要研究,首先要思考,无思考怎么能去研究呢?”……几个学生的发言启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许多同学高举着手,跃跃欲试。问题就在争论中渐趋明朗,理解了正是雷奈克医生勤于动脑,留心观察,不断实践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争论激发了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发言的积极性。他们在争论中并发智慧的火花,用“争论”说服了自己,说服了大家。这样一个逐渐得到强化的感悟过程一定是久久难忘的。
4 写写画画,深化感悟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精神,利用那些有扩散点的教材,大胆地跳出课文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以促进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如引领学生把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为学生创造读中插写,读后仿写和读后续写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将学生引向课外更深层次的探究,以确保学生进一步深化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珊迪》的第二段写了小利比告诉那位先生,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并轧坏了身子,他悲伤地说:“说不定他会死的……”这句话就是情感的触发点,课文虽省略了故事情节描写,但这一空白却正是孩子们推测或想象的空间:他伤势有多重,他是怎样托着身子回来的,他又是怎么熬过痛苦的夜晚。教学中抓住这一情感触发点,让孩子们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既加大了阅读深度,又深化了主题,既培养了创新意识,又是深化学生对课文感悟程度的重要手段。其实,有的课文也可以通过画图,使学生借助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从而使文字与形象配合,课文与画面互补。同时,学生在画画中融入自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和再创造,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服务于语言训练。如教学《夏天》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课件找感觉,把雷雨后的美景画出来。学生通过写写画画,在实践中用语言、明含义、展想象、深感悟。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阅读感悟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的思想感情的有真切的体验,才能称得上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有情感体验的同时,还应该有思想认使之受到识的共振,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联想,从多个方面去探究创新,产生认识顿悟,使之受到思想启迪。让学生的感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
[4]王继武.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关键词感悟 情境 朗读 争论交流 写写画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更是一种审美的体验。为了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和真情地感悟。
1 创设情境,激发感悟
阅读感悟既然是一种丰富的心理活动,就有着广阔的心理空间,其中既有可意会又可言传的东西,又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的自主感悟。有时候,学生想象和感悟的激发,就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就要重视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或场面,通过想象或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联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特定场景或生活画面,从而感受到文字中的意境。一次我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有学生提问:“‘贪婪’”是指人很贪心,‘吮吸’是形容宝宝吃奶,为什么可以用来写树呢?”我先让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学生读懂了一些,但又在思考着不懂的。此时我就抓住时机在黑板上用红笔圈出了句子中的“贪婪、吮吸、伸展、欢笑”等词,“对呀,这些词都是用来描写人的,为什么作者却用来描写树呢?”接着我又深情地说,“因为这些故乡的杨梅树呀,伴随着作者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太熟悉这些树了,在他眼里,每一棵小树,就是一个可爱的树娃娃,而每一个树娃娃,都是他的好朋友。这些树娃娃,会说话、会动、会笑……,来,老师再读读这段,大家边听边闭着眼睛感受,看看你能看见树娃娃吗?”说完,我播放一段柔缓的音乐,配上感情朗读,学生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当音乐消失,学生慢慢睁开眼睛时,他们的眼里满是欣喜的亮光,接着兴奋地描述起自己的想象:“树娃正仰着头,张大嘴‘咕嘟咕嘟’地喝着雨水呢。”“树娃娃悄悄告诉我这雨水真甜啊,喝了能长力气。”啊,美得简直像一首首小诗,我知道学生真的读懂了!更让人高兴的是,后来许多学生在习作中常用到这些句子,以表现花草树木充满生机的样子。看来感悟得越透彻,积累就越容易,运用也就越自如。
要激发学生的感悟,教师要循着学生理解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切入学生的思想领域,通过语文活动的设计,唤起学生的情境感和想象力,形成人文通感,有所感更有所悟。
