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川芎嗪通过抑制NF-1κB信号途径减轻膜性肾病大鼠的炎性反应和肾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川芎嗪低、高剂量(60、120 mg/kg)组,称量各
【机 构】
:
榆林市第四(星元)医院肾内科,陕西榆林719000;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陕西西安710043;榆林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陕西榆林719000;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川芎嗪通过抑制NF-1κB信号途径减轻膜性肾病大鼠的炎性反应和肾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川芎嗪低、高剂量(60、120 mg/kg)组,称量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肾脏质量,计算肾脏系数;双缩脲法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BUN)、脂联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低、高剂量组大鼠的肾质量及肾脏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0.01),尿蛋白和血清肌酐、BUN、脂联素、TC、TG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萎缩减轻,肾组织中TNF-α、IL-1β、MCP-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血清中MDA水平显著下调,SOD水平显著上调(P<0.05、0.01),肾组织p-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结论 川芎嗪对大鼠膜性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肾脏组织形态,其机制与NF-κB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中药抗炎在近年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中药制剂的抗炎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具体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斑马鱼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抗炎活性的筛选。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炎领域的报道,从已构建的斑马鱼炎症模型、斑马鱼模型中的炎症介质、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炎药物筛选中的应用3个方面对斑马鱼炎症模型及其在中药抗炎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药抗炎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新思路,为抗炎中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中药药源性肝毒性和中药组分、个体差异及配伍等方面关系密切。从化学成分、作用机制、临床与动物实验的比较3个方面对中药引起的肝毒性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生物碱、萜类、蒽醌类化合物是引起中药肝毒性的主要化学成分,肝毒性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代谢酶基因表达异常、肝细胞凋亡失调、脂质过氧化损伤、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等。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在关注其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应重视其所引起的肝毒性,才能进一步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HPLC-QAMS)法测定鼻炎片中羧基苍术苷、苍术苷、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连翘苷、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方法以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测定羧基苍术苷和苍术苷)、275 nm(测定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和254 nm(测定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合成生物学研究对于我国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启动子是合成生物学核心元件,是在转录水平上实现基因高效、精准表达调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对原核微生物启动子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概述了启动子序列基本特征及其受RNA聚合酶σ因子识别调控的一般规律;并以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为例简要介绍了诱导型启动子的负调控与正调控诱导机制。其次,分别从对靶基因自身内源启动子进行突变改造以及采用高效外源启动子进行替换改造这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启动子改造的常用策略。进一步对近年来
合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拓展了单菌体系的功能。然而在重组菌株中,异源途径的过表达会增加底盘细胞的代谢压力,导致细胞中能量分配失衡,进而对底盘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目标产物的生物合成产生不利影响。作为一种更加新颖有效的生物合成平台,人工多菌体系在为目标产物的生物合成提供多样且适配的表达环境的同时,有效地分配底盘细胞的代谢负担,使得途径的全局调控更加灵活。本文明确指出了人工多菌体系是合成生物学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前沿,并以多菌体系的设计和构建为文章主旨,通过详细比较单菌体系和人工多菌体系的优缺点,突出人工多菌体系在生物合
王义翘先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技术过程工程中心(BPEC)的创始人。在他的领导下,BPEC通过协同创新和生物化学工程(生化工程)的前沿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引领了生化工程进入生物制药新时代。与最初的生化工程概念相比,BPEC的重点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目标分子不再局限于抗生素、化学品和燃料等小分子,而是拓展到抗体、细胞因子、血液蛋白质和疫苗抗原等生物大分子,解决这些生物药品大规模生产所遇到的工程科学问题。(2)开启了动物细胞培养工程。当细胞生物学家忙于通过增加滚瓶的数量来扩大生产时,BPEC通过流体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于2007年10月颁布了《欧白芷Angelica archangelic L.制剂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相关的风险评估报告》,建议了关于草药中呋喃香豆素的风险管理策略。欧盟当局及其成员国往往要求申报者依据该评估报告对含当归的草药制剂进行安全性评估。介绍该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勘误了关于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2处错误,阐述了笔者的观点,期望对中国含当归的中成药进入欧洲市场有所启示。
中药-药物的相互作用已成为药物毒性研究的热点。许多中药的活性成分或其提取物在体内的药效和毒性与转运体相关,转运体的表达或活性可明显影响中药在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活性。其中,基于转运体的马兜铃酸、雷公藤甲素等中药成分的肝、肾毒性的研究十分广泛,而中药对转运体的作用也会对其他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基于转运体角度来概述中药毒性及对其他药物代谢的影响,对中药的毒性研究及临床上的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项目《儿科系列常见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之一.其目的 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病证
目的通过薄层色谱(TLC)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及指纹图谱的建立对强力脑清素片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LC对强力脑清素片中的主要组分刺五加浸膏、五味子流浸膏和鹿茸精进行定性鉴别,以HPLC对君药刺五加浸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同时进行定量测定,并利用HPLC对强力脑清素片建立指纹图谱。结果强力脑清素片TLC色谱中的斑点清晰,与对照品斑点颜色一致。HPLC法测定强力脑清素片中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分别在22.74~454.80、16.112~322.240、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