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德育实效性,德育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收效程度和德育资源投入的高收益水平,即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德育实效性问题,说到底是教育者的德育观念、德育方法以及德育素养问题。德育工作只有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遵循德育发展规律,与时俱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德育要求的理解还不够到位。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德育要求的理解不够到位,表现在内容要求的简单化,缺少赋予学生强烈情绪体验的故事小品;过程要求的程式化,缺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学生教育过程的探索;方式要求的成人化,缺少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活泼、生动的育人方式的研究。
二是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缺少灵活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所面临的矛盾,可以说是德育方法上的矛盾。在现实德育教育过程中,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解多,自身实践少;消极应付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大报告、讲座等集体思想工作多,针对个人、有的放矢少。一句话,方法缺少灵活性,工作缺乏针对性。
三是德育评价简单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许多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而教育系统内普遍缺乏对学生品德评价较为客观的机制。
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德育实效偏低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有操作方式上的不当,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的不足,要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我以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2.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2.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是以人为主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作为根本出发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是一种上下级的不平等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是塑造者,学生是被塑造者,德育内容是什么,教师就塑造什么;怎么能够使其规范,就怎样来塑造,使学生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标准模式发展。在学校,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判断是非往往依照教师的标准,按教师的指令或看教师的眼色行事。学生从未被真正视为独立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自己的选择。在这种模式下塑造出来的学生通常丧失了个性特征,缺乏创造力而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步入社会以后,面对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就会缺乏主动、正确的判断能力而不知所措,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自己又没办法进行是非判断,很容易犯错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同样,学校的德育也应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目的,关键也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德育主体能动性,调动和发挥个体内部心理机制。
以学生为本,意味着学校德育要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意味着学校道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道德选择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体验和实践道德生活为目的。这就要求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品德心理发展的水平、实际的道德状况出发,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思维、培养自主的道德选择能力。力戒道德教育的成人化、模式化,力戒像传统教育那样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或强调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机械记忆。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道德问题,并从中体验到道德之于人的意义所在,更好地实践道德生活。
2.2 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贯彻这一德育宏观目标,并按此要求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微观德育目标。微观德育目标要体现操作性、时限性和可测性等特点。操作性是指德育目标明确具体,每个目标都与每个学生的具体理想、行为相结合,使之融合在每个人的具体行为之中。时限性要求学校、教师、学生按时完成德育既定目标。可测性是通过以目标为尺度、以目标为准绳的测量和评价来判断德育工作的优劣得失。可以说,只有体现出上述特点,德育工作有效性才能增强。若没有上述微观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则流于空泛,德育有效性也难以彰显。
2.3 进一步拓宽德育渠道。
就学校范围而论,德育要与各学科教育协调共进。除了课堂教育主渠道外,社会实践、党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和日常德育等多渠道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把学生关在学校中,声色俱厉地训导已为时代所不容。要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狭小的德育天地,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特别是提高他们对社会阴暗面的分辨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就整个社会而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要形成一体化。特别是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的发展,导致德育社会化趋势加剧,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使德育社会化,封闭式的学校德育落伍于现代德育的发展大势。因此,发挥上述三位一体、多元化德育作用值得提倡,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
2.4 营造以美育人的德育环境。
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下、舒畅的人际关系里生活,无形中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陶冶。比如,优美的校园环境,包括布局合理的建筑群体,新颖别致的雕塑景观,四季常青的林荫,三季有花的苗圃,形成一草一木能达意,面面墙壁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的校园育人氛围。通过“主体参与,探究体验,品德内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积极主动、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悦人气氛。师生之间既是师生,又是知心朋友;学生之间既是学友,又是亲密伙伴的关系,使学生如同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相互启迪、相互影响。
2.5 深化德育评价改革。
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评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评价主体除了由教师担当外,还可由学生、家长、小组等承担,实施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德育工作的评价目的、性质和对象,激励性评价是首选。更多的质性评价、开放性评价方式将在活动过程中实施。
