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动荡,高职生就业环境更加恶化。自身诸多弊端凸现,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课程改革必定以合适的课程理论作指导。本文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后认为,课改理论必须经过“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三次革命才能做好最终的理论准备,有助于高职课改工作者审慎对待理论借鉴和创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职课程改革。课改理论;理论革命
2008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可谓内外交困。主要表现在国内、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天灾人祸不断袭来,作为国家基础的实体经济受到冲击,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内因、外因相互交织的局面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课程改革必须以合适的教育理念作理论指导,不能操之过急。课程改革理论必须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次革命,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境不断反思和修正,才能真正完成理论的准备工作。
一、解构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
随着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扩张,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低技术岗位渐渐消失,智力成分和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岗位不断涌现,因而职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课程中的地位将更为突出。高职课程改革既是由内、外多种因素促发的主动的、必要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和战术方针,也是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
1 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现代主义课程体系发展的历史必然
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10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之路,高职院校总体定位已明确,但是课程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如今,虽然已经启动了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仍然明显地存在着缺陷,如还未跳出普通教育课程体系的窠臼,过分强调学科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盲目设置的现象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课程设置缺乏社会调查,毕业生从业与专业脱节;部分高职院校现行的课程编制的内容严密而系统,缺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知识面很窄,制约着师生施展才华。另外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数量有限,类型还不丰富;部分课程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陈旧,职业性、开放性不强等问题。
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最终导致高职生在校期间能学到真正有用的课程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阻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程,高职课程改革是必然的历史选择。
2 解构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科课程始终统治着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这个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以科学理性为主导的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它是“表征为进步、技术、理性、效率、行动、成功,追求封闭性、确定性、同一性、中心性、普适性、控制性”的价值观、文化态度、社会精神、思维方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等。这是高职毕业生就业愈益困难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孕育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末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其影响广泛,并已波及哲学、文学、政治、艺术、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而然会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高职课程理论从“现代”步入“后现代”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
(一)构建后现代的高职课程理论是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准备
“现代”和“后现代”既有共时的关系也有历史的关系,“后现代是对现代的反省批判和超越,而不是与现代的绝然断裂、毫无关涉,后现代在本质上是针对现代的。”因此,后现代的高职课程理论是现代高职课程理论的批判和超越。这样的高职课程理论具有以下的特征:(1)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即实行中央、地方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的新课程开发体制;(2)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即破除教师权威,师生共同探究,拥有平等的话语权;(3)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程目标的客观依据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并做到将三者结合起来;(4)课程目标不再以单纯的培养学生的知识为宗旨,而要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全方位发展;(5)教材的多样化,即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将“国定制”变为“审定制”,施行一纲多本;(6)课程类型多元化,即为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研究型课程等;(7)教育评价的理性化,即课程评价多样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8)倡导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即反对科学至上,提倡消解学科边界直至最终取消学科本身,主张建设开放的课程,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各方面的呼声,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二)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是国际高职课程改革的趋势
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员流动性加剧,终生职业和终生岗位已经不太可能,职业的频繁更换已经是大势所趋。另外由于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当今金融危机爆发,企业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实体经济模式转变步伐加快,未来几年以及“十二五”期间,中国的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将会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要求适应高职课改的世界趋势,“课程开发注重现实性、课堂设计注重基础性、课程实现注重实践性、课程体系注重灵活性等特点和课程观的多元综合化、课程开发的系统化、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课程评价的标准化等。”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超越后现代主义高职课程理论的窠臼
至此,高职课程理论已经实现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解构现代主义,这是超越自身。第二次是建构后现代主义,是超越他人。高职课改要取得最终的成功,还需要第三次革命,就是重构。重构融合“现代”和“后现代”优点,超越式后现代高职课程理论,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走下神坛,步入实践
理论必须在实践当中进行检验。解构现代主义后建构起来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必须走下高阁,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目的是从实践中进一步提升理论,修正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个环节的任务是使理论从宏观走向微观,进一步演进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和量化的指标体系。需要注意的是,量化不一定就是数字化,将宏观的参量变成小步子、小叙事的教学行为也是量化。
在此,需要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即课程改革究竟要改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这主要是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发展、借鉴与转化的问题。对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只要没有陈旧,没有失去作用,就要保存下来,并加以完善。
2 不断反思,继续升华
新的课程理论首先要在小范围内试验,试验过程中要明白:理论需要继续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即使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也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在新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看清新形势,总结新经验,不断变革,修正和补充理论,甚至要推翻已经建立的理论,建设新的理论,这是理论准备的第三次否定或革命。理论试验成功后才能在大范围区域内推广,即使如此还是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不仅要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理论,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理论。教学反思的本质特征是教育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的高度统一;是教育理论的挖掘与升华。反思的目的是发现理论存在的缺陷,升华理论和修正理论。
3 重新构建,重在实效
这个环节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各有所长。针对我国的发展状况,二者需要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二是移植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时,也要研究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同时,做好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工作。最終目的就是要解决我国高职面临的实际问题,重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课程理论。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职课程改革。课改理论;理论革命
