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著名作家林语堂就尖锐地批评了我们的课堂:“从小学到大学研究院,老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趣挤出,使之变得枯燥乏味。”这句话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反省。语文课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语文学习不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情,学生不愿学;语文课堂充斥着分析和理性总结,教师不好教;语文学习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不满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语文教学就一直处于一种被批评和指责的尴尬地位。将语文课的乐趣挤干炸瘪,将课堂变为说教堂,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这成为许多语文课的一种病症。
本该充满生命情感和文化气息的语文课堂,何以变得千夫所指?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直接相关。影响的因素有三点最为根本:一是教材的选材标准,二是教师的审美素养,三是教学检测(此处指高考)的导向功能。下面,笔者就此三方面试做分析。
(一)教材编写忽视审美建设,致使审美教育的内容先天不足
语文教材是进行审美思想的载体,是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托因素,但这种指导因子却有着承袭下来的缺陷性。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所感到的困惑和遭受的失败,与所使用教材缺乏美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语文教材笼罩一层浓厚的政治性色彩并且被当作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文本,从而忽视了教材的审美性和文学性,这样就使得语文教材在功能上出现了异化,语文教材与政治课本在教学功能上出现了重复。这样的教材,使得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受到很大的局限。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过去的教材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阶级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理想教育,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时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体裁来看,政论文、杂文过多,文艺作品太少;从课文的作者来看,文学家的文章所占的比重小。这些课文的讲授,常常会使语文课成为一种政治说教。因为,这些文章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一种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而缺乏感悟过程和审美价值。课文所针对的,不是学生的语言学习、情感的陶冶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而是针对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的确立。倘若语文课脱离了一定的审美过程而直接进行思想教育,显然也就与政治课相差不大了。语文教材中过多的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必定削弱语文的学科特点,难以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和愉悦。
这就是过去的语文教材的一种弊病,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忽视文学性的引导,致使老师仅仅成为课文内容的诠释者,学生也就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不能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不能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因而很难在课堂上进行美感的欣赏、获得美的享受。
虽然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非语文性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试验修订本新教材突出了语文教材的文学性和审美性,降低了语文课的政治说教要求。然而,这么多年的教材弊制不会一步到位地得到改变,作为审美教育承载体的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完美,还需要我们的语文工作者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逐渐探索出更适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材。
(二)语文教师缺乏审美情趣,致使审美教育的实施缺乏“媒介”
语文教师是引导审美的中介,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桥梁,语文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是课堂氛围的主要因子,也是引起学生关注美、创造美的重要条件。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在自身教学能力上还有一些缺陷。
1.语文教师的授课缺乏激情。和自然学科不一样,语文老师在上课时要有情感的投入。冷漠的老师、僵化的课堂不会受学生的欢迎,也不会出现高质量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之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克服枯燥无味的说教,才能防止出现灌输、压迫、强制式的教学,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教语文,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课程标准》就强调了“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情感目标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教语文,要有情感,要有激情,显然是理所当然的责任。对此,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得好:“教育者应是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遣激情于笔端,扬激情于课堂。”
2.语文教师的审美修养不够。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思想上,为传统观念所禁锢,开口就是夫子腔;教学上,冷峻理性的主题分析代替了充满情趣的审美鉴赏;课堂上,老师居高临下的讲授代替了学生自由的想象创造;测试上,统一的标准化答案扼杀了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思维活动。这样的语文课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也很难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
