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以生活实践的学习为起点,而进行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实现从现实生活走进数字符号的世界。生活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只有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各个方面密切相联,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气息融入数学课堂,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主要方式
  
  (一)数学课堂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点,教师要充分发掘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把教学的内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积累相关的数学知识。
  1、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关于数据的收集时,可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在放学途中的十字路口,统计车型的种类和数量。
  2、合理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对生活中数学的观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观察中不断思考、体验,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如在生活中,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使学生贴近现实生活。加强数学感知,发散学习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
  1、以实例创设情境。小学教材的内容一般来源于生活实际,由生活现象到知识点的过渡,使学生在观察生活中更易于理解数学。如在教学循环小数这一内容时,通过讲述实例来体会“不断重复”即以“水→气→云→水”自然现象的循环将“循环”的概念引出,这样会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在教学圆的教一课时,可引用盘子、车轮等来逐步讲述圆的概念和特征,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生动化,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还原实际生活,使数学与生活充分融合。
  2、以动手操作创设意境。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让每个学生带两个相等大小的长方形,亲自动手,将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从而推出它的面积和长方形的计算方法一样,即底乘高,通过动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完成了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巨大飞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用媒体创设意境。媒体具有形象、具体、直观的特点,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讲述长方体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将相对的两个面平移至完全重合,学生清楚地看到相对的棱长相同、相对的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具体,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清晰。
  4、创设生活模拟情境。如在进行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以不限制小组的人数,各小组之间人员可以互相变动,并对每个组的人员变化提出问题并解答:
  如第一小组共六人,走了两个人,然后又加进来四个人,现在共有八人。可以提出将第一小组人员变化的情况列成数学运算式,并提出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让学生解答。6-2 4=8(人),共有八人。通过这样的各小组汇报人数、提出问题、进而解答的训练活动,学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掌握两步加减的数学教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理解数学。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和生活意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这是教师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条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在生活化的引领下,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一)服务意识。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意在细心引导、点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技能来指导学生获取、探究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时,应用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得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三者的乘积,从而通过指导实现对活动主体的服务。
  
  (二)生活意识。
  在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来获取知识。由于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的系统性,教材的结构编排无法与小学生的生活认知无法同步进行,导致了在教学环节中的题海战术,机械练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活的实际情况,重视学生的生活态度,把教学在生活化中进行,使教学实践于生活。
  综上所述,教师要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来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基础,以课本知识为主源,让学生灵活地掌握、运用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活动向生活延伸,向社会拓展。
其他文献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瞧,小猕猴皮皮唱着歌往山羊老师家去了。不用说,他一定是又写出自认为满意的段落了。  下面就是他写的那自认为满意的段落: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又开始了,我家的抢电视大战也開始了。原因是家里有个奥运迷妈妈,还有一个要看动画片的我。  “四年才这么一回,平时都是你看,轮也轮到我了。”妈妈说。“那是因为你本来就不爱看电视。”我说,“知道得几块金牌就好了嘛!不用关注
呀,沒水了!
期刊
案例背景与设计意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朋友的手套脱下来,放在班级一个大的塑料篮子里,我发现手套的颜色丰富多彩,外形多种,脱下的手套形状真是千奇百怪,看了由衷地喜欢,产生了设计该活动的打算。这堂本土化的活动,除了让幼儿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更是激发幼儿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
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  根据思维流向特点,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五种不同的思维导向,来激活学生在积极、持续思维流状态下,创造性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一、顺向,敛同  顺向是指思维的起点,沿着问题情境和具体题例,思维作直接的指向考虑,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的再创造过程。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口算“18+17=35,17+18=35”,师生共同导出“18+17=17+1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上课时,异口同声地说会做了,但一动笔做就错,而错误原因,往往不是把“ ”号写成了“×”号,就是把数字抄错了,或是把题目看错了等等,五花八门的错误让老师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这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把其原因归结为:孩子粗心。小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种错误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又有着小学生自身所独有的年龄特征。而人们对于粗心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是十分专注的,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往往会对他们影响一生,因为通过游戏让学生来亲身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来讲利用好学生们的“玩”,正是达到事半功倍的捷径。    一、在“玩”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但当他们对数学发生兴趣时就会
一、解放教师——教师要放手,不搞包办代替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应该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搞包办代替;也不能再把学生的交往范围局限在校园内、课堂里,让最有魅力的语文课被“水泥的隔离层”所隔离,更不能再去做徒劳无益的傻事而妨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最大的弱点就是太相信自己,不放心学生。实际上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大的,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远比我们强,我们要相信学生。
1.咪咪鼠和靈灵狐合作,为森林村打了一口水井。  2.小动物们纷纷来打水。
针对女生的侵害事件时有发生,面对“色狼”,女生应该如何逃避侵害呢?请听女生刘小薇现身说法,学学面对危险时如何与色狼斗智斗勇吧……  2013年初秋的一个夜晚,住校女生刘小薇本已经在宿舍里睡下了,可是睡到半夜的时候刘小薇却醒了,并且想起一件事:白天洗好的衣服挂在操场边的晾衣绳上忘记了收回来……  刘小薇惦记着自己的衣服,于是就起了床,悄悄走出宿舍,准备收回自己晾晒的衣服。来到操场时,虽然夜里光线暗,
“看”字家族,人数众多,就连最老的太爷爷都记不清他们家到底有多少子孙了。  几天前,“看”字家族发出了请帖,定于今日举办家庭舞会。  一大早,天刚亮,“瞅”就跑来了,只见他东瞅瞅西望望,“瞧”见了好伙伴——“瞄”、“扫”。于是,他们愉快地聊了起来。  这时,家族里身材最高的“眺”来了,他从高处看到了“望”。平时,他们俩走得最近了。于是,他们聚在一起交谈了几句。“眺”说:“我要去做接待员了,看看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