2008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可谓内外交困。主要表现在国内、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天灾人祸不断袭来,作为国家基础的实体经济受到冲击,高职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内因、外因相互交织的局面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课程改革必须以合适的教育理念作理论指导,不能操之过急。课程改革理论必须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次革命,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境不断反思和修正,才能真正完成理论的准备工作。
一、解构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
随着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扩张,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低技术岗位渐渐消失,智力成分和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岗位不断涌现,因而职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课程中的地位将更为突出。高职课程改革既是由内、外多种因素促发的主动的、必要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和战术方针,也是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
1 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现代主义课程体系发展的历史必然
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10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之路,高职院校总体定位已明确,但是课程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如今,虽然已经启动了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仍然明显地存在着缺陷,如还未跳出普通教育课程体系的窠臼,过分强调学科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盲目设置的现象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课程设置缺乏社会调查,毕业生从业与专业脱节;部分高职院校现行的课程编制的内容严密而系统,缺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知识面很窄,制约着师生施展才华。另外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不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数量有限,类型还不丰富;部分课程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陈旧,职业性、开放性不强等问题。
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最终导致高职生在校期间能学到真正有用的课程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阻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程,高职课程改革是必然的历史选择。
2 解构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科课程始终统治着中国的职业教育,而这个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以科学理性为主导的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它是“表征为进步、技术、理性、效率、行动、成功,追求封闭性、确定性、同一性、中心性、普适性、控制性”的价值观、文化态度、社会精神、思维方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等。这是高职毕业生就业愈益困难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中孕育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末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其影响广泛,并已波及哲学、文学、政治、艺术、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而然会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高职课程理论从“现代”步入“后现代”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
(一)构建后现代的高职课程理论是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准备
“现代”和“后现代”既有共时的关系也有历史的关系,“后现代是对现代的反省批判和超越,而不是与现代的绝然断裂、毫无关涉,后现代在本质上是针对现代的。”因此,后现代的高职课程理论是现代高职课程理论的批判和超越。这样的高职课程理论具有以下的特征:(1)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即实行中央、地方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的新课程开发体制;(2)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即破除教师权威,师生共同探究,拥有平等的话语权;(3)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程目标的客观依据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并做到将三者结合起来;(4)课程目标不再以单纯的培养学生的知识为宗旨,而要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全方位发展;(5)教材的多样化,即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将“国定制”变为“审定制”,施行一纲多本;(6)课程类型多元化,即为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研究型课程等;(7)教育评价的理性化,即课程评价多样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8)倡导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即反对科学至上,提倡消解学科边界直至最终取消学科本身,主张建设开放的课程,要求在课程组织中倾听各方面的呼声,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二)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是国际高职课程改革的趋势
由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员流动性加剧,终生职业和终生岗位已经不太可能,职业的频繁更换已经是大势所趋。另外由于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当今金融危机爆发,企业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实体经济模式转变步伐加快,未来几年以及“十二五”期间,中国的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将会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要求适应高职课改的世界趋势,“课程开发注重现实性、课堂设计注重基础性、课程实现注重实践性、课程体系注重灵活性等特点和课程观的多元综合化、课程开发的系统化、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课程评价的标准化等。”建构后现代主义的高职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超越后现代主义高职课程理论的窠臼
至此,高职课程理论已经实现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解构现代主义,这是超越自身。第二次是建构后现代主义,是超越他人。高职课改要取得最终的成功,还需要第三次革命,就是重构。重构融合“现代”和“后现代”优点,超越式后现代高职课程理论,为此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走下神坛,步入实践
理论必须在实践当中进行检验。解构现代主义后建构起来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必须走下高阁,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目的是从实践中进一步提升理论,修正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这个环节的任务是使理论从宏观走向微观,进一步演进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和量化的指标体系。需要注意的是,量化不一定就是数字化,将宏观的参量变成小步子、小叙事的教学行为也是量化。
在此,需要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即课程改革究竟要改教学理论还是教学实践?这主要是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现实与发展、借鉴与转化的问题。对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只要没有陈旧,没有失去作用,就要保存下来,并加以完善。
2 不断反思,继续升华
新的课程理论首先要在小范围内试验,试验过程中要明白:理论需要继续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即使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也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在新的实践中还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看清新形势,总结新经验,不断变革,修正和补充理论,甚至要推翻已经建立的理论,建设新的理论,这是理论准备的第三次否定或革命。理论试验成功后才能在大范围区域内推广,即使如此还是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不仅要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理论,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理论。教学反思的本质特征是教育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的高度统一;是教育理论的挖掘与升华。反思的目的是发现理论存在的缺陷,升华理论和修正理论。
3 重新构建,重在实效
这个环节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各有所长。针对我国的发展状况,二者需要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二是移植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时,也要研究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同时,做好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工作。最終目的就是要解决我国高职面临的实际问题,重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课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