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说教师是“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在从教三十多年之后,接触和交流过的学生已经数不清,但与学生的有些交流场景却印象深刻,至今历历在目。
记得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写下“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秋果果人,冬日日人!这就是慈悲心!”这样一段话。或许这就是作为教师的感触:教师应该有柔软心,应熟知学生心理,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出现,或许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到了草埔小学,我了解到了草埔小学师生的淳朴,也了解到“打工子弟”自得其乐的单纯,更加感受到他们成长的不易,出于本能,对这帮学生,我倾注了更多的心血,而对于残疾少年邓同学尤甚。
邓同学是一名先天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障儿童,残疾等级为最高的一级。父母对其不放弃,倾尽所能,为其植入人工耳蜗,在助听器的帮助下,经过坚持不懈的言语康复训练,邓同学不仅能听到各种美妙动人的声音,还几乎无障碍地与人流利对话。
父母有毅力,孩子更有毅力。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邓同学都不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当有不懂的知识点,她就会请教老师、家长和同学。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努力,她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并获得了全国首届听障儿童才艺大赛一等奖。
我记得在颁奖典礼上,在邓同学耳朵旁,我轻轻地、善意地说了句谎:“邓同学,你是校长在1400名学生中印象最深的学生!”后来邓同学跑到我的办公室,给我提出了办好学生社团的建议。我给予她充分甚至夸张的鼓励:“你太厉害了!这是我没想到的!”同时向她竖起两只大拇指。之后,她在教师家长的支持下,不断上进,被评为“自强自立”和“最强网络人气”的“美德少年”。
我们常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常说育人要润物细无声,关键是润什么?怎样润?什么时候润?或许对儿童的天性表示尊重,就能发现学生个体内心的芬芳,激发他们内心的美好!在这个角度讲,教育在于发现,“目光在哪里,爱就在哪里发生!”
我们常说,师者父母心!记得在N年前,六年级的W老师跟我说,他班上的章同学上课老捣乱,时不时冒出一句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的话来。我从W老师了解到,章同学极度聪明,上课不听讲也可以考试很好,可能因为这点,他有恃无恐。我找到章同学聊天,通过沟通我知道他小学语文的所有课程都已经自学完了,于是我跟W老师说:“您根据他上课看什么书,给他布置一下任务,让他下课跟您交流。”在这之后,章同学再也没有闹事,一切都相安无事了。过没多久,章同学的妈妈找上门来,感谢学校对他的特别安排。上初中之后,章同学去了加拿大读书,之后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
世界上大部分的爱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为了分离,是为了儿女、学生长大之后,自己出去奮斗。在这个过程中,目光所在之处很重要,期许很重要,了解更重要!当你的目光专注于孩子们整齐划一地听课时,你可能就容纳不了你的学生开小差。
好动、好奇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你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和特点时,可能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就会不同,面对不同的教学困境时也能够智慧大气、应对自如。
在40分钟内外,如果你的目光不仅仅停留于纯粹的知识和技能上,可能教师的爱就会表现在教师平时不经意对待身边学生的“是非对错”真情流露上,出现在那娓娓动听的句句激励话语里、那轻轻拍动肩膀的一瞬间!
那充满赞许和期待的目光中,教师和蔼可亲的形象和高尚的人格就流露无痕!
责任编辑 钱昭君
记得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写下“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秋果果人,冬日日人!这就是慈悲心!”这样一段话。或许这就是作为教师的感触:教师应该有柔软心,应熟知学生心理,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出现,或许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到了草埔小学,我了解到了草埔小学师生的淳朴,也了解到“打工子弟”自得其乐的单纯,更加感受到他们成长的不易,出于本能,对这帮学生,我倾注了更多的心血,而对于残疾少年邓同学尤甚。
邓同学是一名先天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障儿童,残疾等级为最高的一级。父母对其不放弃,倾尽所能,为其植入人工耳蜗,在助听器的帮助下,经过坚持不懈的言语康复训练,邓同学不仅能听到各种美妙动人的声音,还几乎无障碍地与人流利对话。
父母有毅力,孩子更有毅力。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邓同学都不曾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当有不懂的知识点,她就会请教老师、家长和同学。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努力,她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并获得了全国首届听障儿童才艺大赛一等奖。
我记得在颁奖典礼上,在邓同学耳朵旁,我轻轻地、善意地说了句谎:“邓同学,你是校长在1400名学生中印象最深的学生!”后来邓同学跑到我的办公室,给我提出了办好学生社团的建议。我给予她充分甚至夸张的鼓励:“你太厉害了!这是我没想到的!”同时向她竖起两只大拇指。之后,她在教师家长的支持下,不断上进,被评为“自强自立”和“最强网络人气”的“美德少年”。
我们常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常说育人要润物细无声,关键是润什么?怎样润?什么时候润?或许对儿童的天性表示尊重,就能发现学生个体内心的芬芳,激发他们内心的美好!在这个角度讲,教育在于发现,“目光在哪里,爱就在哪里发生!”
我们常说,师者父母心!记得在N年前,六年级的W老师跟我说,他班上的章同学上课老捣乱,时不时冒出一句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的话来。我从W老师了解到,章同学极度聪明,上课不听讲也可以考试很好,可能因为这点,他有恃无恐。我找到章同学聊天,通过沟通我知道他小学语文的所有课程都已经自学完了,于是我跟W老师说:“您根据他上课看什么书,给他布置一下任务,让他下课跟您交流。”在这之后,章同学再也没有闹事,一切都相安无事了。过没多久,章同学的妈妈找上门来,感谢学校对他的特别安排。上初中之后,章同学去了加拿大读书,之后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
世界上大部分的爱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为了分离,是为了儿女、学生长大之后,自己出去奮斗。在这个过程中,目光所在之处很重要,期许很重要,了解更重要!当你的目光专注于孩子们整齐划一地听课时,你可能就容纳不了你的学生开小差。
好动、好奇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你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和特点时,可能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就会不同,面对不同的教学困境时也能够智慧大气、应对自如。
在40分钟内外,如果你的目光不仅仅停留于纯粹的知识和技能上,可能教师的爱就会表现在教师平时不经意对待身边学生的“是非对错”真情流露上,出现在那娓娓动听的句句激励话语里、那轻轻拍动肩膀的一瞬间!
那充满赞许和期待的目光中,教师和蔼可亲的形象和高尚的人格就流露无痕!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