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使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宗旨与内容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成为了全新的教学工作任务。一方面,对达到既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十分有益;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获得增强。所以,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当作核心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论述与分析。该研究以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作为主要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管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主要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的很多数学知识,均涉及到对逆向思维的利用,诸如乘方与开方等等。尤其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初中学生而言,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很多时候,学生只会运用正向思维解答相关的数学问题,影响到解题的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鉴于此,系统思考与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
一、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增强逆向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课程而言,其中一些数学概念能够进行逆向阐释。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习惯均为由左至右,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很少会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从而增强初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等边三角形》这节课的过程当中,当其中的三个角均为相等的三角形,便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运用逆向思维方式,引导与帮助学生系统理解与掌握相关数学概念知识:在一个三角形当中,假如它的各个角均是相等的,那么必然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数学教师借助此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加以科学培养[1]。
二、加大分析法的应用力度
作为逆向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加大对分析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力度。具体来说,通过以需要证明的结论作为切入点,采用逆向的方式找到可以保证其成立的相关条件,直至证明所有的相关条件均成立为止,以便确保所证明论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教师借助分析法对有关数学题目进行解答,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和掌握题目条件和结论间存在的关联性,并依靠逆向思维方式,最终进行正确解答[2]。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的过程当中,便为学生出了下面一道题:已知条件见下图1,和均为等边三角形,求证:
教师在运用分析法時,采用了问答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启发,根据已知结论需要获取可以成立的相应条件,并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求证该题。首先,教师提问:为了求证,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证明?学生回答:需要证明。其次,教师接着问道:那么需要找出哪些相关条件呢?学生回答:需要,,。再次,教师继续提问:除了上述这些,另外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答道:,均是等边三角形。最后,在学生进行表达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如下图2的板书。
进而,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道题目的求证方法。
注重结合数学公式特征,达到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效果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公式需要理解、记忆和掌握。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数学公式的特征,达到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加大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的过程当中,便为学生出了下面一道题:已知,,那么代数式的值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该题时,需要将、联立形成方程组,通过求解a、b的数值,然后加以代入,获得正确的结果。不过运用此种方法将耗费较多的解题时间,通过灵活运用之间的互逆关系,便能够迅速计算得到。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不难获知,系统分析和思考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显得十分关键,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增强逆向思维能力、加大分析法的应用力度、注重结合数学公式特征,达到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效果。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可以获得有关初中数学教师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增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实际培养效果,进而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昭,李文铭.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156(121):1256-1257.
[2]陈玉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133(137):1069-107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管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主要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的很多数学知识,均涉及到对逆向思维的利用,诸如乘方与开方等等。尤其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初中学生而言,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很多时候,学生只会运用正向思维解答相关的数学问题,影响到解题的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鉴于此,系统思考与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
一、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增强逆向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数学课程而言,其中一些数学概念能够进行逆向阐释。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习惯均为由左至右,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很少会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从而增强初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等边三角形》这节课的过程当中,当其中的三个角均为相等的三角形,便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运用逆向思维方式,引导与帮助学生系统理解与掌握相关数学概念知识:在一个三角形当中,假如它的各个角均是相等的,那么必然成为一个等边三角形。数学教师借助此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加以科学培养[1]。
二、加大分析法的应用力度
作为逆向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加大对分析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力度。具体来说,通过以需要证明的结论作为切入点,采用逆向的方式找到可以保证其成立的相关条件,直至证明所有的相关条件均成立为止,以便确保所证明论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教师借助分析法对有关数学题目进行解答,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和掌握题目条件和结论间存在的关联性,并依靠逆向思维方式,最终进行正确解答[2]。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的过程当中,便为学生出了下面一道题:已知条件见下图1,和均为等边三角形,求证:
教师在运用分析法時,采用了问答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启发,根据已知结论需要获取可以成立的相应条件,并利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求证该题。首先,教师提问:为了求证,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证明?学生回答:需要证明。其次,教师接着问道:那么需要找出哪些相关条件呢?学生回答:需要,,。再次,教师继续提问:除了上述这些,另外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答道:,均是等边三角形。最后,在学生进行表达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如下图2的板书。
进而,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道题目的求证方法。
注重结合数学公式特征,达到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效果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公式需要理解、记忆和掌握。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数学公式的特征,达到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加大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例如:教师讲解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的过程当中,便为学生出了下面一道题:已知,,那么代数式的值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该题时,需要将、联立形成方程组,通过求解a、b的数值,然后加以代入,获得正确的结果。不过运用此种方法将耗费较多的解题时间,通过灵活运用之间的互逆关系,便能够迅速计算得到。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不难获知,系统分析和思考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显得十分关键,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增强逆向思维能力、加大分析法的应用力度、注重结合数学公式特征,达到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效果。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可以获得有关初中数学教师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增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实际培养效果,进而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昭,李文铭.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156(121):1256-1257.
[2]陈玉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133(137):1069-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