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对中学生余暇体育的内涵、特点和作用进行详细阐述,通过了解目前我国中学生余暇体育开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学生余暇体育与健康关系和中学余暇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中学生 余暇体育 健康 关系
一、中学生余暇体育的内涵
中学生余暇体育是指中学生在学校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到学校体育的要求,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手段和方法,与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进行多样的、自由的、有趣的,符合意愿的课余体育活动[1-2]。
二、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
(一)时间结构
调查表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余暇体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学生群体由于受到学校作息制度和学习压力的制约,无论男、女在余暇体育时间的选择上大多数趋向于早晨和下午,女生由于女性生活特征的原因而选择下午者明显多于男生,男生选择早晨者明显多于女生。
(二)空间结构
被调查的女生19.6%喜欢在“宿舍闲聊”,20.1%喜欢在“宿舍周围空地打羽毛球”;男生54.6%喜欢在“运动场”锻炼(主要是篮球运动),7.3%喜欢在“宿舍里玩棋牌”。由于学生集中生活的特征,较多的中学生更喜欢在宽阔的、不花钱的运动场地展示自我、表现个性,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虽然学校内运动方式的空间有多种选择,但多数中学生仍喜欢在传统的“运动场”活动,所以客观上学校须重视场地设施的进一步建设[3]。
三、中学生余暇体育的特点和作用
(一)中学生余暇体育的特点
1.能够体现中学体育教育的连续性
现代教育强调从整体观的角度发展学校体育,即课内外一体化,要逐步建立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结构,使得学校体育的影响突破阶段性效益而始终贯穿于人的学习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能够体现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参与的随意性
在余暇体育活动时间里,学生能够尽情体验在体育课中没有接触但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如:郊游、野外训练、羽毛球、夏令营等。中学生有许多的升学压力,他们的余暇时间相对来说较少,应此,他们参与的时间会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余暇体育就符合这样的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3.具有一定的休闲趣味性
由于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多数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愉快地度过余暇时间,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应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如:体育舞蹈、武术、野外生活等具有休闲性质的运动[6]。
(二)中学生余暇体育的作用
1.减少青少年犯罪
随着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结构,他们往往兴趣广泛、精力旺盛,但由于平时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没有释放的空间,于是有些中学生在余暇时间里产生许多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犯罪行为。“我国社会工作者曾多次到监狱进行调查,让130多名青年犯人回答有关余暇的若干问题,结果87%的犯罪活动都是在余暇时间进行的”。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于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抑制青少年犯罪能起到积极作用。
2.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根据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显示:2002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13-18岁的中学生的立定跳远平均下降2.4cm,7-18岁的男女生的平均肺活量分别下降168ml、78ml,初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3.43%。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导中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学习之余经常参加余暇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系统的新陈代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可以弥补体育课的不足
在体育教学中,固定的模式和教学内容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无法顾及到每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每周两节体育课学习时间很紧,仅够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而对于一些学生掌握新的基础技术和技能就需要在余暇时间慢慢消化。中学生在余暇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身体条件等来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四、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一)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
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机来自于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但是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其产生原因除取决于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明确锻炼的目的、周围环境的运动氛围等主客观因素外,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个体在主动的过程中体育的情感体验,即个体能否充分体验到运动乐趣,能否有愉悦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能否产生重复再运动的欲望等能力。
1.体育意识与体育价值观
意识决定行动,通过调查统计,有75%的中学生对参加余暇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而且经常参加余暇体育活动。但学生运动的价值取向也是影响学生从事余暇体育的重要因素。
2.运动技能和掌握水平
余暇体育活动需要正确的方法,体育活动方法对中学生而言,正确的方法,来自于一定运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让中学生了解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了初步的运动技术,这样才会使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兴趣积极的参加到余暇体育中来。
