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三部曲”中的背叛与自我背叛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chu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世纪之交创作了名震文坛的“美国三部曲”,他在充分关注了19世纪前中叶美国文学主流问题,即对于“美国梦”的反省之外,讲述了生活于美国的犹太人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断裂中的背叛与自我背叛。本文将以《美国牧歌》中多恩对于爱情的背叛、《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中席菲对于亲情的背叛、《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对于自我的背叛为例窥探其中的背叛主题。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 美国三部曲 背叛 爱情 亲情 自我背叛
  一 引言
  美国著名小说家菲利普·罗斯于1933年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之中,与索尔·贝娄、诺曼·梅勒、艾萨克·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共称20世纪“犹太小说家五杰”。自布鲁克纳尔大学毕业的菲利普在1956年赴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并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三年后菲利普的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出版发表并大获成功,此后,菲利普一边在大学任教一边写作小说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92年从亨特尔学院退休。
  菲利普不仅是一位高产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个揽获众多奖项的文坛巨星,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福克纳奖、美国文学艺术学会小说金奖均被菲利普收入囊中。其中荣获普利策奖的《美国牧歌》(1997)、《人性的污秽》(2000)与另一部小说《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1998)并称为菲利普·罗斯的“美国三部曲”。“美国三部曲”在充分关注了19世纪前中叶美国文学主流问题,即对于“美国梦”的反省之外,讲述了生活于美国的犹太人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断裂中的背叛与自我背叛。本文将以《美国牧歌》中多恩对于爱情的背叛、《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中席菲对于亲情的背叛以及《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对于自我的背叛为例,窥探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中的背叛主题。
  二 “美国三部曲”中的背叛
  菲利普对于美籍犹太裔的同胞们的生存境况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身为上世纪中叶的美籍犹太人对于国外最大的敌人是德国和日本,而与真正的美国白人相比,他们又在国家以外的威胁之上多了一层源自自身种族的威胁,即抵制或蔑视犹太人的美国白人,生活于双重威胁之下的美籍犹太人面临着被同化或主动同化的命运与抉择。菲利普认为,犹太小说家的使命并非是寻找或塑造尚未产生的民族意识,而应该在早已有之又不断泯灭的民族意识中寻找灵感。
  众所周知,除了犹太教信仰外,根植于犹太人内心的还有浓厚的家庭信念,这两种观念与美国现代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对于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即第二代、第三代美籍犹太人而言,两种文化的冲突深刻地投射在他们的内心之中,展现出不同层面的对于传统家庭信念的背叛。
  1 爱情背叛——以《美国牧歌》中的多恩为例
  在西方后现代文学作品之中,家庭改变了其牢不可摧的地位,成为一个弥漫着虚无、绝望、破灭意味的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其中夫妻之间的关系也趋于冷漠,爱情的背叛似乎司空见惯。罗斯就曾经历了多次失败的婚姻:1962年,他与玛格丽特·马丁逊·威廉姆斯离婚,菲利普的这段婚姻在包括“美国三部曲”在内的多部小说中均有展现,后现代文学的创作潮流与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使菲利普无法为读者提供甜美的爱情童话。
