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建构:先见“森林”,再见“树木”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体建构,主张根据数学特有的“整体”“结构”“逻辑”等特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把碎片化的知识有效地连成线、结成网、组成体,将相关知识点纳入一个结构或框架中,形成模块化体系,使习得的知识结构化。执教《因式分解》一课,立足整体进行“学材再建构”,开展整体建构教学。
  关键词:整体建构;初中数学;因式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这引领数学教学应从知识内容的整体角度进行“学材再建构”,即整体建构。一次,执教《因式分解》一课,笔者做了整体建构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过程
  (一)开展速算比赛,感受“化积”的独特作用
  教师出示算式:①(a+b+1)2-a(a+b+1)-b(a+b+1);②(a+1)2-2(a+1)+1;③(a+b+c)2-(a-b-c)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教师指名完成速度快的学生展示、讲解他们的思维过程、解题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提问:这样做(做得快)的关键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以速算比赛的形式呈现问题有较强的情境性和策略的暗示性。让学生分别逆运用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亲历“化积”速算的过程,不仅可激发学生探求“化积”的心向,还可让学生体悟“化积”的依据及途经。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学生依据所掌握的乘法公式、乘法分配律及已有的学习经验,均能较好地实现这几个重要的变形。
  (二)分析共同特点,概括联系和区别
  教师提问:观察以上速算的第一步变形,从运算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相乘。
  教师追问:将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作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作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联系和區别?
  学生小组交流。
  教师归纳:因式分解是将“和差”的形式化成“积”的形式,整式乘法是将“积”的形式化成“和差”的形式,它们是互逆变形。
  在学生亲自实践有所体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逆变形的共同特点,从而将学生的实践感知数学化,建构因式分解的概念,并分清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两种数学变形的特点、作用及相互联系。这时,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自主建构的知识,还有自主研究问题的方法经验。
  (三)在具体情境中探讨因式分解的方法和依据
  教师出示算式:4x2-4x;x2-25;a2-6a+9。学生因式分解。
  教师出示算式:x2y+xy2;y2-9;m2-m+14。学生抢答并说明依据。
  在全面交流讨论解题依据和结果的基础上,教师点明:(1)逆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因式分解方法,叫作提公因式法,即m(a+b+c)=ma+mb+mc,m叫作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2)逆运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作公式法,即a2±2ab+b2=(a±b)2、a2-b2=(a+b)(a-b)。(3)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是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
  进一步创设抢答情境,启发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向“化积”的目标继续探究,总结经验,概括出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四)分层练习,掌握基本技能,深化对本质的认识
  教师出示算式变形过程,学生判断是否是因式分解。
  教师出示算式:(1)3a2b-12ab3;(2)(a-b)2-2(a-b);(3)9x2-25y2;(4)4m2-12mn+9n2;(5)-3mx3+6mx2-3mx;(6)(x2+y2)2-4x2y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交流,互帮互纠,然后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强调因式分解要注意的问题:因式分解时先考虑提公因式法,再考虑公式法;每个因式要分解到不能继续分解为止。
  教师提问:怎样剪出面积是84 cm2,长比宽多5 cm的长方形纸片?
  学生回答:设长方形的宽为x cm,则长为(x+5)cm,由题意得x(x+5)=84,即x2+5x-84=0。
  教师追问:如何分解因式x2+5x-84?
  学生回答:x2+5x-84=(x+12)(x-7)。
  教师说明:这是逆运用乘法公式(x+p)(x+q)=x2+(p+q)x+pq;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变形,所以因式分解的方法是逆运用整式的乘法法则或乘法公式。
  通过“识别”和“分解因式”来巩固、深化学生对因式分解本质的认识;同时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是两种互逆的数学变形的认识,体验因式分解的应用价值,初步建立因式分解的方法框架,整体了解因式分解的全貌。另外,将因式分解与解一元二次方程联系起来,让学生感知因式分解“降次”的作用,体会本节课学习的价值所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五)引导回顾,整体建构“因式分解”
  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历程:(1)什么是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依据是什么?(3)因式分解的作用有哪些?
  建构“因式分解”的整体认知(如图1)。


  二、教学思考
  (一)整体建构,就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之间架起一座“桥”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实践、探索、建构的过程。“因式分解”这一内容,现行初中数学教材有两种编排方式:一是作为单独一章,如北师大版,意在学生熟练掌握整式运算后,再来研究整式乘法的逆变形——因式分解,防止学生将两种变形混淆,体现了教材“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二是紧接“整式乘法”后作为一节编排,如人教版,这利于学生训练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这也是本次整体建构教学的思路。这样的整体建构,能够使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两种互逆变形的联系和区别,架起知识“生长点”之桥。
  (二)整体建构,就是先见到“森林”,而后深入认识一棵棵“树木”
  没有一种宏观的视野,很难有微观上的深入。常规教学中,采用先让学生学习知识“个体”,再到“部分”,最后到“整体”的教学方法,学生难以自主打通“孤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整体建构就是帮助学生用整体的观点来学习知识的各“部分”,同时在学习“部分”时又明确它在“整体”中的作用,从而完善认知结构,“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本节课,通过设计特殊的运算问题,使学生自觉地发挥自己的智力。逆運用整式乘法的知识,简化运算过程,提高时效,初步感知“和”化“积”的方法和作用。在学生亲自实践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将实践感知数学化,建立因式分解的概念,并分清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两种数学变形的特点、作用及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总结因式分解的注意点,从而使学生整体了解因式分解的全貌,激发深入学习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因式分解技能的积极性。
  (三)整体建构,就是新旧图式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指出:结构(也叫作一个整体、系统、集合)就是由具有整体性的若干转换规律组成的一个有自身调整性的图式体系。整体建构“因式分解”的过程,是学生新旧图式体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图式体系,在学生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搭建学习支架,使旧图式体系促进新图式体系的形成(即让学生亲历“化积”速算的过程),不仅可激发学生探求“化积”的心向,还可让学生体悟“化积”的依据及途经。特别地,整体建构使学生形成有序的因式分解的知识结构,思维更具活力,从而自然而然地实现生长——学生能自主搭建深入学习的支架,初步形成新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式体系。
  整体建构,主张根据数学特有的“整体”“结构”“逻辑”等特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把碎片化的知识有效地连成线、结成网、组成体,将相关知识点纳入一个结构或框架中,形成模块化体系,使习得的知识结构化。这可以看作数学教学涵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径。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研究”(编号:Ea/2016/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施俊进.基于“原有基础”,引导“整体架构”,促进“协同发展”——“二次根式(一)”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学数学,2013(2).