(二)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
1.中学体育运动的氛围
中学体育运动氛围是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中学体育运动氛围直接影响着包括:校方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与管理方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中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以及辅导员对体育态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等。
2.体育运动场地设施
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是余暇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它包括中学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实施和学生家居附近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实施两个方面。学校和社区的体育场地实施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方面。
3.气候因素
对于余暇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为气候状况不仅影响学生余暇体育内容和项目的选择,而且影响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形式和积极性[4]。
五、中学生余暇体育对健康的作用
(一)中学生余暇体育可以增进身体健康
人体运动的生物学规律表明,人体运动时总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活动。通过运动中枢发放冲动到所支配的肌肉,肌肉收缩牵动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运动。它不仅是运动器官在活动,心血管、呼吸、泌尿、内分泌、感觉系统以至全身各组织、器官都会发生相应的机能变化,在神经系统的指导下,互相配合进行运动。从而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强人体各系统的新陈代谢,能有效的增进血液中输氧气的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含量使大脑获得更多氧气。学习疲劳后,体育活动能使人头脑清醒,学习效果更好,身体更健壮,身体各方面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二)中学生余暇体育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1.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当中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以及在个人情感低落、萎靡不振、忧虑不安、悲观失望。当这些情况出现时,首先,应当正视现实,正确看待自己。其次,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宣泄、调节,以改变抑郁情绪。而余暇体育活动便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没有约束性,是自己自主选择的,适合自我兴趣爱好,能更好的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2.培养学生意志能力。中学生的余暇体育和意志锻炼是同步进行的。在寒冷的冬天去晨练,途中所要克服生理上出现的“极点”现象。当最后冲刺跑时,腿酸痛的迈不开时,克服这些生理上的困难,就能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应对各种困难。
3.增强交际能力。中学生的余暇体育不仅是娱乐、健康的载体,也是拓展交际、增进情感及交友的润滑剂。人多与外界接触与沟通,就容易使自己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中,身心都受益。如增进交往与友谊,摆脱自我封闭状态,沟通还有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达成共识,帮助人们求同存异。
(三)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余暇体育可以调节情绪,面对任何突变不利的情况,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的思考,良好的交际能力。使人们不断认识他人,重新认识自己,适应变化着的新环境,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六、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余暇体育的运动负荷及锻炼的科学性
虽然余暇体育是一种以精神自由为本质特征的活动,有助于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具有工作性质的活动给学生造成的疲劳,但学生余暇体育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身心施加新的刺激的过程,也是一种负荷过程,也必然会产生疲劳。负荷量太大这就会影响健康、影响学习,达不到余暇体育应有的积极效果。锻炼前的热身,使身体发热,肌肉粘滞性下降,提高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做好身体机能上的准备。
(二)从兴趣出发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学生的兴趣爱好影响了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如对变化莫测、游戏性极强的球类感兴趣。间接兴趣如长跑对某些人没有兴趣,但它能改变心率功能,减少多余脂肪,可供学生选择为目的,所以我们不仅从直接兴趣出发,还要用自己的意志去参加余暇体育活动,是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不同项目对人的情绪、个性、品质、意志有不同的影响,要参加不同的活动项目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性格和气质。
七、结论
(一)积极为中学生创造有利于开展余暇体育锻炼的大环境,余暇体育能有助于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创新学习能力等作用。
(二)丰富多彩的余暇体育锻炼,可以满足自身的某种精神要求,宣泄各种消极的情绪,还受到良好的道德风尚熏陶,把精神需求与受教育的过程融为一体。
(三)开展健康、休闲的余暇体育,不但有利于中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并培养其责任感和自信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余暇体育的兴起为终身体育奠基坚实的基础,为终身体育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海龙,闫丽敏.中学生余暇体育开展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5.6.
[2]李金梅,路志峻.关于"余暇体育"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1.04.
[3]普吉.普通高校学生课外活动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2000.6:12-14.
[4]陈小蓉.我国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9.06.
[5]邓毅明,束景丹,武晓君.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文史.2000.06.
[6]李金梅,路志峻.关于“余暇体育”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1.04.
