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已经成为教师主要关注的话题。对此,初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初中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初中学生的个性能够真正得到彰显,使每位初中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文章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德育活动;初中学生;个性发展;重要性;途径
一、前言
在以往的初中德育活动之中,教师普遍会将标准化、固有化的德育思想直接传递给初中学生,以期形成一种较为理想的思想模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以往德育活动的开展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初中学生的个性需求了,甚至与以往德育活动的开展模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背离现象。所以,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善于打破以往的德育活动模式,不断将鲜活因素注入德育活动之中,使德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初中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性格及思想差异,他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实现作为独立个体的具有个人特征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初中教师来说,善于尊重初中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推动初中学生个性发展恰好能够使这一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使初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之中。
其次,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让初中学生能够自觉地以高标准来要求自身,适应不断改革创新的社会发展,促进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初中学生成为未来社会所迫切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再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现如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但要求人才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也对人才的身心健康程度有着一定要求,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以作为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初中学生能够始终具有阳光积极的心态,这对于初中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三、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及时转变观念,推进层次化发展
如今社会所需人才为多层次以及多元化人才。在此形势下,传统德育活动的开展观念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德育活动开展的要求,若一味运用传统理念,不但难以彰显出活动成效,还会对初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对初中教师来说,应及时转变自身观念,有效开展德育活动,以达到促进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对此,一方面,教师应善于尊重每一名初中学生,了解不同初中学生的个性爱好、实际学习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动内容,使不同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得到彰显;另一方面,教师应转变对“好学生”的定义,不能片面地认为老实的或者学习成绩好的就为好学生,将那些个性较为突出、独树一帜的学生排除在“好学生”的范围之外,这样不但会使这类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尤为不利。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理念,对这类学生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良好的德育方法,强化学生的道德观,使层次化发展能够获得更为深入的推进,最终实现对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
(二)创新活动模式,营造点化式环境
初中教师应对德育活动的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方式,使诸多鲜活因素能够融入德育活动之中,让初中学生能够对德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该活动之中,使德育活动的作用可以得到发挥,以对初中学生个性发展加以促进。
另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借助个性暗示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利用点化式教学模式,为初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点化式环境,使德育活动能够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进行“文明礼仪”这一宣传活动时,学校不仅应该通过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海报进行宣传,亦可改变方式,让学生积极参加海报的制作,举办相关主题的海报大赛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优秀影视作品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多渠道地进行传播,使初中学生能够真正处于良好的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关键性品质
在开展初中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德育活动的主人,以更好地调动初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使初中学生能够在德育活动之中源源不断地得到收获,以促进初中学生个性良好发展与关键性品质的提高。
例如,在开展“学会宽容”这一德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初中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回忆,而后将其通过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并将自身的解决措施也演绎出来。这种自演、自我反思的模式,不但能够让初中学生领悟到宽容的真谛,对促进初中学生个性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德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德育活动很难顺利开展。尤其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角色定位不准确,未能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活动目标,再加上活动中与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不能站在同等水平,师生没有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交流,进而影响到初中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影响到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这样德育活动的开展就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了。
在新时期发展中,初中德育活动的开展应做到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平等是德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建立平等的关系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温馨、无压力的成长环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打破学生尊重教师的格局,而是让学生从内心去接受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这一和谐关系的构建,进一步保证德育活动的开展既符合民主性又具有科学性。初中德育活动的开展本着以生为本的核心,主要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全心全意地服务学生,而不是对学生的行为、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同時,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才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德育发展轨迹,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教师应充分借助德育活动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视角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初中学生都能够乐于参与到该活动之中。还应对每一名初中学生予以尊重,了解不同初中学生的个性,以落实对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最终实现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贾萍萍.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考试周刊,2016(99):174.
【关键词】初中德育活动;初中学生;个性发展;重要性;途径
一、前言
在以往的初中德育活动之中,教师普遍会将标准化、固有化的德育思想直接传递给初中学生,以期形成一种较为理想的思想模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以往德育活动的开展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初中学生的个性需求了,甚至与以往德育活动的开展模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背离现象。所以,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善于打破以往的德育活动模式,不断将鲜活因素注入德育活动之中,使德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初中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性格及思想差异,他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实现作为独立个体的具有个人特征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初中教师来说,善于尊重初中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推动初中学生个性发展恰好能够使这一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使初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之中。
其次,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让初中学生能够自觉地以高标准来要求自身,适应不断改革创新的社会发展,促进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使初中学生成为未来社会所迫切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再次,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现如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但要求人才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也对人才的身心健康程度有着一定要求,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以作为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初中学生能够始终具有阳光积极的心态,这对于初中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三、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及时转变观念,推进层次化发展
如今社会所需人才为多层次以及多元化人才。在此形势下,传统德育活动的开展观念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德育活动开展的要求,若一味运用传统理念,不但难以彰显出活动成效,还会对初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对初中教师来说,应及时转变自身观念,有效开展德育活动,以达到促进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对此,一方面,教师应善于尊重每一名初中学生,了解不同初中学生的个性爱好、实际学习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活动内容,使不同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得到彰显;另一方面,教师应转变对“好学生”的定义,不能片面地认为老实的或者学习成绩好的就为好学生,将那些个性较为突出、独树一帜的学生排除在“好学生”的范围之外,这样不但会使这类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发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尤为不利。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理念,对这类学生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良好的德育方法,强化学生的道德观,使层次化发展能够获得更为深入的推进,最终实现对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
(二)创新活动模式,营造点化式环境
初中教师应对德育活动的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方式,使诸多鲜活因素能够融入德育活动之中,让初中学生能够对德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该活动之中,使德育活动的作用可以得到发挥,以对初中学生个性发展加以促进。
另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借助个性暗示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利用点化式教学模式,为初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点化式环境,使德育活动能够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进行“文明礼仪”这一宣传活动时,学校不仅应该通过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海报进行宣传,亦可改变方式,让学生积极参加海报的制作,举办相关主题的海报大赛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校园广播、优秀影视作品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多渠道地进行传播,使初中学生能够真正处于良好的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关键性品质
在开展初中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德育活动的主人,以更好地调动初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使初中学生能够在德育活动之中源源不断地得到收获,以促进初中学生个性良好发展与关键性品质的提高。
例如,在开展“学会宽容”这一德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初中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回忆,而后将其通过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并将自身的解决措施也演绎出来。这种自演、自我反思的模式,不但能够让初中学生领悟到宽容的真谛,对促进初中学生个性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以生为本,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德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而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德育活动很难顺利开展。尤其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角色定位不准确,未能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活动目标,再加上活动中与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不能站在同等水平,师生没有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交流,进而影响到初中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影响到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这样德育活动的开展就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了。
在新时期发展中,初中德育活动的开展应做到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平等是德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建立平等的关系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温馨、无压力的成长环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打破学生尊重教师的格局,而是让学生从内心去接受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这一和谐关系的构建,进一步保证德育活动的开展既符合民主性又具有科学性。初中德育活动的开展本着以生为本的核心,主要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全心全意地服务学生,而不是对学生的行为、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同時,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才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德育发展轨迹,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教师应充分借助德育活动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视角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初中学生都能够乐于参与到该活动之中。还应对每一名初中学生予以尊重,了解不同初中学生的个性,以落实对初中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最终实现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贾萍萍.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考试周刊,2016(9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