总之,提高德育时效性涉及到方方面面,切实作好、做到位确实很难,但既然从事着这一伟业,知难而上也是体现德育实效的一种典范,因此,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有可能的。
1.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德育要求的理解还不够到位。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德育要求的理解不够到位,表现在内容要求的简单化,缺少赋予学生强烈情绪体验的故事小品;过程要求的程式化,缺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学生教育过程的探索;方式要求的成人化,缺少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活泼、生动的育人方式的研究。
二是在德育方法的选择上缺少灵活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所面临的矛盾,可以说是德育方法上的矛盾。在现实德育教育过程中,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解多,自身实践少;消极应付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大报告、讲座等集体思想工作多,针对个人、有的放矢少。一句话,方法缺少灵活性,工作缺乏针对性。
三是德育评价简单化,往往是以“智”代“德”。许多学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而教育系统内普遍缺乏对学生品德评价较为客观的机制。
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德育实效偏低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有操作方式上的不当,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的不足,要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我以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2.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2.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观。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是以人为主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作为根本出发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是一种上下级的不平等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是塑造者,学生是被塑造者,德育内容是什么,教师就塑造什么;怎么能够使其规范,就怎样来塑造,使学生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标准模式发展。在学校,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判断是非往往依照教师的标准,按教师的指令或看教师的眼色行事。学生从未被真正视为独立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自己的选择。在这种模式下塑造出来的学生通常丧失了个性特征,缺乏创造力而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生步入社会以后,面对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就会缺乏主动、正确的判断能力而不知所措,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自己又没办法进行是非判断,很容易犯错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同样,学校的德育也应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目的,关键也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德育主体能动性,调动和发挥个体内部心理机制。
以学生为本,意味着学校德育要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意味着学校道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道德选择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体验和实践道德生活为目的。这就要求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品德心理发展的水平、实际的道德状况出发,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思维、培养自主的道德选择能力。力戒道德教育的成人化、模式化,力戒像传统教育那样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或强调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机械记忆。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道德问题,并从中体验到道德之于人的意义所在,更好地实践道德生活。
2.2 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贯彻这一德育宏观目标,并按此要求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微观德育目标。微观德育目标要体现操作性、时限性和可测性等特点。操作性是指德育目标明确具体,每个目标都与每个学生的具体理想、行为相结合,使之融合在每个人的具体行为之中。时限性要求学校、教师、学生按时完成德育既定目标。可测性是通过以目标为尺度、以目标为准绳的测量和评价来判断德育工作的优劣得失。可以说,只有体现出上述特点,德育工作有效性才能增强。若没有上述微观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则流于空泛,德育有效性也难以彰显。
2.3 进一步拓宽德育渠道。
就学校范围而论,德育要与各学科教育协调共进。除了课堂教育主渠道外,社会实践、党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和日常德育等多渠道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把学生关在学校中,声色俱厉地训导已为时代所不容。要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狭小的德育天地,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特别是提高他们对社会阴暗面的分辨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就整个社会而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要形成一体化。特别是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的发展,导致德育社会化趋势加剧,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使德育社会化,封闭式的学校德育落伍于现代德育的发展大势。因此,发挥上述三位一体、多元化德育作用值得提倡,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
2.4 营造以美育人的德育环境。
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下、舒畅的人际关系里生活,无形中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陶冶。比如,优美的校园环境,包括布局合理的建筑群体,新颖别致的雕塑景观,四季常青的林荫,三季有花的苗圃,形成一草一木能达意,面面墙壁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的校园育人氛围。通过“主体参与,探究体验,品德内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积极主动、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悦人气氛。师生之间既是师生,又是知心朋友;学生之间既是学友,又是亲密伙伴的关系,使学生如同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相互启迪、相互影响。
2.5 深化德育评价改革。
评价是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评价内容的拓展奠定了理论依据。按照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评价主体除了由教师担当外,还可由学生、家长、小组等承担,实施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德育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德育工作的评价目的、性质和对象,激励性评价是首选。更多的质性评价、开放性评价方式将在活动过程中实施。
总之,提高德育时效性涉及到方方面面,切实作好、做到位确实很难,但既然从事着这一伟业,知难而上也是体现德育实效的一种典范,因此,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