  “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美国牧歌》讲述了被称为“瑞典佬”的犹太商人塞莫尔·利沃夫与身为选美皇后的妻子对于“美国梦”的追求及失败后的婚恋悲剧。曾被誉为“三球明星”的利沃夫在毕业后,放弃了进入球队的机会而继承了家业,经营一家手套制造厂,在事业上大获成功的他如愿地迎娶了身为选美皇后的多恩,二人田园般的幸福生活昭示着“美国梦”的实现。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一美梦——成为炸弹客的女儿梅丽将整个家庭推向毁灭。重创之下,利沃夫与多恩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乡村寻找精神上的安宁,然而妻子多恩最终因无法忍受简陋的石头房子中的生活,选择背叛了丈夫利沃夫,改嫁给一个典型的“美国先生”沃库特,致使利沃夫的幸福生活彻底土崩瓦解。
  利沃夫的妻子多恩是一个天主教徒,这位从选美比赛中走出来的灰姑娘怀抱对“美国梦”的迷恋与执着嫁给了利沃夫,当时的利沃夫不仅是一位成功、富有的商人,还是一位棒球明星和海军陆战队教官,是一个完全符合美国主流文化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的社会上层人物。当女儿的一颗炸弹将财富与荣誉一并毁灭后,多恩开始厌弃利沃夫并产生了逃离家庭的想法,她希望,“埋葬过去,从头开始——面容、房屋、丈夫、焕然一新。”正在此时,多恩遇到当地乡绅沃库特并与之确立了情人关系,多恩为了讨得沃库特的欢心而接受整容,最终与代表着白人正统文化的沃库特离开了乡村,背叛了丈夫利沃夫。一直怀抱着通过努力来获得幸福的“美国梦”的利沃夫最终也未能成为一个简单而快乐的美国人,在妻离子散的悲惨现实中走向精神上的毁灭,小说的结局设置隐喻了美籍犹太人被驱逐至“失乐园”的生存困境。
  2 亲情背叛——以《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中的席菲为例
  “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以上世纪白色恐怖时期即麦卡锡主义盛行下的美国为写作背景,展现了在这种异样恐怖氛围下人性的扭曲,父辈与子女间的矛盾与冲突贯穿于小说之中,如艾拉、莫瑞、内森与他们的父亲,席菲与他的母亲等,子女的背叛使父辈陷入了深深的精神绝境之中。
  席菲与母亲的战争硝烟自席菲的幼年时期便弥漫在整个家庭之中,母亲对于席菲的忍让与无奈加剧了她的肆无忌惮,最终席菲背叛了深爱自己的母亲转而投靠了她的生父,这使母亲伊芙在悲伤的情绪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席菲鄙夷母亲的社交圈,对于母亲的朋友毫无尊重,不仅直呼其名,而且毫不吝惜刻薄之词如无知、刻薄、不诚恳来描述他们。最令席菲鄙夷的是母亲对于男性的依赖,她反对母亲的多次婚姻,在母亲的第四次婚姻的典礼上,席菲以另类怪异的装束出场来刺激新婚之喜的母亲;用手指抹下盘中的酱料和残余食物并放入口中不断吮吸,这些反叛的行径都成为席菲对母亲恨意的表达方式。相比之下,母亲对女儿处处忍让,时刻害怕女儿会离开自己,这种错位的亲情使席菲肆无忌惮地利用母亲的这一弱点去发泄自己的愤怒与怨恨,也导致了席菲逐渐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虐待狂,她极尽所能地折磨自己的母亲,对母亲的嘲讽、谩骂、欺凌无处不在,甚至逼迫母亲打掉和艾拉的孩子,最终,席菲选择离去的方式来结束与母亲的错位的关系,从欺凌到离去,席菲彻底击垮了母亲的情感。然而,席菲真的就此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吗?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了这样的疑问,即自闭、极端的席菲与变性的生父之间的相处是否依然会以悲剧收场。在菲利普看来,在这种错位的关系背后是整个社会关于亲情的缺失,对此作者并未给出破解困境的途径,为读者留下了深思的空间。   3 自我背叛——以《人性的污秽》中的科尔曼为例
  创作于世纪之初的《人性的污秽》是菲利普“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作品,该作品以1998年克林顿与温丝莱特的性丑闻及引发的美国社会道德批判盛行的真实历史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美籍黑人科尔曼背叛自身种族与背叛自我的一生,他极力隐藏自己的黑人身份并希望在白人文化主导的美国社会功成名就,为此科尔曼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最终依然以“美国梦”的破碎与意外死亡收场。
  曾任麻州雅典娜学院院长的科尔曼是一个肤色较浅的黑人,71岁的他从院长之位卸任后成为雅典娜学院古典文学系的系主任,提前卸任是因为科尔曼卷入了一次歧视黑人学生的争议之中,而本为黑人的他并无此意,尽管校方已经查明事情真相,但在舆论的压力中,科尔曼依然被迫提前退休,曾经家庭美满、生活幸福的他遭遇了无端之祸,这导致妻子突然中风而离开人世。科尔曼遭遇无端之祸的讽刺性在于其一直否认自己的黑人身份,肤色较浅的科尔曼自年轻之时起便以犹太人自称。生活在被父亲称为“恐黑症”国家的科尔曼虽然才华出众、相貌不凡,但却因为自己的种族而屡遭歧视,甚至在招妓时被妓女撵了出来。父亲过世后,科尔曼励志摆脱这种“黑色的阴影”,凭借自己较浅的肤色伪装成为一个犹太人,励志实现自己在事业上的宏伟目标,成为一个“比白人更白的白人”。虽然他的这一行为带有一定的反抗意味即不愿将自己的命运交付于预先排斥他的社会去主宰,但背叛自己的种族使其逐渐迷失自我,构筑了一个空中楼阁式的“美国梦”。为了彻底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科尔曼不惜与家庭断绝关系,决绝地告知母亲自己将不会再来看望她,母亲也永远不能见到自己的妻子及未来的儿孙。