关键词 中学生 余暇体育 健康 关系
一、中学生余暇体育的内涵
中学生余暇体育是指中学生在学校教育思想指导下,为达到学校体育的要求,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手段和方法,与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进行多样的、自由的、有趣的,符合意愿的课余体育活动[1-2]。
二、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
(一)时间结构
调查表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余暇体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学生群体由于受到学校作息制度和学习压力的制约,无论男、女在余暇体育时间的选择上大多数趋向于早晨和下午,女生由于女性生活特征的原因而选择下午者明显多于男生,男生选择早晨者明显多于女生。
(二)空间结构
被调查的女生19.6%喜欢在“宿舍闲聊”,20.1%喜欢在“宿舍周围空地打羽毛球”;男生54.6%喜欢在“运动场”锻炼(主要是篮球运动),7.3%喜欢在“宿舍里玩棋牌”。由于学生集中生活的特征,较多的中学生更喜欢在宽阔的、不花钱的运动场地展示自我、表现个性,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虽然学校内运动方式的空间有多种选择,但多数中学生仍喜欢在传统的“运动场”活动,所以客观上学校须重视场地设施的进一步建设[3]。
三、中学生余暇体育的特点和作用
(一)中学生余暇体育的特点
1.能够体现中学体育教育的连续性
现代教育强调从整体观的角度发展学校体育,即课内外一体化,要逐步建立学生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结构,使得学校体育的影响突破阶段性效益而始终贯穿于人的学习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能够体现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和参与的随意性
在余暇体育活动时间里,学生能够尽情体验在体育课中没有接触但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如:郊游、野外训练、羽毛球、夏令营等。中学生有许多的升学压力,他们的余暇时间相对来说较少,应此,他们参与的时间会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余暇体育就符合这样的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3.具有一定的休闲趣味性
由于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多数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愉快地度过余暇时间,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应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如:体育舞蹈、武术、野外生活等具有休闲性质的运动[6]。
(二)中学生余暇体育的作用
1.减少青少年犯罪
随着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结构,他们往往兴趣广泛、精力旺盛,但由于平时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没有释放的空间,于是有些中学生在余暇时间里产生许多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犯罪行为。“我国社会工作者曾多次到监狱进行调查,让130多名青年犯人回答有关余暇的若干问题,结果87%的犯罪活动都是在余暇时间进行的”。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于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抑制青少年犯罪能起到积极作用。
2.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根据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显示:2002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13-18岁的中学生的立定跳远平均下降2.4cm,7-18岁的男女生的平均肺活量分别下降168ml、78ml,初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3.43%。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导中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学习之余经常参加余暇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系统的新陈代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可以弥补体育课的不足
在体育教学中,固定的模式和教学内容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无法顾及到每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每周两节体育课学习时间很紧,仅够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而对于一些学生掌握新的基础技术和技能就需要在余暇时间慢慢消化。中学生在余暇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身体条件等来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四、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一)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
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机来自于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但是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其产生原因除取决于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明确锻炼的目的、周围环境的运动氛围等主客观因素外,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个体在主动的过程中体育的情感体验,即个体能否充分体验到运动乐趣,能否有愉悦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能否产生重复再运动的欲望等能力。
1.体育意识与体育价值观
意识决定行动,通过调查统计,有75%的中学生对参加余暇体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而且经常参加余暇体育活动。但学生运动的价值取向也是影响学生从事余暇体育的重要因素。
2.运动技能和掌握水平
余暇体育活动需要正确的方法,体育活动方法对中学生而言,正确的方法,来自于一定运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让中学生了解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了初步的运动技术,这样才会使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兴趣积极的参加到余暇体育中来。
(二)影响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
1.中学体育运动的氛围
