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语文课堂上的兴趣激发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3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能否在课堂90分钟的教学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一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如何做到这一点作了初步的探索,从五个方面对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和语文课教学实例进行总结。
  关键词:学习兴趣;组织教学;导入;想象;竞争;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97-03
  
  卢梭有这样一句话,对待学生“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我们都知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怎样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做一个课堂上的“乐之者”,是我一直在留心探索的一个命题。
  
  一、课前组织阶段
  
  通常在刚上课的前几分钟里,学生的精神状态还停留在课前的自由气氛里,普遍注意力不能够集中,开关课桌、整理书本、甚至忙着继续课间未完的话题,都是很常见的状况。显然要上好课,先得有一番课前的组织,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里来。课前几分钟能不能成功赢得学生的注意,很大程度影响着整节课的课堂效果。
  1、让学生演讲
  在正式讲课之前,先请学生到讲台上来演讲,这已经成为我在语文课的例行制度。通常是我事先给出一个题目或者话题,依照学号让学生轮流发言,每节课两个人,演讲成绩作为一次考察项目记入平时成绩。在台上学生演讲的过程中,下面的听众会逐渐的安静下来,这样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里、讲台上来了。我对程度不同的班级所做的演讲要求也是不同的。对刚入学还不能习惯这种活动的班级,我就从最简单的话题入手,比如“向全班同学做一个自我介绍”,“我的家乡”一类的题目,目的是使每个人都有内容可说,都能开口讲话。对于入学时间较长已经习惯中专生活的班级,我规定的话题难度和要求都会更高一些,如“谈谈中学生涯和中专生涯的差异”,“我学习这个专业的收获和感想”等等,目的是促使学生动脑筋总结思考,对自己的状态有一个大致清醒客观的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程度比较好的班级,比如经过选拔的高职班,我对演讲的内容不作硬性规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就自己或集体感兴趣的话题各抒己见,而我的要求则着重在演讲本身方面,严格要求做到脱稿演讲,演讲过程能与台下听众良好互动,演讲者的体态语能够与所讲内容配合,注意语言的运用等等。我始终认为,中职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应该更强调能力培养和实用性。学生就感兴趣的、同时又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话题进行高质量的辩论演讲,从中所收获的语言和综合能力,实在不是一两篇课文所能替代的。
  2、巧妙适当的“题外话”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讲教学内容,底下学生趴倒一片;而一讲起题外话,学生马上全都抬起头来注意听。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在课前利用“题外话”吸引学生兴趣。有一次下午天气炎热,教室里气氛懒散,一个学生的演讲结束后,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莘莘学子”,然后问全班学生:“大家看看这个词怎么念?”一时学生纷纷抬头,看着黑板上的字,有念“xīn xīn”的,还有念“cuì cuì”的,扯着嗓门争论不休。我索性一言不发,等几十秒后教室重新安静下来,才说:“真理并不掌握在嗓门大的人手里,大家与其这样浪费口水,不如到权威那里去寻找答案。我们要求大家上语文课要带工具书,现在是不是该派上用场啦?”学生们笑起来,有字典、词典的同学马上动手翻查,很快查出正确读音“shēn shēn”。我把这个拼音写在“莘莘”上面,然后问:“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问这个词?”马上就有学生说“刚才的演讲里她把这个词念成‘xīn xīn’了。”我说:“对。刚才这个同学的演讲内容很不错,但是她把这个字音读错了。能听出来的同学说明听得很认真,提出表扬。我们运用语言,要善于表达,更要做到最基础的正确运用,不能把字音读错。这个字恐怕我们很多同学平时都会读错的,现在我们经过自己动手翻字典找答案,应该记住它的正确读音了,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里也能正确运用。语言不是只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它更是一种生活技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本构成之一,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它。”这时我注意到很多学生已经主动动手把这个词的读音记在笔记本上了。毫无疑问,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已经极大地集中到马上要进行的课堂内容上来了。
  3、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对于纪律一贯较差的班级,往往课前的教学组织要花很长时间。检查作业或者任务完成情况,这也是有效的一种方法。再不学习的学生,说到要检查作业,多少还是有些心虚,因而也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至少是暂时的)有所收敛。比如在一个纪律很乱的班级,上课铃响过两分钟了,教室里还是一盘散沙,我就会大声说:“上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我们留了两项作业,一项是背诵《左忠毅公逸事》第二自然段。现在我们就来抽查大家的背诵情况。有没有人背熟了愿意主动来试一下的?”这时候学生往往都会说“还不会背”,我就趁机说:“既然大家下去都没有完成,那么我们来试试看在课堂上的效率会不会更高一些。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当堂背诵,5分钟以后我们抽查背诵。被点到的同学只有一次机会,背诵结果作为平时成绩记分。”由于担心自己被抽到,加之要记分,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马上集中注意力,拿出课本来开始比较认真的背诵。极少一部分不背的学生由于失去说话对象,也就逐渐安静下来了。这样既整顿了教室里的秩序,又把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而且因为检查内容和接下来的授课内容相关,客观上又起到了复习回顾的作用,可谓一举数得。
  
