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起来的语文课堂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355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自信,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应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动人故事,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等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的武器,不断激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学习效果才会明显。
  二、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
  四、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一位教师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悟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场景。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教师认为学生对“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理解还比较抽象,他又组织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体会。在动作表演中,他发现一些学生表演动作不到位,动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丰富,他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五、巧妙运用教具,活跃课堂气氛。
  如根据小学生理解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特点,就要多多选择演示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运用直观教具。即使采用讲授法,教师也要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持久,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如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生字、新词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奇的刺激物。但如果教师只是反复地教学生读,那么很快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分散注意,降低学习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常常周密地考虑哪些地方运用实物和直观教具,哪些地方需要形象的比喻、适当的动作,看样进行提问等。通过表演、模仿、讨论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讨论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力争做到活而不乱,连而不散,使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小学汉语课堂上,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下面笔者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关于小学汉语课课文教学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维吾尔语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高中数学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  【关键词】高中数学;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机制,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浓厚的学习兴趣
期刊
《汉语课程标准》指出民族小学低年级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运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
期刊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教师要由过去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学生的发展。由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教学类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
期刊
青年社会组织作为满足青年社交、心理需求的重要替代团体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且伴随公民社会、社区的兴起,青年社会组织也承载起了更多的社会公共职能。当前青年社会组织形成路径多样、数量众多、组织活动则更为灵活,社会组织的总体概况的了解存在一定困难,由于大多数为自组织,并未在官方正式注册,因此实现对整体的全面把握、随机抽样并不容易。为更充分的把握黑龙江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现状、掌握青年社会组织运转过程第一
期刊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一到高三的语文教学中,我坚持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口语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阶段的“自由演讲”式训练  首先,老师应当给学生信心和勇气。高一的学生初次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讲话,需要勇气和胆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阶段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并明确告诉学生: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人人都参
期刊
一、撒播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是一种力量,是教育成功的内驱力。班主任只要拥有一颗慈母之心,就会叩开一扇扇尘封的心门,会收获更多的爱。都说做班主任难,我认为要做好一名小学班主任就更具有挑战性。每接一个新的班级,班主任必须先通过谈话、走访、观察等方式,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认真分析进而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地查找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决所面
期刊
长期教学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不断强化读写结合的意识,不断探索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发挥教材的作用,深入文本内部,领会要义,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品读作品的精美语言,寻求读写的最佳结合点,这样学生才有“本”可依,有“法”可循,提高读写实效。  一、依据文体的表达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  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
期刊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一、历史分析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
期刊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