  在妻子过世后,科尔曼结识了34岁的学院清洁工福妮雅并与之发生性关系,可以说,这是科尔曼另一个真实人生的开始。福妮雅身体削瘦,是一个语无伦次的底层劳动妇女;而科尔曼却是一位学富五车、地位极高的儒雅学者,二人天差地别。然而生活于底层社会的福妮雅虽然不能在精神层面与科尔曼深度交流,但却带给一直压抑自己的科尔曼以充分的释放,福妮雅身上特有的野蛮性格与反主流社会文化的智慧令科尔曼向往,科尔曼认为在死去之前,应该让自己单纯的渴望冲破外部的控告与指责,开始我行我素的生活了。但这次难得的真实很快得到了毁灭,最终科尔曼与情人福妮雅在一次疑似谋杀的车祸中意外丧生。
  正如后殖民主义学者法龙在《黑皮肤,白面具》中对于黑人内心世界的剖析,法龙认为生活于白人文化圈中的黑人为了摆脱社会主流文化的歧视,挣脱自身种族所带来的固有枷锁而跻身上流社会,会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民族产生排斥甚至憎恨之情,从而在身体与精神层面都面临着一种自我毁灭的境遇。《人性的污秽》中的科尔曼通过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摆脱主流白人文化的阴影,而讽刺的是,他无法避免地陷入了背叛自我、背叛种族的另一片阴影之下,而最终悲惨的命运也来源于这种自我背叛之中,整部小说充满了讽刺与荒诞的意味。
  三 结语
  菲利普·罗斯在世纪之交创作的“美国三部曲”中充分地再现了当时美籍犹太人在追求“美国梦”的征途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与种族文化的断裂,其中充满了对人类生存悖论的哀怜之情与无奈之感。透过作品中家庭成员的背叛,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整个美国社会的关注。在“美国三部曲”中,菲利普对于“美国梦”的探索较之前代或同代的作家更胜一筹,这在于他对“美国梦”失败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通过精心的情节铺设与人物刻画将“美国梦”的破灭引向了一个更为本质的层次。通观“美国三部曲”,其中主人公梦想的破碎或是根源于家庭成员之中的背叛或是根源于对自我的背叛,如果说《美国牧歌》中多恩对于丈夫利沃夫的背叛、《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中席菲对于母亲的背叛令人触目惊心,那么《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对于种族与自我的背叛则更具深度,逐渐泯灭的民族精神是否能够得到重塑?菲利普为读者留下了一个深沉的疑问。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罗斯,罗小云译:《美国牧歌》,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2] [美]菲利普·罗斯,李维拉译:《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台湾木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3] [美]菲利普·罗斯,刘珠还译:《人性的污秽》,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4] [美]克莱默:《美国犹太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董芳,齐齐哈尔大学副教授)
其他文献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Veronika Decides to Die),是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自1997年问世以来,至今已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累计销量超过420万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保罗·科埃略(Paulo Coelho),1947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立志成为像若热·亚马多一样成功的职业作家。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曾担任过编剧、剧场导演和记者。19
期刊
英国学者基思·特斯特曾经说过:“未来性与怀旧/恋乡之间的关联值得深入探讨。不妨认为,这种关联证明,怀旧/恋乡感可能并非一种非历史性的常项,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情感。相反,只有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刻,才有可能产生怀旧/恋乡感。”[1]确实,在弥漫着焦虑与浮躁、价值观分散的年代,作为“诗意的怀乡者”,诗人李森用他精心创造或者苦心建构的《屋宇》引领我们进入他的领地。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切地