  二、导入程序设计
  
  导语是一节课,特别是语文课的“楔子”。导语设计得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
  如讲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家现在已经是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所进行的学习,最直接的目的不再是升学或考试,而是为了能够胜任我们从学校毕业以后将要从事的工作,也就是我们的职业。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呢?梁启超的这篇演讲辞《敬业与乐业》,是他在40年代在上海一所职业学校里对全校学生所做的演讲,他在这篇演讲里所阐述的对待‘职业’的观点,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这样把语文课文同学生的现状处境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同身受,无形中提高了重视程度和学习的兴趣。
  介绍所学内容的重大价值。比如唐诗《春江花月夜》,在讲课之前,我请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一些唐诗的重要作品和诗人,如李杜白等,然后说:“唐代是我国文化历史上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诗人和流传千古的伟大诗作。像我们熟悉的李白,一生写诗九百多首,留下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佳话;诗圣杜甫留下诗作一千四百首,描绘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广阔的社会画卷,被称为‘诗史’。可是也有例外,唐代就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流传下来的诗作只有两首,但是只凭其中的一首,就足以让他跻身与李杜并列的一流诗人的行列。后人评价他是‘孤篇横绝,竟成大家’(板书)。这个诗人就是初唐时期的张若虚,他的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唐诗的基础,了解李杜的地位价值,所以很感兴趣,想看看这个只凭一首诗就可与李杜比肩的张若虚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样的。
  
  三、引导学生想象
  
  文字之所以有千差万别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使读的人产生千差万别的想象。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即把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变成立体生动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这种方式只要运用得当,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而且能很好的解决课文学习中的重难点。
  以第二学期的重点课文,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为例。在阅读中,学生往往无法感受故都秋景画面里那种“清、静、悲凉”的气氛,而体会这种气氛,又正是理解这篇散文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阅读难点,我以第一幅画面“晨院静观”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首先由我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要求学生注意听这一段的文字内容。然后闭上眼睛想象,把这一段所描绘的画面在脑海里勾勒出来。
  在学生闭眼想象的同时,我配合文章的气氛,用舒缓的声调对想象进行引导:“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画面:画的是一个破旧的小四合院悠闲的早晨。首先看到的是一大片高远清澈的天空,这是画的背景;地面上,蓝色的牵牛花在院子的矮墙上攀爬,墙根下还长着叶子细长的野草;天与地之间,偶尔飞过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信鸽,点缀在一大片空白中间,能听到高空里传来的鸽哨声和拍打翅膀的声音。想象坐在院子藤椅上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手捧茶碗,抬头远望,身边槐树叶的缝隙里,漏下丝丝阳光落在你的身上,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光点……”通过这样的描画,使文字更有一种可抚可触的质感,如同亲眼所见,亲身所处。这时教室一片安静,我看到一些悟性比较好的同学已在频频点头,从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已经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中了。
  接下来,我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大脑里的图画,然后提问:
  “现在请你看着这幅画,做一个美术鉴赏家,在画面里寻找一些你认为能够体现‘清’、‘静’、‘悲凉’的气氛的细节。”
  经过刚才的想象,学生感受到了庭园的安逸和宁静,对画面中的多处细节有了更真切的体会。经过点拨,程度较好的学生大多都能答出“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清澈高远的感觉,写出了“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声反衬和“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带着冷落萧条的“破屋、破壁”和暗示着生命衰竭的“疏落的秋草”,整个画面的清冷色调无不流露出秋天独有的淡淡“悲凉”。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相当高,很多学生为自己找到了某一个细节而沾沾自喜,课堂气氛很活跃。这些分析,是建立在学生对画面的想象的基础上的。没有身临其境的想象,这样的分析就很难进行。
  对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实际上是一个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局部的理解过程。运用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要顺乎自然,既符合教材内容的表述,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四、组织学习竞赛
  