试以笔者了解到的一堂公开课为例。该课讲的是《语文·必修2》中的一首古代诗歌《氓》。上课铃响后,授课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诗经》的相关知识,然后开始了细致的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两点:诗的结构和对比手法的运用。老师提问:“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意见。之后老师对层次的划分给出了一个最终定论:诗歌分为四个部分,即第1、2章,追述恋爱生活;第3、4章,追求婚姻生活;第5章,指出“氓”对爱情的背叛;第6章,表示女主人公自己的感受和决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全诗分析、综合,得出诗的主题:通过一个女子对自己不幸的爱情遭遇的诉说,控诉了奴隶社会对女性的抛弃和歧视的思想观念,表达了广大妇女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对独立的人格尊严的呼唤。
很显然,在这堂语文课中,学生完全处在被动接收信息(大多是老师的定论)的位置上,没有自觉主动的参与,老师没有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没有展现创造性的思维和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因此,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文学底蕴的要求以及培养人、培养个性和培养素质的需要来看,这是一堂失败的语文课。这种失败,不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设计上的失误,而是教学观念上的失误,是我们语文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缺乏的表现。
总之,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绝不止于教给学生某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使之在追求人文精神的真、善、美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所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因而,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以及教学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审美实践也就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高考试题缺乏审美导向,致使审美教育的要求无人问津
提及语文教学,不得不提及高考。因为人在社会中的任何活动,必定要适应一定的社会评价体系的需要;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高考是一种制度性的要求,是高中生升入高等学府的必由之路。由于它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一种标准型考核,因而试题的编制选择和评价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标准之外的审美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价值意蕴、审美品位,使得语文教育变成了琐碎的技术之学、推理之学。丰富的文本被僵化为权威的注释,多元的解读被统一为惟一的指向,题旨奥秘无穷的魅力被肢解为片面单调的阶级意识,个性意识消失了,个性教育也丧失殆尽。高中语文教学在这种标准的指导下,无疑也只能顺应这根指挥棒的要求,对学生作着理性思维的培育。如语文高考题型中的现代文阅读题,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对文本只作纯理性的剖析,答案一律统一为“文本记叙了……事情,批判了……,歌颂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套路,以形式主义的科学主义思维来规范自己的理解。这种单纯解题方法的培养,也就使得学生在高考之前的学习和复习中,过于注重对考试方法的参悟,而忽视自身借助文学所能够获得的审美需求。当然,这并不是对高考的否定,需要理解的是,这是一种大众化考核方法所必然带来的副作用,我们在能想出更好、更周全的策略之前,不能对它简单地加以排斥。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审美教育的全面培养和实施上,高考指挥棒确实有着阻隔之嫌。
以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缺失的原因。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教学上的问题,社会价值取向的因素也掺杂在内,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才是正确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祝宇,语文教师,现居湖南岳阳;姚永泳,研究生,现居广东广州。本文编校:王 玲
本该充满生命情感和文化气息的语文课堂,何以变得千夫所指?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直接相关。影响的因素有三点最为根本:一是教材的选材标准,二是教师的审美素养,三是教学检测(此处指高考)的导向功能。下面,笔者就此三方面试做分析。
(一)教材编写忽视审美建设,致使审美教育的内容先天不足
语文教材是进行审美思想的载体,是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托因素,但这种指导因子却有着承袭下来的缺陷性。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所感到的困惑和遭受的失败,与所使用教材缺乏美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语文教材笼罩一层浓厚的政治性色彩并且被当作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文本,从而忽视了教材的审美性和文学性,这样就使得语文教材在功能上出现了异化,语文教材与政治课本在教学功能上出现了重复。这样的教材,使得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受到很大的局限。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过去的教材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阶级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理想教育,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时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体裁来看,政论文、杂文过多,文艺作品太少;从课文的作者来看,文学家的文章所占的比重小。这些课文的讲授,常常会使语文课成为一种政治说教。因为,这些文章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一种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而缺乏感悟过程和审美价值。课文所针对的,不是学生的语言学习、情感的陶冶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而是针对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的确立。倘若语文课脱离了一定的审美过程而直接进行思想教育,显然也就与政治课相差不大了。语文教材中过多的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必定削弱语文的学科特点,难以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和愉悦。
这就是过去的语文教材的一种弊病,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忽视文学性的引导,致使老师仅仅成为课文内容的诠释者,学生也就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师生不能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不能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因而很难在课堂上进行美感的欣赏、获得美的享受。
