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总是不变的道理。
2.“这我要首先看一看我这位朋友是做什么的:如果他也是做科技的而要创业,那么,我自然会推荐我的朋友来这里;如果我这位朋友不是做科技,而是做其他行业,譬如服务业的,自然就没有来这里的必要了。”—— 一句需要仔细品味的话。
作为一名创业领域的记者,我一直十分关注孵化器对初创科技企业成长究竟能起多大作用的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访了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的多家科技企业进行调研。今天,我走进了杰同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接受我采访的,是杰同信息技术的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伍小强博士。
杰同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像伍小强博士一样的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来自硅谷的资深专业人士创办的高科技信息公司;同时,杰同还拥有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现有资深软件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架构师及软件工程师。杰同创始人们秉承着世界级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在上海起步,寻找他们的创业梦想。目前,杰同已与世界顶级的IT公司有着广泛的合作,服务于全球的客户,是微软和欧特克等公司的官方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提供者,并致力于为中国广大的企业及机构的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
当我和伍小强博士分宾主坐定以后,我的第一个问题,自然是请伍博士谈一谈他创业的经历。
可能是因为自小就是学理科出身的原因吧,或者,也是因为在海外生活多年对汉语已经有些生疏的缘故,伍博士的话语,并不像其他的创业者那样激动人心,甚至稍显平淡。他说:“我的基本情况就是北大力学系1983年毕业的,到美国去留学,1989年拿到土木工程博士的学位。毕业后在一家地震科学工程公司工作。到了1995年转为IT界,在硅谷譬如像微软、IBM这些公司都做过。然后在2003年的时候,Autodesk在中国成立一个研究院,我就被派回来这边帮助创办这个研究院。当时这个研究院在浦东。在浦西也有一个Autodesk的外包公司。2007年这两个公司各有1000人左右,后来就合并了。因为我在微软工作过,在微软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业务也熟悉,就成为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公司也就成为微软在中国的一个服务提供商。”
从伍小强博士的创业经历来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创业是水到渠成的结论来:土木工程和IT的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中国著名学府和海外高等学府中西教育的融合,海外巨头企业和中国中小企业工作经历的联姻——在这样的条件下,若还不去创业,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这样的想法,似乎已经成了大众对创业者,特别是对获得大成功的创业家的一种有失偏颇的理解:他们都是因为什么样的条件都具备了,所以才去创业,而这样好的创业条件,我们一个普通人又怎能获得呢?”
但是,笔者认为,也是笔者在和伍小强博士交谈时从他的神情中感受到的,在这些貌似平平淡淡的话语之中,其实蕴含着的,是在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的从容和淡定。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包括伍博士在内的这样的很多创业者的创业经历似乎并不精彩,从写故事的角度来说,似乎称得上是“乏善可陈”;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在他们看似平淡的创业经历的表层之下,其实隐藏着多多少少的心理斗争。譬如,从国内走出,去到海外时必有的对未来的忐忑不安;又譬如,由土木工程转向当时新兴的IT界时的重新定位。或者,对于这些无论是在事实中的还是在内心中的苦难和煎熬,伍小强博士和同他一般的创业者们已经不屑于去谈论,他们让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中性乃至乐观的部分,以致给出了我们创业如此简单的结论。
创业永远不会是水到渠成的那么简单,创业的艰难,不应该被形而上学地仅仅被限定在创业的阶段:如果有人真的一帆风顺地创业的话,我也要说,他一定在创业之前的职业——人生的旅途中,已然经历过坎坷并为创业做足了准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总是不变的道理。
在与伍博士的交谈中,解决了我脑海中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问。末了,我问出了这次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伍博士,您作为一名海归创业者,如果您身边——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的朋友,现在他们想创业了,您会向他们推荐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么?”
伍博士给了我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这我要首先看一看我这位朋友是做什么的:如果他也是做科技的而要创业,那么,我自然会推荐我的朋友来这里;如果我这位朋友不是做科技,而是做其他行业,譬如服务业的,自然就没有来这里的必要了。”
这个回答之所以让笔者吃惊,首先在于觉得它的冗长:当然是说科技创业者咯——难道伍博士您的周围还有做服务业的么?
况且,按我这个问题的“题中之义”,本身就排除了非科技创业者:不是科技创业者,谁到“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来!
真是有点“拎不清”,我想。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我以上想法的可笑:这并不是伍博士“拎不清”——事实上,这反映出的,是思考问题方式方法的不同:
伍博士的回答所反映出的,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具有的依靠理性头脑来判断事物的方式,所以,在某些方面的较真(要分别是否是科技创业者)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必要的,但却是研究科学、做学问所必需的基本态度;而我所体现出的思考模式,则是一味笼统、盲目颟顸这个常人所普遍具有的态度——更可怕的是,这种态度是建立在要求对方要“拎得清”的过分要求上。
我的这种思考模式,显然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固然会给人已比较灵活的良好印象,但是,若要放到严肃的科学研究中去的话,恐怕就不成功了。从这里我又不得不感叹,我们国内的教育虽然非常注重理科的教育,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科技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现(中国至今在诺贝尔奖上为实现零的突破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难道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么?
我非常感谢伍小强博士,在他的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之中(他确实是不经意的),教会了我一个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走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的大门时,我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曾经很熟悉的词:分类讨论——分别是不是科技创业者:是如何;不是又如何——不就是“初中”时代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思想么?