  在讲授《我爱这土地》一诗的时候,配合现当代诗歌单元结束后的新诗写作训练,为了提高兴趣,我设计了一个改写的训练内容:改写《我爱这土地》。假设这首诗写于现在的时代,那么诗人会在诗中有如何的表述?在不改变全诗句式、框架的基础上,创作新时期的《我爱这土地》。
  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我明确说道:“今天我们自己来做一回诗人,创作一首2005年的《我爱这土地》,时间是一节课。下一节课我们首先分组评议大家写的诗,每组推荐出最好的两个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比赛,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评论打分。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和他们的代表队全体成员有奖品——每人一颗水果糖。”大家哈哈一笑,本来有些沉闷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看书,一边仔细阅读原作,一边动笔苦思起来,组内成员之间还有热烈的讨论。我在教室走道间巡视,时不时也参与到学生的创作讨论中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第二节课,我采用各组综合打分和教师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评出“最忠实原作奖”、“最具创意奖”、“最优美文字奖”、“最浪漫想象奖”等几个最有特点的学生作品,并按照事先说的发了奖品。“最忠实原作奖”的获奖作品是这样的: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圆润的喉咙歌唱:
  这被和风细雨所爱抚着的土地,
  这永远流淌着我们的欢乐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拂着的和煦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融化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微笑?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还有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男生写的,讽刺城市的“拉链马路”现象,获得了“最具创意奖”的作品不乏幽默:
  假如我是一辆自行车,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呻吟:
  这被推土机所碾压着的土地,
  这永远积聚着肮脏的污水的泥潭,
  这无止息的轰响着的电切割机,
  和那藏在深夜的无比危险的深坑……
  ——然后我散了,
  连零件也锈蚀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的苦难体会深沉……
  一整节课学生们眉开眼笑,争着发言评论,不仅加深了对原诗作本身的感受理解,还极好的完成了一次新诗的写作训练任务。下课后学生意犹未尽,建议我以后多搞这样的活动。如果事先没有竞赛的明确安排,而只是作为一次简单的写作练习的话,恐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肯定无法取得这样的效果。
  运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竞争心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很有效的方法。但这个方法往往要花费比较多的课堂时间,所以要谨慎使用,在确定课时充裕的情况下学习竞赛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另一个要点是,教师的赛前任务布置要尽量明确,在学生中充分营造“竞争氛围”,强化“竞争机制”,这样才能达到激发竞争心理、调动积极性的效果。否则,很有可能出现“摆好擂台无人比”的尴尬局面。
  