虽然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非语文性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试验修订本新教材突出了语文教材的文学性和审美性,降低了语文课的政治说教要求。然而,这么多年的教材弊制不会一步到位地得到改变,作为审美教育承载体的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完美,还需要我们的语文工作者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逐渐探索出更适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材。
(二)语文教师缺乏审美情趣,致使审美教育的实施缺乏“媒介”
语文教师是引导审美的中介,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桥梁,语文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是课堂氛围的主要因子,也是引起学生关注美、创造美的重要条件。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在自身教学能力上还有一些缺陷。
1.语文教师的授课缺乏激情。和自然学科不一样,语文老师在上课时要有情感的投入。冷漠的老师、僵化的课堂不会受学生的欢迎,也不会出现高质量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之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克服枯燥无味的说教,才能防止出现灌输、压迫、强制式的教学,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教语文,需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课程标准》就强调了“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情感目标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教语文,要有情感,要有激情,显然是理所当然的责任。对此,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得好:“教育者应是个性情中人,各种教育现象都会在他心中掀起喜怒哀乐的波澜,孕思考于胸中,遣激情于笔端,扬激情于课堂。”
2.语文教师的审美修养不够。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思想上,为传统观念所禁锢,开口就是夫子腔;教学上,冷峻理性的主题分析代替了充满情趣的审美鉴赏;课堂上,老师居高临下的讲授代替了学生自由的想象创造;测试上,统一的标准化答案扼杀了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思维活动。这样的语文课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也很难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
试以笔者了解到的一堂公开课为例。该课讲的是《语文·必修2》中的一首古代诗歌《氓》。上课铃响后,授课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诗经》的相关知识,然后开始了细致的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两点:诗的结构和对比手法的运用。老师提问:“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意见。之后老师对层次的划分给出了一个最终定论:诗歌分为四个部分,即第1、2章,追述恋爱生活;第3、4章,追求婚姻生活;第5章,指出“氓”对爱情的背叛;第6章,表示女主人公自己的感受和决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全诗分析、综合,得出诗的主题:通过一个女子对自己不幸的爱情遭遇的诉说,控诉了奴隶社会对女性的抛弃和歧视的思想观念,表达了广大妇女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对独立的人格尊严的呼唤。
很显然,在这堂语文课中,学生完全处在被动接收信息(大多是老师的定论)的位置上,没有自觉主动的参与,老师没有激起学生的情感,学生没有展现创造性的思维和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因此,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和文学底蕴的要求以及培养人、培养个性和培养素质的需要来看,这是一堂失败的语文课。这种失败,不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设计上的失误,而是教学观念上的失误,是我们语文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缺乏的表现。
总之,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绝不止于教给学生某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使之在追求人文精神的真、善、美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所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因而,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以及教学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审美实践也就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高考试题缺乏审美导向,致使审美教育的要求无人问津
提及语文教学,不得不提及高考。因为人在社会中的任何活动,必定要适应一定的社会评价体系的需要;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高考是一种制度性的要求,是高中生升入高等学府的必由之路。由于它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一种标准型考核,因而试题的编制选择和评价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标准之外的审美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价值意蕴、审美品位,使得语文教育变成了琐碎的技术之学、推理之学。丰富的文本被僵化为权威的注释,多元的解读被统一为惟一的指向,题旨奥秘无穷的魅力被肢解为片面单调的阶级意识,个性意识消失了,个性教育也丧失殆尽。高中语文教学在这种标准的指导下,无疑也只能顺应这根指挥棒的要求,对学生作着理性思维的培育。如语文高考题型中的现代文阅读题,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对文本只作纯理性的剖析,答案一律统一为“文本记叙了……事情,批判了……,歌颂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套路,以形式主义的科学主义思维来规范自己的理解。这种单纯解题方法的培养,也就使得学生在高考之前的学习和复习中,过于注重对考试方法的参悟,而忽视自身借助文学所能够获得的审美需求。当然,这并不是对高考的否定,需要理解的是,这是一种大众化考核方法所必然带来的副作用,我们在能想出更好、更周全的策略之前,不能对它简单地加以排斥。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审美教育的全面培养和实施上,高考指挥棒确实有着阻隔之嫌。
以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缺失的原因。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教学上的问题,社会价值取向的因素也掺杂在内,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才是正确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祝宇,语文教师,现居湖南岳阳;姚永泳,研究生,现居广东广州。本文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