2 反复朗读,促进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由此可见,读始终是学习语文的一扇最重要的窗口,以读为本来进行阅读教学,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非常重要的手段。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朗读中悟意,朗读中悟法。如《小珊迪》一课,因为这是一篇感情较为丰富的文章,我认为学习该文,没有必要进行繁琐的讲解,完全可以让学生从读中去领会文章的内容,从读中去领悟文中的语言情感,包括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等。首先,我配了低缓的音乐范读了课文,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激起了同情心。其次,我出示小珊迪外貌描写的片断“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的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发红。”让学生去掉括号里的词语对比朗读,去体会用了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反映小珊迪非常穷困)。再次,小珊迪要“我”买他的火柴,语气在变化,他先是请:“先生,请买盒火柴吧!”,当听到‘我’的同事说不需要时,小男孩转为请求:“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当我答应买而没带零钱表示明天再买时,小男孩进而乞求:“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并马上说:“我给您去换零钱。”我让学生想象街头乞丐的样子,进而模仿,采用同桌练读,学生表演读,师生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和各个层次反复指导感情朗读,从它特有的声与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从中领悟小珊迪受冻挨饿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从而把把握了文章的内涵。
朗读吟诵是体验情感的有效途径,“从声音上去吟味”就是从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味”。可以通过引读、吟读、分不同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方法,既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章感情的体会,又能使学生揣摩意会到语言的表达方法,增强了整体感悟能力。
3 争论交流,强化感悟
学生能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是他们能自主学习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课堂上不应轻易地把现成的知识结论告诉学生,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突破条条框框,展开理解上的辩论,多角度的思考,在自主、合作的争论中,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思路的拓展,灵感的激发,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情、景、人物,使交流“增值”,感悟得到强化。如一老师在教《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一课时,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雷奈克医生(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0页)为什么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点?”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后,充分发表了意见:有的认为是“肺结核”,有的认为是“难过”,有的找出是“跷跷板”,还有的认为是“整日思索”等,学生讲的理由也都很充分,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最赞同哪一个观点,并说说理由,然后整体交流。讨论后生(1)说:“我赞同‘研究’一词。雷奈克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改进,才做成了第一个听诊器”。生(2)说:“我有不同意见。我赞同‘日夜思索’,雷奈克要研究,首先要思考,无思考怎么能去研究呢?”……几个学生的发言启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许多同学高举着手,跃跃欲试。问题就在争论中渐趋明朗,理解了正是雷奈克医生勤于动脑,留心观察,不断实践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争论激发了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发言的积极性。他们在争论中并发智慧的火花,用“争论”说服了自己,说服了大家。这样一个逐渐得到强化的感悟过程一定是久久难忘的。
4 写写画画,深化感悟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精神,利用那些有扩散点的教材,大胆地跳出课文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以促进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如引领学生把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为学生创造读中插写,读后仿写和读后续写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将学生引向课外更深层次的探究,以确保学生进一步深化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珊迪》的第二段写了小利比告诉那位先生,小珊迪被马车撞倒并轧坏了身子,他悲伤地说:“说不定他会死的……”这句话就是情感的触发点,课文虽省略了故事情节描写,但这一空白却正是孩子们推测或想象的空间:他伤势有多重,他是怎样托着身子回来的,他又是怎么熬过痛苦的夜晚。教学中抓住这一情感触发点,让孩子们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既加大了阅读深度,又深化了主题,既培养了创新意识,又是深化学生对课文感悟程度的重要手段。其实,有的课文也可以通过画图,使学生借助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从而使文字与形象配合,课文与画面互补。同时,学生在画画中融入自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和再创造,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服务于语言训练。如教学《夏天》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课件找感觉,把雷雨后的美景画出来。学生通过写写画画,在实践中用语言、明含义、展想象、深感悟。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阅读感悟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只有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的思想感情的有真切的体验,才能称得上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有情感体验的同时,还应该有思想认使之受到识的共振,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联想,从多个方面去探究创新,产生认识顿悟,使之受到思想启迪。让学生的感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出版社,1980.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
[4]王继武.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