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动起来,数学课堂活起来。新的课程理念也将不再首先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的是: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这一理念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 建立新型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那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呢?
一、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与体验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以教师自己的视角来考虑教学的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若干根长度不一的小棒,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结论。整个课堂是在教师的预设下开展的,但是学生的思维却是教师无法预设的。由于准备的小棒有厚度,因此学生在用3CM,7CM和10CM的三根小棒拼搭三角形的时候,总想着可以成功。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环节,教师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怪当初准备教具时想得不够周到。但是教师想回避的问题恰巧就是学生最真实的问题,只有让孩子经历了,才能有所感悟!
这时教师没有往下教学,而是停下来让孩子继续研究这个问题。终于一位学生发现了问题;“老师,我认为再怎么做也围不成三角形,因为3CM+7CM=10CM,它只能拼成2个角,而三角形有3个角。“顿时,教室内响起了掌声。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与体验,当出现不同意见时,再次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探索,从而得出理想的结果。
二、 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出发,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如果教师习惯于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牙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有一种直觉的感悟能力,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例如:教学求”最大公约数”一课,在学生已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教师安排了以下一组题进行巩固。
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36和54;6和12;24和36;18和63
反馈时,发现有少数学生做错。在了解他们做错的原因時,一生抢着说:“我是用两数相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话音刚落,全班学生一阵哄笑.教师及时制止,并请这位同学具体介绍一下想法。他涨红着脸说:“从36和54;6 和12;24和36 的最大公约数中,我发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8、6、12,正好分别是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差。所以,我在求18和63的最大公约数时,直接用63减去18结果错了。”这一番解释,使教师突然想起了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虽然他的想法不对,但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叫做辗转相除法.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继续研究。我提议,为他这种细心观察,大胆猜想的精神而鼓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尽管辗转相除法不是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想法也仅是辗转相除法的萌芽,但这一片断的真正价值在于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的过程。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
三、 运用发现法优化教学过程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无法经历“满怀欲望、痛苦、茫然、激励、充实和喜悦的探究过程”,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渐渐的其自主性、创造力被扼杀得荡然无存。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发现,使新知的学习过程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教学《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各类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出示一些分数,请学生分类:1/4、3/5、1/10、2/5、1/8、1/100、4/6、6/12,学生按分子分母的情况分成了三类: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接下来让学生自主研究:先选取其中一类分数,用课前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纸、线、尺、格子图等材料,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与同学交流后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自己研究,在容易出现偏差之处做些点拨。这堂课,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只需半节课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但由于不知其所以然会导致死记硬背和简单的模仿,这样会阻碍数学思想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 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有层次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新知识,得到新规律,从学会到会学。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这样设计课堂提问:指着黑板上的六个分数问:“请同学们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这规律是在分数的分母中,还是在分子中,是怎么看出来?”再问:“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由分母决定的,说说看你们认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提示学生将六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鼓励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接着问:“观察右边三个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它们含有哪些质因数?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出分数考学生,故意安排4/35,5/35和7/35这三个分数,当学生发现7/35能化成有限小数时,教师故作惊奇问:“奇怪了,为什么分母同样是35,4/35和5/3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35能化成有限小数呢?我们刚才概括的规律错了吗?”富有思考性而且很有趣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必须在总结的规律前面加上“一个最简分数”。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对规律本身有较为充分的理解,又让学生调动了自己的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和分析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与体验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以教师自己的视角来考虑教学的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若干根长度不一的小棒,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结论。整个课堂是在教师的预设下开展的,但是学生的思维却是教师无法预设的。由于准备的小棒有厚度,因此学生在用3CM,7CM和10CM的三根小棒拼搭三角形的时候,总想着可以成功。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环节,教师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怪当初准备教具时想得不够周到。但是教师想回避的问题恰巧就是学生最真实的问题,只有让孩子经历了,才能有所感悟!
这时教师没有往下教学,而是停下来让孩子继续研究这个问题。终于一位学生发现了问题;“老师,我认为再怎么做也围不成三角形,因为3CM+7CM=10CM,它只能拼成2个角,而三角形有3个角。“顿时,教室内响起了掌声。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与体验,当出现不同意见时,再次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探索,从而得出理想的结果。
二、 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出发,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如果教师习惯于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牙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有一种直觉的感悟能力,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例如:教学求”最大公约数”一课,在学生已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教师安排了以下一组题进行巩固。
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36和54;6和12;24和36;18和63
反馈时,发现有少数学生做错。在了解他们做错的原因時,一生抢着说:“我是用两数相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话音刚落,全班学生一阵哄笑.教师及时制止,并请这位同学具体介绍一下想法。他涨红着脸说:“从36和54;6 和12;24和36 的最大公约数中,我发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8、6、12,正好分别是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差。所以,我在求18和63的最大公约数时,直接用63减去18结果错了。”这一番解释,使教师突然想起了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虽然他的想法不对,但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叫做辗转相除法.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继续研究。我提议,为他这种细心观察,大胆猜想的精神而鼓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尽管辗转相除法不是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想法也仅是辗转相除法的萌芽,但这一片断的真正价值在于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的过程。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
三、 运用发现法优化教学过程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无法经历“满怀欲望、痛苦、茫然、激励、充实和喜悦的探究过程”,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渐渐的其自主性、创造力被扼杀得荡然无存。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发现,使新知的学习过程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教学《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各类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出示一些分数,请学生分类:1/4、3/5、1/10、2/5、1/8、1/100、4/6、6/12,学生按分子分母的情况分成了三类: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接下来让学生自主研究:先选取其中一类分数,用课前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纸、线、尺、格子图等材料,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与同学交流后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自己研究,在容易出现偏差之处做些点拨。这堂课,如果只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只需半节课就能使学生知其然,但由于不知其所以然会导致死记硬背和简单的模仿,这样会阻碍数学思想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 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有层次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新知识,得到新规律,从学会到会学。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这样设计课堂提问:指着黑板上的六个分数问:“请同学们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这规律是在分数的分母中,还是在分子中,是怎么看出来?”再问:“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由分母决定的,说说看你们认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提示学生将六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鼓励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接着问:“观察右边三个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它们含有哪些质因数?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出分数考学生,故意安排4/35,5/35和7/35这三个分数,当学生发现7/35能化成有限小数时,教师故作惊奇问:“奇怪了,为什么分母同样是35,4/35和5/3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35能化成有限小数呢?我们刚才概括的规律错了吗?”富有思考性而且很有趣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得出必须在总结的规律前面加上“一个最简分数”。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对规律本身有较为充分的理解,又让学生调动了自己的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和分析思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