  五、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电化教学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条件所限,大多数时候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我发现,运用适当的电化教学确实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01级大专班大学语文公开课上,我把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做成一个朗诵、音乐和动画三合一的flash,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多媒体教室,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可以尽量运用条件创造电化教学。比如讲到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我就会找来邓丽君的演唱版本磁带,在讲课前播放给学生。在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摇头晃脑跟着小声哼唱,无形中达到背诵的效果。在中专班第一次接触宋词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词在宋代是可以配乐而唱的歌词”这一概念,我不仅播放了所学几首词的配乐朗诵,还特意找来作品的吟唱录音,让学生体会“宋词唱出来是什么感觉”。讲到曹操的《观沧海》,就给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站在海边吟诵这首诗的影像片段。学习戏剧单元时,1997年人艺版的新排话剧《雷雨》的演出录相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文字变成直观的影像,使原本枯燥的剧本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的例子还可以列举出很多。
  语文课在打通各艺术门类这一点上有它独特的优势。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都能够找到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加以表现的版本,如音乐、影视、舞台演出等等,在目前信息化的趋势下还可以加上计算机动画,网络上大量流传的flash短片。如果能在课堂上适当运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帮助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课堂虽小,里面有却着广阔的钻研天地。虽然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成,但只要我们能正视中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努力发掘有利因素,利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式技巧,还是能够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师生双方也都会在课堂上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其他文献
Abstract:The World Social Forum - an open space for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 - has brought great opportun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ti-liberalism social movements within civil society and the disc
期刊
摘要:言语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也会运用幽默策略来摆脱尴尬、活跃气氛、缓和矛盾,从而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本文以《老友记》为例探析自贬幽默策略维护面子,以及使用该策略时所体现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关键词:自贬幽默;策略;维护面子;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65-02    一、引言    对于幽默的研究可
期刊
摘要: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傅斯年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学者和政治活动家,由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术机构的管理和学术研究的组织工作中去,使得他没有过多的时间从事个人的研究和著述,再加上英年早逝,结果没有什么宏篇巨著传世,也没有等身作品嘉惠后人。于是,有人为此感到惋惜,有人讥讽他徒有虚名。其实并非如此,只要我们读一读他那数量不算太多的论著,我们便会发现,他的学术成就多具有开创性。  关键词:史料学;学术思
期刊
摘要:通过三项实证研究,总结出高职英语自然班存在的问题、优势以及在自然班中实施分级教学的实践效果,认为在自然班里以“分组式教学法”贯彻分级教学理念是可行的:既能发挥自然班固有的优点,也能融入分级教学的长处,可为高职分班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自然班;分组式教学;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87-02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不计其数,其中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两次会议一般即指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即长征。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中国革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确定了中国革命新的方向,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和中国革命。研究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以及历史启示,非常具有时代性价值,可
期刊
摘要:民主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词眼,它的浪漫情怀与真正的人文关怀使人们在追求其实现的过程中历经坎坷而无怨无悔,古代先哲,近代精英,现代智者都在探寻一种模式更好地贯彻民主思想,达到民主行为,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在深邃而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时间给我们积淀了这些模式,留待我们后人去评说。  关键词:古典民主;共和主义;自由民主  中图分类号:C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
期刊
摘要:西周的礼乐制度体现了春秋时期的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制度,对当时的社会等级起到了一定的维护作用。本文从 “礼”的本质内涵入手,结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对春秋时期所谓的“礼坏乐崩”,提出了“礼换乐更”的不同辨析。  关键词:春秋时期;秩序;礼换乐更  中图分类号:J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75-02    众所周知,礼是先秦时期的重要人文内容,承载着
期刊
摘要:训练高职学校篮球代表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科学地选材,针对性地训练,比赛中技术的发挥,是训练篮球代表队的中心。  关键词:素质教育;健康第一;选材;训练;比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63-02    篮球代表队是学校课余训练主要项目之一。篮球运动集技术、作风、拼搏、团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基本涵义和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和探讨,论述了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提出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大学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0-0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85-0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期刊
摘要:生命存在和对自身的超越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现实中的道德教育脱离生命需要,走向了生命的另一面,成了对生命的控制和桎梏。只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引发生命的道德体验,才能使道德内化于生命之中。  关键词:道德;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083-02    一、道德源于生命    道德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的,道德源于生命,提升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