期刊
世界上有没有恒定的文学法则?如果有,那么它肯定是一部部鲜活的文学作品制定的,一部部具体作品的法则,被当成了普遍的法则,这是文学的文化成规;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对世界的言说,又如何被区分为文学与非文学?法则推动法则,法则制造法则,创造了法则言说的荒谬。未知即是可能。一个文学传统,就好比一个言说的深渊。站立在深渊的边缘,屏着呼吸,文字的生成纷至沓来,谜语般的呼唤,持久的聆听,被聆听,令人沉醉,忘却,最终
期刊
一 从物象到幻象  《屋宇》诗集的自序里,李森写道:“是春的浸润,生成了我的心灵。”翻开诗集,我惊讶于李森所创造的那一个柳绿花红、春意盎然的物象世界:  春水在流,新柳潮湿的云团绕着我家的城郭涂鸦  工蜂又来,到达墙头的三角梅,烟雾的紫红  今日,欢欣画了一树花开,惶恐画了一筐叶绿  今日,我家的牛羊出城,疯狂地登山  我家的铃铛,演奏了城外的峰峦,城内的街市  ——《城郭》  好一幅水墨淋漓的春
期刊
摘要 所谓痞子是被周遭社会不能接纳和认同的异类。作为“痞子”,王小波与王朔不同,王小波甘愿不被世俗和传统文化认同,在他看来被周遭社会认同或是寻求认同是对自身、自身价值和自身理想的一种否定与侮辱。故而可以说王朔的作品是“破有余而立不足”,而王小波的作品则“有破有立”,他在颠覆传统文化和世俗价值的同时确立了自己的新立场与新标准,他透显出的是一种“深沉的痞子”味。  关键词:王小波 王朔 痞子  一 王
期刊
摘要 中国哈萨克族的文学创作现在正繁荣发展,如今哈萨克文学作品所选择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了多种多样的丰富题材,本文通过认真分析,突出哈萨克族小说题材特点,指出其小说类品的扩展内容,探讨了哈萨克族新时期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关键词:哈萨克族 小说类品 艺术表现 题材  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是一个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居住习俗都具有浓郁的游牧特色,具
期刊
摘要 《迈纳·瓦特》是美国小说家保罗·索鲁的短篇小说,因细腻自然的描写而荣获美国国家期刊奖之最佳小说奖。故事的男主人公迈纳·瓦特通过毁灭自己的珍贵藏品之变态行为,通过见证人反应出的惊恐和痛失的表情,获取了无比的心理快感。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从本我的角度剖析了瓦特暴力荒诞行为的整个发展过程,正是本我至上的原则让瓦特抛弃了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只为追求快乐而不顾一切,最终却掉进了自我编织的
期刊
摘要 本文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视角总体概述了凉山彝族现代诗歌的焦虑特征,并分析了现代母语诗歌的文化意义,提出凉山现代诗歌批评理论不足的现实,试图从凉山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视野中为民族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线索,并认为,诗歌是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者和倡导者,是最后的精神净土。  关键词:变迁 焦虑 母语诗歌 两个诗歌评论家  一般认为,只有到了新时期,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彝族现代诗歌。一直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
期刊
在当代诗学中,语言、物、主体性三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复杂多变的联系。在李森的组诗《春水》[1]中,主体让位于“他物”的自足性呈现成为一种明显的诗学特征。这一特征首先被诗的标题所印证:20首诗歌中,以物、象为名的占到了13首,如《城郭》、《苍鹄》、《啄木鸟》、《长颈鹿》、《云雀》、《一支犁》等。如标题所示,在很多诗歌中,与物、象声势浩大的出场相对应的是“我”的隐匿:“门里,筛子等着风车,簸箕等着米/门外
期刊
摘要 《好恐怖分子》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多丽丝·莱辛成熟期的作品之一。作者以女性的视角,诠释了母亲对女性的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文章从爱丽丝自幼母爱缺失入手,分析了一个因爱的缺失而导致的性格矛盾、母女关系异化、爱情畸形和个体社会定位错乱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探讨了母爱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对女性的成长、教育、情感、政治观点、社会定位等诸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好恐怖分子》 爱的缺失 关系 异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