——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分类讨论”。
2.“这我要首先看一看我这位朋友是做什么的:如果他也是做科技的而要创业,那么,我自然会推荐我的朋友来这里;如果我这位朋友不是做科技,而是做其他行业,譬如服务业的,自然就没有来这里的必要了。”—— 一句需要仔细品味的话。
作为一名创业领域的记者,我一直十分关注孵化器对初创科技企业成长究竟能起多大作用的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访了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的多家科技企业进行调研。今天,我走进了杰同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接受我采访的,是杰同信息技术的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伍小强博士。
杰同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像伍小强博士一样的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来自硅谷的资深专业人士创办的高科技信息公司;同时,杰同还拥有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现有资深软件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架构师及软件工程师。杰同创始人们秉承着世界级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在上海起步,寻找他们的创业梦想。目前,杰同已与世界顶级的IT公司有着广泛的合作,服务于全球的客户,是微软和欧特克等公司的官方合作伙伴和技术支持提供者,并致力于为中国广大的企业及机构的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
当我和伍小强博士分宾主坐定以后,我的第一个问题,自然是请伍博士谈一谈他创业的经历。
可能是因为自小就是学理科出身的原因吧,或者,也是因为在海外生活多年对汉语已经有些生疏的缘故,伍博士的话语,并不像其他的创业者那样激动人心,甚至稍显平淡。他说:“我的基本情况就是北大力学系1983年毕业的,到美国去留学,1989年拿到土木工程博士的学位。毕业后在一家地震科学工程公司工作。到了1995年转为IT界,在硅谷譬如像微软、IBM这些公司都做过。然后在2003年的时候,Autodesk在中国成立一个研究院,我就被派回来这边帮助创办这个研究院。当时这个研究院在浦东。在浦西也有一个Autodesk的外包公司。2007年这两个公司各有1000人左右,后来就合并了。因为我在微软工作过,在微软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业务也熟悉,就成为这个公司的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公司也就成为微软在中国的一个服务提供商。”
从伍小强博士的创业经历来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创业是水到渠成的结论来:土木工程和IT的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中国著名学府和海外高等学府中西教育的融合,海外巨头企业和中国中小企业工作经历的联姻——在这样的条件下,若还不去创业,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这样的想法,似乎已经成了大众对创业者,特别是对获得大成功的创业家的一种有失偏颇的理解:他们都是因为什么样的条件都具备了,所以才去创业,而这样好的创业条件,我们一个普通人又怎能获得呢?”
但是,笔者认为,也是笔者在和伍小强博士交谈时从他的神情中感受到的,在这些貌似平平淡淡的话语之中,其实蕴含着的,是在经历过大风大浪之后的从容和淡定。虽然现在回过头去看,包括伍博士在内的这样的很多创业者的创业经历似乎并不精彩,从写故事的角度来说,似乎称得上是“乏善可陈”;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在他们看似平淡的创业经历的表层之下,其实隐藏着多多少少的心理斗争。譬如,从国内走出,去到海外时必有的对未来的忐忑不安;又譬如,由土木工程转向当时新兴的IT界时的重新定位。或者,对于这些无论是在事实中的还是在内心中的苦难和煎熬,伍小强博士和同他一般的创业者们已经不屑于去谈论,他们让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中性乃至乐观的部分,以致给出了我们创业如此简单的结论。
创业永远不会是水到渠成的那么简单,创业的艰难,不应该被形而上学地仅仅被限定在创业的阶段:如果有人真的一帆风顺地创业的话,我也要说,他一定在创业之前的职业——人生的旅途中,已然经历过坎坷并为创业做足了准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总是不变的道理。
在与伍博士的交谈中,解决了我脑海中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问。末了,我问出了这次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伍博士,您作为一名海归创业者,如果您身边——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的朋友,现在他们想创业了,您会向他们推荐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么?”
伍博士给了我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这我要首先看一看我这位朋友是做什么的:如果他也是做科技的而要创业,那么,我自然会推荐我的朋友来这里;如果我这位朋友不是做科技,而是做其他行业,譬如服务业的,自然就没有来这里的必要了。”
这个回答之所以让笔者吃惊,首先在于觉得它的冗长:当然是说科技创业者咯——难道伍博士您的周围还有做服务业的么?
况且,按我这个问题的“题中之义”,本身就排除了非科技创业者:不是科技创业者,谁到“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来!
真是有点“拎不清”,我想。
但很快,我就意识到我以上想法的可笑:这并不是伍博士“拎不清”——事实上,这反映出的,是思考问题方式方法的不同:
伍博士的回答所反映出的,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所具有的依靠理性头脑来判断事物的方式,所以,在某些方面的较真(要分别是否是科技创业者)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必要的,但却是研究科学、做学问所必需的基本态度;而我所体现出的思考模式,则是一味笼统、盲目颟顸这个常人所普遍具有的态度——更可怕的是,这种态度是建立在要求对方要“拎得清”的过分要求上。
我的这种思考模式,显然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固然会给人已比较灵活的良好印象,但是,若要放到严肃的科学研究中去的话,恐怕就不成功了。从这里我又不得不感叹,我们国内的教育虽然非常注重理科的教育,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科技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现(中国至今在诺贝尔奖上为实现零的突破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难道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么?
我非常感谢伍小强博士,在他的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之中(他确实是不经意的),教会了我一个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走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的大门时,我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曾经很熟悉的词:分类讨论——分别是不是科技创业者:是如何;不是又如何——不就是“初中”时代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思想么?
——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