中学体育运动氛围是中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中学体育运动氛围直接影响着包括:校方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与管理方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中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以及辅导员对体育态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等。
2.体育运动场地设施
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是余暇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它包括中学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实施和学生家居附近的体育运动场地器材实施两个方面。学校和社区的体育场地实施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方面。
3.气候因素
对于余暇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为气候状况不仅影响学生余暇体育内容和项目的选择,而且影响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形式和积极性[4]。
五、中学生余暇体育对健康的作用
(一)中学生余暇体育可以增进身体健康
人体运动的生物学规律表明,人体运动时总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活动。通过运动中枢发放冲动到所支配的肌肉,肌肉收缩牵动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运动。它不仅是运动器官在活动,心血管、呼吸、泌尿、内分泌、感觉系统以至全身各组织、器官都会发生相应的机能变化,在神经系统的指导下,互相配合进行运动。从而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强人体各系统的新陈代谢,能有效的增进血液中输氧气的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含量使大脑获得更多氧气。学习疲劳后,体育活动能使人头脑清醒,学习效果更好,身体更健壮,身体各方面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二)中学生余暇体育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1.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当中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以及在个人情感低落、萎靡不振、忧虑不安、悲观失望。当这些情况出现时,首先,应当正视现实,正确看待自己。其次,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宣泄、调节,以改变抑郁情绪。而余暇体育活动便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没有约束性,是自己自主选择的,适合自我兴趣爱好,能更好的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2.培养学生意志能力。中学生的余暇体育和意志锻炼是同步进行的。在寒冷的冬天去晨练,途中所要克服生理上出现的“极点”现象。当最后冲刺跑时,腿酸痛的迈不开时,克服这些生理上的困难,就能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心情,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能应对各种困难。
3.增强交际能力。中学生的余暇体育不仅是娱乐、健康的载体,也是拓展交际、增进情感及交友的润滑剂。人多与外界接触与沟通,就容易使自己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中,身心都受益。如增进交往与友谊,摆脱自我封闭状态,沟通还有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达成共识,帮助人们求同存异。
(三)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余暇体育可以调节情绪,面对任何突变不利的情况,保持良好的心态,冷静的思考,良好的交际能力。使人们不断认识他人,重新认识自己,适应变化着的新环境,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六、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余暇体育的运动负荷及锻炼的科学性
虽然余暇体育是一种以精神自由为本质特征的活动,有助于消除学习和生活等具有工作性质的活动给学生造成的疲劳,但学生余暇体育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身心施加新的刺激的过程,也是一种负荷过程,也必然会产生疲劳。负荷量太大这就会影响健康、影响学习,达不到余暇体育应有的积极效果。锻炼前的热身,使身体发热,肌肉粘滞性下降,提高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做好身体机能上的准备。
(二)从兴趣出发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学生的兴趣爱好影响了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如对变化莫测、游戏性极强的球类感兴趣。间接兴趣如长跑对某些人没有兴趣,但它能改变心率功能,减少多余脂肪,可供学生选择为目的,所以我们不仅从直接兴趣出发,还要用自己的意志去参加余暇体育活动,是自己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不同项目对人的情绪、个性、品质、意志有不同的影响,要参加不同的活动项目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性格和气质。
七、结论
(一)积极为中学生创造有利于开展余暇体育锻炼的大环境,余暇体育能有助于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创新学习能力等作用。
(二)丰富多彩的余暇体育锻炼,可以满足自身的某种精神要求,宣泄各种消极的情绪,还受到良好的道德风尚熏陶,把精神需求与受教育的过程融为一体。
(三)开展健康、休闲的余暇体育,不但有利于中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并培养其责任感和自信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余暇体育的兴起为终身体育奠基坚实的基础,为终身体育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海龙,闫丽敏.中学生余暇体育开展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5.6.
[2]李金梅,路志峻.关于"余暇体育"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1.04.
[3]普吉.普通高校学生课外活动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2000.6:12-14.
[4]陈小蓉.我国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9.06.
[5]邓毅明,束景丹,武晓君.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文史.2000.06.
[6]李金梅,路志峻.关于“余暇体育”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