  [2] 施俊进.“用教材”:“学材再建构”的教材观——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实践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8).
其他文献
摘要:“梳理与探究”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并举,被合称为语文学习活动中的“三驾马车”。其中,“梳理与探究”贯穿语文学习始终,必然是多种思维的融合。理解新课标对于“梳理与探究”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定位,把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融合起来,共同运用于梳理与探究活动中,才能让梳理与探究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梳理与探究;理性思维;感性思维  “梳理与探究”与“阅读与鉴赏”“
期刊
摘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内容的编写有优点也有局限,但大格局、宽视域、深通联的大单元写作范式,可以补位教材的各种不足。以“垃圾分类”一题多体的大单元写作实验为例,省视大单元写作教学: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多种知识完成特定任务,由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任务驱动下的统整,使写作知识与写作体系得到优化,最终实现实践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大单元写作;多重开发;一题多体;“垃圾分类”;写作实验
期刊
摘要:大单元阅读教学,起点是学生在学习前已有的经验,终点是学生在学习结束时所具备的知识和素养。从起点走向终点,就是解决4个基本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哪里?学生去哪里?学生如何去?学生是否到达?应以学生已有经验作为设计起点,以学习需要作为目标导向,以情境和活动作为实践路径,以多元评价作为评价手段。  关键词:阅读教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设计手段;实践路径;评价手段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及统编教材的推广
期刊
摘要:“地理绘本”用图示直观呈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建构知识间的逻辑。实施“地理绘本”教学三个学期后,借助调查问卷,调研学生对已实施“地理绘本”教学的接受度,明确“地理绘本”教学的改进方向。结果显示,“地理绘本”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大部分学生愿意坚持制作“地理绘本”。“地理绘本”教学除了应坚持图示表达,还应注重故事性,体现差异性。  关键字:“地理绘本”;图示性;故事性;差异性  地
期刊
摘要:对《散步》一文的主旨,解讀历来多元。撇开预习提示和教学用书的观点,深入文本仔细研读,抓住“我”这个叙述主体,应该能够发现该文的主旨——关注生命。全文共用27个“我”字,“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反复在文中出现。作者深情款款地写出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写出了对生命的关注。  关键词:《散步》;主旨;生命  莫怀戚的《散步》被选入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写的是一家四口祖
期刊
摘要:生成性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大资源观是让生成性教学真正发生的内在基础。特级教师李仁甫坚守生成语文的“质的规定”,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成,将关注点聚焦在环境资源、学生资源、文本资源和教师资源上,在语文的边界内取之以道,用之以时,服务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资源取用的实施上,有充分的弹性预备、“双主体”关系的建构以及教学现场的灵活掌控。  关键词:生成语文;教学资源;语文性;双主体
期刊
摘要: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引导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概念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关键词:概念教学;《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初中数学  一、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的“物”  1.“猜”。  师一个不透明的袋里放了一个规则的几何体,从某个方向看,(课件呈现几何体的一个面,
期刊
摘要:目前的初中项目式教学缺少对“做中教”的探讨。对此,通过系列探究实验课的实践,形成“教学做合一”的物理项目式教学新模式:课前完成“亲子作业”,形成“教学做合一”的初体验;课中引入“卡甘结构法”,提升“教学做合一”的实效;课后“亲子作业”迭代,巩固“教学做合一”的成果。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项目式教学;平面镜成像  一、项目式教学与“教学做合一”  项目式学习属于归纳教学法,重视从经验中总结、
期刊
摘要:通过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邊形》一章教学内容的分析,发掘“定义→性质→判定→(应用)”这条主线,进行单元重构教学:起始课形成知识结构,常规课强化学法沿用。基于实践,得出思考:单元重构教学应全面解读教材意图,整体规划单元教学,准确把握学生现状,反复打磨起始课例。  关键词:单元重构教学;知识结构;平行四边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使
期刊
摘要:《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极具艺术性、文化性的作品。学生通过阅读《茶馆》能更直观地感受特定时代小人物的跌宕命运,更深刻地理解时代与个人的紧密关系。《茶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从熟读文本、赏析艺术特色、品读语言、探讨主题四个角度,分四个阶段设计相关的读写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茶馆》。  关键词:《茶馆》整本书阅读小茶馆大时代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三幕话剧,以“裕泰茶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